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3530-百度--如此专注 >

第25部分

3530-百度--如此专注-第25部分

小说: 3530-百度--如此专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兴东:对中国互联网这几年的经历,从你的角度来说,有什么比较深的印象或者感触?    
    …    
    李彦宏:回想起来,发展还是非常快的。我回国的时候,国内的网民人数是890万,现在经过五年多的时间,涨了十倍都不止。当有890万网民的时候,人家说是泡沫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就是这个市场很小,大家都在炒作。但是现在有一亿多的人在上网的时候,就是真正有一个市场在那儿存在。早期进入的有些死掉了,有些抓住了机会,现在发展起来了。     
    我觉得相对于中国13亿的人口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还有很多机会,也许有些人还没有看到,也有很多机会存在那儿。整个产业到这样一个规模的时候,可以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可以吸引很多的投资进来,也有可能再成就若干个非常优秀的公司。     
    方兴东:目前来看,百度、阿里巴巴等,已经在规模或者资本实力方面已经比较领先了,在未来的时间,格局会有什么变化?谁能担当领导者?    
    …    
    李彦宏:预测未来的事情总是很危险,能说对的次数并不多。我也不去想说最后哪个公司会剩下来。大概在从去年,甚至从前年开始,互联网业界就有一种思潮,就是整合。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整合的时候,什么时候需要整合呢?市场成熟的时候。市场一旦成熟,原有业务的成长性不足,一旦整合有可能形成一个产业链的阶段,就会产生非常好的收入和盈利。    
    而对于中国现在的互联网来说,上网人数不足10%,每个人上网的时间在增加,网上的信息量在迅速扩大。这么高速成长的市场,我认为整合的代价是很大的,大规模的整合,也许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形成相互配合的团队,对于高速成长的领域来说,一年时间要失掉多少机会。    
    李彦宏:超级女生火了百度贴吧方兴东:百度如果不多元化,怎么把用户增加?    
    …    
    李彦宏:你一开始说社区化,后来说成多元化,我觉得这两者有很大差别。百度非常相信搜索的社区化这条道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2003年的12月份推出“贴吧”,现在中国网民想到找一些信息的时候,首先想到百度,不仅因为百度中文网页数目搜集的最全,也是因为他知道到百度上,不管他的检索词是什么,总能够找到一批跟他兴趣相同或者类似的人,他们可以交流,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他找到一种归属感。很多信息在网上静态的网页出来之前,在百度的“贴吧”里就出来了,这是对传统搜索形式非常有效的补充。    
    你重新建一个网页检索的库并没有那么难,但是要把这些用户同时移走,难度就大很多。我们对社区是非常看重的,但是这个社区是以搜索为基础的,而不是像其他门户网站为了更多注册用户而做社区,百度的社区是为让大家找到更多的信息而做的。    
    方兴东: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的动作?    
        
    李彦宏:我们在6月份又推出了带有社区性的服务,叫做“百度知道”,有人可以在这儿问问题,也可以回答问题,回答好的可以增加一些积分。这个业务目前成长的势头也非常好。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5)

    主持人梁树新:关于超女和“贴吧”的问题,你有没有关注超女?    
    …    
    李彦宏:我自己对超女没有太多兴趣。我知道超女是非常火的,这个贴吧有可能一天就上数万个帖子。这个现象之所以能够被贴吧抓住,也是因为它本身的机制,就是它可以及时地发现新的兴趣。我们用户要找的东西,但是互联网上的静态页面不能足够反映出来,那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社区反映这些信息和感受,这就导致突然火起来的现象在百度的贴吧里聚集了最多的相关人群。    
    主持人梁树新:不知道超女成就了贴吧还是贴吧成就了超女。    
    …    
    李彦宏:这是一个机制问题,百度贴吧2003年12月就推出了。不管是超女或者超男出来,总有一个地方表达他的意见和分享他的信息。    
    李彦宏:我曾经得到三位高人指点    
    主持人梁树新:你曾经说过,你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得到高人指点。什么时候有哪些高人给了你指点?…    
    李彦宏: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三个人对我后来事业上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第一个人是我在美国学校里的导师,他的研究项目其实并不是搜索引擎类的技术,我一进他的项目组,他就告诉我说,你以前读本科学的是信息检索,你来跟踪信息检索方面最先进的技术,看看有没有什么将来可以用在我们这个领域的。    
    我在美国读书的两年半当中,一直被要求来跟踪最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或者信息检索技术,就是1992到1994这个阶段。我得益于此就是在很早期就在跟踪搜索引擎。1994年我决定出来工作时,放弃博士学位,他也能很开明地同意我这样做,也不容易。因为学校里的教授总是希望自己最好的学生将来也去做教授,将来大家形成一个圈子。当时我告诉说我的兴趣是想进入工业界时,他说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工业界的事,你也没有必要读博士学位了。    
    第二位所谓高人就是我第一份工作时候的那个老板。这个老板是耶鲁大学的博士,是工业界少数几个在学术上非常优秀的人。他既有非常聪明的头脑,在学术上他很尊重科学家,很尊重知识。同时他又是一个很实际的人,他很关注实际的实现。所以他也是自己创业成功的,他自己做了一个公司,但是在做公司之前在“贝尔实验室”做了很多年的研究。    
    我一见他,一谈论问题就能相互激发各自的灵感,在一块很舒服,他对人也很好,他很有钱,把公司卖给道•;琼斯了。他给我很多帮助,同时也让我看到一个有知识、很聪明,在学校里是好学生的这么一个人,可以说在工业界是做得很成功的。    
    我出国时是1991年,国内的环境,大家还是觉得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状态。这个老板让我感觉靠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做得非常成功。同时,因为他非常开明,给我很多自由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超链分析的专利就是在那个时候发明的。    
    第三个高人就是我后来加入Infoseek,我的老板是CTO,他被提拔起来以后要找个人替代他原来的位置,因为那个时候搜索引擎系统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了,他需要找一个能够了解整个搜索引擎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找来找去找到了我。我在这之前很多年一直在做搜索技术,但是我还不知道一个工业界,实用的搜索引擎系统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一开始加入的时候,头两个星期没干活,就是我们两个人关在办公室里给我讲,哪些地方度很关键,哪些地方用了小的技巧可以避开一些难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把实现各个模块的很优秀的工程师叫过来给我讲细节。在他看来,我是惟一一个能够听懂所有模块的人。    
    与此同时,Infoseek作为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我进去的时候股票5块钱,一年以后涨到100块钱,后来因为犯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又跌下来。整个这些经历对我后来做百度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些人都教了我很多对于后来很有价值的技巧和知识。    
    方兴东:现在跟他们还有联系吗?    
    …    
    李彦宏:我跟Infoseek的CTO联系还是比较多的。    
    李彦宏:梁冬来百度前自信不足    
    主持人梁树新:这是一个网友的问题,估计是梁冬的粉丝,可爱的原凤凰主持梁冬是不是看你们快上市了,连主持人都不当了就跑去跟你了,他现在是亿万富翁了吧?当初邀请他加入你们公司有没有炒作的成分?他在你们公司还是那么能说会侃吗?    
        
    李彦宏:我觉得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不是说他看百度快上市了,他来我就要。我认为他能为百度的发展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我才请他来的。我这个人不是一个喜欢炒作的人,请他来显然不是为了炒作,如果是炒作,代价也太大了点,我的副总裁职位就给出去了。请他来是因为他对品牌的理解非常到位,尤其是大众的品牌,他在电视台里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帮助电视台推广品牌的,后来阴差阳错做了主持人。他帮助其他公司做一些品牌规划,做一些活动等。他不仅有很好的市场品牌感觉,也积累了不少推广的经验,我找他时主要看中他这些东西。    
    他来了之后,也的确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他对于百度市场品牌推广的看法角度非常独特。与此同时,以前在传统媒体领域做的人,对于IT公司的文化、行事的方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加入之前他就问过我很多遍,他说你觉得我真的能适应吗?我跟他讲,我不能够保证你一定能够适应,但是我能够保证如果你在百度适应不了的话,你在其他任何IT公司都适应不了。所以他进来之后,大家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他也在迅速地进入角色,学了很多东西,也做了很多贡献。    
    方兴东:我发现你和梁冬一样有很多民族情结,是工作需要还是内在的东西?    
    …    
    李彦宏:归根到底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大家有一些共同之处不是偶然,是因为理念相同或者相似才走到一起的。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6)

    李彦宏:希望博客网能成功上市,告诫别指 望一夜暴富    
    主持人梁树新:还是网友的一个问题,今天李总到来,又有博客的董事长方兴东跟你一起交流。大家想知道你对博客网发展前景的看法是怎样的?    
    …    
    李彦宏:博客网是近年来新兴一个现象,这意味着跟其他非常成熟的网络公司相比,博客网应该没有太多的劣势。这一块如果做得好,我相信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我也希望博客网将来能够成功的上市。百度五年多的历程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在团队的建设上,因为大家都处在高速成长的领域里,英文里有一个词叫做,当你长得过快时,发现有一些东西不适应。原来认为不需要有流程的地方,人多了以后可能就不工作了。有了流程,大家又觉得很烦琐。很多人单干时觉得效率很高,团队一起干时,有很多麻烦需要协调和沟通。     
    我觉得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你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准备或者预期,就是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那么顺,应该把困难估计的更足一些,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研究市场的需求,要开诚布公地讲,要讲诚信,做事情要比较专注。很多东西都是一步一步来做的,不要指望一夜暴富。我们根本不是暴富,而是经过几年努力工作才得到的。    
    主持人梁树新:目前百度是750人,如果再加上300个新来的大学生,你会怎么管理?    
    …    
    李彦宏:高速成长的公司都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下子来了很多新人,会暴露出很多新的问题。但是好在我觉得百度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坚持一个“硅谷创业型公司”的文化,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而且大家相互帮助的精神也非常好,股票期权的机制也很健全,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做得很好。我自己跟新进来的员工在聊的过程中,大家还是非常喜欢这样一个环境的。很多人觉得出了学校又回了学校,氛围非常自由、非常宽松,也的确能够激发出来很多人的创造力。    
    李彦宏:融资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方兴东:股价这么高,对新进的人怎么激励?    
    …    
    李彦宏:大家看到的这种高是跟过去相比,这次是公开上市,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是在这之前,百度还做过三次的融资,每一次融资的时候,尤其是越往后,这些投资人或者潜在的投资人都在抱怨说你们怎么这么贵。2004年我们做了上市前最后一次融资,当时融资时,市盈率就上百了。我们跟一些投资人讲时,他们说你疯了吗?我说你不能看过去,你要看现在投进来一块钱,以后是多少钱。这种潜力只有你往前看的时候才能理解,现在大家抱怨股票价格高跟一年前的抱怨是一样的,我都习以为常了。    
    方兴东:百度第一大股东是风险投资,还不是你。    
    …    
    李彦宏:自己需要把握什么时候去融资,融多少钱,这是一个很艺术性的问题。有些时候你需要去花精力做融资,有些时候你要去拒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