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九加死等于十 >

第1部分

九加死等于十-第1部分

小说: 九加死等于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加死等于十》(全本) 作者:约翰·狄克森·卡尔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案件。爱德华迪克号从纽约出发,驶向某个英国的港口。昔日的豪华游轮,此时却成了运送军火的交通工具。轮船上除了危险的货物以及船员、服务生之外,只有搭载了九名乘客,战争之中还敢穿越大洋,这九个人可谓各怀心事。

  很快,一名乘客被人杀害,犯罪现场竟有凶手留下的清晰的血指纹。这样的案子应该非常简单,只要采集船上所有人员的指纹,一一比照即可得出答案。然而比照之后,事实却远非如此,这枚指纹并不属于船上的任何人!

  恐惧、幽灵、战争,笼罩着前途未卜的轮船……

  1

  一艘班轮停靠在西20街末端的码头附近,浑身漆成战舰一般的灰色。它就是白色行星航线上排水量两万七千吨的爱德华迪克号,当天下午它将驶往一个“英国港口”。

  沿着纽约地平线,反光的建筑物就像是一个个被冻住的滑冰者。虽然只是下午一点钟,却有几个窗口闪烁着灯光。港口起伏的海水看上去油腻腻的,冷得仿佛掉下去就能在瞬间将你冻住。简陋的候船室里感受不到外面的寒风,情况好多了。

  尽管爱德华迪克号很长,但它仍然显得结实宽敞。它的侧面弯曲得像弓弧一样。从候船室看去,整艘船显得苍白空洞,毫无生气,惟有一个烟囱周围弥漫着稀薄的灰色烟雾。燃油发动机不停地运转着,烟雾一会儿就寒风吹散了。灰色的甲板,灰色的桅杆,灰色的通风口,甚至灰色的舷窗:窗子从里面被关闭,以阻挡外面的光线。

  码头警察在肮脏的水边瑟瑟发抖。在码头是不允许吸烟的,即使是在阴冷的候船室里。虽然爱德华迪克号已经停泊了很长时间,但警卫仍然到处都是。隆隆的声音在屋顶回荡。喇叭里传出一个嘶哑的声音,在沮丧的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他们无精打采的走出房间,一边跺脚一边往手心里哈气,这时从港口传来了一声长鸣,屋内的钢架随之一阵颤动。

  没有旅客上船。爱德华迪克号名义上是一艘客轮,实际上是载着一批军需品去“一个英国港口”。它的货物是价值五十万英镑的高性能炸药,以及甲板上的四架轰炸机。

  船上有九名乘客。

  * * * * *

  一名男子站在A甲板的前部,胳膊搭在栏杆上。当爱德华迪克号终于启航时,他仿佛放下了一块心头大石。

  他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对启航那么的兴奋。没有什么原因。他为了一个不明的工作和未卜的前途离开美国,前往自己的祖国。由于脚有些跛,他甚至已无法在军中立足。接下来的八天(也许是九天、十天或十一天,这将由一月份的天气和英国海军部的指令而定),他将生活在一座移动的火药库里。一枚鱼雷就会使这个庞然大物变成碎片,当然也包括里面的生物。

  爱德华迪克号开始缓缓向后转动,他看到了船和码头之间那一条条的水纹。没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安心的了。

  他弯着身子,缩在大衣里,将全身的重量都压在栏杆上面。这名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头发乌黑,身材不高,面孔英俊,显得有些严肃,除了一点跛足外没有什么明显特征,而他用手杖很好的掩饰了这一点。他身穿一件绒毛大衣,头戴一顶大帽子。他名叫麦克斯·马休斯,以前曾做过新闻记者,而且很优秀。人们都认为他是个蠢货,因为他居然乘坐这艘船——明明有好多意大利或美国的班轮,虽然在抵达英国之前会绕道欧洲南部,从而浪费很长时间,但至少是绝对安全的。

  在这一刻,他觉得非常兴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兴奋。

  他心想:“感谢上帝,我们终于可以离开了!”

  码头的冷风吹打着他的面孔,他闭上眼睛,感到身上一阵寒意。他站稳了脚跟。爱德华迪克号在转动时发生了一阵晃动,但它立刻就回复了平稳。船的发动机很强劲,船与码头之间逐渐变宽的水面表明了这一点。

  他们缓缓进入黑暗之中,进入到眼前无穷无尽的孤寂中去了。只有一两声汽笛呜鸣着想要对抗,对抗着因挣脱了陆地而显得更为寂寥的天空。前头拖船的汽笛也应和着,低沉地呜咽着。

  “真冷。”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

  麦克斯扫了一眼周围。

  旁边扶手上靠着一个高个子男人,穿一件轻薄大衣。他的眼神漫无目的地扫视着前舱门和前甲板,那下面就是普通三等舱了。他身体微微前倾,软帽沿被风吹得直往眼睛压去。

  “冷,”他咕哝着。

  他们两人都知道在海上交谈的礼仪,这只是一个试探性的开场白。如果麦克斯仅仅回答,“可不是吗?”然后把眼神转开,那就表示他这会儿没什么心情聊天。不过如果他说,“可不是吗?”然后加上三两句自己的点评,那么就标志着谈话开始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对聊天这件事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但让他自己也觉得吃惊的是,他突然发现自己想张嘴说点儿什么了。

  “可不是吗?我想天气还会更冷的,当然了,咱们会过去的。”

  “说不定比咱们想像的要暖和。”陌生的男人附和着,声音温和而含糊。他掏了掏大衣口袋,“来根烟吗?”

  “谢谢。”

  这是聊天开场的最后一个标志。寒风呼啸着扑面而来,他们即使在升降梯的半遮半掩下躲在背风口,也无法用火柴将彼此的烟点燃,在尝试了这种礼貌的努力多次之后,他们终于决定还是各点各的。

  在火柴光亮的映照下,这个陌生人显得高大壮实,一张经常笑的嘴,笑起来露出一排白牙。他年纪估摸上了六十,帽子底下露出的鬓脚已经全白,但行动上却年轻得多,几乎称得上雀跃了。虽然背稍有些驼,动作有些大,他却有一张坚定紧绷的脸,一双宛如刀刻的褐色眼睛,让他熠熠生辉,生气十足,仿佛就是一个年轻人。只是让麦克斯感觉疑惑的是,这个人无论从长相、谈吐、打扮上看都像是个美国人。但据麦克斯所知,持美国护照旅行,在目前的时局来看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美国人是完全被禁止乘坐交战国的船只出行的。

  “有件事挺不错,”他继续着话题,抖落那根已经燃尽的火柴,“他们说咱们就九个人。”

  “乘客吗?”

  “嗯,没人在三等舱,就咱们九个人,都在头等舱,包括两位女士。”

  麦克斯惊讶道:“两位女士?”

  “没错,”陌生人说,他似乎觉得自己的话受到了质疑,牢牢盯着麦克斯,“哪里还有给她们的地方啊,对吧?他妈的,事实如此。”他摊了摊双手,“船长说的。”

  “你见过船长了?”

  “偶遇,偶遇而已,”陌生人回答道,语气有些急促,“早上同他说了几句,怎么了?你认识?”

  “事实上,”麦克斯迟疑道,“他是我哥哥,如果你见过他了,那可比我好多了。我想咱们这一路上能见到他的机会不会太多。”

  “你哥哥?真的假的?这该不会就是你坐这条船的原因吧?”

  “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叫拉斯洛普,”陌生人猛然探出一只大手,“约翰·拉斯洛普。”

  “我叫马休斯,”麦克斯握了下他的手。

  麦克斯感觉到这段友谊进展得有些太快,但拉斯洛普立刻表现出来的诚恳和谦逊赢得了他的欢心。风又刮起来了,赶着烟头上的火光飞舞,害得两人一个劲眨眼。

  爱德华迪克号正沿着港口破浪向前。推进器搅起的震动从海底深处传来,直冲甲板。在他们的左边,一大堆挤成一团的屋顶倏然滑过视线,然后消失在下曼哈顿的地平线里。它隐隐泛白,映衬天空更加黑暗,除了几丝光亮偶尔透过云层,几乎肉眼难辨。在广袤无际的大海面前,即使幢幢高塔也仿佛侏儒一般。

  “我在想,”拉斯洛普突然冒出一句。

  “想什么?”

  “咱们九个人,这条船上的九个人。好比是——一个大桶里的豌豆。他们应该是相当有决心的人,基本上都该是这样吧。”

  “为什么这么说?”

  拉斯洛普靠在扶手上,放下烟,叉起双手。寒风继续撕裂着肌肤,在他眼睛里灌满了水。“他们一定有什么强烈的理由。所有人都这么急冲冲地赶着去英格兰,或者说在这种时候尽快地赶过去。想想那些安全的航线,你得先到热那亚或者里斯本,然后再转走陆路,那得花时间。如果他们宁愿把命赌在这个炸药箱上,他们一定有足够好的理由。所以我的意思就是,他们一定是一群对这次出行有强烈意图的人。”

  “应该没错吧。”

  拉斯洛普睁开一只眼看着他,“也就是说你不在乎?”

  “不,正确的说不是那样。我在医院里花了十一个月跟它在一起——”麦克斯用拐杖轻轻碰了下他那条有问题的腿,“——我现在想要的就是海上干燥的空气和一条不太拥挤的船。”

  “对不起,”拉斯洛普声音尖锐,礼貌十足,“我没想打扰您。”

  “不,不,你不了解。一趟美妙的旅行,美酒美食,但老天,别是通宵达旦,也别是呼朋唤友,不过我想这一趟再怎么着也不可能变成那样。”

  拉斯洛普脑袋后仰,大笑起来。“你说的没错,”他正色赞同道,“那么说这就是你旅行的原因了?”

  “如果你能称之为原因的话。”

  “至于我,”拉斯洛普继续说着,上下打量着他,“我没打算吓你,也不是有意放什么烟雾弹,我的故事就简单多了,不过也可能更奇特,我正在追捕一个杀人犯。”

  一阵沉默。

  一声邮轮的汽笛嘶哑着敲打浩瀚的海面,这里虽然仍在港口中,海水已是汹涌莫测了。麦克斯·马休斯看着手中的烟,突然想到自己是在一条军需船上吸烟,他很怀疑在甲板上吸烟是否是被允许的。他扔了烟,小心地辗息。

  “时间差不多了,”他说,“咱们最好下去整理行李。我估计咱们要给事务长填不少表格——”

  “你觉得我在忽悠你?”拉斯洛普问,“有关杀人犯的事?”

  “你不是吗?”

  “不,一点也没。”拉斯洛普精明的褐色眼睛闪了闪,让他整张脸都变得生动起来,然后他变得神神秘秘:“我待会再告诉你。你吃饭坐哪儿?”

  “我想应该在我哥哥那桌,你何不加入我们?”

  “船长那桌?太好了,我太高兴了。那好,那么,咱们待会再见,哟嘿。”

  这最后一句几乎是轻声细语,基本上算是自言自语。麦克斯转过身,便发现了原因所在。

  一位穿着一身貂皮大衣的中年女子顺着A甲板,穿过一排擦得光亮的船舷,朝他们大步走来。船舷的一边是暗灰色的船舱壁,另一边则是成排的救生艇。

  她的眼睛在微风中半睁半闭,但步子却很坚定。她的头发是很淡的金色,看起来相当多,被一块鲜艳的围巾包住,发梢在风中飘扬。她面容圆润,肌肤略黑,眼睛底下闪闪发光,仿佛涂了凡士林。她眼睛湛蓝,嘴唇丰满,不过基于她四十出头的年龄,你无疑得凑得很近才能发现这点。在她敞开的貂皮大衣下,穿着一件丝质上衣,一条深色裙子,上衣用一个钻石胸扣牢牢扣住。风卷起她整个身子,看得出来她没有穿胸衣,浑圆的大腿和令人惊叹的小腿在高跟鞋的衬托下摇曳生姿。

  麦克斯、拉斯洛普和这个女人,三个人都煞费苦心地表现出对彼此的存在毫不在意的样子。至少这个女人对他们毫不在意。她从他们身边一掠而过,眼睛依然半睁半闭,胳膊下夹着一个蛇皮手提包。

  拉斯洛普偷偷地望着她的背影。麦克斯走下了船舱。

  他对自己有些着恼,因为这女人的身影萦绕着他。一个男人在经过十一个月苦行僧般令人难忍的生活之后,恢复了健康,他就会变得来者不拒并且不怎么挑食起来。这个女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麦克斯能感觉到这点。但她那张脸有些让人令人隐约不愉快,比如说嘴角边一条细小的,不易察觉的皱纹。

  麦克斯拽起A甲板上的一扇舱门,艰难地跳了进去,门在他身后被风吹得重重关上,轰隆一声,在这宁静的船上显得特别响亮。里面的通道令人窒息,并散发着橡胶的臭味:除了舱壁微弱的吱嘎声,便是全然的死寂。

  这令人心神不安的吱嘎声同他如影随形。楼梯随着爱德华迪克号摇来晃去,他稳住身子,向下走去。楼梯下面是B甲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