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多走一步就是天堂 >

第9部分

多走一步就是天堂-第9部分

小说: 多走一步就是天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我想做哪种工作,我说随便吧。将军却对我说,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他目光逼人地提醒我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    
        记得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品格的人即是一个有理智的人。由于他心中有确定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以求达到他的目标……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是的,机遇就在目标之中。用眼睛盯住目标,必须用理智去战胜飘忽不定的兴趣,不要见异思迁。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的:  “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第二章  规划是指引天堂的航标第一节  新奇多一步(6)

     借钱的价值    
     美国巨商丹尼尔·洛维洛14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离异了。    
     他和父亲来到德克萨斯州亚瑟港,一个造船小港。父亲仍然干自己的老本行———房地产经纪人。    
     洛维洛的心仍沉迷于船只之中而难以自拔。到后来,他干脆辍学到港口去打零工。这样,就可以与他朝思暮想的船只终日厮守在一起了。    
     游荡了几年,他终于在一家海军引擎厂呆了下来。工厂派他到全国各港口去,帮忙把引擎装上船。这是他一生中惟一一次在别人手下工作。他喜欢这个工作,并发觉自己的手艺还不错,于是有空的时候便单独替别人装引擎。后来,自己接来的工作做不过来,便辞掉了工厂的工作,当上了这一行的“个体户”。    
     在此后的20年中,洛维洛并未能出人头地,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他终日为生计而忙忙碌碌,从这个港口跑到另一个港口,买船只卖船只,租借修理船只,有时赚钱,有时赔钱。他很少有现金可花,几乎总是欠债,有好几次面临破产的边缘。    
     29岁的时候,他大祸临头,险些送命。一艘船的油箱爆炸,他被炸伤了。当时,有两名船员在机舱里被熏昏了。他下去救他们出来,这当儿油箱突然爆炸,两位船员获救了,他却背部受了重伤,留下残疾,一辈子背痛不已。    
     当洛维洛40岁的时候,突然大彻大悟,发现了“借钱的价值”。其实每个人的悟性都是相通的,所不同的只是有的人悟性高,悟性早;而有的人悟性差,悟性晚。洛维洛到了40岁才悟出“借钱的价值”,成为一代借钱创业大师。    
     不过,这次借钱的对象不是他的父亲,而是银行。    
     他向银行贷款把一艘货船买下来,改装成油轮,因为载油比载货更有利可图。    
     银行的人看了看他那磨破的衬衫领子,问他有什么可做抵押。他说他有一艘老油轮在水上,就是叫他背部受伤的那艘船。    
     接着,洛维洛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对方,他把油轮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他每个月收到的租金,正好可每月分期还他要借的这笔款子。因此,他建议把租契交给银行,由银行向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这样就等于他在分期还款。    
     这办法听起来有些荒唐,许多银行是不愿意接受的。但实际上,这对银行还是相当保险的。    
     洛维洛本身的信誉也许不是万无一失,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银行可以假定石油公司按月付钱没问题,除非有预料不到的重大经济灾祸发生。退一步说,假如洛维洛把货轮改装成油轮的做法结果也跟一些其他的做法一样失败了,但只要那艘老油轮和那家石油公司继续存在,银行就不怕收不到钱。    
     洛维洛的精明之处就在于利用他人可靠的信誉来增强自己的信誉。    
     结果,银行就这样把钱借给他了。    
     洛维洛用这笔钱买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改装成油轮租了出去,然后再利用它来借另一笔款子,再去买一艘船。    
     这种做法延续了几年,每当一笔债付清之后,洛维洛就成了某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去,而是由他放入自己的口袋里。这就是洛维洛创意的精明之处和绝妙之举。    
     他没掏出一分钱,便拥有了一支船队,赢得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一个人的口袋里一旦有了钱,他就会希望有更多的钱进入他的口袋。    
     洛维洛已经不满足现有的这种借钱的方法,他又产生了一个更妙的念头:如果可用一艘现有的船来借钱,为什么不能用一艘还没有建的船来借钱呢?    
     根据这个创意,洛维洛又想出了利用借钱来赚钱的第二种方法。    
     该方法是这样的:他设计一艘油轮,或其他有特殊用途的船,在还没有开工建造的时候,他就找到了客户,愿意在它完工的时候,把它租回去。手里拿着契约,他跑到一家银行去借钱建船。这种借款采取延期分期摊还的方式,银行要在船下水之后,才能开始收钱。船一下水,租费就可转让给银行,于是这项贷款就像上面所说的方式一样付清了。最后,等一切结算完毕,洛维洛就以船主的身分把船开走,可是洛维洛当初一分钱也没花。    
     开始时,这种想法再次令银行震惊。但是,他们仔细研究之后,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因为这时洛维洛本身的信誉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何况,跟以前一样,还有别人的的信誉加强还款的保证。    
     当洛维洛发明了这种贷款方式畅通无阻之后,他可以着手积累他的巨大财富了。    
     他先去租别人的码头和船坞,继而借别人的钱建自己的船。    
     他的小造船公司成立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购买了他所造的全部船只。他的造船公司就这样迅速地成长起来。应当说洛维洛的创意是具有天才之意的,令人叫绝和称奇。    
     很多人都认为,一个绝妙的主意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出来的。其实不然,一个好的主意常常不过就那么一点,洛维洛的经历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第二章  规划是指引天堂的航标第一节  新奇多一步(7)

     常规就是这样被打破的    
     佛经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个寒冷的冬天夜晚,两位小和尚很快就要被冻僵了,为了活命,大师兄搬下一尊佛像砍了,烧火取暖煮食。    
     师弟吓坏了,说:“师兄,你平时那么虔诚,拜佛、敬佛,为何今天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对佛如此不敬?”    
     师兄平静地说:“佛是最讲本真和自然的,最忌讳虚假的表面形式。一个人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饿了要吃饭,这样才能够保住性命。这都是最真实、最自然的、最急需解决的事情。拜佛修炼是领悟佛理的智慧,而佛恰恰最讲究的就是随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死守僵死的种种教条和形式。现在这种情况,我只有这样做才符合佛的本意啊!要是我不这样做,被佛理的常规所限制,只遵从佛像这个表面形式,宁愿饿死、冻死,那恰恰才是曲解了佛意!”    
     还有一个有关神的故事:    
     在一个山洞边有一座很大的土地公庙,里面有一个木头雕成的土地公菩萨,足有七八尺长。据当地的老百姓说,这个土地公菩萨灵得很。    
     一天,突然山洪暴涨,平时不用脱鞋就可以过去的山沟,现在却变成了一般人过不去的天堑。    
     有一个很粗鲁的人来到这里没法过去,他左看右看,就毫不犹豫地走到土地公庙前,三下五去二,干净利索地就把土地公菩萨给搬了过去架在山沟上,轻轻松松地从菩萨身上走过去了。    
     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谦谦君子,他看到山沟上架着土地公菩萨,心里立即感到不是滋味:是哪一个大胆狂徒,居然对土地公菩萨如此不敬……他马上走过去,把菩萨轻轻地扶起来放到岸边,虔诚地弯下腰去捞了一些野草,把菩萨身上的泥土洗得干干净净,再重新放到原来的地方去。    
     所有这些,都被土地公菩萨和一个小鬼看得清清楚楚。    
     小鬼对土地公菩萨说:“一定要狠狠地惩罚那个对您大不敬的人,一定要好好地保佑那个对您尊敬的人。”    
     土地公菩萨说:“正好相反:你想,那个粗鲁的人已经不相信菩萨了,你怎么去处罚他呢?那个谦谦君子既然相信菩萨,他就应该再给我塑一个金身,怎么就这样走了呢?我给他一个报应,我不是就有一个金身了吗?”    
     这些故事都多少有些禅意:    
     作为一个佛教徒,爱护佛像是理所当然的,在通常情况下,是一定要保护好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却可以把佛像砍了当柴烧。毫无疑问,这个敢于烧佛像的小和尚便是一个有智慧并且不守教条的成功者。惟有他,才能幸运地生存,有成功的机遇。因此,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唯恐打破坛坛罐罐的人,永远也没有脱颖而出的好“运气”!    
     那个贪心的土地公菩萨也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的“人”。如果按照常规,那个粗鲁的人是必须严加惩处的,而那个虔诚的谦谦君子是应该得到菩萨的保佑的———那个小鬼的建议就是这样;而那个土地公菩萨就不一样了,他敢于打破常规……    
     一个好的思路不就是这样出来的吗?


第二章  规划是指引天堂的航标第二节  诱惑多一步(1)

     “诱惑”的意思是“诱导”、“引诱”、“勾引”、“放长线钓大鱼”等。    
     古人说,欲取之,必先予之。先投入一点,才能收回十倍百倍的回报。当今社会,投机取巧、“空手套白狼”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那种希望不劳而获、“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其实,这是一个平凡得再也没法平凡的道理:不要说赚取钱财,就是钓鱼,也必须有合适的钓饵,否则就只好望“鱼”兴叹。在礼仪之邦,对“钓饵”是很有研究的,有这样一句话说:“闲时不烧香,忙时抱佛脚”。意思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未雨绸缪”,“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鼠目寸光”。     
     一张票看两场电影    
     日本人坪内寿夫曾经被称为“电影皇帝”和“造船大王”,其实他的高明之处只有一点,就是让中层经理人感到他可以给自己更多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陷入了贫困的深渊,人们对天皇的御旨已经不是那样感兴趣了,他们需要的是吃饭和穿衣,也就是脱贫,解决温饱问题。    
     当时,坪内寿夫刚刚从苏联西北利亚的日军战俘营里被释放出来,早已饿得精瘦,很想发一笔大财。可是日本并非遍地都是黄金,而是要吃饭的人。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干,他只得跟着父母经营一家很小的电影院。可是观众都没有心思看电影,上座率很低,他们一家人的生计都很难维持。    
     怎样让观众来看电影,这是坪内寿夫天天都在反复思考的问题。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场电影放两部片子。    
     一般的情况是一场电影放一部片子,现在坪内寿夫的电影院放两部片子,观众觉得占了便宜,就连本来不想看电影的人都来看了。不长的时间,坪内寿夫的电影院就赚了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好转,文化事业也百废俱兴。坪内寿夫对这一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决定在此方面大干一番。他拿了自己的全部资产修建了一座电影大厦。他的这座电影大厦有四个放射状的影厅,可以同时放不同的四部电影,影厅里用红、绿、橙、蓝四种颜色来区别。四个影厅只有一个入口,只有一个放映室。这样不仅减少了雇员,还给不同兴趣的观众提供了选择不同影片的机会。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他在电影院里还专门开设了咖啡店、冷饮店、快餐店等,并且,在这座电影大厦里配备有美观整洁的卫生设施。在当时的日本,这样的电影院是绝无仅有的,有不少观众不是为了看电影,而是为了来参观和欣赏这座电影院的设施和服务。    
     只经过5年的奋斗,坪内寿夫就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电影皇帝”,口袋里的钱足以给他进一步大展鸿图的良机,他的目光又开始四处扫射。    
     他的目光盯住了日本的四国岛。    
     在那个年代,四国岛的渔业生产一般都是夫妻店,一条小船,一对夫妻,虽然披星戴月,但还是难免贫困度日。他们希望能够打到更多的鱼,更换更好的船。    
     发现这种情况后,坪内寿夫决定开办一个造船厂。此时正好有一家名叫“来岛”的很破败的造船厂准备出卖,坪内寿夫立即买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