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一个真实的戴安娜 >

第21部分

一个真实的戴安娜-第21部分

小说: 一个真实的戴安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于冷漠的王室中,公爵夫人向外界寻找寄托。    
    她先后结识了各色人物,这些人有的用托洛克纸牌算命,有的用特异功能,有的用星相学或其他方法占卜。公爵夫人期望借此寻找走出王室“迷宫”的仙径。    
    有段日子,公爵夫人每天花几小时来求教占卜算命和星相学家。也许在那些预言里,约克公爵夫人才能得到某些慰藉。    
    《奥赛罗》剧中,亚戈不断地预言王室将要毁灭,而白金汉宫中的亚戈却是约克公爵夫人。1992年离婚前的一段日子,她总是在戴安娜耳边嘟哝、怂恿、恳求,预言王室将亡的命运,催促她逃离这个囚笼。    
    她的请求对于一个陷入绝望的女人来讲,应该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召唤,可惜戴安娜此时已经开始相信自我判断了。    
    她悲哀地看着女友陷入了和自己相似的境地。在王室中,她俩是孤立于王室外的。    
    那是8月里一个宜人的夜晚,王室一家人在巴尔莫勒尔城堡的草坪上兴致勃勃地品尝着烤肉野餐。大家一边吃一边交谈,不知何故,发生了争论,主要是针对约克公爵夫人,使她一气之下,拂袖而去。戴安娜试图为她辩解,说没有人会想到与王室成员结婚后,生活会如此难以适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爵夫人越来越无法忍受王室内部的种种束缚。戴安娜甚至尽量使女王明白:如果再束缚着约克公爵夫人,终有一天她会离去。果然,莎拉告诉她的朋友们,那是她最后一次去巴尔莫勒尔。8个月后,她与安德鲁王子正式分居。    
    戴安娜惊讶地看到女王周围的人是如何迅速地转而反对公爵夫人,并以一种举措失当的罪名将她推入王室的反面。她对此感到极端的感伤。    
    “白金汉宫的利剑指向公爵夫人”,英国伦敦广播公司的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的情况。莎拉当时已经被指控利用与王室联姻谋私利,还无中生有地被认为利用公关公司为其脱离王室造势。    
    公爵夫人在无尽的指责中以泪洗面,度日如年。1992年8月,《每日镜报》刊出了约克公爵夫人与情人在法国南部度假的照片,一时炒得沸沸扬扬。    
    1994年5月,约克公爵夫妇离婚。如果戴安娜决心冲出围城,她势必要经历莎拉所遭受的一切。


第四章 戴安娜与王室四、何去何从

    在约克公爵夫妇分居期间,查尔斯和莎拉曾经一起讨论婚姻问题。他也向公爵夫人谈了自己婚姻的困境,并一再强调说,他作为法定的王位直接继承人,几乎不可能有丝毫想同戴安娜分居的念头。约克公爵夫人不客气地回敬说:“至少,我对得起自己。”对于王室制度的不满、对于戴安娜处境的同情都包含在这句话中。的确,查尔斯和戴安娜都是很亏欠自己的人,他们被以王室形象的名义绑在婚姻这根柱子上示众,欲脱不能。如果是平民,可以平静分手,但他们只有痛苦地表演。    
    女王对他们的婚姻关系紧张表示理解。王家与外人通婚常有不适的情况发生,但以往的人都是皇家的小角色。但戴安娜不同,她是未来的王后人选,她没有别的选择,她惟一的事业就是好好地做威尔士王妃,她不可丢下王室责任再去幼儿园做老师。在公开场合,她仍是查尔斯的必要伙伴,必须共同执行国家责任和义务,而且必须看起来很乐意。    
    他们的悲剧,只是王室婚姻悲剧的一个加强版。平民与王室成员的婚姻失败不是查尔斯夫妇一对,他们是历史进程中王室受到冲击后的苦果。    
    英国自汉诺威王朝君临天下开始,乔治一世从日耳曼带来的诸项清规戒律之一,就是王子必须娶王室血统的女子为妻,假如王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一个平民贵族或真正的平民,其妻子儿女将不得继承爵位及财产,甚至不被承认。    
    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的君主制土崩瓦解,所剩无几。王室成员寻觅到门当户对的佳偶几乎不可能了。乔治五世被迫改革婚制,允许子女的配偶可出身自公爵、侯爵、伯爵三级贵族家庭,伊丽莎白王太后由此成为两百余年来第一位嫁给王子的平民。    
    但不管出身多么高贵的平民与王室联姻,结局都是酸涩不堪。除了王太后与女王,其余人的婚姻结局或是离婚,如玛格丽公主和托尼·阿姆斯特朗,或分居,如约克公爵夫妇,或如同王太子夫妇一般违心地维持现状。    
    那些走入王室家庭的平民往往被王室的种种清规戒律弄得不知所措:被媒体追踪,充当配偶的附庸,找不着体现自己价值的位置,婚姻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成为了囚禁人的牢笼。戴安娜只是其中一个。    
    1995年12月5日英国首相梅杰拜会伊丽莎白女王,就戴安娜王妃将来出任的角色一事进行讨论。因为戴安娜王妃在与查尔斯的婚姻破裂后,向梅杰提出,想做英国的巡回大使,为人道主义尽力。    
    首相有意成人之美,但其他官员则认为戴安娜不能胜任,她从未接受过任何外交礼仪方面的训练。    
    多年来,戴安娜在外交领域展露的才华,早令一向冷峻苛刻的英国外交界心悦诚服。    
    1995年11月,戴安娜王妃对1982年曾经与英国因福克兰群岛的归属问题发生战争的阿根廷进行了一次慈善访问,赢得不少赞誉,这似乎为她争得大使的角色添了一个砝码。    
    民意测验显示,英国国民大都赞成王妃出任大使的选择。反对派则认为仅靠微笑和抚摸人脑袋远远不够,需要多年的经验。最终,白金汉宫的回复是此类神圣使命应该属于王储。    
    王室与戴安娜,依旧是格格不入。不同的是,戴安娜不再努力适应王室,而在王室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了。反客为主的转变,也昭示着戴安娜由羞涩女孩到成熟的女性的转变。


第五章 心路历程一、人生的黑暗时期

    每一只蝴蝶在张开美丽翅膀,翩翩起舞前,都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和痛苦的蜕变。戴安娜从那个饱受易饥症之苦的女孩到了成熟自信的女性,几多坎坷,几经浮沉。最终在朋友的帮助和自我的努力下,从不幸的婚姻阴影中走了出来。过程极其艰难,极其漫长、痛苦。    
    1979年,戴安娜与查尔斯恋情曝光后,她遭受了新闻媒体的疯狂追逐。这位首次碰见这种情况的姑娘面对种种压力,只有躲在自己的寓所里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她是个脆弱的女孩。    
    1980年2月,她和查尔斯订婚后,居住在白金汉宫。白金汉宫里冷漠刻板的气氛,万般孤寂、无奈的日子里,她患了神经性贪食症。这病折磨了她10年之久。    
    婚礼前长期的压力、卡米拉的阴影不时出现,查尔斯态度不明确,仍坚持送手镯给卡米拉,再加上宫廷里压抑的环境,在婚礼前夜,和姐姐珍妮共进晚餐时,她见什么吃什么,吃光了桌上所有能吃的食物,过一会儿又觉得恶心,全都吐了。这些正是她所患的神经性贪食症的早期症状。她以为是婚前压力所致,哪里料到今后有更长时间的折磨等待着她。    
    无时不刻折磨着她的,便是无处不在的卡米拉阴影,以及她无法适应的宫廷氛围。这对新婚夫妇在公开场合里极其和谐,但是戴安娜却发觉有一层无法穿越的隔膜。每当查尔斯沉浸于自己的爱好时,无所事事的她便被深深的不安全感所包围。在王室里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倾吐苦衷的朋友。卡米拉的照片、卡米拉送的袖扣又让她妒忌得快要发疯。    
    无所事事的戴安娜经常光顾厨房,她的胃口大得惊人,吃起冰淇淋,一碗接一碗没个够。正餐之间,还让厨师为她特别准备点心。    
    几年来,王室人员和朋友对戴安娜的饮食习惯疑惑不解。夜深人静时,她还要从冰箱里找食物吃。有一次在温莎堡,她吃了整整一块牛排和一张馅饼,令一个男仆惊愕不已。她的朋友罗里·斯格特记得一天晚上打桥牌时,她吃了一英磅糖果。她自己还承认,那天晚上上床前她又喝了一碗蛋汤。    
    一位研究饮食习惯的紊乱学专家说过:易饥症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他们总是面带微笑,似乎生活中没有烦恼,而且个个助人为乐,但内心却相当痛苦,因为他们不敢发泄自己的怒气。    
    英国有2%的年轻女性患有神经性易饥症,她们暴饮暴食,把食物当作控制自身和外界一切混乱的手段。    
    这种间歇性的食欲过盛常伴随着挫折感、失控感和自暴自弃的念头。    
    暴饮暴食后,大部分患者又绝食或迫使自己呕吐,觉得自己有罪、情绪低落,甚至想自杀。她们的体重往往正常,但自己觉得太胖、太丑陋。对自己的厌恶情绪,使她们在大吃大喝后又绝食。    
    饮食专家们认为,这种病症源于童年时期不安定的家庭背景,源于母亲与女儿的紧张关系、食物与焦虑,以及机能失常的家庭生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成年后生活的动荡不定和焦虑不安引致病症显现。    
    戴安娜的大姐姐萨拉也曾经患有此病,那是在1977年她和威斯敏斯特公爵的浪漫曲结束后,神经性厌食症让她瘦到了皮包骨头的地步。    
    戴安娜不幸也罹于此种境地。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她跌撞于新生活、新角色、丈夫的已婚女友、令人窒息的公众曝光,以及一时幸福如上云端,一时沮丧如坠深渊的极端情绪之间,她失去了平衡。    
    在那个她称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的蜜月,她的呕吐症状因为卡米拉的照片而更加严重。在她和查尔斯的婚姻破裂后,查尔斯厌恶地称那次蜜月散发着令人恶心的“呕吐气味”。在查尔斯的漠视中,戴安娜更加无法自拔。    
    她的体重不断下降,不断恶心,到了“皮包骨”的地步。在访问威尔士时,人们对她那瘦削得如同铅笔杆非常吃惊。那时,她又遭到了妊娠反应的折磨。    
    在这无助的时刻,她发现找不到王室的帮助,而她的家人则虽同情她,又希望她维持这童话婚姻的现状。她自己也不愿打碎这个人人羡慕的童话。孤独万分的她只有折磨自己,一直到有了自杀的念头。    
    在她和查尔斯的争吵过程中,她有5次自杀的企图。最危险的一次是怀有身孕的戴安娜从楼梯上滚下来,吓得王太后和其他人都哆嗦。    
    她的丈夫查尔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把他的好友劳伦斯·凡·德·波斯特请到苏格兰来为妻子治病。    
    未见效果后,她又在白金汉宫里求助了几位医生和心理学家。他们开出了各种处方,提出了各种疗法。戴安娜不予合作,她心里明白,她需要的不是治疗,而是时间,是休息,是周围人的关爱和理解。    
    人们不断地劝她配合治疗。在这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怀孕给予她足够的理由拒绝合作,她不想生一个畸形儿。    
    那时的她,情绪很少好过。她与查尔斯的关系陷于一种恶性循环中。种种压力使她焦虑,感到不安全,大吃大喝、呕吐、和查尔斯争吵、哭泣,甚至自杀,这使她和查尔斯的关系愈加糟糕,她的情绪也更恶劣。    
    也许她真的来错地方了。幸福从天而降,她从一个中学未毕业的幼儿园老师变成了英国王妃,对于这种地位突升中需要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她心理上没有任何准备。    
    她以为幸福是轻而易举的,以为权力、财富和名望的到来不会带来什么麻烦。但是现实不是童话,在一大堆的残酷现实面前,她沮丧,她愤怒,她失望。    
    对于英国王室来说,他们以为会娶到一位温柔、甜美、温顺的王妃,为王室的沉闷气氛增添一道生机,一片亮丽的风景。但未料到,那个单纯的女孩马上被王室制度和婚姻所吞没,成为了一个吵闹、哭泣、性格不稳定的怨妇。    
    谁之错?    
    把责任完全推到某一方是绝对不公平的。一个是单纯美貌的女孩,另一边是威严显赫的王室,用中国古人的一句话说:“离之双美,合之两伤。”    
    戴安娜只有苦苦挣扎,一直等到她从痛苦中超脱出来的那天。    
    威廉的出生一度使她的神经性厌食症有所好转。但是好景不长,她的神经性贪食症又犯了,还加上比较严重的产后精神抑郁症。威廉的出生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反应触发了积蓄在她心中的隐患———她丈夫和卡米拉的暧昧关系。每当查尔斯外出晚归,她就惊慌失措,哭泣,打电话给朋友询问。无意中听到查尔斯在洗手间给卡米拉打电话更让她沮丧。    
    她变得有些神经质,易哭,对儿子也放心不下,不时叫保姆去看孩子有无问题。一年来慢性疾病与发生的种种事件使她几乎变了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