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344部分

宋时行-第344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拼命想要夺取儒州,以挽回目前的颓势。奈何宋军强硬无比,双方连战三日。死伤无数,可是儒州却依旧被宋军牢牢把握,金兵被阻于儒州之北,无法越雷池一步。

燕山之战,拉开序幕,也使得所有人的目光。暂时从朝堂上的争斗,转移到北面。

张邦昌等人数次在朝堂上弹劾种师中擅自开启战端,破坏了宋金之间的盟约。

若在从前,赵桓说不得会听从他们的意见。

可是在如今局势下,赵桓断然不会理睬张邦昌等人,反而在朝堂上严词斥责,令张邦昌等人也是不知所措。

“官家如今,怎地恁强硬?”

一干大员,围坐一处,一个个忧心忡忡。

“今春战事方息,而今燕山便开启战端。

战事连连,有违天和,绝非一桩好事。若燕山之战获胜,官家势必会雄心勃勃,甚至有可能穷兵黩武。兵者,国之大事。官家如此好战,绝非我大宋之福分啊。”

户部尚书唐恪说完,立刻引得周围众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今早,官家召见我,要我调拨一百五十万贯军饷,送往燕山。

你看,只是一个小小的燕山府,便耗费如此之多钱两。长久以往,必然会国库空虚。”

张邦昌道:“可官家现在决心甚大,似乎是要和虏贼死战。

我还听说,官家有意复起种师道……若不是种师道卧病在床,恐怕已重归朝堂了。”

这,该如何是好?

所有人,都愁眉苦脸。

耿南仲轻声道:“官家如今,已经变了!”

“是啊,若在以前,他定会听取我等意见……可是现在,却变得刚愎自用,绝非大宋之福。”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却未留意,一旁开封府尹秦桧,沉默不语。

大家商议许久,也没能说出一个章程,见天色已晚,便纷纷起身,告辞准备离去。

耿南仲落在最后,正要上车,却听身后有人唤他。

回身看去,却是秦桧快步走上前来,“耿相公,暂请留步。”

“会之,有事吗?”

秦桧犹豫了一下,见左右无人,才低声道:“耿相公以为,官家如今,是否还有可能,改变主意?”

耿南仲一怔,旋即苦笑摇头。

“会之,你是聪明人,想来也清楚这里面的蹊跷。

官家为何要如此坚定的用兵?说起来,还不是之前受到太上道君的压力太大?自太上道君还都以来,官家屡屡遭遇麻烦。先是太学生罢学,而后又有万民伏阙,令官家苦不堪言。方才大家说官家变得刚愎自用,确有失公允。官家为何主战?说开来,还不是因为太上道君带来的威胁?他不这般做,如何能挽回来声誉。”

秦桧闻听,连连点头。

不过他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笑容,“耿相公一心为官家着想,的确是忠心耿耿。

可耿相公有没有想过,种师中若真打赢了燕山这一仗,势必会重返朝堂。种师道刚去职,种师中便回来了……到了那个时候,相公以为,这朝堂之上可还有我等立足之地?”

耿南仲激灵灵打了个寒蝉,顿时闭上了嘴巴。

是啊,朝堂之上,议和主战两派,本就矛盾重重。

之前赵桓觉得主战派太过强硬,所以有意打压,想要保持平衡。

哪知道却发生了燕山之盟盟约泄露之事,官家遭遇巨大危机,可是他引以为臂膀的议和派等人,却没有给予他太大的帮助。反而是种师中,在赵桓最困难的时候,为他分担了压力。燕山之战,与其说是种师中好战,倒不如说是他的投机。

耿南仲也看得出来,赵桓对种师中一系,日益亲近。

从之前赵桓有意复起种师道,便可以看出端倪……种师中不似种师道,那是个极其强硬的家伙。可以想象,燕山之战一旦成功,则官家之前所承受的压力,必然会烟消云散。那时候,种师中凭借燕山之战的功绩,跟定会得到赵桓的重视,出将入相,指日可待。而种师中若是回到朝堂,恐怕己方受到的打压,会越发厉害。

耿南仲是赵桓近臣,早在赵桓还是太子的时候,便投靠赵桓。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秦桧,半晌后突然问道:“会之,莫非你有什么高见不成?”

秦桧呵呵一笑,轻声道:“耿相公可有想过,改换门庭?”

“啊?”

耿南仲一怔,旋即便明白了秦桧的意思,眼中闪过一抹森冷。

秦桧却毫不在意,看左右无人,便轻声道:“官家与我等,的确是恩义深重。若非官家提拔,秦桧也不会有今日之地位。可现在的问题是,关系我大宋的前途。

秦桧以为,我等虽说是官家臣子,但更是我大宋子民。

若一味由官家这般下去,早晚会演变成穷兵黩武的局面……方才唐尚书有一句话说的不错,若真演变成那等状况,绝非我大宋的福分。更不要说,待那种师中还朝,以他那种肆无忌惮的性情,焉能容忍我等存在?官家对他信任有加,那接下来,便是你我的末日。

官家,还是太年轻了,难免有些好战。

以我之见,这若是要继续下去,你我的结局……”

秦桧没有再说下去,可是要表达的意思,已经明明白白的展现在了耿南仲的面前。

耿南仲看着他,沉默不语。

只是那眼眸中先前的凌厉之色,早已经荡然无存。

他站在车旁,许久之后,幽幽一声长叹,“会之所言,我焉能不明?

可是,官家待我不薄,我又怎能在这种时候,背官家而走?这件事,你莫再提起,我也做没听到过。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自家便告老还乡,权作是全了这段君臣之义。”

说罢,耿南仲一脸低落之色,登上车仗。

秦桧看着车仗渐渐离去,脸上却露出一抹诡异笑容。

这老货,装得倒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只是你那脾气,我再了解不过……你怎可能轻易淡出朝堂?看样子,还要再使一把力。

但接下来,便要看殿下的手段,自家任务,已经完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更方便!】

宋时行的卷二鹧鸪天第346章漠北变局(七)

小说网m

—://。。

卷一宣和六年第347章漠北变局(八)

更新时间:20133222:21:26本章字数:5599

松子口,位于灵仙和定安之间。

这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西面是后世壶流河所在,虽则这时候的壶流河还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但是水流湍急,难以行进。有壶流河为西面屏障,加之松子口属丘陵地带,以至于骑军很难发起冲锋,便抵消了金军在骑兵方面的巨大优势。

松子口形如宋子,北面窄,南面宽。

金兵要想复夺灵仙县城,就必须要从松子口通过。

只是,在灵仙被攻占的第二天,玉尹便下令张玘,强攻松子口,纳入宋军的掌控。

于是,塞北地区,便形成了儒州和松子口两处战场。

十二月初三,完颜宗翰指挥大军兵临定安县城,旋即调兵遣将,向松子口发动猛攻。而宋军主将,则是吴玠。玉尹将兵权交与吴玠,甚至连他也要听从吴玠指挥。

玉尹清楚,行军打仗,从来都不是他的强项。

这战场上局势变幻万千,他也很难将局势掌控。相反,吴玠这方面的才能,远远强于玉尹。玉尹有自知之明,索性放权于吴玠,把太子亲军完全交与吴玠掌控。

吴玠也不客气,得到指挥权后,便立刻下令,命高宠何元庆两人率骑军在松子口侧翼驻扎,以发挥骑军的机动优势,对金兵进行袭扰。随后,以张玘、傅选两人次第防御,在松子口外和松子口,形成颇有层次的防御线,抵御金兵的攻击。

待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完颜宗翰的前锋军,便抵达松子口。

双方没有进行任何试探,便短兵相接……若完颜宗翰知道宋军手中握有掌心雷这一大杀器的话,或许还会谨慎一些。可由于探马斥候也不清楚掌心雷究竟是怎样一种利器,只说宋军手中有一种火器,威力惊人,以至于完颜宗翰也没有在意。

哪知道。甫一交锋,宋军便投掷出雨点般的掌心雷。

陈规带来近万枚掌心雷,此前在老龙岭耗费千余枚。分给岳飞五千枚,玉尹手中尚有三千多枚掌心雷可以使用。随着种师中开设六聘山火器营,玉尹便知道。此后掌心雷必然能大规模生产,所以也就不再节省着使用。一千多枚掌心雷飞出,落在金军之中,爆炸声不绝于耳,一团团火光升起,金兵被炸的血肉横飞。

“果然是利器!”

吴玠站在望楼上,和玉尹一同观战。

看着远处一团团火光升起,硝烟弥漫,忍不住大声称赞。

他出身行伍,自然能看得出。这掌心雷的出现,必然会改变日后的战争格局……

回头对玉尹道:“郎君,若这掌心雷可以在军中推广开来,马踏上京,指日可待。”

指日可待吗?

玉尹笑了!

他发现。他竟然是如此喜欢这种硝烟弥漫的景色。

吴玠见金兵乱了阵脚,便下令号炮三响。

高宠何元庆从两侧杀出,令金兵顿时溃不成军。不过,完颜宗翰的确是非比寻常,立刻下令稳住阵脚,挡住了追击的宋军。随着溃军收拢。宋军也缓缓撤出战场。

夕阳西下,松子口外,弥漫着烟雾,恍若一片血色氤氲。

“郎君,接下来,恐怕要有一番苦战了!”

玉尹点点头,看了一眼吴玠,“再苦,怕也不会比陈桥局势惊险。我等只需坚守松子口,阻挡住虏贼兵锋足矣。小种相公那边,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有大行动。”

吴玠脸上,旋即透出兴奋之色……松子口之战,日趋激烈。

燕山战事,令无数人牵肠挂肚,更生出百般心思。

完颜吴乞买心知,燕山之战将决定金国未来走向,所以也不敢有半点松懈,更下旨完颜宗翰,全力作战,务必要取得胜利。为了支持燕山之战,完颜吴乞买一边命人前往开封,督促耶律余睹向大宋朝廷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则派出元帅左都监完颜阇母出使倒塌岭,务必要请倒塌岭十三部落出兵,联手攻取燕山府。

倒塌岭十三部落,久居塞北,几乎是独立于金国统治。

当年大辽最为强盛时,曾设立倒塌岭节度使司,为的就是能够压制倒塌岭十三部落。辽国灭亡,作为女真人昔日盟友,倒塌岭十三部落,得到了迅速发展。名义上,他们臣服于金国,就如同当年臣服于大辽一样,可实际上,却不听差遣。

完颜吴乞买原本并不想从倒塌岭借兵,因为那样一来,势必会降低对漠北地区控制。

可现在的情况,已容不得他再保存实力。

如果燕山之战失败,金国在塞北的统治必然遭受巨大打击,绝非他可以承受得起。

加之女真人兵力本就不多,中京道虽也屯有兵马,却要防止种师道偷袭中京,只能在松子岭到兴化一线布防。守有余而攻不足,便是女真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而宋军却不需要担心这些,随着燕山战事拉开序幕,枢密院便不断向燕山府输送兵马。

京畿东路兵马元帅宗泽,以庞真(即庞万春)和牛皋为主帅,率部渡河,向燕山府进发;河间兵马副帅黄潜善,则命韩世忠率八千人助战。张所在相州征调兵马,可惜相州知府杜充并不配合,所以进展缓慢。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大批义勇出现。

去燕山,杀虏贼!

这种情况,不单单是在河北路出现,包括河东路,甚远在东南的两浙路,也都随之响应。

其中。尤以鼎州武陵人钟相最为活跃。

原本他在洞庭一带进行传教,开封之战时,也曾派长子钟子昂三百义勇北上勤王。

哪知道才走到一半,开封之战结束。

钟子昂带着义勇返回家乡……

钟相其人,在武陵一带颇有威望。他建立了一个组织,名为乡社。凡加入乡社者,只要交纳一点钱两。便可以获得社内互助共济。钟相本人,也宣称: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钟相本人,也因此得当地人拥护。被尊为‘天大圣’。

燕山之战前,钟相因受官府通缉,率众准备在洞庭湖举事。可听闻燕山之战开启,钟相也变得犹豫不决。在谋士王佐的劝说下,钟相决意,率部北上抗击虏贼。

官府方面,也因为可以甩掉钟相这么一个不稳定因素,便收回通缉令。

十二月初,钟相率八百义勇,连同长子钟子昂。以及手下悍将杨幺,一同北上燕山。

似钟相这种情况,在神州大陆,层出不穷。

所以,种师中更无兵源压力。

十二月初八。韩世忠所部抵达燕山,旋即被派往古北馆驻守,以牵制中京方面金兵。

此时,松子口之战,已进行了五天。

太子亲军浴血松子口,死伤惨重。

而金兵同样伤亡惨重。短短五天便付出三千多人的性命。

完颜宗翰,再也无法保持冷静头脑。他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