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相国 >

第139部分

相国-第139部分

小说: 相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俺Q鄱嗔耸肝那负跏枪┎挥η螅栽谒蠢凑巧弦怀勺允遣换嵊跋靔īng盐的生意
在心里,杨延昭也很是气恼,可是也着实没办法,两江路不在他的治下,而大肆收购米粮之事虽说已经上了折子给朝廷,但赵光义毕竟没有答复,因而唯一能做的还是用真金白银去对方定下价格的粮食。
将这烦心事揭过,又是说了些其他有关百姓民生之事情,末了,杨延昭望向林愿,“林大人,最近各山寨可有异动?”
十数天前,客家族的寨子生事,竟然带着族人袭击漳州城,正待杨延昭怒火中烧,派兵围剿时,恰在此时,祝炎出了面,这时,那埋头生活在山林间的客家族才知道福建路已经换了当家的,已经不再是带着族人城前走一遭,便有钱物送上前的rì子了。
听到杨延昭这番问,林愿则是摇了摇头,“祝族长将大人的话转达到了各山寨,想来应该无事了。”
畲族乃是闽地的大族,祝家寨又是其中说的上话之人,由祝炎来转达杨延昭的意思,确实有着震慑其他族氏山民的效果。
既无大事,杨延昭便令诸人继续各行其是,后院中却是清冷了不少,罗氏女这些天在兴化城中找了几十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传授着医术,一来解除百姓患疾无医可治,二来也为旱灾后可能出现的疫情做着准备。
知州府有所不便,所以先前的转运使衙门成了临时的药铺,她这一开班收徒,柴清云、八妹等人自然是全都跟了过去,而郭淮与徐少阳也是在一旁,护着她们周全的时候也做着些帮衬。
或许见此事有利于闽地百姓,就连花姑也紧随其后,而她也终于被祝戎的所打动,虽不说待之以父女之礼,但也比过往要温和了许多。
先前带着祝戎祭拜了她娘亲,离去的那几天,恰好是邪教反击的rì子,也让祝戎在心中很是愧疚,没有在危急时刻,助上杨延昭一臂之力。
在府中转了两圈,少了八妹等人,倒是觉得冷清不少,当然除了萧慕chūn几人正与祝力在赤着胳膊搬手腕。
待杨延昭走近之时,刚好是看到祝力苦苦挣扎后落败的场景,顿时,围观的几名毒蝎哄笑起来。
“怎着?闲的发慌了?走,一道出去走走!”
听到杨延昭发话,本就闷得难受的萧慕chūn等人自然高声叫好,抓着衣裳,小跑着回去,胡乱的冲洗了一番,不消片刻,便又赶来了,就连那挂在脸上的水渍都未擦干净。
可正当他们要出府之时,却看到十两马车停在了门前,而杨延昭心中仍记着代州杨府的情形,遂门口也未设侍卫兵丁,因而见到这情形,萧慕chūn不禁要上前询问。
可他还未走近,却听到欢喜熟悉的声音从马车中传来,“这不是萧大哥么,小弟倒是许久未瞧见你了。”
车帘掀开,却是个胖墩的身形,待看清楚,萧慕chūn立马咧嘴笑了,“啊,是今夕兄弟,你总算来了,教官可是rì夜的念道着今夕兄弟。”
在萧慕chūn说笑着时,杨延昭自然也看到了来人,却正是数月未见的何钰。


 第二百零五章 灾情生

数rì不见,何钰的脸却是消瘦了些,身上少了些浮华懒散,多了jīng神和干练,显然这些月来·经商磨练已经洗去了他曾经的稚嫩。
“兄长!”
待见到杨延昭,胖胖的脸上露出欢喜的笑意,急急忙忙的小跑上前,这模样,却又是当初书院那般,满是热情与天真。
结实的一个熊抱,两人对望着大笑起来,稍后,杨延昭拍了拍他厚实的肩头,“今夕,你倒是成熟了不少。” 。 。
“多rì不见兄长,小弟这心里可是想念的紧,待听到城中传来闽地乱世平息之后,我这便马不停蹄的赶来了。”
说着,何钰憨厚的笑了笑,“还是在兄长身边做事安心些,否则遇上个事儿,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
二人又是说道了几句,杨延昭便要领着何钰进府,后者却是笑着指了指身后那数十辆的大车,“兄长,小弟来的时候带了些银钱,本还想着闽地一路不太平,却没想到异常的顺利,这都是兄长治理有方啊!”
对着何钰的胸前锤了几下,杨延昭笑着道,“你这家伙,对外人嘴甜就罢了,跟我还这般的油腔滑调。”
让萧慕chūn等人帮着将马车中的箱子抬下,里面都装着白银,怕是有一万两之余,看到这,杨延昭不由得仔细的打量着何钰,单凭几名车夫随从,竟然敢带着如此多的银子,经商摸爬滚打了一载,胆子倒也大了不少。 。 。
察觉到杨延昭眼中的意思,何钰用白胖的手挠了挠头,继而讪讪的笑着,“兄长曾经不是说过么,兵法讲究虚实,出其不意,小弟也是这样想的,刚好路上也是运气,没有遇到劫匪之徒,倒也是平安的很。”
遣着人将这些送到了排风的屋子中,倒了杯凉开水递上前,杨延昭的话中不免多了些责备,“今夕,既然为兄让你过来,这银钱自然是有的,你又何必不辞劳苦的带着,若是遇上见财起意的歹人,你让为兄如何是好?”
接过茶水,一口气将它喝完,何钰径直了走上前,又是喝了一杯,这才用袖口随意的擦了擦嘴,“兄长如今为一方父母官,诸事不便,这些黄白之物,还是备上些才好,否则,兄长还不把小弟给赶回去?”
说罢,何钰发声的笑了起来,杨延昭则是不去看他,坐在一边,自倒着茶水饮了起来,待稍后,才问起了汴梁城的事情来。
闻言,何钰收了笑意,将杨延昭离开汴京两三月所发生的事情如实道来,待听完之后,后者不禁面露沉思。
原来,只是在这短短的几月里,却也是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吕蒙正在大理寺待了只不过两个月便因断案立奇功,之后便调任为刑部的司刑,正六品变成了从五品。
虽然只是升了半级,但是对于初进仕途之人来说,也是莫大的恩赐,当然,杨延昭心中很是明白对方为何能这般的快速升迁。
佛宗弟子悟行已经成为了大相国寺最受推崇的高僧,信徒终rì不断,每逢开坛布道之rì,更是惊动汴梁城,无数人从各地蜂拥而来。
儒佛二家的弟子已经都是一展宏图之时,而他,仍窝在这穷山恶水之中,杨延昭不由得叹息了几分。
但稍后,这才觉得不妥之处,“今夕,你怎么不先说秋白他们如何了?”
闻言,何钰脸sè郁结了几分,话语也变得吞吞吐吐起来,“兄长,你让小弟说些汴梁的传闻,小弟这脑子就冒出了刚才的几件事,所以就藏不住的道了出来。”
见到他眼中的躲闪之sè,杨延昭不禁把脸冷了下来,“今夕,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为兄?”
冷冽的目光顿时让何钰觉得头皮发麻,踟蹰了半晌,这才幽幽说道,“兄长,自你走后,小弟也只是和秋白兄、元沛兄有所联系,其余之人,倒是有些rì子没有瞧见了。”
又是叹了口气,何钰将剩下的话说完,杨延昭不由得心中满是难以置信,不过短短的几月光景,曾经同榻而眠,把酒言欢的几人怎的变化如此之大?
向敏中如今与秦王赵廷美走得很近,而温仲舒、韩国华则是投向了之前便很是推崇的赵普,也就剩下张谦和李至没有门庭可依,在汴梁城中的高门深衙之内埋首做着官差小吏。
将靠在嘴边的凉茶放了下来,杨延昭木楞了良久,才回过神来,语中带着些伤感之意,“这官场宛如染布之缸,将人变了sè,再也不是当初的xìng情了。”
何钰不做声的点了点头,眼中也满是复杂。
rì落前夕,罗氏女众女子回了府中,旧人相见,自是一番热闹,可待柴清云走进时,本是笑的很是欢喜的何钰顿时露出惊讶之sè,与她身旁的绿珠儿作揖敬声道,“大东家,怎么你也在此处?”
大东家?
这一称呼让其余之人懵懂了开来,皆望了过去,那躲闪在柴清云身后的绿珠只得露出脸来,对着何钰尴尬的微微颔首。
“兰桂斋其实是我一时兴起所开设的,只不过后来遇到了六郎,并有着芳哥哥的帮衬,才越做越大。”
柴清云轻轻的道了一句,恰是给杨延昭解了疑惑,曾经,他猜测过兰桂斋身后有着官府做着依靠,但没有料到竟是柴清云兄妹几人。
轻咳了几声,打破了安静的气氛,杨延昭笑着挥了挥手,“闹了这么久,都是自己人,还愣着作甚,我已经让萧大哥在老张头家买了不少的野味,今晚敞开了吃,算是为今夕接风洗尘。”
“又有好吃的啦,真好!”
八妹拍着手,欢喜的叫着,拉着排风率先跟着杨延昭往客厅走去,身后,柴清云因一句自己人听得眉目中闪过一丝羞涩之意,长袖捂着嘴角边的那抹欢喜。
“柴姐姐,我们也一道去吧。”
耳边是罗氏女的轻唤声,柴清云忙点首应声道,二女结伴,不时轻声说笑着,使那落在后面几步的何钰不时的抬首,惊讶之后,望着前方搀扶八妹和排风的杨延昭,心中满是敬佩。
用膳之时,有了何钰,自是欢声一片,八妹更是和他斗起嘴来,那情形,着实的欢快,却是许久未曾遇到了。
又是几rì,数十辆马车在几队护卫的带领下,进了兴化城,却是何钰的货物到了。
将卖了的铺子做了装修之后,兴化城中一阵鼓鸣鞭炮之声,聚宝阁在闽地的分号也算是正式成立了。
自此,何钰已是忙的不可开交,杨延昭将jīng盐与收购米粮的任务全都交付给了他,兴化城上下自然不会有所怨言,而何钰却是不得不终rì奔走在外,一边做着官府认可的盐商,赚着银子,一边又大把的购进米粮,将赚来的钱支了出去。
忙活了大半个月,却是分文未进,每见到杨延昭时,都不由得唉声叹气,满是痛心疾首样,恨不得将jīng盐得来的钱财全都拽进手中,半文钱都漏不出去才好。
对此,杨延昭只能笑而不语,这些天着实辛苦了何钰,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接手了盐粮之事,运转效率相比之前,提升了许多。
这一忙活,又是到了七月底了,天气炎热异常,浅些的河塘已是被晒了干涸,塘底的泥土龟裂开来,看不见一滴的水来。
所种的庄稼早已经枯缩了下来,只剩下根部残留着一丝的绿意,还在顽强的立在已干裂的田垄间。
风尘子所说的旱灾终于还是来了。
烈rì之下,几匹马吐着舌头,快速的奔跑着,扬起层层沙土,马蹄所掀起的风也带着灼人的热气。
“六郎,你回来了!”
拍着身上的灰尘,走进府中,却见罗氏女和柴清云迎了上来,手中已是端着的井水。
见二女额间也是细细的汗珠,杨延昭随意的擦了擦之后,又将汗巾递了过去,“这天怪是热的,真是让人难以忍耐,巴不得泡在井水里才好。”
喝了一口井水,顿时觉得心里凉爽了许多,身后的,萧慕chūn几人也是咕咚咕咚的喝着,那柴清云拿着手绢走上前给他擦着水渍,“这天若是在这番热下去,怕是后院的那口井都要干枯了,到时候,连井水都要喝不上了。六郎,你这番出去,外面的情形可好?”
闻言,杨延昭叹了口气,“各州县大部分都受了干旱的影响,如今气候还不是最炎热之际,想来百姓手中还有些余粮,待稍后,怕是要挨饿了,也幸好备了不少的粮食,否则,必定是要大动乱了。”
柴清云的秀眉蹙了蹙,略带埋怨,“朝廷这是怎么了,六郎的折子早就递交上去了,这救急之物怎还不送来,难不成全都要我兴化城来担负着?”
叹了口气,杨延昭应声道,“玉儿,这朝廷想来也有它的难处,眼下兴化城还能做着应对,只怕不要苦了百姓才是。”
此言让罗氏女等人无不跟着叹了口气,心中暗自祈祷着,见众人面sè凝重,杨延昭微微的笑了笑,“别都这般苦着脸,为了这旱灾大家都已经忙活了许久,怎还会应对不了?”
经他这一说,几人想想倒也是如此,心头顿时舒展了不少,正当伴着杨延昭往里走去之时,却听着一阵哒哒的马蹄声传来。
“大人,城外突然来了大量的山民,手持利刃之物,林将军让属下前来急报于大人!”


 第二百零六章 镇蛮夷 救灾民

骄阳似火,洒下来,只让人觉得在炭火上灼烤着一般,即便是城墙砖石,摸起来,也是烫手的很。
城头,林愿低首看着那数千客家族部众,眼中不禁闪过恼怒之sè,手猛的拍在了垛口之上。
蛮莽之民,只会平添生事,眼下旱灾刚起,便呼啸而来,岂不是要慌了人心,乱了大人之前所做下的安民之举?
汗珠,顺着额头滚落了下来,目光扫过城下,**着身子的山民正胡乱的叫嚣着,使得他不禁觉得胸口闷得慌。。。
左右的兵卒已经摆弓拉弦,搭上了羽箭,烈阳照过,箭头上泛着冷冷的光晕。
“大人,这陈山果真不识好歹,兄弟们已经准备好了,不如放几轮箭,也好省的他在那咋咋呼呼让人生厌。”
闻言,林愿收了目光,转首望了眼这出言的队正,“天热了,火气也大了,这陈山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