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野兽人生 >

第4部分

野兽人生-第4部分

小说: 野兽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从茧蛹中钻出的蓝蝶也不必担心受到蚂蚁的攻击。因为新生蓝蝶的体表附着一层细小的鳞屑,就像滑石粉一样保护着蓝蝶。进攻的蚂蚁只能踉踉跄跄地在空中乱抓一气。就在这时候,蓝蝶伸展翅膀,自由自在地飞走了。    
    可是几十年前,贪婪的人类为了自私的目的,无情地侵占了这两种蚂蚁的生存空间。他们用推土机无情地把它们的栖息地毁了,小蚂蚁从此灭绝了。没有了相依为命的小蚂蚁,蓝蝶也就花陨香销。    
    无独有偶,在风景如画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年轻的海洋生物学家布兰姆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察实验。这天,他潜入深水以后,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场面:一条银灰色的大鱼离开鱼群,向一条金黄色的小鱼快速游去。布兰姆以为,这条小鱼已在劫难逃了。然而,大鱼并没有恶狠狠地向小鱼扑去,而是停在小鱼面前,平静地张开了鱼鳍,一动也不动。那小鱼见了,便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紧贴着大鱼的身体,用尖嘴东啄啄西啄啄,好像在吮吸什么似的。最后,它竟将半截身子钻入大鱼的鳃盖中。几分钟以后,它们分手了,小鱼潜入海草丛中,那大鱼轻松地去追赶自己的同伴了。在这以后的数月里布兰姆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观察研究,他多次见到这种情景。看来,现象并不是偶然的。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布兰姆认为,小鱼是“水晶宫”里的“大夫”,它是在为大鱼治病。    
    鱼“大夫”身长只有三四厘米,这种小鱼色彩艳丽,游动时就像一条飘动的彩带,因而当地人称它“彩女鱼”。鱼“大夫”喜欢在珊瑚礁中或海草丛生的地方游来游去,那是它们开设的“流动医院”。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各种鱼,一见到彩女鱼就会游过去,把它团团围住。有一次,布兰姆发现,几百条鱼围住了一条彩女鱼。这条彩女鱼时而拱向这一条,时而拱向另一条,用尖嘴在它们身上啄食着什么东西。而这些大鱼怡然自得地摆出了各种姿势,有的头朝上,有的头向下,也有的侧身横躺,甚至腹部朝天。这多像个大病房啊!    
    布兰姆把这条彩女鱼捉住,剖开它的胃,发现里面装满了各种寄生虫、小鱼以及腐烂的鱼皮。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合作:鱼“大夫”用尖嘴为大鱼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啄掉鱼鳞、鱼鳍和鱼鳃上的寄生虫,这些脏东西又成了鱼“大夫”的美味佳肴。这种合作对双方都很有好处,生物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共生”。    
    在大海中,类似彩女鱼那样的鱼“大夫”共有45种,它们都有尖而长的嘴巴和鲜艳的色彩。这些鱼“大夫”的工作效率十分惊人。有人在巴哈马群岛附近发现,那儿的一个鱼“大夫”,在6小时里竟接待了300多条病鱼。前来“求医”的大多是雄鱼,这是因为雄鱼好斗,受伤的机会较多;同时雄鱼比雌鱼爱清洁,除去脏东西后,它们便容光焕发,容易得到雌鱼的垂青。有趣的是,小小的彩女鱼在与凶猛的大鱼打交道时,不但没受到欺侮,还会得到保护呢。兰姆布对几百条凶猛的鱼进行了观察,在它们的胃里都没有发现彩女鱼。然而,他却多次看到,这些小鱼进入大鲈鱼张开的口中,去啄食里面的寄生虫。一旦敌害来临,大鲈鱼自身难保时,它便先吐出彩女鱼,不让自己的朋友遭殃,然后逃之夭夭,或冲上前去对付敌害。    
    鲨鱼是很凶猛的海洋生物,被人们称为“海上魔王”。可是,这个魔王的身旁却有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一种不大的“垃圾鱼”。我们之所以叫它“垃圾鱼”,主要是它们的生活习惯比较特别。它们一般不会自己独自猎食,而是靠清理鲨鱼等大鱼口中的垃圾为生。在大海中,不带“垃圾鱼”的鲨鱼是很少见的。这种“垃圾鱼”的体长不过30厘米,身上有着美丽的条纹,它们和鲨鱼之间建立了奇妙的合作关系:鲨鱼的视力不佳,机灵的“垃圾鱼”在鲨鱼身边游来游去,把鲨鱼引向鱼群集结的海面;鲨鱼吃剩的食物残屑,成了“垃圾鱼”的美味佳肴,有时“垃圾鱼”干脆进入鲨鱼的嘴里,吃牙缝中的碎屑,使鲨鱼感到十分舒服。    
    凶残的鳄鱼也有合作伙伴。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埃及。在奥博斯城的鳄鱼神庙,他发现大理石水池中的鳄鱼,在饱食后常张着大嘴,听凭一种灰色的小鸟在那里啄食剔牙。这位历史学家非常惊讶,他在著作中写道:“所有的鸟兽都避开凶残的鳄鱼,只有这种小鸟却能同鳄鱼友好相处,鳄鱼从不伤害这种小鸟,因为它需要小鸟的帮助。鳄鱼离水上岸后,张开大嘴,让这种小鸟飞到它的嘴里去吃水蛭等小动物,这使鳄鱼感到很舒服。”这种灰色的小鸟叫“燕千鸟”,又称“鳄鱼鸟”或“牙签鸟”,它在鳄鱼的“血盆大口”中寻觅水蛭、苍蝇和食物残屑;有时候,燕千鸟干脆在鳄鱼栖居地营巢,好像在为鳄鱼站岗放哨,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会一哄而散,使鳄鱼猛醒过来,做好准备。正因为这样,鳄鱼和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启示:在动物世界里互相帮助、扶持弱者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研究之后把这种动物利他的事说成是天性,同时,在人类社会中,这种利他的范例也很多。只有让你的合作者生活得更好,你也才能更好地生活。


第一章 从动物的生存智慧中探索自己的处世之道授人以手本身也是一种收益

    10授人以手本身也是一种收益    
    ——小黄蚂蚁互助行为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苏姗住进了伦敦郊区的一家骨伤医院。在格林医生和露伊丝护士的经心救治下,苏姗的伤恢复得很好,可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她将永远不能像以前那样风姿绰行地走路了,她将永远跛了。苏姗清楚,她的老板再也不会雇用她了,有谁会带着一个跛秘书去出席商务会面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夏天。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苏姗给放在阳台上的几盆花木浇水。在浇石榴时,看到有几只黄蚂蚁浮在水面挣扎着,她知道,蚂蚁虽不会游泳,但它们是些生命力极强的小生灵。她没有对它们实施救援,因为花盆中的水几分钟后就会涸下去,蚂蚁们就可以自由着陆了,不会有生命危险。    
    不一会儿,水没有了。几只蚂蚁在湿漉漉的泥土上又恢复了正常活动,但有两只不幸的黄蚂蚁被湿泥埋住了半截身子,在那里努力挣扎着向外爬,可又爬不出来。苏姗想,她应该救助一下这两个遇难者了。她必须找一个细小的工具,不然,用手指或稍微粗点儿的棍棒,都有可能将救助变成杀生。但是,当她从室内取了一枚大头针走出来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被埋的蚂蚁同时被另外两只同伴救助着。那两只来救助的黄蚂蚁正在用力向外拉扯同伴。苏姗放弃了与两只英勇救助同伴的黄蚂蚁争功的机会,静静地观察着这个夏天让人们的心灵感动的生命故事。    
    一只蚂蚁先被同伴救了出来。另一只在救助者的努力拉扯下,也从泥土中挣出了身子。它们在小心翼翼地向四周试探了一番后,便迅速地逃离了。奇怪的是,有一只救援的黄蚂蚁,在救出同伴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救助现场继续衔咬泥土,似乎下面还有什么东西被埋着。苏姗想看个究竟,就没有打扰它。不久,她看到有一对小小的触角晃动着露了出来,原来下面还有一只遇难的同伴。这次她必须要帮助它们了,因为这场“水灾”是她一手造成的,苏姗觉得她在这些小小生灵面前是负有责任的,甚至可以说是罪过。    
    苏姗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果然有一只小蚂蚁露了出来。救助的黄蚂蚁看到同伴后立即上前去亲吻触抚,并试图将它衔走。这时被救助的蚂蚁已恢复过来,与救助的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离开了。    
    苏姗不是昆虫学家,她不知道蚂蚁的救助行为是一种偶然还是自然的本能,但她觉得这些小黄蚂蚁比她幸福,因为在这一点上它们确实是表现出了一种我们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理想。可是,当她身处困境时,面临的却是将被遗弃的命运!    
    启示:生命是可以互相感动的,爱是可以互相传递的。有时只要我们伸一伸手,就可以握住一段美好的姻缘;有时我们只要伸一伸手,就可以牵出一份人世的温馨。何乐而不为?!


第一章 从动物的生存智慧中探索自己的处世之道不要为一时不顾未来否则你将受到命运的制裁

    11不要为一时的利益而不顾及未来,否则你必将受到命运的制裁    
    ——不道德的食掌莺的自我毁灭    
    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一个岛上曾经生存过一种仙人掌莺鸟(又名食掌莺),这是当年达尔文采到的14种莺鸟中的一种。食掌莺飞到仙人掌花上,有时会把花蕊的柱头碰断,花儿就丧失了繁殖能力,花粉的雄性细胞无法进入雌性细胞,仙人掌花就会凋谢,无法结果。而莺鸟靠仙人掌生活,如果没有仙人掌的花粉、花蜜、果实及种子,它们就会挨饿——鸟的命运与仙人掌的命运息息相关。仙人掌盛开的季节,莺鸟会把花的柱头碰坏一些,结不了果、长不了种子。一些鸟竟然能以如此简单、迅捷、快速的方式毁灭自己。    
    为了考察莺鸟与仙人掌花的关系,有两位科学家在岛上轮流观察17朵花,每两小时换一次班,结果发现一些莺鸟为了吃到花蕊里的花粉,便落到花上,用脚把柱头拨到一旁,抢在其他莺鸟之前把尚未开放的花瓣扯去,并用喙把柱头扯断,撇在一旁。两位科学家同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鸟都会这么做,整个岛上只有十几只莺鸟做这些蠢事。莺鸟扯断花的柱头相当于农民吃掉种子,透支了未来的收益。    
    这些折断柱头的莺鸟只是为了吃一点其他莺鸟尝不到的花粉,多尝了一点其他莺鸟尝不到的花蜜,但它们不但不会为这种蹂躏行为付出代价,而且还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这些干坏事的鸟很“聪明”——并不蹂躏自己的地盘,只蹂躏公有的地盘;自然演化也把它们视为成功者予以褒奖,但这些个体的胜利却要以群体的毁灭为代价:如果第二年岛上大旱,那么,莺鸟们就会身陷绝境,因为十几个坏家伙把大部分花卉的柱头折断了,这足以导致岛上食掌莺的全体覆没。    
    追根究底,使食掌莺全体覆没的正是它们自己——是它们自己杀死了自己。为“吃一点其他莺鸟尝不到的花粉”,而不顾后果地“把花蕊的柱头碰断”,这不仅是一种短视和损人又害己的行为,更是对整个食掌莺种族的不负责任和犯罪。    
    食掌莺这种幼稚的行为如果表现在人身上,最为直观的就是不道德,缺少公德心——我们身边多的是这样的人。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十几年前乱砍乱伐和超负荷放牧。    
    黑龙江省某个小镇是因林木业而发展起来的。十几年前,那里的经济状况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排名都很好。因为他们有源源不断从山上伐下来的上好木材。这些木材砍伐下来之后,有的销往全国各地,更多的是出口国外换来了外汇。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山上的材木被砍伐得差不多了,续植又没能跟上砍伐的步伐。山变成了秃山,水也变成了时常泛滥造祸的恶水。小镇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据了解,现在那里居民的生活很拮据,很多家庭在靠“吃老本”来维持生计。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超载放牧。我想如果没有超载放牧,青海湖也不会日益变小,呼伦贝尔草原也不会以每年几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的速度沙漠化了!    
    如果说食掌莺全体覆没是它们自己杀死自己的结果,那么我们人类也是犯了很多自杀之嫌的错误。为什么我们还不快快地觉醒呢?难道真的要等到食掌莺们的悲惨下场吗?    
    启示:任何损人利己的行为和目光短浅的做法都将给自己的命运埋下不良的种子,也许当时你会获得一些因此而产生的利益,但是,一旦深藏在命运底层的恶种生根发芽了,你的潜藏危机也就要暴露出来。所以,聪明的人啊,不要为一时的利益而不顾及未来,否则你必将要受到命运的制裁。


第一章 从动物的生存智慧中探索自己的处世之道遇到困难时与其垂头丧气不如乐观面对

    12遇到困难时,与其垂头丧气,不如乐观面对    
    ——会动脑筋的秃鼻乌鸦    
    有一只秃鼻乌鸦残废了,无法飞行,只好住在一户人家的附近,靠吃残渣剩饭过日子。一次,主人拿一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