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卓别林 >

第18部分

卓别林-第18部分

小说: 卓别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他仍被恼怒的拳师打昏,从拳台上抬下来……
    查理再次遇见喝醉酒的富翁,富翁记起这就是救命恩人,于是亲热地拥抱他,
带他回家,慷慨地给了他一笔钱,这钱足以给姑娘动手术。不妙的是,几个强盗
刚好入室来抢东西,打昏了富翁又追赶查理……警察来了,没抓住强盗,却在查
理的钱包里发现一大笔钱。由于富翁酒醒以后不承认他见过查理,查理被指控抢
了富翁。
    查理心急如焚,夺回钱包,设法逃掉。他来到盲女家中,得意洋洋地把好不
容易从富翁手中弄到的钱,交给盲女治病。他本来为自己留了几张,当姑娘感激
地吻他的手时,他不好意思地把那最后几张全掏了出来。这样,他自己就一个子
儿也没有了。
    警察在继续抓他。他偷了一个警察的警笛,免得一鸣笛来很多警察抓他。
    结果他自己无意中吹响了一声警笛,招来了一大群狗还有警察。查理在逃跑
中慌张地把警笛塞进嘴里,结果警笛吞下肚子,引起打嗝,打个嗝警笛就吹响一
次,终于暴露目标。他被抓住送进牢房,他说明了一切却毫无用处……
    当查理从监牢放回城里时,姑娘的眼睛已治好。并且靠查理给的钱,在街上
开了自己的小花店。衣衫破烂的查理来到这条街上,到花店深情地隔着玻璃窗看
望姑娘。他受到大街上小孩们的嘲笑和戏弄。卖花姑娘觉得这流浪汉有几分可笑,
对他那样看她有几分不快,但她还是同情地施舍零钱给他。
    查理不要,但未告诉自己就是她的恩人。他准备转身离去时,姑娘送给他一
束花,接触到查理的手。她感到它很熟悉,于是像以前那样凭手的触摩,终于回
忆起这位流浪汉就是好心肠的恩人。她很激动,但又怅然若失,流浪汉毕竟不是
她曾寄予幻想的富翁。
    “原来是你!”查理憨厚地咬着手指甲点点头,这个外表卑微、总不走运而
内心纯洁、不求回报的男子,睁大忧郁、善良的眼睛,露出了使观众看了想流泪
的复杂微笑……
    《城市之光》从1930年到1931年拍了一年多时间,当然也遇到几个困难。自
从有声电影问世了3 年后,一般演员几乎都忘记了怎样演哑剧,他们一心只在对
白,顾不到动作与时间的配合。再就是拍片前为挑选一个既要装得像盲人、但又
不致损及美感的女主角,卓别林就费了不少功夫。当时有许多姑娘自荐来演这个
角色,但她们头抬得高高、翻露出眼白,只这一下就通不过了。
    有一天,卓别林经过圣莫尼卡海滩,有很多穿泳衣的姑娘在那儿拍电影。
    其中有一个向他挥手:“我什么时候可以给你拍电影呀?”这个叫弗吉尼亚。
彻里尔的漂亮姑娘,他以前见过。因此,在他对几个女演员试过镜头仍不满意时,
就把弗吉尼亚叫了来。他教她睁着眼要向自己内心里看,而不是看见与自己面对
面的人。后来,弗吉尼亚果然能按导演的要求,扮好了这个着重表现心灵,而表
情动作像个盲人的卖花女。
    卓别林的刻意求工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流浪汉从汽车中出来,盲女以
为他是富翁这一场,在银幕上只放映了75秒钟。但为了拍好它,总共花费了7 天
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拍,直到它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止。在捷克斯洛伐克记
者基许所写的《基许很荣幸地向您介绍美国天堂》一书中,很生动地回忆了在卓
别林制片厂观看《城市之光》试拍片片头部分的放映:样片试映完毕,放映间灯
光复明。卓别林对基许提出一个问题:“您可不可以跟我谈谈,您在银幕上看到
了些什么?”基许回答说:“当然,我很愿意谈,一个女郎在街上卖花,这时查
理走了过去,……女郎问他要不要买……”“等一等,等一等,你漏掉了一点东
西。”卓别林用一种锐利但近似哀求的眼光,看着基许和他的同伴辛克莱:“要
知道,这时候有一辆汽车开过来了!”
    基许说:“当然啰,有辆汽车开过来了,一位先生下了车,走过查理身边,
查理向平常一样跟他打了招呼。”卓别林又问:“汽车后来又怎么样呢?”
    “不知道。”接着说,辛克莱补充:“我似乎觉得,汽车往前开走了。”
“完了完了!”卓别林喃喃地嘟哝:“这下子全糟了。”他的助手们情绪也很懊
丧。
    基许又谈到:“女郎送给查理一支花,这花掉在地上……这时查理才发现女
郎的眼睛是瞎的……他买了一朵就走远了……后来他悄悄踮起脚回来,
    后来又买了一朵花。女郎想把花别在他身上,在他的衣扣眼上摸到刚才卖给
他的那朵。她渐渐明白,这个人是专门为了她的缘故才回来的……“
    “还有呢?”卓别林问,“……他爱上了……”,“谁?”“查理。”
    “完了完了!”卓别林绝望地用双手捂住了脸。……怎么回事?偶然来参观
一次的外国人,没有办法能够了解他的这场戏,它的独创手法,这该有多糟!
    啊!这岂是一场随意插入的戏。……大街,一条漂亮的大街,第一位买主先
生和他的太太似乎就是这条漂亮大街的象征。由汽车里下来了这位先生,盲女把
他当作已经买了她一朵花的人,而且认为是因为她的缘故又回来一次,在所有这
段时间里,这一点我们根本没有发现……汽车一直停在大街拐角的地方。
    正当卖花女郎接受查理的请求,把第二朵花别上他的衣襟时,那位先生回来
了,并且坐上了汽车。女郎对他,对这个有汽车的有钱人的爱,查理应该是看出
了这场误会,而且在整个影片当中,假扮了这个受到爱慕的有钱人。……可是,
如果观众不能察觉到这场悲剧性的误会……那么影片就搞糟了。
    卓别林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应该全部从头做起。”于是,“严肃的、艰苦
的、费神的工作就开始了……”
    正如基许所说,卓别林花了那么长的时候,提出又否定了好几个方案,一再
修改和试拍这场戏,一直到每个观众都把它看得一清二楚为止。
    电影导演亚历山大洛夫1944年回忆卓别林的创作态度和艺术观时,也举他在
拍《城市之光》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我很幸运地在好莱坞参观过拍摄《城市之
光》的工作,看到卓别林如何给这个影片拍一场引人发笑的戏。流浪汉查理挣到
了钱以后,就到自己所爱的盲女家中去,他在路上碰到一个乞丐,这不是一个普
通的、平常的乞丐,而是一个特别的、拿着机器的乞丐:坐在人行道上,手里拿
着一个镍制的小钱柜,每次得到施舍时,都打出一张收据交给施主。流浪汉对于
这种玩艺儿很感兴趣,特别喜欢钱柜里发出的铿锵声音。于是,就一个接一个地
把自己的硬币全都给了乞丐,当他一个钱也不剩的时候,手里就换成了一大把收
据了。”
    在拍摄的时候,周围观看的人全都很喜欢这场戏。在试映厅里,大家看到卓
别林采取了这段已经拍好的材料,都为这一片段俏皮而出色的戏感到高兴。可是,
《城市之光》拍好之后,这一场戏并没有出现。卓别林对我解释说:“这种场面
在别的影片中有存在的权力,可是,我所追求的是另外一种效果。这场戏的效果
是以机器的特殊效果为基础的,而我认为艺术中主要的东西还是人。‘”
    拍完后,卓别林又自己作曲,用富有浪漫色彩的优美音乐来衬托流浪汉的个
性。有人曾问他这是喜剧片,为什么不配滑稽有趣的曲子?他解释说,“我不要
音乐喧宾夺主,我要它优美悦耳地配合着表达感情。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感情没
表达出来,它就是不完整的。”给前几部片子配过音乐后,这位会弹钢琴、拉提
琴的演员已成内行。他主持了50个人的交响乐队来演奏自己谱写的乐曲,那场面、
气势颇为壮观。
    影片基本制作好,他整整花费了2 年时间和200 万美元。由于他急于想知道
此时他的无声片的效果如何,没有声张就在一家戏院试片。
    那晚戏院一半位子空着,一半的观众是去看戏的,没想到是看一部无声笑片。
因此,电影放映了一半时,他们才从迷茫中醒过神来,发出一些轻微
    的笑声。电影还没放完,有几个出去了,虽然他们是去赶车的。结束后,戏
院经理笑着对卓别林说:“查理,影片十分精彩。”但又暧昧地冒出一句:“下
一次,我想看到一部有声的,查理,全世界的观众都在等着啦。”卓别林勉强挤
出了笑容,心中思忖,难道这么多时间和金钱都白白地扔了?
    他的副导演、秘书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戏院外等着他。一向严肃的里夫
斯经理轻松地对他说:“我认为它挺不错,要知道……”要知道些什么呢?如果
戏院是满座,还是影片有几处要修改?大家想了一会儿,才省悟到,直到现在还
没为这部影片作宣传推销工作。因为联美公司经理乔。申克曾警告过卓别林:
“现在已不比放映《淘金记》啦。”曾对他每一部新片都很感兴趣的影院老板们,
见他坚持不拍有声片,对他已不那么热心了。一般的电影院已不准备给他以前那
么高的待遇,轮流上映的大电影院网也对他抱着观望态度,和他保持着相当距离。
    而最大的电影市场纽约方面通知他纽约所有的电影院都已被预定,他要放映
新片只能排队等候下去。人们都慌了神,但卓别林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劝大家不
要太着急。他希望自己的名字仍然具有票房价值,只要有了对策就好办。
    卓别林把工作人员派去纽约,跑遍这个国际大都会,只有一家不适合放映电
影的戏院可以租借。人们都认为在这家叫科汉的戏院,放电影是赔钱的,而且戏
院里一无所有,放映员、引座员、出纳员,连经理也没有。台上台下的工作人员,
电灯招牌广告费用,一切都要自己筹备。老板见是卓别林的公司上门,还狮子大
开口,每周索要租金7000元,并保证连租8 周。卓别林横下一条心,拍板答应苛
刻的条件。
    这时里夫斯在洛杉矶市区,找到了一家刚落成的新电影院,谈妥在那里举行
首映。首映那天,正好爱因斯坦夫妇在洛杉矶,于是卓别林把他们请到贝弗利山,
在自己的别墅共进晚餐,然后驱车去市内。他没料到的是,那家新影院附近几条
街都是人,拥挤的观众把影院附近商店橱窗玻璃都挤碎了,警察局派出了警车、
救护车。卓别林和爱因斯坦夫妇在一队警察的护卫下,才挤进了新影院的休息室。
    这家新影院造得豪华,但老板还不懂放映电影。在卓别林的工作人员的指导
下,电影开始了。第一个镜头终于出现,经历了多少次大场面的卓别林,此时禁
不住急促的心跳……观众们发出了笑声,大笑不止,卓别林此时却只想到哭,他
抓住观众啦!一切担心和疑虑都烟消云散。
    突然,银幕上的影像在一片笑声中消失。影院里灯光齐明,麦克风里传出一
个不协调的声音:“先生们,女士们,在继续放映这部精彩的笑片之前,谨让我
占用诸位5 分钟时间,介绍一下这个美丽新影院的优点……”卓别林几乎气昏,
他从座位上跳起,发狂地冲向前排抗议:“那狗娘养的混蛋老板在哪儿?我要宰
了他!”观众们也都表示不满,跺脚、击掌、发出嘘声,那老板才停止了他蹩脚
的广告。
    小插曲之后,笑声又起……映到最后一场,当看到卖花姑娘终于认出了衣衫
褴褛的流浪汉时,卓别林注意到爱因斯坦博士在拭去眼角的泪花。
    翌日,卓别林赴纽约,为4 天后的公映作准备。到了之后又大吃一惊,联美
公司的职员们什么宣传广告也没做。只在报上登出一条例行公事的启事“我们的
老朋友又要和我们见面了”,简直了无生气。他警告那些职员们:“不能全凭观
众对我个人的好感,必须要向他们做广告。要知道,我们是在
    一个平时不放电影的戏院放映。“
    他花3 万元在纽约最大的报纸用半个版面,接连3 天向影迷观众广而告之:
查尔斯。卓别林在《城市之光》中演出假座科汉大戏院全天各场连映票价5 角至
1 元他又花了3 万元在戏院门口,竖起一块大电气招牌。自己动手,整夜不睡试
验放片,定下银幕上的影片大小,矫正有差距的地方。第二天又举行记者招待会,
谈为什么要坚持拍这部无声片的理由。记者们带着问题和答案走了,联美公司内
部的职员们心存疑虑。因为当时轮映的各大电影院,放映有声电影的首轮影片定
的票价最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