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5187-我在白宫当记者 >

第23部分

5187-我在白宫当记者-第23部分

小说: 5187-我在白宫当记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泽特贝戈维奇等待着,他一直拒绝接受南斯拉夫问题国际会议两主席的和平计划,他望眼欲穿地等待美国总统克林顿下决心为萨拉热窝解围。然而,当时刚刚就任总统的克林顿在外交上还有些缩手缩脚,对国际事务并不熟悉,决定不对波黑冲突进行武力干预。伊泽特贝戈维奇和他的助手们失望地离开了日内瓦。8月20日,持续了两个月的波黑和谈在日内瓦休会。波黑冲突3方将回国讨论一揽子波黑和平计划。这一和平计划包括前不久3方在日内瓦达成的波黑共和国宪法协议、在萨拉热窝达成的停火协议以及两主席20日提出的波黑未来版图划分方案。    
    根据和平计划,未来波黑将成为由3个立宪共和国组成的联盟,联盟将继续是联合国的一员;穆、克、塞3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波黑实行非军事化。未来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共和国拥有的领土约占波黑全部领土的31%;塞尔维亚人口为主的共和国拥有的领土约占52%;克罗地亚人口为主的共和国拥有的领土约占17%。计划还允许穆族共和国在南部拥有一个亚得里亚海的入海口,在北部拥有一个萨瓦河的入河口。    
    伊泽特贝戈维奇通过他的发言人说:“波黑政府代表团对这一计划十分不满”。因为塞族通过武力夺得的土地并没有归还,塞族对萨拉热窝的封锁也没有解除,和平计划将交由议会讨论。    
    当时参加谈判的还有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图季曼表示支持和平计划,并呼吁伊泽特贝戈维奇也支持这一计划。米洛舍维奇在离开万国宫时再次风度翩翩地来到围在门口的记者前面,他目光深沉,眉头紧锁,用流利的英语对大家说:和平计划是“可靠而公正的”,任何一方若拒绝它,就必须“担负起更大的战争责任”。显然,图季曼和米洛舍维奇都很有风度地将战争的责任推到了伊泽特贝戈维奇的身上。    
    图季曼已经于1999年12月去世。2001年4月,米洛舍维奇被捕入狱,并遭到海牙国际法庭的审判,至今此案没有了结,2006年3月米洛舍维奇死于狱中,死因不明。无论是被西方人指控为战犯的米洛舍维奇,还是被波黑人称为“国父”的伊泽特贝戈维奇,无论是铁托时期的“红小鬼”图季曼,还是心理医生出身、后来被迫从政的卡拉季奇,他们当年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伊泽特贝戈维奇当时接受采访时的话,依然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是政治斗争的受害者。    
    如今,他们这一代人正在成为历史,波黑和平应该能够持久了吧?爱好和平的人们更是盼望巴尔干将永远不再是“火药桶”。


《我在白宫当记者》 第三部分后记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者是历史的见证人。做记者十多年来,我走过近40个国家,这些文字如实地记录着我经历过的人和事,上至总统,下至乞丐;有国家元首参加的国际会议,也有平民百姓的抗议活动,平常又不平常,是现实也是历史。    
    记者是一个飘泊的职业,尤其是做国际新闻记者,总是要远离家乡,远离祖国,远离亲朋好友,在异域的社会里感受灵魂的孤独。书中的这些人和事不仅淡化了我飘泊中的孤独,也让我体验到名人与普通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体会到他们对生命、对生活的渴望,对事业、对信仰的追求,体会到一些生命的实质、意义以及人世的沧桑。    
    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所以更加踏踏实实地去写,力争做到客观和真实。没有虚话,没有假话,没有大话;没有粉饰,没有雕琢;不夸张自己,也不夸张别人。我只想如实地记下我做记者的经历和感受,把那些真实的故事告诉大家,在阅读别人的同时,把脉自己的命运;在望外面的世界的同时,感受自己的生活。“天子营国家,乞人号饔飨,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认识名人,感知历史,做平凡人、平凡事,享受平淡的生活,在平淡中体味起起伏伏的人生。这是我做记者以来的一点感受,一点收获,我愿意与读者分享。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也越来越多,此书的出版也让我想起许多要感谢的人。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尤其是在此书出版之前不久永远离开了我的父亲,他时时都在提醒我: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宽,人生的道路就有多宽。即使在临终的病榻上,他还惦记着我的工作,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你不是我一个人的,你是国家的,快去上班吧。”他永远站在我的身后,望着我,支持我。我要感谢妻子,她是此书的第一读者,也是我事业的坚定支持者;我要感谢著名作家苏叔阳老师在百忙中为此书写序,感谢“战地玫瑰”闾丘露薇在孕育生命、工作又繁忙的同时还在帮助我;感谢本书出版社的李杰先生,他为此书的出版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感谢我在北京、日内瓦、华盛顿、阿富汗以及德国的所有的同事和朋友们,他们的情义是我永远的财富;更要感谢新华社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正是“新华社记者”这顶用责任和荣誉编织的桂冠使我在任何困难面前不会退缩,在一个又一个报道任务面前不敢懈怠。    
    袁炳忠    
    2006年4月18日于德国柏林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