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 >

第6部分

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第6部分

小说: 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⒃鼗藜洹⑽奕嗽焙屠状锊僮萑嗽钡淖〔眨坏诰拧⒌谑闶腔狻⒄蕉分蛋嗍液偷谝痪俨吞J阋陨衔馈⒁轿瘛⒌嫉⒌缣萑嗽弊〔眨ぞ摺⑼ㄑ都暗缙牧峡猓僮〔眨玖畈考敖⒊げ文比嗽薄⑿挛湃嗽惫ぷ魇业取!   
    航母的舱室分布如同蛛网,全舰共有1500多个房间,各类大小舰舱密布。由于住舱太多,尽管各处都有“牛眼”全舰设施位置的示意图,但舰员迷路的事情仍时有发生。一位上舰一年的水兵说:“我们好像走进迷宫的老鼠,最好的办法就是记住经常要去的地方的路。”    
    如果在舰上发生紧急情况,与在美国一样,可拿起舰上的水兵电话拨打“911”报警电话。    
    这座“浮动城市”的居民来自美国50个州,平均年龄才20出头。其中包括舰员2930人,航空人员2480人,战斗群司令部人员70人。    
    “小鹰”号是美国海军舰队中正在服役的12艘航母之一,一日可航行700多海哩,且攻防兼备。    
    航母上被认为风险无所不在。正因为如此,“小鹰”号特别强调安全,舰长帕克每天在广播讲话结束时都要用英文和日文强调:“安全第一”。刚上舰,航母新闻官就给随军记者发了安全提示,防止我们出现意外事故。    
    


第二部分舰长帕克

    3月15日,星期六,上舰第六天,“小鹰”号出海第51天。天气:晴;风向和风力:西北1217节;气温:最高68度(华氏),最低59度;日出:05点49分,日落:17点48分    
    15日下午,“小鹰”号航空母舰舰长托马斯·A·帕克在接受随军记者集体采访时说,该舰已经作好战斗准备。    
    舰长的大套间是全舰最宽大、最豪华的住舱,包括厨房、餐厅、会客室和起居室。采访是在舰长会客室进行的。会客室里有沙发和茶几,玻璃柜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纪念品。新闻官布鲁克提醒,见到舰长一般要站起来,以视对舰长的尊重。    
    帕克对记者颇为热情友好,他说,“小鹰”号航母的舰员、武器和飞机都处于最佳状态,已经完全作好了战斗准备。他把手下的海军士兵称作真正的“911”部队,即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是部署在前沿阵地打击敌人。    
    “小鹰”号航母配舰长和副舰长各1人,舰长是舰上的最高指挥官,为海军上校军衔,副舰长为中校或上校军衔。美海军对航母舰长和副舰长的要求非常严格,规定:只有在舰上架机起降过800-1200次、有4000-6000小时飞行纪录。    
    “作为一名海军军官,我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如果布什总统下令,我们将完成自己的使命。”他说。他还声称,“小鹰”号到这里来是为了“帮助实现布什政府的目标”和“解放伊拉克人”。萨达姆被推翻后,伊拉克人将“呼吸到自由空气,并加入国际社会”。他希望中东地区的人民能够理解航母开到这里来的原因。他说,如果萨达姆自己选择离开伊拉克流亡,则伊拉克问题可以和平解决,否则美国将使用武力强制解除其武装。    
    马克今年50岁,个子很高,留着已经发白的小胡子。他的会客室桌上插着一面美国国旗,一面日本国旗。周围墙上挂着“小鹰”及其航母战斗群的一些照片。上面还有一行引人注目的字——FORTYYEARSANDSTILLSAILINGSTRONG(“虽然服役40年,但仍然破浪前行)。    
    15日是“小鹰”号从日本横须贺目港向海湾开拔出发后第51天。他说,“小鹰”号在海上呆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没有问题,舰员也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对于航母来说,和平与战争的环境对其部署在海上时间长短影响不大。他举例说,“萨拉托加”号航母曾持续在海上航行13个月,“美利坚”号航母则持续航行100多天没有休息。    
    帕克欢迎随军记者到舰上采访。他说,接受随军记者,这对“小鹰”号来说也是第一次,记者可以在没人陪同的情况下自由采访,了解航母情况,看一看美国海军的真实面貌。他对随军记者的安全特别提出关照,希望不要在舰上发生摔到之类的安全事故。    
    帕克出生于佐治亚州,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1976年1月从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航空预备军官学校毕业后以少尉衔开始服役,并被分配到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飞行E…2“鹰眼”预警机。    
    他曾在“萨拉托加”号、“罗斯福”号、“美利坚”号航母服役,参加过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海湾战争、“沙漠风暴“等军事行动。2003年2月,当“小鹰”号从日本横须贺港向海湾进发时,帕克接任该舰舰长一职。    
    帕克有飞行3500个小时的记录,并驾驶E—2“鹰眼”预警机进行过650次捆绑式降落。帕克被认为是全舰最忙的人。在接受完采访后,他就匆匆奔向舰长指挥塔上的舰长坐椅。    
    


第二部分登上飞行甲板

    3月16日,星期日。上舰第七天,“小鹰”号出海第52天。    
    天气:暴雨;风向和风力:西北1217节;海浪:西北24英尺。温度:最高73度,最低:64度;日出05点48分,日落:17点49分。    
    今天是星期天,舰上不休息,但每天8…9点全舰卫生大扫除停止一天。由于睡懒觉的人多,军官第二餐厅每个星期天推出丰盛的早午餐。    
    吃早饭时,和飞行员聊天得知,对他们来说,星期天和平时没有区别,照样飞行。由于当天没有安排重要活动,我决定上飞行甲板去看看他们的飞行训练。    
    从新闻官公布的日程上看,下午15点15分有11架战机起飞、12架战机降落;16点30分有7架战机起飞,15架战机降落。下午还有飞机投弹训练。克莱策中尉说,目前“小鹰”号平均每天飞行60架次。“小鹰”号航母虽然有每天飞行180架次的能力,但最近并没有飞行那么多。    
    上飞行甲板必须有专人陪同,一般要提早半小时到电视室报到。我赶到那里时,克莱策女士已经等在那里了。同行的还有《星条旗报》记者肯德拉·海尔默女士。    
    克莱策给我拿了件救生衣和一个防护头盔,检查了我口袋里没有任何可能脱落的东西,正要带我们上甲板。这是,来了一位名叫尼柯的黑人军官,他是甲板安全员,负责与克莱策一起保护我们在飞行甲板上的安全。    
    我们登上飞行甲板,但见一片繁忙景象。有的战机在起飞、有的在降落,有的停在那里。抬头看去,空中不时有战机掠过,或单架或成群,绕着航母在飞行。两位海军官员十分尽职,象看护幼儿园的小孩那样跟着我们,并不时提醒注意安全,不要越过安全警戒线。    
    我们先是来到起飞区,看到有几架F18和F14战斗机排在那里,等待起飞。甲板地勤人员送走一架战机后,又指挥另一架战机进入起飞区,在飞机底下安装好助飞装置,并在飞机后面升起阻挡热浪和喷气的挡板。飞机呼啸着起飞时,后面喷出两道火柱,并在甲板上留下一股浓烟。我注意到,为了怕气浪的冲击,有的地勤人员双肩背着一些粗铁索,在油滑的甲板上行走自如。我举着相机猛拍,几次有差点被气浪和风刮倒在地的感觉,克莱策女士在后面不时抓住我的衣服。    
    在降落区,一架架战机结束飞行训练任务后返航归来。我虽然带着防护耳机,仍能听到飞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日落时分,放飞的战机像归巢的鸟儿,陆续返回。    
    此时,“小鹰”号航母正行进在海湾不知名的水域。航母周围的海水一片湛蓝,在落日的余辉中波光粼粼。站在飞行甲板上,放眼望去,天一边的月亮还升在空中,另一边则夕阳正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果没有战争的威胁,这该是一幅多么浪漫迷人的景象。    
    晚上回到舰舱时,有线新闻网的电视正播出美国总统布什向联合国安理会和伊拉克发出最后通牒的消息。美国限联合国在17日一天的时间里通过决议“立即和无条件”解除伊拉克武装。随军记者纷纷评论,看布什总统表情严峻的样子,战争的爆发可能为时不远了。    
    


第二部分《康熙王朝》

    法国威胁要动用否决权,6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尚未作出决定是否支持美英西三国提出的对伊动武新决议。3月16日,布什总统、英国首相布莱尔、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和葡萄牙总理巴罗佐举行峰会后,向伊拉克发出了“最后通牒”。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对是否支持对伊动武新决议举棋不定的六个国家作出决定,并对法国施加压力,要求其不要投否决票。    
    萨达姆对最后通牒没有作出官方反应,但调整了全国的指挥机构。他本人负责防空和地对地导弹系统,儿子库赛负责巴格达和萨达姆老家提格里特的防卫。    
    3月17日,星期一。上舰第八天,小鹰出海第53天。天气:多雾;风向和风力:东南1217节;最高温度:73度,最低64度;日出:05点47分,日落:17点50分。    
            
    前几天出去采访,在过道里碰到了一名中国来的水兵,他主动和我打招呼。他姓赵,上海人。我很高兴,希望有时间能和他聊聊天,他愉快地答应了,并给我留了个电话号码、地址和工作单位的名称。    
    17日中午,我打电话找他,接电话的姓袁,也是中国人。他说赵上晚班,我说那就找你聊聊吧。他工作的地方位于1…227…0…Q,让我到舰艉去找他。    
    我从住的舰舱爬上一层楼梯,来到停着许多飞机的机库,径直往舰艉走去。在一名水兵的指引下,我见到了正在喷气发动机维修车间工作的袁林。    
    袁林今年25岁,是上海卢湾区人,20岁时移民来美,定居纽约。他指着身后的F…14战斗机、F…18战斗机和预警机的发动机说,平常他一天工作12小时,就是帮助维修这些引擎。说起来也不是真正的修理,只是把它们从飞机上拆卸下来,做一些基础的工作。    
    我问他喜不喜欢舰上的生活,袁林说:“没有人喜欢这种生活的。”舰上的生活太苦,饭菜很难吃,噪音大,住得又差。    
    袁林的父母和外公外婆都在纽约,家里只有他一个独生子女,平常待他像宝贝似的,经常给他寄些饼干之类的零食。他已经结婚了,妻子还在上海。舰上电话机太少,又特别贵,他平时与妻子、父母和外公外婆联系主要依靠电子邮件。    
    袁林目前是海军下士,90个人住一个舰舱。舰上还有200个人住一个舰舱的。飞行员有2人住一间,也有6人住一间的。    
    他说,“小鹰”号比较破旧,住在这一层还算好的,要是在上面一层,噪音会更大。舰上的蔬菜都是拿水一煮了事,实在难以下咽。刚上舰时很想家,饮食不习惯不说,生活习惯和行为处事都与美国人不一样。现在已经习惯了。他叹了一口气说:“也不知道何时能回去,攻打阿富汗时整整漂在海上85天没有休息。”    
    不过,在平时,他们一年有三四天时间可以回家探亲。袁林1月刚到上海去探望过妻子。他说,现在上海太好了,感觉纽约、香港都没有上海好。不过,现在想再回上海生活,找工作恐怕会很困难的。    
    说起参加美国海军的经过,他认为有点巧合。他说,约3年前他在家闲着,招兵站的人打来电话,问他有没有兴趣参军,他就填表报名了。    
    袁林目前仍持中国护照,他希望能早点加入美国籍。他说起自己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领事部办护照延期遇到一些困难,因为他没有日本居留所的证明到日本的合法签证。办理护照必须到美国才能办。而根据美国和日本签署的协定,他们作为美军驻扎在日本只需要日方盖一个章即可。他后来只得把护照寄到纽约,让父母去办理延期。    
    听“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司令官莫菲特介绍,舰上水兵来自许多国家,菲律宾、越南、中国、斯里兰卡等都有。有的想通过当兵早点入籍,有的是想得到政府资助完成大学学业,还有的想乘舰访问世界各地。    
    我问他有什么个人的打算,他说,在部队服役拿到公民身份会快一点,而且退役后更容易在政府部门找到事做。另外,他还想完成大学学业。    
    退役后,美国政府每月会发给800美元的补助,连着给3年。如果作为预备役人员,每月还有二三百美元的补贴,如果拿一段时间的失业救济,刚开始读书时就不用为钱而操心了。    
    据袁林介绍,舰上有大约30名中国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维修车间有3个中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