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卓别林 >

第11部分

卓别林-第11部分

小说: 卓别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蹈家心目中的艺术乐园与精神圣地。艺术家与艺术商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一
些著名作家在这里激发灵感、挥洒笔墨,一些导演与电影、话剧演员在这里勇试
身手、占领银幕,一些歌剧、芭蕾舞演员在这里登台献技、展露才情,一些大企
业、制片商、影院老板在这里投资买地、淘金掘银。
    如规模庞大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经理哈利。科恩,就是靠雇佣失业演员拍廉
价影片起家的。而导演亚伯拉罕则承认自己并不爱艺术,只是为赚钱从事这门事
业。锡德。格劳曼投巨资建起几座大影剧院,让两辆互相射击的汽车飞驰过洛杉
矶街道,车上广告牌上写着“格劳曼百万金元大剧院献映《×××》”,一时轰
动加利福尼亚州。他还策划让电影明星们在“中国大剧院”
    门外的湿水泥地面留下手印脚印,这样,每一个影星留下一个掌印,都会传
遍影都、美国乃至世界。这,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1918年的春天来临。1 月21日,卓别林的电影制片厂落成揭幕,他成了好莱
坞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独立制片的艺术家。他也像锡德。格劳曼那样在厂门前
新铺上湿水泥路面,穿着那双出了名的破皮鞋踏了个印记,然后又用他那根出了
名的手杖在路面上签下“查尔斯。卓别林”的大名。怀着对电影艺术和个人事业
的美好希望,他还在5 英亩绿地上种植了柠檬、桔树、桃树和花草。
    当时,各国一些到洛杉矶演出、拍片和游历的艺术家、名演员,都慕名拜访
了卓别林,参观了他的制片厂。如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剧演员梅尔芭夫人、曾任波
兰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巴德莱夫斯基、俄罗斯巴芭舞演员兼作
曲家尼津斯基、俄罗斯女芭蕾舞明星帕芙洛娃等。这些操着各国语言的艺术家们,
同时也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本门艺术的精华。
    卓别林通过观看各门类艺术代表人物的演出,通过与这些享有世界声誉的名
家们的交往,触类旁通,了解学习了各门类艺术的特点和不同的表现力,获益匪
浅。例如他分析、赞扬英国戏剧巨擘赫伯特爵士,对人物的构思设想“永远精辟
过人”,“他能很容易地造成一种几乎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紧张气氛,不但能激发
观众的思想,还能掌握他们的情绪”。他对俄国芭蕾舞大师帕芙洛娃的认识是
“任何一门艺术达到它崇高境界的人是罕见的,帕芙洛娃就是达到那种境界的一
位罕见的艺人。”她的舞蹈艺术“具有一种淡泊而鲜艳的色彩”。他形容尼津斯
基“那种忧郁的表情给人一种超凡出世之感,每一个动作都富有诗意,每一次跳
跃都引起我离奇的幻想。”他对意大利著名的老悲剧演员杜斯夫人如何处理出场
戏和眼神、手势,都深为叹服,他描述杜斯用眼是“一切人类的智慧与苦痛都在
那一顾盼中流露了出来。”
    后来卓别林在不是练习芭蕾的年龄练习芭蕾,竟也跳得十分好。有些难度动
作如双脚腾空连续击打等,竟能达到舞蹈专业水平。而他在影片中的流浪汉形象,
不管多么引人发笑,只要略一停顿转换,那遭到伤害或不幸之后仍然和善忧郁的
目光,就能使观众潸然泪下……
    1918年卓别林拍了4 部片子(其中一部是为埃山奈公司拍的),《狗的
    生涯》是在他的新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片子。他开始从结构的意义上来构思
一部喜剧片:第一组镜头是失业者夏尔洛,为了争取生存权利在职业介绍所同其
他找职业的人打架的场面。同时,介绍所门外的街上,一群大狗正围住一只衔了
根骨头的小狗在咬。这样,引出了下一组镜头,当受了屈辱又没被介绍职业的夏
尔洛,走出介绍所时,从打架争食的群狗中救出了那条可怜的小狗。接下去的一
组镜头是夏尔洛训练了这条小狗,带着它进行错综复杂的冒险活动,从卖夹肉面
包的商人(卓别林哥哥雪尼饰)等老板眼皮子底下偷东西吃……当来到一家酒店
中准备冒险时,又引出下一组镜头:他看到了一个也过着“狗的生活”的美丽姑
娘(艾娜饰),为生存不得不卖唱,却受到老板欺负。他带着狗智斗老板,救出
姑娘。这又引出了下一组镜头,卖唱的姑娘对夏尔洛产生好感……后来,夏尔洛
与卖唱女战胜了恶霸、老板,并巧妙地从两个窃贼那里偷来一些钱。他们带着狗
来到乡下,结婚安家,自食其力。夏尔洛做了农民,沿着犁沟用手指挖洞播种。
片尾闪出字幕“当梦想成为现实的时候”,夏尔洛与妻子幸福地在一起看着摇篮
:里面是他的那条狗刚生下的几只小狗崽……
    这部3 本的影片不止是结构方面的杰作,他的思想性是有目共睹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自1914年7 月28日爆发以后,开始人们估计它大概几个月后就会结束,
结果整整持续了4 年。真正吃亏的是广大的老百姓和士兵们,千百万人从战壕中、
工厂里、田野里,发出了“我们是人不是狗”的反抗呼声。
    1917年沙皇在俄国被赶下台,法、德的工人、士兵、学生、妇女也在反战,
英、美大罢工的群众也喊出同样的口号。卓别林是在年底构思这部片子,在1918
年初拍摄,4 月开始发行的。
    法国评论家路易。德吕克曾把《狗的生涯》称作电影界的“第一部完整的艺
术作品”。虽不无夸大,但有一定的道理。如片中,夏尔洛与妻子兴奋地笑着俯
身向着摇篮,而摇篮中蠕动着几只可爱的狗崽的镜头,是蒙太奇思维运用得非常
好的镜头。当观众看到前一个镜头时,都认为夏尔洛与姑娘结了婚、播了种,应
收获爱情的结晶——孩子了。摇篮也提示了这个信息,结果呢却是一窝小狗崽。
这个镜头既出人意料又符合情理,暗示出他们自己的孩子睡在摇篮中是迟早的事。
    “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语)。“蒙太奇”
    来自法语,借用到电影艺术中即组接、构成的意思。它是电影反映生活与现
实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
头、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以及电影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电影
获得了自己这个独特的表现方法,才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20世纪上半叶,特别
是在三四十年代,电影形式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对蒙太奇的探索。
    作为最早的探索者之一的卓别林,不仅这部片子中的这个镜头,常被各国电
影教科书作为蒙太奇的典型例子,而且他更早一些的片子中的镜头、场面、段落,
也常被理论家、导演们奉作范本。如在这部片子的前3 年于1915年4 月发行的《
流浪汉》中:第一个镜头:监狱大门外,一个看守出来,在墙上贴了一张通缉令。
下一个镜头:一个瘦高个子的男人在河里游完泳上岸,发现他的衣裤不翼而飞,
放在原地竟是一套囚犯服。第三个镜头:在一个火车站站台上,小个子的流浪汉
穿着一条过于长大的裤子迎面走来……
    世界著名悬念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认为,3 条胶片就把故事的内容讲得那
    么清楚,主要归于卓别林具有的电影的形象化能力。
    卓别林的电影和夏尔洛的命运,牵动着五洲四海观众的视线和心弦,数不清
的信件使他应接不暇。除了赞美、要求签名,求助的借钱的比例也不少。
    对于那些与他童年相仿的穷人、贫民,卓别林并不吝啬,交待秘书妥善处理,
设法满足。
    但在一片颂赞声中,突然出现了不和谐音。有的来信中插着白色的鸡羽毛,
它在英格兰的古老习惯中象征懦怯。于是报界马上有记者附和这种流言,说百万
富翁躲避在美国,不愿为祖国作战,听任英、美士兵在前线流血牺牲云云。另一
些报纸则为他辩护,说他拍电影比当兵更为国所需要。
    实际上,他曾让医生体检过,他们认为他身材矮胖(当时体重116 磅),左
撇子,认为征兵官不会接受他。同时,他在文章中也表过态“我对民主事业的热
爱绝不因保持我的名望而有所减损”。1918年上半年,他应财政部长麦克。阿杜
之邀,同电影艺术家道格拉斯、玛丽。壁克馥两次参加为募集自由公债的义务演
出、演讲,也到过新兵训练营。
    他在每个城市吸引的群众,比当时的威尔逊总统吸引的人还多。在华盛顿演
讲时,他站在陆海军代表们旁边,靠着一个高大英俊的海军军官,他们交谈起来。
卓别林跳上临时搭起的台子,激动地对公众大声疾呼:“……每买一份公债,你
就救活了一个士兵,一个母亲的儿子!就可以早日打胜这一仗!”他过于激动,
结果从台上滑了下来,栽在那位海军军官头上。他就是后来的罗斯福总统,当时
的海军部次长。这次募集公债,卓别林一人完成了数百万。不过,他是为了那些
士兵兄弟,对战争他从来都是反对的,他接下来就拍了《夏尔洛从军记》。当他
把这个想法告诉几个朋友时,大家都摇头,著名导演地秘尔说:“这时候拿战争
开玩笑是危险的呀。”但卓别林欲罢不能,这是他第一次拍战争片。
    有人把这部片子称作是一首“讽刺性的史诗”。夏尔洛是个有家室的人,他
的妻子是个很厉害的人,他带着几个孩子回家去,他刚走到门口,画面上就出现
一个大煎锅,锅子迎头砸在他脑袋上。虽然他妻子没出现在画面上,但绳子上晾
着的肥大如旗帜的女衬衫和母象都能戴的大乳罩,已暗示出她有多么高大……
    不想打仗的夏尔洛终于被征入伍,离开了孩子、妻子到了前线,在残酷的环
境中过战争生活。污水淹了掩蔽部,夏尔洛与耗子、泥泞、寒冷、积水为伴,想
念着厉害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夜不能寐……他利用树干做成伪装,躲在阵地上
执行任务。后来,他在梦境中勇不可挡,消灭了许多“德国鬼子”;并且活捉了
德皇二世、皇太子、德军首领,把他们装进囚车;囚车里还有沙皇、英王、法国
总统……
    第一国家影片公司坚持要求卓别林把协约国(英、俄、法等)的领袖们被装
进囚车的镜头删剪掉。停战后,德国将德皇、皇太子装入囚车的一段也剪了去。
    然而,《夏尔洛从军记》1918年10月20日的献映轰动了全美,它马上发行到
全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1月结束,战俘们尚未交换,各国士兵在陆续撤回本
土。因此,它成了交战双方的士兵们最爱看的一部电影。
    《夏尔洛从军记》的拍摄时间长,成本也高,超出了预算。卓别林想要第一
国家影片公司给他补助一些额外开销,以便他下一部能拍出更好的影片,他一心
想的就是这点。并且由于他的加盟,第一国家影片公司生意非常
    兴隆,除了日进斗金外,还吸引了其他影星、制片人,他们的片子容易拍、
成本低、票房价值低,但每部片子要给他们25万,外加50%的红利。
    他向第一国家影片公司的董事们提出他的合理要求,说:“我要求加钱只是
为了保持我的作品的水平”,但对方拒绝了。当时电影业开了一次会,雪尼风闻
到一个信息,即所有的电影制片公司要组成一个托拉斯。
    卓别林于是与相同境况的好友道格拉斯、玛丽。壁克馥和格里菲斯联起手来,
在原财政部长、威尔逊总统女婿麦克。阿杜的支持下,于1919年4 月成立了联美
影片公司。由于有三大明星的金字招牌,联美成了好莱坞第一流的影片公司,在
全球各地成立了分公司。
    第十章一部笑中含泪的影片此时,卓别林的个人生活有了变化。他在好莱坞
北区地米尔路买了一所住宅2000号,同时头一年10月23日,他获得没经过认真恋
爱的爱情,对方是给派拉蒙影片公司拍片的哈里斯小姐。
    提到情与性,应该说卓别林在这方面的欲望在事业面前是退居次席的。
    因为它们大部分都消耗到全力地工作中去了,他总是这样认为“一夜的欢娱,
等于损失了电影制片厂整整一天的工作”,他说:“性在我的生活中不是我最感
兴趣的,我最感兴趣的仍是创作。”这并不是说卓别林在这方面是个清教徒,相
反他有时在这方面倒是十分强烈的。因为搞艺术的多情种子居多,卓别林亦不例
外,何况他正值年轻力壮血气旺。他在自传中曾坦白直率地承认,进入青春期时
曾也有过荒唐;真正成年后,摆脱了迷茫的生活状态,也曾有过几次艳遇。他还
承认与美丽的艾娜。卜雯斯朝夕相处,自己最后当然会动情。但终未成其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