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请把门锁好 >

第12部分

请把门锁好-第12部分

小说: 请把门锁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剑向也不停告诉自己,如此的行为举止非常有可能引起绍德的怀疑,但他所能外显的却变成尴尬的沉默。 
  眼见鉴识人员在地板上对夏咏昱的血液采样,剑向仅剩下僵直点头的气力。 
  晚上搜查会议的结论,更令剑向感到压力沉重。散会时高组长有些狼狈的眼神好象是在告诉他:“我能做的,只到此为止了。”其实,高组长一人根本无法独力抵拦小组成员脑力激荡的结果,每当有人提出新的猜测,其它人就会立即跟进,对这些猜测作合理的质疑与修正,并征询高组长的意见。随着结论对真实状况的逼进,剑向到最后竟有一种已被套上手铐的幻觉。 
  唯一让剑向稍有一线光明之感的,是关于钟思造生前购物的那些统一发票。 
  绍德说过,钟思造在三月一日前,所购买的东西都是底片和空白带。绍德--以及小组的所有同事,都不像剑向那样,真正握有张织梅的照片。 
  因此,剑向拥有绝对的优势,能抢在项目小组前头先找到张织梅。他可以根据钟思造生前购物的地点,辅以夏咏昱家中的线索,以对照的方式找出两者的交集,就很有可能找到张织梅。 
  --只有我能找到张织梅。我必须比别人早。 
  若是让项目小组先找到张织梅,那么她的处境就会非常危险了。在全世界都不可能相信“厉鬼杀人”的情况下,警方绝对有办法设计出足以将她定罪的解释。也就是说,警方会在突发奇想发现剑向也有极重的嫌疑前,先将张织梅送进牢里。 
  但是,冷静思考之余,剑向依旧感觉无力异常。张织梅没有犯罪,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信仰。况且,即便真的能护得了张织梅,他反而就会自身难保。 
  剑向重回夏咏昱的书房,目的即是要设法找到他和夏咏昱相识的蛛丝马迹。 
  进入空洞阒寂的书房,剑向只听得到自己的脚步声。房里的各类物事一如昨日,剑向也一如昨日先缓步四处探看,就像一部影片被按了暂停键后,隔天又继续播放。 
  书房中的笔记本非常多,光是堆在桌上的就有十几本,安置于架中的则有三、四十本,但里面的内容大半都是在涂描一些奇怪的图案。这些怪异的图案包括了几何图形、曲线与箭头,好象是一种文字,也好象是一种符箓,每一种图样都画满整张页面,彷佛夏咏昱是在用心地练习描绘它们。 
  在图案的空白部份,有时会写上一些数字、英文字或句子。然而,剑向的英文程度还算相当不错,他却完全想不透这些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只能确定在字典里是不可能找到zi、ninib或utuk这些单字的。 
  除了昨夜所发现的〈怪事摘要〉外,夏咏昱的书房里没有其它以中文书写的记录。没有通讯簿、没有信件、没有名片……剑向坐在桌前沉思良久,却想不出还有其它的侦查方向。 
  他打开窗,让闷燥的室内空气逸出书房。冰凉的夜风吹进,让剑向稍微可以面朝微冷的气流平静一下心中的困顿。 
  如果,能找到一个灵媒,亲自询问夏咏昱就好了--剑向的脑海中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找来一个灵媒,为他进行召魂,他就会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这是夏咏昱临死前的愿望。但是,剑向又该到哪里去找来另外一个灵媒? 
  剑向茫然望着眼前的书柜思索着,他的目光不期然与柜上的《灵媒人格探勘》相遇。 
  他顺手取下这本书随意乱翻,只希望在思考时两手能有点事做。书中前几个章节,谈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灵媒。 
  --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最著名女灵媒是派波太太(Mrs。Piper)。一八八四年,她在二十五岁生完第一个小孩后,于某次机会接受通灵师的指引,渐渐发现自己具有灵媒的特质。儿时的她曾因滑雪受伤昏迷,而第一次进入通灵的出神状态时,则看见了与滑雪受伤昏迷时所看见的光波。这种光波后来被认为是灵界召唤的讯息。 
  --派波太太的人格类型是属于冲动、感情用事的个性。她多愁善感,在日常生活中多以直觉或心血来潮行事。她说她常有模糊的预感和内心发出的警告,要求她处理一些手上难以解决的难题。因此,派波太太对自己的灵媒天赋,最初抱持的态度是排斥与恐惧。但后来她则完全相信进入出神状态后所传递的一切讯息,就像她身边的通灵信徒那样纯真无瑕。 
  --在每次的通灵聚会中,派波太太能很快地进入出神状态,支配她身躯的幽灵随即出现。这些幽灵大多是参与聚会者死去的亲友,即使他们和派波太太素不相识,也可以正确地回答与会者所提出的问题。仅有少数几回,附在派波太太身上的是魔界的恶灵,她将不再亲切有礼,变得狂躁暴怒,而且口出秽言,句句充满邪淫的威胁,事态的后续发展便犹如电影《大法师》般难以收拾。 
  --二十几年中,英、美两国的灵能学者不断地研究派波太太通灵能力的可信度。但他们从未发现她有过任何诈欺行为。英国通灵探索协会为她出版许多纪录文件,都昭示了她具备与灵界沟通的能力之确凿证据。 
  --一九六七年,英国灵媒马修.曼宁(MatthewManning)年仅十一岁,他的家里曾发生一连串离奇事件。刚开始,自家屋内的一些摆饰无缘无故改变了放置的地点,比如说小桌几被移到几公尺外,银制酒杯从架上被移到地板上。虽然这都可以解释成顽童的恶作剧,但后来怪事愈来愈多,也愈来愈难合理解释。在曼宁家中,日夜各个角落都可听到轻微的拍打声、模糊的敲击声,以及刺耳的嘎嘎作响声、低沉的谈话声等。 
  --后来,他被赋予了不寻常的艺术天分,也就是透过通灵进行自动绘画。他曾经画出一些已逝世的艺术家,如毕加索、莫内风格的作品。在《链环》这本书中,曼宁公开表明他如何与毕加索以及其它艺术家的灵魂接触。他会拿着画笔,全心全意想着某位画家,接着就会立刻进入意识清醒、情绪飞跃的精神状态。他感到手上的笔自己动了起来,不久与某名家画风极端相似的作品就出现了,最后并附上几可乱真的签名。 
  --所有认识曼宁的朋友都异口同声的说他是个诚实无欺的人。另外,他们也提及曼宁崇拜那些过世名家的热情。某些灵能研究学者认为,正是因为他的行为纯正,对已故的杰出艺术家们怀有极深切的敬虔,所以他的脑波才能接近那些名家的频率,使名家们的灵魂能控制曼宁的手,藉以重现画作。 
  --珀尔.柯伦(PearlCurran)住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在二十世纪初的灵魂探索史留下独一无二的重要性。附身于她的灵魂,自称佩丽丝.华斯(PatienceWorth),是一个十七世纪时,由英国多塞特移民美国,最后被印第安人杀害的女孩灵魂。 
  虽然灵能研究者无法证明三百年前是否存在这么一位真实人物,但无庸置疑的,佩丽丝是个天赋异禀的作家。 
  --自一九一三年起,透过柯伦的笔,佩丽丝写下品质精良的诗文。她的历史小说,则展现其对古代社会生活细节的丰富知识。自灵界而来的文学作品,也因此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另一方面,学者们经过多方求证,亦确知柯伦并无私下求得这些知识的可能性。 
  --柯伦曾在一次报纸的访问中表示,在佩丽丝附身进行写作时,她本人完全失去意识,在失去意识前,则经常出现不知由何而来癫狂感。“有如吸食古柯碱,然后投身到海中遽然沉没。”她说。这种癫狂感会刺激她的精神状态亢奋昂扬,借着这种有如通电的快感,柯伦的意识彷佛凌空升起,飞离体外,她的双手犹似抽搐般地快速打字,写下令人着迷的故事。 
  --十九世纪苏格兰灵媒丹尼尔.道格拉斯.荷姆(DanielDouglasHome)的通灵能力,始于他预见一位亲密的儿时玩伴和他母亲的死亡。他曾在一八七三年某次伦敦的降灵会中,浮身在半空中长达五分钟之久,多人目睹他从窗户飘入绕了屋子一圈后,再飞出去…… 
  剑向一开始并未认真看待书页上的段落,但他逐渐被吸引而专注地阅读。这些貌似信实可征的历史人物,就像是现身在他的眼前、在他耳边不断呢喃着“这全部都是真的……”一样,告诉他夏咏昱确实身怀灵能,能召唤钟思造的魂魄,也能藉由另一个灵媒的协助重回人间。 
  但,夏咏昱必然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另一个灵媒,否则他一定会在死前告诉剑向。同时,从架上的书籍,剑向也渐渐可以确定,夏咏昱的召魂术或催眠术,完全是靠自修学得的,他没有老师,也没有一起讨论、研习的伙伴。 
  剑向看著书上珀尔.柯伦的黑白照片,他突然灵光乍现地想起一件事! 
  照片。没错,就是照片--那些挂在楼下暗房里的照片。 
  夏咏昱以勒索他人为业,他所勒索的对象,都是达官贵人。也就是说,剑向并非完全没有他生前行动的线索。他既然勒索了别人,他和那些被勒索者之间,必然得存在一种以上互相联络的方式。 
  至少有一种,就是打勒索电话。不过,光是用电话联系,剑向当然无法得知夏咏昱的生前行动。还得继续往下想--在勒索电话里,一定会谈到遮口费的取款方式。有人愿意选择透过银行直接转帐,但有人不喜欢在户头的出入上留下任何不容易解释原因的纪录。 
  这种人,会选择亲手交易。 
  所以,剑向可以与那些被勒索人取得联系,询问夏咏昱生前的行踪。只要问到更多的人,他的每一天行动就会渐渐明朗。而,张织梅离开钟思造的时间是二月底,并于三月中离开夏咏昱,也就是说,只要查到夏咏昱三月上旬间的行踪,再配合钟思造的统一发票,就缩小了寻找张织梅的范围。 
  就在剑向突破瓶颈、振奋精神准备下楼时,另一个想法突然否定了这个侦查方向。 
  没错,剑向是可以从照片里找出他有过几面之缘的社会名流,亲自询问被夏咏昱勒索的事。但是,这些照片牵涉到极秘密的隐私,那些人又何尝愿意坦然承认?说不定他们会怀疑剑向的用心,误认他是下一个企图勒索的恶德刑警。 
  再者,这些名流大部份都与警界的高层干部相识,虽然说他们不可能据此明白详述剑向的搜查原因,但要以其它名目修理一个分局小刑警却也轻而易举。这么一来,日后自己不但在行使职权会益加困难,还会引起其它同事--特别是绍德--的疑心。 
  没办法。真的是毫无办法! 
  ……不对,还有、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照片本身! 
  夏咏昱既然要拍照勒索别人,他就得事先跟踪对方啊。 
  照片画面上的相对位置,就是夏咏昱所站的位置。因此,只要知道照片的拍摄地点,配合照片上的时间,就能勾勒出他跟踪路线的轮廓。 
  夏咏昱大部份的时间都在进行跟踪拍照的工作。他与张织梅相识的地点,极有可能正位于他工作路线的途中! 
  剑向一思及此,立即放下那本《灵媒人格探勘》,纵身奔出书房。他在下楼前回头再看了一次书房门口,才赫然理解这间书房原来是夏咏昱专心研究催眠、通灵、召魂术的修炼禁地。 
  三民分局自二十九日起,钟思造命案的侦查小组全力投入无名尸身分的确认。负责外勤搜查的员警,随身携带无名男尸的死亡照片到命案现场附近四处询问,企图尽快厘清这名男子从何而来。 
  剑向负责侦查的方向,仍锁定高组长既有的规划,必须设法找出钟思造的收入来源。 
  他神情漠然,不理会同事们热络讨论夏咏昱的真实身分与验尸结果,接受了这项任务在高雄市街间驱车纵横飞驰。 
  从钟思造的银行帐户里可知,他每月存进一笔两万多元的款项,日期并不全然是每月的同一天,款项在零头部份也时增时减。这笔为数不多的金额,是他赖以维生的费用,想来钟思造的收入虽然规律,却并非是由于在哪家公司任职领薪。 
  剑向丝毫没心情进行这项侦查,他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张织梅的身影。他从夏家回家以后,已深感身心俱疲,但他却不由自主地拿出那卷DV带,不断重复播放张织梅的影像。她的笑容与歌声,一次又一次地渗进、迷醉剑向的感官。 
  昨夜在夏咏昱的屋内忙碌了一整夜,将这百余张勒索用的照片整理、分类,并耐心推测照片可能的拍摄地点。没想到这居然是如此庞大的艰巨工程,光靠照片模糊的背景、昏暗的灯光,以及平凡无奇的室内摆设,根本掌握不到可供判断的特征。 
  再者,更让剑向沮丧的是,夏咏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