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国家的事 >

第52部分

国家的事-第52部分

小说: 国家的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凳呛苤匾模死嘟胂执缁崾导噬暇褪窃谏桃道蟮耐贫率迪值摹U箍澜绲赝嘉颐强梢苑⑾郑追⒗缀雍偷赘窭锼购拥牧胶游幕眉性谀崧藓雍陀《群又洹H嗣亲钤缰栽诤颖呱睿且蛭恿魑死嗵峁┝撕芏嘧试础5谡庖皇逼谌死嗷故欠獗盏模唤霾恢赖厍蚴窃驳模一共恢乐芪Щ褂懈蟮牡赜蚝退颍飧鏊蚩梢砸⒏蟮淖试磁渲谩!   
    人类历史继续往前发展,当发展到13世纪、14世纪,文艺复兴出现以后,地中海周边地区已是一片繁荣。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地中海周边地区牧业、农业自然条件非常好;二是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商业条件非常好,形成了欧洲最早的商业文明,地中海的海上运输沟通了地中海南北岸的商业贸易,由此人们的视野开始打开,并逐步把欧洲中部地区与沿大西洋海岸、英伦三岛以及北欧地区的贸易活动联系在一起,皮毛、肉食的交易活动大大增加,带动了地中海周边地区的牧业,使牧业有一个很大发展;三是地中海地区在中世纪时期,城市已经大大发展起来。西方对此有一个确定的名词叫“地中海文明”,就是指以地中海周边地区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明,这种文明超越了原来发达的两河地区及更大范围的包括尼罗河、印度河地区的文明。    
    在14世纪时,发生了一次大灾难,“黑死病”在欧洲流行,整个欧洲的人口至少损失三分之一,“黑死病”一直蔓延到16、17世纪,有的资料说是蔓延到18世纪。事实上进入到15世纪时,“黑死病”在欧洲的地中海地区已经逐渐减弱,沿岸国家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生产又开始有了大量的剩余,城市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而且人口的增多促使人们要寻找更多的资源,因为当时欧洲的生产资源不能满足欧洲人新的生活模式的需求。还有这一时期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在蓬勃发展,这些宗教的传播也紧随着地中海地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可以说地中海就像一台巨大的编织机,来来回回地编织着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不论是经济生活上,还是传播宗教方面,都必须走出去。    
    欧洲人终于发现欧洲太小了,他们要到新的地区去寻找新的资源。而且他们还发现,从东方过来的经过中东的“丝绸之路”虽然给欧洲带来了很多商品,但是中东波斯人赚得太多。当时最畅销的商品是南亚的香料和中国的丝绸、瓷器,后来又有了茶叶。欧洲当时最发达的是牧业,可以供应大量的肉食,由于没有冷冻储藏设备,所以他们需要大量的香料,香料既可以当佐料,又可以作防腐剂保存肉食,但欧洲没有香料资源。原来欧洲人主要是通过中东和马来、印度的商人,通过印度洋航线从东南亚一带贩进香料,又发现并进口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贸易中间有很多环节,周转时间也比较长。随着欧洲农业、牧业的日益发展,欧洲人希望直接与东方进行贸易。欧洲最早地向外扩张,是由一些大胆的商人、航海家提出来的。譬如哥伦布想要出海探险,寻找东方的香料、瓷器和丝绸,但他没有本钱,也没有人资助。后来找到西班牙国王,在国王和王后的资助下(以入股的形式),最后得以成行,去美洲探险。欧洲人最初向外扩张还不是为了寻找市场,而是为了寻找资源。当然,资源与市场密切相关,但从探险者动机上看,从商人对利润的需要来看,似乎不是一回事。15世纪末,在商人和探险者的推动下,形成了欧洲人或沿着海岸线或横越大西洋向外寻找资源的潮流,人类因此被海洋连结起来。所以说世界的近代史是从1500年开始的,换言之,世界的近代史是从海洋或者海洋的航路上开始的。    
    从16世纪开始,全球的经济已经在向一体化迈进,当时西方国家的全球贸易活动就是今天的一体化雏形。    
    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不管是世界经济,还是世界政治形势,就是一部海洋文化史。海洋文化实际上就是世界文化,是全人类的文化。


第四部  心近海自来中国在海中(2)

    进入16世纪后,紧跟着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些人身后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冒险家。他们一旦通过冒险找到了新资源,就要占为己有。中世纪以前,欧洲本身的政治习惯中也推崇“谁先到谁拥有”、“谁占领谁拥有”的原则,维护着一种自由竞争的状态。这和中国的传统政治观念和行政管理不一样,我们往往是由上面指派钦定,钦定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从16世纪开始,全球的经济已经在向一体化迈进,当时西方国家的全球贸易活动就是今天的一体化雏形。只不过当时人们不这样说,还没有这样的观念,但他们开始这样做了,而且首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向全世界扩张,首先是为了获得资源,其次才是为了寻求市场,这都为后来的分工合作打下了基础。只不过在实现分工合作之前,全世界的人们互相至少打了300年,这里面有一个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殖民者到达新大陆之前,不知道上面已有土著人,这是矛盾之一;其二,殖民者竟相探险,你从东海岸登陆,我从西海岸登陆,都想把脚下这块土地的资源占为己有,结果在同一个山头碰面的时候,肯定要发生争斗,甚至为这个山头如何命名都要大打出手。人类近代以来发生战争大部分都是因为资源竞争、市场竞争,17世纪、18世纪乃至到19世纪是扩张性殖民活动最频繁的时期,也是人类用武力进行资源配置最疯狂的时期。亚洲国家先是经受葡萄牙、西班牙的掠夺,然后是荷兰、英国。可以说当今世界的列强大国都是依靠海洋发展起来的,当年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那时候它是海上霸主,只要海洋能到达的地方都有它的领土,拥有100多个殖民地,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形成更大的市场,这种“全球一体化”的利益都被它拿去了。其他走向了海洋的欧洲国家也尝到了甜头,都得到了世界资源的良好配置。但是随着它们各自实力的不断变化,互相之间的各种磨擦、矛盾不断加深,这种争斗更加激烈,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是“各领风骚数百年”,有的只有风骚几十年。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是美国,但是,如果没有海洋经济也就没有这个移民国家。最早到北美洲去的不过是一些冒险家、囚犯,所谓的“五月花号”精神,实际上就是这些人走到一起后,为了自己在海洋和新大陆上的生存而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世界强国的发展仍然是依靠海洋这一载体,美国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不管是搞跨国公司,还是要展示军事实力,都必须要以海洋为舞台,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借助海洋,发现新大陆;借助海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打开自己的新视野;借助海洋,交流和传播动物、植物,也传播人自己——传播宗教,传播文化,世界就这样靠海洋联系了起来。为了借助海洋,人们在寻求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在形成并积累进步的行为制度。由此看来,海洋确实是人类走向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促进,但同时也产生互相争斗的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物质载体。而整个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变化,就是一部海洋文化演变史。海洋文化实际上就是世界文化,是全人类的文化。    
    海洋文化所包含的这些精神并不会自然生长出来,也不是人为杜撰出来的,而是自然环境培养出来的,被一种为生存求发展的经济行为逼迫出来的。


第四部  心近海自来中国在海中(3)

    在大略了解世界近代史的海洋背景后,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山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区别。我们站在一个比较矮的山头上,视线所及不过这个山头周围几十平方公里。如果我们掉到山谷里,那就只能看见几十平方米,充其量也不过几百平方米。如果你站在更高一些的山上,当然可以看得更远,但即使你站在珠穆朗玛峰上,视线所及也不过几百平方公里,而且你还只能站在这个地方不能动。在海洋中就不一样了,海洋是动态的、一望无际的,能与海洋的辽阔相比的只有天空。而且人类在陆地上所经历的风险,相对于海洋是微不足道的。    
    长期和海洋打交道的人,必然具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性格——冒险,这是海洋文化的第一个重要特点。他们要生存下去,必须要冒险,甚至要冒很大的风险,为什么沿海地区有很多“寡妇村”呢?就是因为过去那些地方经常是一个村的男性青壮年全部出海作业,一旦遇上恶劣天气全部遇难,那么这个村就变成了“寡妇村”。    
    海洋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开放,从自然状态来说,海洋就是开放的,海洋无法封闭。人在海洋中的基本活动是经济活动,无论是渔业生产,还是海水养殖,无论是海上贸易,还是海洋交通,都是四海为家的经济行为,只是有近海与远洋的区别而已。它不为地域所限,世界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开放的特点由此而成。    
    海洋文化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对各种文明兼收并蓄。我们从地图上可以发现,海洋如此广阔,所联结的国家林林总总,文化差异非常大,而且人种、制度也斑斓五色。内陆的行政区划之间的联结则非常有限,文化差异相对要小。像我们一个内陆省不过和几个省相联,除了中国这样的大国,其他陆地国家也不过联结几个国家,而且这种联结还有很多的自然屏障,比如山川、河流的阻隔。而海洋不一样,人们在海上航行,只要前方有陆地,不管是什么地界都要上去,因为人们需要陆地进行休整,补充给养。通过这种寻找,人们不仅找到了陆地,而且找到了资源和市场。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在最初探险的时候正是这样摸索着前进,无意中发现了新大陆。这样的海洋活动决定了在海洋上进行活动的人必然形成兼收并蓄的特点,他们可以接受各种文明或文化模式。    
    海洋文化的第四个特点,是团队精神非常强。航海的风险非常大,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抵御,一定要形成五六个人、七八个人或者更多的人组成的团队,如果大家不能同心协力,不能按共同规则办事,就有可能被海浪吞噬。即使在现代航海条件下,一个人泛舟于海洋之上的情况也很少,除非是体育竞赛或者海上探险。海上作业要求人们必须要有严守规则、协同作战、配合默契同时又尊重技术权威的团队精神。    
    海洋文化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并不会自然生长出来,也不是人为杜撰出来的,而是在海洋自然环境中因为生存的需要培养出来的,是海洋中的人们被自己的经济行为逼出来的。而海洋文化的这四个特点在山地文化中恰恰相反。第一,山地人不必冒海洋人这么大的风险,也就形成了不敢冒险的性格和不会冒险的技巧,性格上多四平八稳,也希望四平八稳,有的人还善于四平八稳。在山地、平原中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虽然也有大小灾害,但灭顶之灾极为罕见,况且还不时风调雨顺,所以他们风险意识不强;第二,山地生活和生产的人们处于一种静态的、封闭的空间,特别是在山区生活和生产的人们,静态的封闭的模式,也使人自己保守,缺乏开放的意识和行为。所谓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很有道理。山既可以让人们登高望远,但也把所有的东西都隔开了。中国各省的地理分界基本上是以自然地势为原则,比如: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河南、河北以黄河为界;湖南、湖北以洞庭湖为界。随之,中国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也是条块分割。在海洋上要求稳定,要求没有风险,无异于神话,海洋中的人们随时做好了不稳定和冒风险的准备。而内陆的农业生产就是需要稳定,为了维护稳定,往往是一个大家族聚在一个村落里,构成家族利益共同体。海洋文化中也有家庭共同体,也常常是一个家族的族亲全部驾船出海,进行捕捞作业,但这种海上共同体与内陆山地的共同体不一样。内陆山地的共同体更多的靠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推选出权威,技术在这里不是首要的,所以强调资历、强调辈份。海上共同体虽然也有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但还得看你的技术,否则你当不了船长,大家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赌在只有资历、辈份而不懂得海洋的人身上;第三,一有封闭保守,自然不愿意兼收并蓄。山地生产更多的靠经验,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经验性的。经验来自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