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中国式商道 >

第11部分

中国式商道-第11部分

小说: 中国式商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认为谁也管不着。
  老板把公司仅仅作为自己的私产,心理上很容易走火入魔,不把员工当人看。媒体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某老板对工人搜身,某老板令工人下脆……可以想象,这样的老板一定是私企老板,他把员工和财物混为一谈了,以为自己是工厂的主人,同时就是工人的主人了。最后的结果当然不妙,即使不被曝光,不被查处,这样的公司,也没有一家能做到顶尖一流的。
  他的心胸就决定了,一个自私的人,不可能宽宏大度,不可能让利于人,斤斤计较,吹毛求疵,和任何人都难以相处。其实,无论雇员还是合作伙伴,都是一种互利的关系,太看重自己,难免损伤别人。谁都不是傻子,谁都不愿让人损害,最后的结果,只好是你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如果你办企业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挣钱谋生的手段,更是作为人生的理想,作为一个事业来做,那么,你就必须解决好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必须回答一个基本命题:公司是谁的公司?公司不但是股东的公司,而且是员工的公司。要想员工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到公司的长远发展,通过公司的成长,体现员工个人的价值,就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机制,让老板和打工仔又赢。
  少数人的自私自利,很可能造成整体激情的丧失,而一个丧失了激情的队伍,是绝不可能有战斗力的。
  把公司仅仅作为自己的公司,是一种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某亿万富翁,曾经时运不济,生意亏得一塌糊涂,几乎到了要跳楼的地步。可他一想,自己跳楼事小,工厂垮了,几千工人怎么办?一干的经销商怎么办?还有那些债主,不都得找他老婆拼命?这样一想,楼也跳不成了,还是得咬着牙,做下去。这一做,又迎来了转机。其实,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就不是你自个儿的事了,做与不做都由不得你。
  公司既是你自己的公司,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公司,就像你的财产,既是你的私人财产,同时又是全社全的财富,最终还是会以各种形式返还社会的。
  公司是谁的公司?是大家的公司,只不过记在你的名下。你既然挂了名,就要名副其实,就有责任让公司的每一个成员都获得最大的利益,得到最大的快乐,你自己才有可能做更多的事,赚更多的钱,你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老板。
  这本来是个不难理解的道理,可惜对大多数老板来说还只是个梦想,哪怕你的公司已经改革,员工已经占有相当的股份,你真心希望调动起他们的主人翁热情,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但只要你骨子里还响着那个声音——“我的公司!”,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摆出那个姿态,一切就都无济于事了。


气场不合


  麦当劳的高层管理者从来不用外人,都是自己培养。只有在一个企业干了多年,熟知并且认同这个企业,也被这个企业所认同,才能真正达到水乳交融,他的每一项决策才可能真正适合这个企业。
  外来者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往往并不是能力有限,而是气场不合。一个企业就是一个气场,有他自己的习惯、气质和文化,这一切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让企业带上一种特殊的氛围。无论这种氛围好还是不好,外人想要改变都是不可能的。
  一个企业有他固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他固有的气质,或乡土,或洋气,或粗放,或精细,这些都是由老板、高层管理人员、老员工、老客户、主流产品、管理制度等等共同构成的,都有着历史的积淀,有着合理的必然性。
  已经形成气场的企业,对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极强的同化作用。一般低级别的员工进入企业,没有发言权,只有被影响、被同化的份,他们要想待下去,只能尽量改造自己以适应企业。级别比较高的管理者就不同了,他们往往是被作为人才引进的,担负着改造企业的重任。企业的老人们一方面期待他们带来变化,一方面却不由自主地发射着自己的真气,使对方处于自己的影响力之下。新人于是陷入窘境。
  新人所带来的新文化、新价值观,必然与老的有冲突。冲突之下,必有一方妥协。以一种文化改造另一种文化,通常都不是靠局部改良来实现的。要么是所有权发生改变,就像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新社会自然诞生。股权变更,老板换庄,新一代CEO组建自己的班子,其他岗位相应调整,整个企业的结构变了,气场也就变了——这是老企业的妥协;如果达不到如此的强度,妥协的则往往是新人,要么变成老人,与老人们融为一体,要么,干脆拍屁股走人。


善待自己人


  有些企业一方面拼命挖人,高薪招聘,另一方面对已有的人才却不重视,给人一种远香近臭的感觉,结果新人一来,很快变旧,企业又不得不四处求鲜。
  输血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办法,健康的肌体本身就有极强的造血功能,可以让自身的细胞新陈代谢,保持活力。
  美国联邦快递是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它有自己一套非常完备的培训课程,每时每刻,联邦快递都有3%到5%的员工在接受培训,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花费每年约有1。55亿美元,是美国在培训方面投入最大的企业之一。但在总裁弗雷德看来,这样巨额的培训费并不是浪费,而是一笔合算的投资。
  作为一个服务性的公司,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财富。2002年,联邦快递公司以上年营业额196亿美元的成绩,在《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中排名第246位。这和公司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分不开。
  公司要成长,公司的员工也要成长,通过培训和改造让员工成长,比换血式的引进人才更经济。
  联邦快递员工之所以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因为公司已经为他们提供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有提升的机会,很多重要职位上的管理人员,都是公司内部人员提升上来的。1976年以兼职形式加入公司的戴维罗伯特,由于热情肯干、全心投入而不断被提升,现在已是美国操作部的高级副总裁。他凡事亲力亲为,也很清楚下属6万员工所做的工作范围。他说:“我一直设身处地,这使我在做决定时能顾及员工们的感受。”
  对于一个在公司里干了二十多年的人来说,他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是在这个公司里度过,他对企业的感情,对工作的责任心,对情况的熟悉程度,都不是一个新来乍到的人可以比的。有感情才能呵护备至,有责任才能全心投入,有充分的熟悉才能事事得体,公司自己培养的人,就有这样的好处。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外面的和尚来了,对本地的和尚就是个打击。终究,强龙不压地头蛇,很多事情还是要依靠本地人来做的。好斋饭都给了新人,旧人难免寒心。新人最终也要变旧,到了最后,是大家都没了盼头。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旧的看久了,太熟悉,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自己的员工长期从事常规性的工作,就像自己的老婆,穿的就是那几件衣服,怎么看都不新鲜。而别的女人,就那么惊鸿一瞥,就让你魂不守舍,疑为天人。其实,你自己的老婆,如果精心打扮了,没准也让别的男人惊艳呢。
  惊艳的女人只能养眼,过日子还是得守着自己老婆的。
  外来的和尚,既然有心出来闯江湖,没有不刻意包装的,当下就效果不凡。因为是外来的,没有固有的等级尊卑,他们就可以待价而沽,和老板平等地讨价还价,如此达成的交易,往往物非所值。
  这样,人才的价格又炒上去了,最后吃亏的是谁呢?何况走江湖的人,终归是走江湖的,其实哪个地方都留他不住,不是地方不好,只是习惯了。最终你会发现,那些默默干活的,还是自己人。


积极减薪


  加薪大家都很高兴,减薪就很抵触。如何平稳地减薪呢?
  一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让大家认清形势,理解减薪的必要性,千万不要让员工产生一个印象,觉得你减薪就是因为“抠”。
  其次,分别对待不同员工。减薪的目的既要节省开支,还要调动员工积极性,让贡献大的人自豪,让不努力的人警醒,左手给人一耳光,右手给人一颗糖。所以,减薪并不是一视同仁的,在一部分人减的同时,另一部分人还要加。减薪的过程实际上是个调整的过程,是个激活的过程,是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化瓦解的过程。这样减下来,至少不是每一个人都反对你,那些逆流加薪人,感动于你的知遇之恩,说不定就此成为死党;而那些被减了薪的人,本来就是企业中的消极人物,自己站不住脚,影响力也有限,只要你减得合理,纵使他们不满意,也翻不起太大的浪,何况他们还有向积极方向转化的可能,你这一减,说不定刺激了他的神经,激发了他的潜能。
  总之,减薪要有策略,要得到支持,减薪是一种积极的行动,而不是经营恶化的表现。薪资的调整应该是企业的常规工作,而不能让它固化,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
  怀才不遇是种病态
  怀才不遇是种病态。有才能的人往往自视太高,这样就容易把别人看低,在为人处事的态度上就很难谦逊平和,于是在集体中成为难于合作之人。
  即使你真的高人一等,但现代社会中离开了相互协作,也成不了大事,何况真正才智超群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怀才不遇都只是一种错觉而已。
  有了这种错觉,小事就不愿意做了,内心常常有很大的梦想,怎么容得下敬业的概念?既不敬人,又不敬业,如何被人敬?被业敬?所以始终得不到赏识,始终干不成大事,始终怀才不遇。
  老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海之所以能纳百川,因其善下之。真正有才的人也是如此,不会吊死在一种姿态上。真正有才的人,只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了,世界如此之大,即使机遇不找到你,你也会找到机遇,既然怀有才,不可能永远不遇的。


当家才知柴米贵


  打工的人常常这样算账:老板进了多少货,进价多少,卖价多少,赚了多少,才分给我多少;或者这样想,我工资多少,创造的价值多少,剩下多少被老板剥削了。照这样算下去,世界上有多少个老板,就有多少个黑心肝。
  其实有很多账是只有老板自己清楚的,也许一笔生意是赚了很多,但一年中还有很多没有生意的时候,没有生意仍然有支出,所以公司不能不有所储备。另外还有一些生意是亏本的,公司要办下去,总得扯平了算账,削高补低,才能维持。既然亏本的时候工资要照发,赚了钱也不可能全部分光,老板和打工仔的着眼点不同,算法也不一样。
  不少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只算自己创造的价值,不算自己产生的消耗,更看不到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是在企业这个平台上完成的,而搭建这个平台所消耗的庞大费用,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来分担。
  打工者的局限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得见具体的业务,看不见整个企业的运作。要营造好企业这个平台,老板所付出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还有精力、学识、智慧,这些也许就是他人生的全部贮备,是一个人生命的精华,这笔账又该如何去算呢?
  俗语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小孩子往往只看见父母的威风,不知道父母的辛劳,老板的处境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是不为部属所理解的。


不做太具体的事


  人们总爱强调灵感,其实很多时候,最成功的商人不一定是某个伟大创意的发明者,他只需要把别人的创意发扬光大,就足以成就自己的辉煌。
  一提财富人物,必提比尔盖茨,一提比尔盖茨,就必提DOS操作系统,比尔盖茨正是靠了这座金矿,一直挖下去,最终坐上了全球财富榜的第一把交椅。但DOS的发明者并不是他,真正的“DOS之父”很早就在一场酒吧斗殴中丧命,享年只有54岁。
  我们不能说比尔盖茨是强盗,抢走了别人的成果,如果不是他的推广和完善,整个信息世界也许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应该感谢他,一个伟大的创意,可能给世界带来伟大的变化,而将这个创意发挥到极致的人,也是真正伟大的人。伟大的人会得到伟大的回报,在商业社会中,这个回报就是财富。
  哪怕像比尔盖茨这种技术性人才,也不需要他亲自发明,固然,他也发明了很多,但那不是他致富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生意人也有亲自发明的,并且将这发明发扬光大,比如裘伯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