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被忽视的衰老速度 >

第8部分

被忽视的衰老速度-第8部分

小说: 被忽视的衰老速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医疗对于衰老“从不敢言治”、“毫无办法”,乃至完全放弃的深层原因。 
  目前,我们人类对于生命和健康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真正对于生命的了解还很少很少,我们还处于对生命健康的非常模糊的认识阶段,现代医疗所做的“杰出”贡献很可能是以“缩短寿命”为代价,而治好了我们的“病”。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方式是“堵”而不是“疏导”,打乱了身体的正常的生理过程,“治标不治本”:即“不管病因,只管结果”,治好了你的疾病症状,但是引起这种症状的“病因”却仍然留在体内。 
  对于很多疾病,是靠身体自然的免疫力使之恢复好,还是用药物治疗好,仍然是个疑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自然恢复对于身体本身,甚至对于寿命肯定是有益处的。但是,我们已经养成了依靠医疗的习惯。 
  如果说以细菌病毒为主引起的“症状”可以治疗的话,那么—— 
  慢性病是“不能治”的,也是“治不了”的! 
  50年来,从没有一例慢性病被征服过! 
  所有的药物对于患慢性病的身体和器官都是“外力”,即有问题的器官在“外力”作用下,功能恢复正常,在外力消失时,身体或器官就又不正常。就必须吃药继续施加“外力”,使功能又恢复正常。也就是说只能用药物来掩盖症状!不吃药时,症状又显现出来。 
  这种不断地吃药的过程,除了给医疗带来巨大利润、成全了医疗行业之外,给你的身体并没有带来任何好转。 
  目前的疾病诊疗越来越依靠医疗设备来确诊,习惯于看到“指标”来静态地确认“正常或不正常”。据有关统计:由于平均化,似乎同一种病就可以用同样的药物治好。而实际上,有时检查指标可能相同,而病人的实际情况可能千差万别:有的正在好转中,有的正在恶化中。同一种药在不同的人身上,由于体质的不同、适应性的不同、耐药性的不同,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造成医生治好的病人和杀死的病人一样多,西方有一本书,书名就叫《别让医生杀了你》。 
  静态的诊疗体系已经严重落后,动态的指标分析诊疗体系,才能更准确地诊疗一个人的衰老和疾病变化趋势。 
  感性化生存引发各种慢性病,并把慢性病按照医疗健康的思维模式、作为“疾病”来治疗。 
  这是感性健康时代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之五。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 
  如何使自己始终处于较佳的健康状态?谁知道?谁会告诉你? 
  社会上有没有这样的健康服务机构? 
  治病防病的医院和卫生机构充当健康机构,并肩负健康教育的社会责任,他们行吗?   
  第三章 感性健康解决不了的难题(12)   
  现代医疗体系事实上是一种等待你生病的机构,甚至是一种希望你得病的机构! 
  医学体系本该是生命的安全带,是一种防止人类健康状况恶化的重要手段。但今天,医院实际上是一种“等待你生病的机构”,而不是保证你健康的机构。卫生保健实际上是“疾病保健”。所谓的健康保健专家实际上都是疾病专家。 
  医疗体系与健康的深层次矛盾,更是感性健康时代解决不了的难题 
  “医院是希望病人越多越好,还是希望病人越少越好?” 
  “药厂、药店希望买药的人越多越多,还是买药的人越少越好?” 
  “医疗设备厂商希望客户多,还是少了好?” 
  答案显然会让渴望健康的人们感到失望。 
  因此,可以认为,以医学为主流的社会健康体系,已经成为人类健康发展的障碍,应当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九、健康依赖“医疗”,我们在“疾病”的漩涡里根本出不来 
  社会健康体系的恶性循环正是医疗体系的生存之道 
  医院成为一种不断“大丰收”的“守株待兔”者 
  健康理念的错误使现代医疗得以生存得更好的根源 
  一方面,目前的健康模式已经不适应人类健康的需求,甚至成为人类健康的直接元凶,另一方面,目前的社会健康体系却非常适合“感性健康时代的生存”,要其退出历史舞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上所有的八个方面的分析都充分说明了目前的健康观念,为人类提供了充分的健康错误积累的条件和土壤。而且九大趋势都越来越严重、大有不可阻挡之势,使感性健康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疾病时代,而各种疾病的不断暴发,就使得人类更离不开医院,离不开医疗,离不开医生。 
  这正是感性健康时代的生存之道。 
  首先,目前的健康体系导致人类的健康教育处于真空地带,人类的健康实际上处于“三不管”的边缘地带,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由于感性健康时代的标准是“不致病”、“凭感觉”,使得很多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被边缘化了,也使得感性健康时代的健康体系极不完善,漏洞百出。 
  人类的健康大环境是各行业的“安全体系”,即无论是什么行业只要“不致病”“不出事故”就是合法的,无论是环境、食品、工业、服务业、信息业都是如此。 
  而目前所谓的“安全”就是只对你负责“短时间内只要不致病”。至于这种外表看似安全的健康“因素”里边、所包含的“长期不健康因素”的刺激,致使你在10年或30年后得了不治之症,也属于“安全”的范畴。 
  换句话说, 感性健康时代是“先让你得病,又给你治病”的时代。因此,这样不断延续的结果,就是各种疾病越来越多,而医疗也越来越发达、越强大,人类也越离不开“医疗”模式。因此,感性健康时代决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有一天,当数字健康时代来临的时候,还会和数字健康时代“争”客户,这是必然的。 
  但是,由于“医疗”和“健康”自身的矛盾将愈演愈烈,也会加快其自身的灭亡。 
  毕竟,感性健康时代已完成其历史使命,该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第二部分 数字健康时代   
  第一章 以衰老速度为中心的时代(1)   
  健康重心由疾病向衰老速度转移——以衰老速度为中心的时代 
  现在的所谓健康就是“没边没沿、没着没落”的无病状态。 
  衰老速度才是衡量健康的唯一标准。 
  “投资”疾病必将收获疾病! 
  而投资衰老速度将收获30年年轻的生命! 
  我们目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和“健康”讨价还价!因为病了可以去医院。 
  而衰老速度不可以讨价还价!因为你直接失去的就是你的生命。 
  青蛙与池塘的故事 
  一群青蛙幸福地生活在大池塘的一角,池塘的另一边是一片睡莲。青蛙们还偶尔游到睡莲那边,跳到睡莲那舒展的叶片上嬉戏。 
  一天,池塘里流进了一些刺激睡莲生长的化学污染物,它们可以让睡莲每24小时增多1倍。这对青蛙而言是个问题,一旦睡莲覆盖了整个池塘,他们将无处容身。 
  假定:如果睡莲可以在50天内覆盖整个池塘,而青蛙有一种阻止睡莲生长的方法,但是,需要10天时间来将这个方法付诸实施,因此,为了避免无处容身,青蛙必须在第40天结束之前开始行动。那么,第40天的时候池塘会被睡莲覆盖多少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方法是倒推。我们知道,到50天结束时,池塘会被睡莲完全覆盖,第49天,池塘将会被覆盖1/2;第48天,被覆盖1/4;第47天,被覆盖1/8;以此类推。在第40天结束时,也就是青蛙们能够采取行动的最晚时间,池塘被睡莲覆盖了的比例是1/2的10次方。这是一个非常小非常小的数字,还不到千分之一。这意味着,如果青蛙们要想避免陷入无处容身的危险境地,他们必须在睡莲所覆盖的面积还不到整个池塘的千分之一时就采取行动。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对在很远的地方发生的非常小非常小的事情保持足够的警惕,并及时采取行动。 
  问题:睡莲覆盖池塘千分之一时,青蛙会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吗? 
  青蛙靠“感觉”能够成功的阻止睡莲的侵袭吗? 
  睡莲的覆盖速度其实是有规律的,青蛙知道利用这个规律阻止睡莲吗? 
  如果告诉青蛙,40天时,它必须行动,否则将无容身之处,青蛙会相信吗? 
  青蛙能躲过这一劫吗? 
  答案非常清楚:不可能! 
  这个青蛙就是我们的生命,这个池塘就是我们的身体。睡莲的覆盖速度就是我们的衰老速度,我们身体的池塘里一样充满了化学污染物将加速我们的“衰老”,目前感性健康时代的“各种污染”也正好把我们的衰老速度增加了1倍。当衰老达到某种情况的时候,就像睡莲覆盖了整个池塘,迫使我们如青蛙一样面临绝境——死亡。 
  整个问题的关键是:青蛙必须懂得数字,懂得用数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懂得精准计算并对微小的变化保持高度警惕,并按数字计算的精准时间来采取行动。只有这样,青蛙才能避免被赶出池塘的命运。否则,如果靠动物的感觉,池塘在被覆盖千分之一的时候,它必然还是高枕无忧。而此时的高枕无忧也注定了青蛙将丧失容身之地的命运。 
  也就是说靠感觉必输无疑,而输掉的还是整个生命——这就是目前人类健康的真实写照。 
  其成败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靠感觉、还是数字?靠感觉必输!就像感性健康时代,因为我们无法对于微小的变化保持高度警惕。 
  因此,往往还在我们高枕无忧的时候,死神就找上门来,就像睡莲已经猝不及防地覆盖整个池塘,使青蛙无处容身。 
  只有靠数字的方法,我们才可以清晰的知道,“睡莲”在第几天会覆盖多少池塘,我们在什么时候采取行动,才会游刃有余地阻止其覆盖。 
  而且我们要非常清楚,即使晚一天,生命就将不复存在,而提前一天,命运就将彻底改变。 
  感性健康时代,我们靠“动物”的感觉无法判断自己所面临的危险,轻视我们周围所面临的“危险”,无法对周围环境和身体的微小变化保持高度警惕,是生命早衰和夭折的根本原因。   
  第一章 以衰老速度为中心的时代(2)   
  因为受人类感觉的局限,只有靠数字的方法才能判断和解决这种危险。而且,我们所面临的环境要复杂得多、恶劣得多,决不只是“一片睡莲”在侵蚀生命,而且也不只是一种“刺激睡莲生长的化学物质”,即人类所面临的危险要比青蛙高成千上万倍。 
  这个故事清楚的说明:用动物式的感觉,人类的健康是注定要出“大问题”的。只有用“数字化”的方法,来精准解决人类的所有生命问题,关注身体和环境的任何“微小变化”,才是人类健康的唯一出路。 
  我们必须迎接人类的健康新时代——数字健康时代。 
  在感性健康时代,人的健康以疾病为中心,而实际上,疾病远不是人类健康的全部,而只是人类自然衰老过程中,一个打破衰老进程的一个“很小”的因素,尤其和那些大肆“偷走”人类生命的重大“加龄因素”比起来,更是如此。 
  现代科技已经证明,人类本身是一个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设定好的、按一定的规律和衰老进程会自然衰老的生物,这就是自然衰老。按照这个自然衰老程序,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使用”身体,那么,人类的寿命大约是120~150岁。 
  但是,这个自然衰老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对于生命的“消耗和使用”,即生活方式的不同, 衰老程序也会随机的发生改变,这就是“随机衰老理论”。 
  “随机衰老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目前人类的寿命只有70多岁。那就是目前人类生命的“使用、磨损和消耗”方式是“极端错误的”,从而大大加快了生命衰老的进程。 
  但是,“随机衰老理论”也给了我们希望:即如果我们“科学精准”地使用生命,我们也有可能延缓生命的衰老进程,从而大大延长人类的寿命。 
  到那时我们不但可以活到120~150岁,也许我们可以活到200岁,甚至更高的寿命。 
  我们“破坏式”地“使用”生命,改变了身体自身的基因衰老程序,使我们的寿命减少了一半,那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更加精准、更加正确”地“使用”生命,我们的寿命可以延长一倍吗?如果是这样,我们人类的寿命就可以达到240~300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