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 >

第28部分

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第28部分

小说: 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现他对新闻有兴趣,二话没说就替邓洪办妥转系手续,进入他的门下学习新闻。 
  自从《华盛顿邮报》披露水门事件而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以来,美国文科最优秀的学生都纷纷投入新闻系。当初以为写文章是好玩的他,转入新闻系后才发现高手如林,这才想起有说美国大学入学容易毕业难的忠告。既然上了船,只好硬着头皮应战,别人写两篇文章,他就写三四篇。很多老美学生虽然嘴巴说得顶呱呱,但是写起来就苦巴巴。由于在深大读英文时用的是语法大师许国璋的教材,词汇量虽然不多,但语法比他们强。就这样,由于投稿量多,语法较强,这位带着广东口音的外国学生竟然被大学校报Sundiɑl录用为记者。 
  “在穷于应付学校功课的同时,我和很多留学生一样在学费上遇到后院起火的问题。我是自费留学生,担保的林老师已出了很大的力,我不能再去麻烦她;在中国的家人不需要我的照顾已经很好,更不用说寄钱来;而自己又不是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可以申请奖学金或助学金。为了支付昂贵的学费,别人在沙滩上晒太阳时,我冒着南加州烈日去做园丁;别人在炫耀他们的新车时,我在一旁汗流满脸地为汽车打蜡;别人在星期五晚到外面喝啤酒开派对时,我正双手托着盘子在餐馆做服务员。”他娓娓而动情地说给我听。 
  “记得最清楚的工作是在好莱坞山上送中国外卖。当时刚从朋友手中以250美元买到一辆大众牌甲壳虫小车,在好莱坞山下的一家小型中餐馆找到一份送外卖的工作,山上住着很多电影明星及导演。车的消声器坏了,爬坡时声音十分大。马达声在山谷回响着,有些客人看到我这辆破车,会多给几元小费,并说:‘拜托,拜托,用这钱去修一下你的汽车吧。’不过也有些客人并不讨厌我这老爷车,他们说,‘一听到汽车声音,我就知道中国菜要送到了。’“钱一元一元地赚,一分一分地省,但是到学期开学时,辛辛苦苦赚来的几千美元,一下子就上交给学校。有时算一算,假如我将这些钱换成人民币,我可以在中国过很舒适的生活。但是,想起家人对我的期望,想到奶奶的眼泪,我又打起精神来继续白天上课,晚上或周末打工。” 
   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前半年,他有幸被学校推荐到全美电视网(NBC)做实习记者。“我一直认为媒体应充当替弱者主持公道的角色,恰好我被安排到著名的Dɑvid Horowitz的《讨回公道》消费权益节目制作组。我们利用媒体的力量,向一些美国主流大公司挑战,迫使这些大公司不得不屈服于平民百姓。” 
  “有一次,一对80多岁的白人夫妇被一家投资公司骗去所有的储蓄,执法部门又推说是属于民事官司,应该自己去找律师,而他们根本无力聘请律师。在四处求助无门之际,他们找到了我们的制作小组。刚开始,这对夫妇对我这位刚过21岁,到美国不到四年,说英语有口音的中国实习记者半信半疑,但是我带他们和摄影机到警察局,直接要找拒绝接案的警察查个清楚,当警局的主管发现我们是《讨回公道》的采访记者时,他们马上指派另一名侦探来处理此案,不到两个星期,警察就将全部的钱追回来。” 
  “虽然这份实习记者工作是不付薪的,但是半年的实习,让我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经验。等到我毕业时,由于实习表现不错,在Horowitze及我的教授的推荐下,我被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洛杉矶时报》录用,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一般都是先到小报跑几年新闻,到进《洛杉矶时报》工作已经是新闻职业的顶峰。没想到我这位到美还不到四年的中国留学生,居然一下子被《洛杉矶时报》录用,令不少同学大跌眼镜。”听到这里,我心想,这个家伙来日肯定会大获成功的。 
  《洛杉矶时报》能聘请他,也有它的原因。原来80年代,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的大批居民纷纷涌入南加州,聚集在圣盖博谷一带,而这里的媒体都被中文媒体所占去,为了抢回市场,《洛彬矶时报》在华人社区推出中英双语版报纸,每星期都在英文报中附送四页的中文新闻,加强对华人社区的报道,以吸引华人读者。 
  “由于我懂中文,又会普通话及广东话,报社对我相当器重,让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需要和其他记者一样每天都要发稿。一些华人社区人士发现《洛杉矶时报》也有会说中文的记者,大吃一惊。不过,好景不长,8个月后,《洛杉矶时报》中止了中文版。意气风发的我,突然间尝到了在美国失业的滋味。” 
  “更糟糕的是,我的实习期快完,而身份也因为突然失业而将泡汤。天无绝人之路,比起四年前刚到美国,我起码有了学位,我有两手准备,寻求华文媒体的出路,另外,万一找不到可以办身份的工作,就回学校继续念书,拿学位,等身份。” 
  “幸好我在替《洛杉矶时报》跑新闻时就结识了王艾伦、陈青、应诗澄等几位热心的华文记者,我一开始在华文报社找工作时,他们替我推荐,我申请的第一间报社是《世界日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笔试,总编辑郭俊良再和我面谈两个多小时。” 
  “因为我支持‘民运’的态度不明确,郭总也很为难,毕竟该报是台湾最大报系《联合报》在美的子报,创办人王惕吾是国民党的中常委委员。如果聘请一位来自大陆,而反共立场不明确的记者,风险太大。上报了一个多月仍没有下文。在此同时,《国际日报》的王艾伦找上门,她知道我是美国新闻学院科班毕业的记者,二话没说就说服社长陈英聘请了我。” 
  上班不到一个月,美国就爆发一宗中国留学生杀害教授的大案。一名来自北大,名叫卢刚的留学生,因为没有争取到奖学金而迁怒于系主任、指导教授及另一位得到奖学金的大陆学生,他一气之下持枪杀害了这些人。 
  “事件刚爆发,马上引起全美中英媒体的关注。《世界日报》派出记者到学校作实地采访,而《国际日报》由于经费有限,而只能让我作电话采访。经过多番联络,我找到当地的警察局长,这位局长听说我是来自中国的,马上谈起半年前他太太随参观团到中国的经历,我也没有急于追问案件的情况,反而和他谈起中国的风土人情。” 
  “没想到第二天他主动打电话找我。卢刚在行凶前曾留下几封信,有一封是中文的,他想请我帮他们翻译一下。原来是卢刚的遗书,他陈述了他一生受重视,而来美后因为受他人排挤感到不平而持枪杀人的动机。我并没有拿去发表,局长看了译稿,赞扬我的速度及功力。我便趁机问道,既然他的杀人动机已知道了,有没有可能将此谜团公布于众,以教育社区及他人。他知道我的意思,不仅同意我发表,而且还传给我卢刚用英文写的遗书。第二天,《国际日报》头版头条揭开卢刚杀人案的真相。报纸发行一个多小时后,全部售完,马上加印。” 
  卢刚事件后,《世界日报》开始后悔了,不断想让邓洪回去。但是,《国际日报》给他很好的机会。一年后由于郭俊良的力邀,他转到了《世界日报》。 
  《世界日报》给他很大的自由空间,派他跑一些与美国主流打交道的门径。开始是警案局、法院,后来跑美国主流政治。“我先后采访过美国总统尼克松、里根、布什、克林顿等政要。”他不无自毫地告诉我。“在一个胶卷中,前面是我摄的克林顿的照片,后一部分是中餐馆女老板尸体照片,这样的经历,只有记者才会遇到。”在记者生涯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不平则鸣,他利用自己对美国政治及警察、法庭等机构熟悉的便利,以及在“讨回公道”学到的知识,于是在报纸上开起了“消费者权益”专栏,替华人消费者打抱不平。在采访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忘年之交,包括在美国以及全球刑事科学界享有“神探”之称的李昌钰博士,美国首位华裔女市长陈李琬若,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等。 
   “最令我难忘的是报道民权案件。其中有一位名叫张晋蜀的律师来自北京,有一次他带家人去一个商场购物,他太太在用洗手间时,被几位墨西哥裔的女子围攻殴打,张晋蜀赶忙进去解围,警卫人员打电话报警,来到的墨西哥裔警察看到是东方人的面孔,他跟墨西哥裔的女子用西班牙语讲了几句话,就将张晋蜀夫妇当着他们小孩的面逮捕。另一宗是一位名叫林香琴的台湾女子在高速公路被拦下,警察看她是东方人而要求她提供美国护照或绿卡,她想打电话给她的美国丈夫,却被警察殴打一顿,后来她坚持要打电话请律师,却被警察脱光衣服,在又饿又冷的监牢中,林香琴度过了一天一夜,被保释出来一个星期后,她找到我时,仍是伤痕累累。我独家报道这两宗案件,引起社区的愤慨,最后在社区的压力下,这两宗案件都得到完满的结局。由此,我深深感觉得我们华人身为少数族裔,到处受到歧视,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必须了解美国的法律,因而萌生了念‘法律’的念头。” 
  “当时,我刚与在餐馆打工时结识五年多、美丽而聪明的台湾女友杨弘如结婚,她正在念学费昂贵的医学院,如果我念法学院,每年要付1万多元,而我的薪水不可能同时支付两人的博士学位学费,但是,我异想天开的想法得到小杨的支持。我报考了曾培养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whittier法学院,就这样,我白天工作,晚上在夜间部上课。到了第三年,小杨从医学院毕业出来做实习医生,开始有一些收入,我就辞去做了七年之久的记者职位,专心读书,同时到几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兼职。” 
  1998年2月,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辛劳,邓洪终于获取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获取到申请律师执照的资格。同年6月,他考取了美国最难考的加州律师执照。就是在等候结果的两个多月里,他将近20万字的《神探李昌钰》一气呵成。 
  取得律师执照后,他本可以申请政府检查官或其他大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但他选择了自己喜爱做的事——利用法律替华人服务! 
  开始,许多人只知道记者“邓洪”的名字,恰好他多年的好友,Lee Baca要出来竞选洛杉矶警察局局长一职,于是邓洪主动参加他的助选团,替他在华人社区造势,经过一番奋战,Lee Baca当选了,公众也知道邓洪转行了。这又是一次机缘,在他的命运中。 
  大部分的华人律师都是做“移民事务”,相对来说这是既省事又有稳固收入的。但他觉得华人新移民经常会吃亏,便选择了刑事辩护这个颇费心力的行当。但这是个冷门。由于担任了Lee Baca的顾问,又熟悉警察局的事务,办起案来相当顺利。在开业不到一年时间,就打赢了一宗震惊南加州的“和尚强暴案”。“一位来自台湾的法师,被指控强暴及欺诈其信徒,所谓的受害者三番五次召开记者会,这位法师也随后被警方逮捕,法院不准保释。检察官提出四项指控,如罪名成立,他可能被判125年的牢刑。在媒体的宣传下,这位法师声誉全毁,寺庙信徒全散了。”一群尼姑找到他请求还师父的清白,他和有几十年刑事辩护经验的老美律师Montie Reynolds配合默契,顶着压力,开庭第一天,就揭破了所谓的受害人曾威胁过法师付钱,并曾用同样的手法诬告过四位医生的谎言。 
  开庭当天,法官就裁决,检方的指控不成立,撤销所有的罪名。随之,邓洪律师事务所的名气也在南加州越来越大了。 
               旷昕     2000年6月9日于深圳河畔         

 (全文完) 

【 txtsk , 4020电子书,TXT BBS,搜刮各类TXT小说。欢迎您来推荐好书!】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