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在俄罗斯帝国 >

第55部分

重生在俄罗斯帝国-第55部分

小说: 重生在俄罗斯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不再是那位高高在上、杀伐果断的女王而是一位母亲,从一开始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伊凡的疼爱就不下亚历山大,另外他到来的神秘方式也让这位女王陛下从心底里认可伊凡、认可这位黑头发、被眼睛的东方少年。
当初宣布伊凡拥有皇位继承权并且散发考虑让伊凡成为俄罗斯帝国皇帝时,这个阴谋的背后何尝不代表叶卡捷琳娜二世真心这样考虑过?
到现在为之伊凡都拥有法理上的皇位继承权,虽然在位置上要排在十余名之后,可以说除非此时有原子弹把莫斯科的这些皇位继承人全部杀掉,那么伊凡绝对没有继位的可能。
但是拥有继承权本身就是一种荣誉,整个俄罗斯帝国四千多万的人口,拥有皇位继承人的名额可只有三十多位,甚至伊凡还排在那些偏远旁系之前。
最为主要的是伊凡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心中和亚历山大完全不同,作为帝国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叶卡捷琳娜二世心中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她对亚历山大是一个统治者对待继承者的关系要远远大于奶奶对孙子的关系。
可是伊凡给她的感觉完全不同,叶卡捷琳娜二世因为厌恶刺激儿子的缘故内心从来没有柔软过,而伊凡则完全激发她的母爱,当初为他挑选未婚妻何尝不是母爱的一种表现、伊凡在卡卢加做出那么多事还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毫无怨言的帮他摆平?
莫斯科的贵族凶狠毒辣,他们能够轻易的放过伊凡?不可能,只是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背后默默的支持者伊凡才让这些贵族们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看到这封信叶卡捷琳娜二世居然有一种伊凡要离她而去的感觉,算起来她和伊凡也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见过面,但这不代表她不清楚伊凡的所作所为。
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帝,其实从领地突然出现那么多精锐骑兵时她就已经发现,同时她还知道安德烈的事情,但是她并没有声张、也没有询问伊凡。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眼中,伊凡是神之子、因此有一些特殊的手段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她还把这些事情都隐瞒起来,帮伊凡抵挡其他势力的探查。
不过自从一个叫夜的男子出现在伊凡的身边后一切都改变,城堡和伊凡的私生活叶卡捷琳娜二世再也探查不到,她明白她的教子已经成长起来,身边已经开始出现强大的追随者。
最后伊凡迁移到西伯利亚地区并且成立一个西伯利亚的情报局她也清楚,但是她知道的也仅仅是这些,从西伯利亚情报局出现的那一刻,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就已经让她失去掌控,但是她没有生气。
教子如此能干她唯一的情绪就是高兴,当然在高兴的同时也有一丝不满,难道你不知道那是教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情报人员?
不过也仅仅是一丝不满而已,之后她就是满心的自豪,此时她才开始正式关注起教子的能力来,之前在她的眼中伊凡是一个懒惰、没有进取心、性格暴戾之人。
但是这时候她有不同的看法,伊凡的懒惰是因为他没有必要勤奋,忠心耿耿的仆人们帮他把任何事情都完美的解决,这一点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都忍不住有些嫉妒。
伊凡没有进取心是因为她还活着、还是俄罗斯帝国的女皇,她至今还记得再一次信件中伊凡说过的一句话——只要教母还是俄罗斯帝国女皇,那么我伊凡·圣·君士坦丁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子民。
那时候她没有多想,但是此时她才明白不是伊凡没有野心,而是他不想和自己的亲人起冲突,另外她也明白不是保罗继位而是亚历山大,那么也许伊凡同样没有对这个位置的野心。
或者保罗继位之后不影响伊凡的利益,伊凡注重亲情,因此看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面子上日后伊凡也不会主动的背叛俄罗斯帝国,如果有人逼迫那么自然另当别论。
最后一个性格暴戾此时也已经得到解释,并不是伊凡真的性格有缺陷而是在卡卢加他必须这样做,否则他六岁的年龄根本无法震慑那些老狐狸。
事实证明伊凡是对的,卡卢加现在就在他的掌控中,而那些老狐狸则死的死、逃离的逃离,没有一个人出现在伊凡的眼前。
也许伊凡还有其他的缺陷,但是在此时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眼中却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另外那神乎其神的手段……
想到这里叶卡捷琳娜二世突然下了一个决定,一个让日后伊凡能够在俄罗斯帝国和满清帝国混的如鱼得水的决定。
“俄罗斯帝国皇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陛下诏令:卡卢加伯爵伊凡·圣·君士坦丁为俄罗斯帝国第三顺位继承人,另允许伊凡·圣·君士坦丁接受来自满清帝国的册封。”
第二条没有多少人在乎,但是第一条却引起相当多贵族的关注,成为第三顺位继承人?也就是说如果保罗和亚历山大死亡那么他就能够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皇帝?
不过震撼的也只是小贵族而已,至于那些大贵族则统一的不做声,他们第一条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保护伊凡的一种手段。
第三顺位继承人和其他不同,一旦伊凡死亡那么引起的轰动不是一个伯爵死亡能够媲美的,这样能够保证伊凡在西伯利亚的安全性。
至于第二条则是几位大贵族同意下颁布的,他们的大部分利益都在西线战场,因此西伯利亚地区安置的兵力一直不多。
伊凡的信中已经表明满清帝国的庞大实力,年税收是俄罗斯帝国的三倍、人口接近十倍、正规军正是达到一百五十万之巨。
整个欧洲的正规军才有多少人?三百万?而人家的正规军就是他们的一半,更不要说人家的预备役可以达到恐怖的上千万。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真的全面动员,那么光是人口就可以剿灭整个欧洲,当然这只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和贵族们自己这么想而已。
当然他们也有怀疑,毕竟俄罗斯帝国和满清帝国也发生过战争,经常是几百人就可以驱赶着几千人跑,这是不是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并不是很恐怖呢?
这一点伊凡的信中也给出回答,满清帝国的主要对手都在其他方向,他面对的敌人就有十几个,因此对于北方并不看重,另外他们对于蒙古地区也是抱有很大的戒备之心,因此大量的精锐都聚集在蒙古的边境上,蒙古和东北区域只是缓冲区而已。
没有办法,伊凡只能这样哄骗他们,否则这些贵族绝对不会同意让伊凡成为俄罗斯帝国在满清帝国的间谍,没错就是间谍。
伊凡的消息让这些贵族震惊和恐惧,怨不得那么大的帝国、那么多的人口会没有进取心,原来他们有十几个敌人,想象同时十几个敌人对战依然不灭亡的国家他们就感觉恐惧。
没有人怀疑伊凡在撒谎,因为他们都明白关于那个国家的一些事情,人口的确很多、士兵也不少,只是具体数量他们不清楚而已。
另外他们也明白这个国家一直处于征战状态,对比之下让他们相信伊凡的话,而伊凡对于边境士兵懦弱的解释也合情合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要让伊凡帮助他们牵制蒙古地区?还每年有上百万卢布的军费?害怕他们眼红因此伊凡特意减少三分之一。

第七十五章 团体抢亲
在俄罗斯和满清两个帝国都需要西伯利亚和平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伊凡成为东西方最强大两个国家的贵族,并且还是高等贵族。
当来自莫斯科的诏令传递到贝尔加行省时,整个贝尔加行省十三万人口一片沸腾,虽然他们现在对于伊凡的认可度依然不高,但是不代表他们期盼自己领地爵位的提高。
尤其是第三顺位继承人,一旦伊凡成为皇帝那么他们这些生活在皇帝领地下的子民必然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当然这些平民并不知道第三顺位继承人代表着几乎没有继承的权利。
第三顺位继承人的事情让贝尔加行省领地内的子民对伊凡的忠诚猛然提升到一个高度,这就是正统、法理的优越性。
和华夏三国时期一样,一个正统的皇帝远远要比篡位的皇帝有优势,毕竟正统就代表着你能够继承那个帝国的全部民心。
民心就是伊凡心目中的龙脉,民心强则龙脉强统治也就越稳固,民心弱则龙脉则弱,统治的帝国也许就是崩塌的可能。
作为一个穿越者,伊凡最重要的东西是眼光,世界千年皇权更替的眼光,想要真正千秋一统,民心很重要必要的民主也不能松手,但是军权必然要把持在自己手中。
虽然还没有成为皇帝,而他的地盘也只有贝尔加一小块,但是关于这些东西伊凡不止一次想过,帝制有些封建、君主立宪制不符合伊凡的口味、元首独裁制让人太压迫,外敌环绕时可以,但一旦没有强大外敌倒霉的最终还是自己。
最后伊凡认为自己成为皇帝或者统治者就如同现在这样就好,明朝的政体伊凡就非常喜欢,君不见明朝皇帝肆意玩耍、几年不露面整个国家都被管理的有条不絮吗?
政府组建内阁、内阁首相(首辅)由伊凡安排,军权完全掌控在皇帝的手中,而情报局负责监督内阁安排在各地的一把手文官,其余非一把手官职则放权给平民投票。
其实这就是变相的上下议院和政府的关系,至于军方则排除在外,毕竟这是每一位皇帝永远都不想放手的一项。
看到来自莫斯科态度的贝尔加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西伯利亚银行成立货币系统,狄安娜猜测到日后贝尔加行省会成为独立在俄罗斯帝国外的存在,因此她才开始大胆的施行金融改革,至于俄罗斯帝国皇家银行则在前些日子全部离开,君士坦丁家族债务卷的发行让他们没有丝毫的活路。
“我们需要成立自己的货币体系,关于黄金的问题我们手中并不缺少,应对现在贝尔加行省完全没有问题,这一点你们西伯利亚银行方面要抓紧时间。”
贝尔加行省省政府议事厅内,作为首位的狄安娜对着下面的金融专家和官员们安排着任务,在狄安娜的心中货币体系是能够促进经济的最好方法。
在债务卷的基础上,可以说一旦货币完成发行,他们手中掌控的金钱瞬间可以凭空增长百分之三十,之前的债务卷也只是债务卷毕竟不能和真正的货币相提并论。
关于新货币的名称是伊凡前往蒙古时起好的名字,当然那时候狄安娜还没有准备进行金融改革实行新货币政策,。
由于懒惰的缘故伊凡直接把贝尔加行省的货币起名为银元,和北洋政府时期的银元有一丝不同的则是里面的银含量比较高。
因为是真金白银制成的货币,因此在各方面也不用担心来自金融方面的风险,一两银子=十银元,也就是说银元的兑换和卢布是相同的。
来自满清帝国的三十万两军费和卡卢加等地的税收还没有过来,因此贝尔加政府手中的白银只能够做成价值三百万卢布的银元。
作为最高货币,在银元的下面还有铜币,银元和铜币的比例则是1:100,上面统一雕刻的是君士坦丁家族旗帜。
狄安娜如何在贝尔加政府进行经融改革伊凡不知道,秋雨的来临让整个草原清新很多,踢踏踏的马蹄声在草原上响起。
突然一道清风吹过,地上已经开始发黄的小草被吹倒在地,不过很快小草就被碾碎,原来刚刚过去的一道清风是骑兵斥候,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大量骑兵。
伊凡骑在黑耀的背上策马狂奔,高加索小灰紧随其后,此时的小灰已经接近一岁,这样的年龄已经可以勉强他不掉队,不过想要接近伊凡倒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
这一次伊凡和他的三千名属下准备前往如今库苏古尔乌梁海旗的第一部落,有一万五千人的哈吉古特部落。
哈吉古特是蒙古上的大部落,不过当初草原内乱,此时哈吉古特被分散成十余个小部落生活在蒙古各地,库苏古尔乌梁海旗的这个一万多人的部落已经是哈吉古特部落在蒙古草原最大的一个部落。
作为哈吉古特族长一系,这个部落的首领阿剌忽失的爵位甚至比伊凡要高,康熙年间他的父亲被册封为满清帝国亲王。
哈吉古特属于回鹘民族,是西夏党项民族的一支,自从明朝开始他们的姓氏改为柴,阿剌忽失的汉族名字为柴玉。
对于这位首领叫什么伊凡没有丝毫的兴趣,站在小山坡山伊凡用手中的单筒望远镜看着下面远比营地兴盛的蒙古聚集地嘴角轻轻上扬。
很快这里面的牧民和牛羊都将属于自己,从他们开始进攻贝尔加行省开始他们注定会遭受伊凡的报复,尤其是这位唯一在贝尔加行省占据便宜的家伙。
“去吧!记得我们过来的目的,尽量少杀伤……敌人。”说敌人二字时伊凡的脸上有些复杂,不管怎么说他们也属于自己下辖的库苏古尔乌梁海旗。
既然是自己的下属,那么不管他听不听话都不应该称呼为敌人,但是最后还是用敌人来称呼他们,因为这一次他们的目的是劫掠。
海日古可不管伊凡有什么想法,听到他的命令脸色一整弯刀前指,只是瞬间两千五百名骑兵呼喝着朝聚集地冲锋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