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26部分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26部分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涌起、暴雨倾泻、风起云散、雨过天晴四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衔接,
一句一个景观,文辞生动精彩,妙趣横生。首句“黑云翻墨未遮山”,雨前
乌云密布翻滚而来,气势凶猛,咄咄逼人。霎时间,倾盆大雨掷地有声,白
雨珍珠“乱入船”,西湖置于骤雨之中。“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
天”。诗人用“忽吹散”,“水如天”,把狂风忽飘,雨过天晴,碧波如镜,
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色描绘的出神入画,淋漓尽致。诗中所用“黑云”与“白
雨”,“翻墨”与“跳珠”,“未遮山”与“乱入船”,“卷地风”与“水
如天”对比鲜明,富有情趣,为自然多变的奇景留下真切的艺术剪影。

(张洪英)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七言绝句。苏轼于熙宁六年
(1073)春任杭州通判时游西湖所作。描绘山湖晴光雨色不同的绚丽胜景和
绝妙无双的旖旎风姿,有点、有染、有喻、有赞,是歌咏西湖风景诗中的千
古绝唱之一。前二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既描绘了西湖
的秀山绿水,也盛赞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宜”。更是神来之笔,妙丽新奇,不论浓妆艳抹,还是轻描淡饰,都是超奇
脱俗,令人神往。这种遗貌传神的手法,显示了诗人洒脱飘逸的风格,开阔
豪迈的胸怀。被后人视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名篇。

(张洪英)


《题西林壁》七言绝句。苏轼作。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
州贬所(今湖北黄冈县)改迁汝州(今河南监汝)团练副使。取道庐山,游
遍庐山之后作诗七首,这是最后一首,是对庐山全貌总结的“千古绝唱”。
上半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紧紧抓住庐山的全部景
致从“横”、“侧”、“远”、“近”、“高”、“低”、“正”各个不同
角度,展现给读音一幅谷秀奇峰,千姿百态的画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
象空间。下半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这迥然、错落
有致的庐山却道不出那变幻无穷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诗人还在这神奇莫测的
深山之中。它揭示了全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令人深思的哲
学范畴之间的关系。启发人们要从“身在此山”的局限中超越出来,要高瞻
远瞩,总揽全貌,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张洪英)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苏轼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当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任知州,为悼念爱妻王氏而写。首句“十年生
死两茫茫”直入悼亡本题,夫妻双方生死隔绝十年,不能互倾衷肠,世事渺
茫无知。人虽已亡,对过去的夫妻恩爱之情,实难忘怀。“自难忘”前面加
上“不思量”,读来感人至深。“千里孤坟”以下两句,感慨万千。“纵使
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几笔勾出屡次遭贬,仕途与生活坎坷的潦
倒情形,使词意更为深刻。下片写他梦中恍忽回到了念中的故乡,看见妻子
梳理红妆,仪容依稀当年。相见时,只能相顾,却不能相言,千情万绪“惟
有泪千行”。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悲痛凄凉之感。结尾三句由梦境
又回到现实,“明月夜,短松冈”多么凄冷幽邃的环境啊,这就是年年令人
柔肠断寸的地方,以景结情,含思衰婉,余韵无穷。

(张洪英)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苏轼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天,当时在
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因祭常山回归途中与同僚会猎于铁沟,写下了
这首杀敌报国的出猎词。上片主要写“出猎”时的举止神态的豪迈气慨,一
个“狂”贯通全篇。勾出一个走马挽弓“狂”态不减少年的风采。“千骑卷
平岗”“卷”字巧妙勾出一幅万马奔驰,人声鼎沸,威武壮观的场面。下片
抒发由打猎畅饮美酒后激起的雄心壮志,虽然“鬓微霜,又何妨”,增添几
根白发,又有什么妨碍呢?结尾三句直抒胸臆,点明杀敌报国的题旨。表达
了他渴望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全词结构严谨,叙事、抒情相映
生辉,场面气势威武雄壮,风格粗旷豪迈,具有阳刚之美,一扫北宋以来浮
靡风气,进一步为南宋爱国词开了先河。此后,词与诗并驾齐驱,在词的发
展史上树立了里程碑。

(张洪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苏轼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
秋节。与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作者抒发了外放无俚的茕独情怀和
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上片起笔“明月几时有?”破空而入,笔力奇警。“不
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波澜起伏,跌宕多彩,将“出
世”与“入世”、“仕”与“隐”等徘徊困惑矛盾感情表现得委婉含蓄,余
韵无穷。下片寄情于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抒发佳节思亲的离
愁与伤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笔势浏漓顿挫,表达了思念亲
人的忧情苦绪。接着笔锋一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用月有
“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来比喻人间的离多合少自古已然的实事。结尾两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上的意蕴。这首秋词立
意高远,笔势错综迥环,奇拔有力,集咏物、写景、抒情、议论、水乳交融,
淋漓挥洒。其境界宏阔富有哲理。历来推崇备至,被认为秋词中的绝唱。

(张洪英)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词。苏轼豪放词中的代表作,是
作者被贬官黄州的第三年,神宗元丰五年(1082)六月游览黄冈城外赤壁时
所作。开章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擎天巨笔破云而落,
使人既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想起千古叱咤风云人物的卓荦气概。“故垒
西边”以下三句点出“怀古”对象和时空领域,词中的“乱”、“穿”、“惊”、
“拍”、“卷”几笔将雄奇险峻的赤壁刻画得淋漓尽致,极为壮观!把读者
带入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
奋!面对一幅雄奇壮丽的“长江胜景图”,作者脱口赞美“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下片前五句作者以特写之笔,着重描绘周瑜“雄姿英发”,
才略出众,两军阵前,从容镇定。“谈笑间”使曹操的万艘舳舻顿时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三句跌入现实,顿生感慨。结尾“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
月”。透溢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内心世界,反映了词人襟怀超旷,识
度明达,沉郁之中不乏慷慨。这首脍灸人口的“千古风流”名篇,以写景、
怀古、抒情熔铸一体,纵横古今,格调雄浑,意境宏阔,开拓了豪放词派,
在宋词发展史上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张洪英)


《蝶恋花》(绿褪残红青杏小)词。苏轼被贬惠州(今广东惠阳)时作。
上片轻轻几笔勾出一幅清丽哀婉的画面:红花残落,青杏初生,紫燕飞舞,
绿水环抱村上人家。枝上柳絮纷飞,越吹越少。青青的芳草到处皆是,而伴
随芳草丛生必然是百花凋谢,抒发了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读来深婉感人。
下片通过写人来表达词人感情及对人生的认识。春愁满腹的“墙外行人”被
墙内秋千高荡、佳人笑声所吸引,可惜墙内佳人全无知,舞罢秋千,翩然而
去。“佳人”笑声渐失,而多情“行人”顿生烦恼,只有独自伤心了。这首
伤春小词,清婉雅丽,别具一格。词中的“墙外行人”与“墙内佳人”,“多
情”与“无情”,“笑”与“恼”对比巧妙,深笃超迈,渗透着人生哲理,
并具有一种叩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张洪英)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
人,北宋诗人、文学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汝州叶县(今河
南)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哲宗
元祐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崇宁四年(1105)死于宜州。黄
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首,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诗多写生活情趣,以
杜甫为宗,强调“无一字无来处”,讲究修辞炼句,诗风奇崛硬涩,被后人
推为江西诗派鼻祖。其词不象诗那样严谨,但大都明白晓畅,时有豪迈气象。
工书法,兼擅行、草。对后世甚有影响。

(张洪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七言绝句。黄庭坚于宋徽宗崇宁元年
(1102)赦归,由江陵返回江西老家的途中,经湖南岳阳,冒雨登岳阳楼赋
诗二首。第一首主要是抒情,写长期流放外地脱险归来的欣奋之情。首句“投
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感慨自己仕宦的沉浮,世事的沧桑,悲
凉而不衰飒,道出历经磨难,九死一生的欢欣心情,慷慨浩然之气,油然而
生。“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抒发了战胜千难万险的自豪之
感,潇洒出尘的高旷胸襟。第二首主要写景,赞美洞庭湖雄奇壮丽的景色。
“满山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诗人独自凭栏面对满山风雨,感慨
万千,仕途的坎坷,人生的艰难,壮志难酬的忧情,浮想联翩,一起涌上心
头,但诗人仍旧卓然兀立,雄视千古。诗人构思之美,充满诗情画意,使诗
的境界雄奇而旷阔,笔势峻拔而雄健,是黄庭坚七绝中的冠冕之作,被千古
传诵。

(张洪英)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江苏高
邮)人,北宋词人。元丰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绍圣初,”新党”执政后,被贬,监处州酒税,又徙
郴州、雷州,卒于放还途中。一生穷困潦倒。以文学受知于苏轼,为“苏门
四学士”之一。著有《淮海集》四十卷,存词约90 首左右。他是“婉约派”
代表作家,作品多写男女恋情,间有身世之感,反映封建社会失意知识分子
的不幸遭遇。名作有《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郴州旅舍)等。
其词情韵兼胜,意趣含蓄,形象鲜明,语言自然清新,向为后人称赞。《满
庭芳》词中有“山抹微云”句尤为人称颂,故秦观有“山抹微云秦学士”之
称。

(刘晓敏)


《满庭芳》(山抹微云)词。宋秦观作。这首词是作者为他所眷恋的一
个歌妓而作。作者时年31 岁,诗文已有相当声誉,但在政治上还没有出路,
连举乡贡也没成功。这是一首描写离别场面,抒写离别情绪的词。上片开篇
两句不仅写出了别时季节和黄昏的特点,而且烘托出诗人极目天涯惜别伤怀
的情感,秦观曾因此得名“山抹微云秦学士。”其中“斜阳外,寒鸦数点,
流水绕孤村”句,情景交融,充分表现了旅人眼中冷落、凄苦的意境,一向
为人称颂。下片写别前的欢娱及此际临歧分手时依依难舍之情。全篇描写细
腻,用笔周到,语言工整而又自然,情景相融,情韵兼备,集中体现了秦观
含蓄婉转的艺术风格,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

(刘晓敏)


《鹊桥仙》(纤云弄巧)词。宋秦观作。这是一首赞美真挚爱情的小令。
上片写牛郎织女佳期相会的盛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点
出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季节,烘托出他们爱情的纯洁,同时又有规调世人的意
味。下片写他们离别的凄苦。结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
出了世间真理,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思想格调。全词情韵起伏,哀乐交进,
显得委婉含蓄,余味盎然。语言清新自然,琢句齐整,用词工巧,设想奇妙,
是秦词中的佳作。

(刘晓敏)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因其相貌丑陋,人称“贺鬼
头”。原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北宋词人。
元佑中,曾为泗州、太平州通判。为人慷慨任侠,但官位不达,晚年退居苏
州校书。能诗文,尤擅填词。著有《东山词》二卷,《东山词补》一卷,存
词约200 余首。词作多写艳情,也有少数抒写人世沧桑和个人闲愁之作。《青
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最为著名。因前
一词作末句“梅子黄时雨”为世人称赏,因贺铸又有“贺梅子”之称。其词
兼具婉约派和豪放派之词风,内容有一定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