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野兽人生 >

第22部分

野兽人生-第22部分

小说: 野兽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虚张声势

    13虚张声势    
    ——南美洲雨林里吼猴的叫声    
    南美洲雨林中的吼猴,是世界上最聒噪的动物之一。它们结群而居,天一亮,就开始吼叫,结果一呼百应,整个族群中不分男女老少,都吼成一团;而在远方的另一族群,也会不甘示弱地大吼特吼,于是整片森林都弥漫着此起彼落的吼声。吼猴每天成群结队在它们的领域里巡游,边走边吼;不同的族群在听到对方的吼声时,常会互相尊重对方领域,而很少正面遭遇。但有人在一场暴雨中看到3队吼猴在一个峡谷中狭路相逢,也许是暴雨掩盖了它们的吼声,3队猴群在看到对方后,竟都惊慌失措,一边大吼一边四处奔窜,结果刹那间逃得一只也不剩。    
    启示:声音大的人并不表示胆子也大,有人像吼猴一样吼个不停,无非是在虚张声势。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卑颜屈膝

    14卑颜屈膝    
    ——欧洲野牛的有阶级生活    
    在阶级分明的动物群中,下阶的雄性动物如何向上级表示恭顺是一门“学问”,它们用的纯粹是肢体语言。地位低的欧洲野牛,在走近地位高的牛老大身旁时,会低垂眼睫毛,这样它们虽然看不到对方的“脸色”,但却绝不会受到攻击。地位低的野狼,在走近首领身边时,也会低下头来,将两耳往后垂,眼神内敛(自我反省的模样),并将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如果地位低的动物“失礼”,被高位者觉得它心存挑衅、“居心叵测”,立刻会受到教训式的攻击,但只要地位低者再度表现出恭顺的模样,位高者也会“见好就收”。    
    启示:所谓的“卑颜屈膝”,并非人类独创,而是动物遗产,人类只是以语言文字又让它更上一层楼而已。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所谓专家

    15所谓专家    
    ——由肢鱼的坚定想到的    
    动物学家很早就发现了肢鱼的化石,这种鱼鳍像四肢的鱼,被认为是鱼类爬上陆地,演化成脊椎动物的关键性角色之一。“可惜的是,肢鱼已经绝种”,20世纪初的鱼类专家都如此公认。    
    直到1938年,一条在南非海域捕获而被运到伦敦的怪鱼,被鉴定为是“已绝种的肢鱼”,鱼类专家才又热烈展开了搜寻“活化石”的工作,在非洲各地的渔村贴出有巨额赏金的公告。最后,在印度洋的科摩罗群岛终于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当地渔民说,这种鱼是他们司空见惯的鱼,并不好吃,他们喜欢用肢鱼的鳞片来磨平粗糙水管的管壁,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种鱼竟是被视同珍宝的“活化石”。    
    启示:所谓的专家,因受限于经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反而不如身在其中的村夫。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打人看身份

    16打人看身份    
    ——猴子的欺软怕硬    
    科学家以猴子做实验,用电刺激它脑中的某个部位,即会促发它的攻击行为,这个区域可以视为攻击行为的神经中枢。这似乎表示,攻击性不仅是本能,而且还有与生俱来的“配备”。但我们还要看这只猴子在受到刺激时,它面对的是什么对象。猴子的族群是有阶级性的,如果在它面前的是阶级比它低的猴子,那么受到刺激的它会不客气地攻击这只倒楣的猴子。但如果在它面前的是阶级比它高的猴子,那么受到刺激的它不仅不会攻击,反而会夹着尾巴逃走。后来的学习认知,压抑了它原本具有的攻击本能。    
    启示:人比猴子更具有认知能力,碰到这种情形,他们不但不能“夹着尾巴逃走”,还要“强颜欢笑”。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蝙蝠与蛾的智力较量    
    某些蝙蝠以蛾为猎物。蝙蝠虽目盲,但却可以发出频率高达每秒23万振幅的超音波(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振幅在20到18万之间),蝙蝠判读这些声音的回音,就可以判断蛾的位置、速度及方向,而加以扑杀。    
    为了对抗这种威胁,有些蛾就调整它们的听觉器官,使自己能收听到蝙蝠高音调的叫声。有一种蛾更能发出模拟蝙蝠声音的拍答声,来干扰敌人的声纳系统,制造错误的情报,而使敌人转向。蝙蝠具有“超能力”,蛾为了生存,自然会发展出一套能侦测并破解其“超能力”的策略。    
    启示:当一个国家发明出某种精密武器时,敌国通常也能发展出能勘测、反制这种武器的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远如此。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残酷的默契

    18残酷的默契    
    ——加拿大驯鹿的绥靖政策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动物界里,引进外敌常是淘汰自己内部不良分子的最好办法。    
    加拿大北部的驯鹿,每年会循着一定路线迁徙,狼就利用这个机会来猎食。当狼群发现一群驯鹿时,它们通常是先做一连串试探的冲撞,以找出鹿群中跑不快或跑不动、受了伤的弱鹿;然后再集中火力,轮流领头追赶,合力扑杀这只弱鹿。当狼群在扑杀弱鹿时,鹿群并不前来救援,但也不惊慌乱窜,而是停止奔跑,站在远处。鹿群和狼群之间似乎有某种默契,事实上,狼群很少能杀害健壮的驯鹿,它们扑杀通常是有病、畸形、孱弱的、在大迁徙过程中应该被淘汰的弱鹿。所以狼群对鹿群整体而言,还是有益的。    
    启示:人类也是在各种竞争中将强者胜出,将弱者淘汰。不同的是人类的这种进化使他们更关爱和扶助弱者,而非坐视不管。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大愚若智

    19大愚若智    
    ——海鸥的亲子行为    
    鸟类筑巢孵蛋,是一种本能。有一种海鸥,在孵蛋时,如果蛋掉到巢外,它会站起来,将蛋再推回巢里。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种舐犊情深的举动,也就是有“心思”的行为。但海鸥其实只“认”得蛋上的特殊斑纹,动物学家曾以一系列的实验证实,海鸥的这种行为跟蛋的形状及是不是它的蛋都没有关系,只要是有那种特殊斑纹的东西,它都会将它们推到巢内,加以卵化。科学家将各种立方体、三角锥、圆柱体的木块涂上那特殊的斑纹,海鸥就会煞有介事地坐在上面,想将它们卵成小海鸥。    
    启示:所谓“大愚若智”,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看似颇有心思的行为,其实只是来自维护自身利益的本能反应。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都是无聊惹的祸

    20都是无聊惹的祸    
    ——一只大象的贪食症    
    动物园里生活着一只名叫塔丽的大象。每天,这只大象都是由一名专门的管理员定时供应食物,照理应是绝不会挨饿的,但是,这只大象还是会不停地吃由游客丢进来的各种可吃和不可吃的东西。    
    一天,艾尔伯特教授为了对大象的这种行为作一个全面的调查研究,经动物园主管的同意,他扮演成游客在这只大象的象舍外整整呆了一天。他的记录如下:1998年4月26日,从早晨8:30到晚上16:30,母象塔丽共吃了如下食物及垃圾:正常食物青草400千克,还吃下了游客给它的1706粒花生米、1030个苹果、1089片面包、811块饼干、199瓣橘子、17根香蕉、1个汉堡、1条鞋带及1只女用皮手套。    
    经过观察研究,艾尔博特得出结论:动物园里的动物之所以吃个不停,完全是因为无事可做,也就是“无聊”。    
    启示:在缺乏适量刺激的情况下,人也会靠吃来打发无聊,填补空虚。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愚人节的由来

    21愚人节的由来    
    ——一只雄师的愚人游戏    
    动物学家摩里斯报告说,在某个动物园里有一只雄狮,以戏弄观众来解除自己的烦闷。它撒尿时,是朝后方的某个方位直直射出;当观众在兽栏边安心地观赏被困在笼中的百兽之王时,这只雄狮会突然朝铁栏射尿,于是栏外第一排几个倒楣的观众就会受到尿骚味的“洗礼”,所有观众都惊叫地四处躲闪,然后再慢慢靠近栏边看个究竟。时间久了,这只雄狮竟又发明了一种“小便的绝招”,当它要小便时,不会把尿一次射光,而是还保留一些,等到第一次没被射到的观众再度拥到栏边想看个清楚时,它又突然射出其余的尿,给观众第二次的“洗礼”。    
    启示:戏弄他人,常是为了给自己解闷,是名副其实的“无聊透顶”。目前日益红火的愚人节,是不是因为无聊才被“发明创造”出来的?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光明的阴谋

    22光明的阴谋    
    ——琵琶鱼的损招    
    在海平面下1000米以上的深海里,太阳光根本无法抵达,是个完全黑暗的世界。生活于此一黑暗世界中的鱼类,都会自己发光,不是身上寄生有发光细菌,就是自己长有发光器官。    
    一只琵琶鱼正在寻觅食物,它的办法很简单也很独特。只见一条垂在嘴巴前的细绳,尾端膨大成一个闪闪发光的光体,好像提着一个灯笼般乎明乎暗。看到了光线,一些其他体积较小的鱼类顿时产生了好奇,纷纷从四面八方游了过来想看个究竟,而就在这个时候,琵琶鱼大嘴一张,对方轻而易举地成了它的肚中美味了。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它们的发光器官很特殊,是由背鳍演变成的。但是这种演变并不是为了让这些生活在深海里的生物感觉到光明的的乐趣而是在于诱敌。    
    其实,深海中会发光的鱼类,它们燃烧自己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引诱猎物。    
    启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人世间的阴暗角落里,也经常会有这种诱敌手法。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光明都能给人带来好运。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蜂类世界的黑吃黑

    23蜂类世界的黑吃黑    
    ——寄生黄蜂的阴谋诡计    
    有一种黄蜂(种子黄蜂),将细长的产卵管直接插入冷杉毛求果,把卵产在毛求果内的种子里,幼虫孵化后,就以冷杉的种子为食,最后,肥胖的身体塞满种子的外壳,并在里面化蛹蛰居,等到春天来临,毛求果裂开,它们才破壳而出。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另有一种黄蜂(寄生黄蜂),产卵期较晚,它们耐心等待冷杉毛求果裂开后,爬进去,吸食寄居在内的种子黄蜂的体液,获得必需之蛋白质,然后在已死的种子黄蜂幼虫边产下一枚卵,卵子孵化后,就以身边的种子黄蜂幼虫为食物。    
    启示:你吸别人的血,自然另有人想来吸你的血,一种寄生常引来另一种寄生,这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翻版。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从动物到人类灾祸的连锁反应

    24从动物到人类灾祸的连锁反应    
    ——老鹰、蛇、松鼠和杉树的关系    
    自然界里的动物间,借着食物链的关系,而维持一种巧妙的生态平衡。如果其中有某种动物遭受人为的迫害,则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使自然界的均衡受到始料不及的破坏。    
    譬如,由于老鹰、蛇及其他野生肉食动物被滥捕滥杀,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松鼠过度繁殖,这些松鼠四处啃咬树皮,特别是人们辛苦种植的杉树,杉树即因菌类感染或水分难以输送上去,而逐渐枯死,于是在一些林区,青翠的杉林中经常可看到一棵棵叶色变红、形将枯死的杉树。这都是松鼠的“杰作”,而其根源则是来自人对野生肉食动物的滥杀。    
    启示: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每一举动,在连锁反应之后,必然又会弹回人类身上,而它通常是得不偿失的。“非典”即是一例。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役使奴隶

    25役使奴隶    
    ——大颚武士蚁群寄生生活    
    蚂蚁像人类一样过着高度分工的群居生活,不同的蚁群也会彼此攻击。其中最特殊是一种具有大颚的武士蚁群,它们会成群结队,攻进丝光褐蚁的巢中,以其大颚咬死丝光褐蚁,然后将丝光褐蚁的蛹带回自己的住处。蛹孵出来后,误认为这是自己的窝巢,而不知反抗地终生为它们的征服者卖命,不但要出去收集食物,而且还要亲自喂食主人(因武士蚁的颚太大,无法自己摄食),成了悲惨的“奴隶”。当巢中的丝光褐蚁数目不足时,武士蚁又会去进攻另一个丝光褐蚁的巢,添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