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夫妻兵法 >

第1部分

夫妻兵法-第1部分

小说: 夫妻兵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几何时,一股离婚热席卷中华大地。离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寻求真正爱情的人生解脱,也有暴发户抛妻弃子另觅新欢;既有盲目追求情感愉悦寻求刺激,也有两地分居耐不住寂寞……但是,更多的人则是因为不懂夫妻艺术产生矛盾而导致离婚的。    
      法国思想家泰恩说:“互相研究了3周,相爱了3个月,吵了3年架,彼此忍耐了30年——这就叫婚姻。”    
         
      哲学大师培根则说:“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于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美满的婚姻是难得一遇的。”    
      因此,当一对对新人含羞带笑地吹灭洞房的花烛之时,幸福和烦恼便同时向他们袭来,很快就拉开了“夫妻战争”的序幕。    
      夫妻之间的“战争”,是一个的的确确的西西弗斯的神话,双方正是通过周而复始的矛盾、“战争”和谅解,最终磨合出新的平衡和生活的乐趣。在这场“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胜负,只有失败的人,所有婚姻都反映出人的本性。日本人将它看作是柔道比赛——以退为进的艺术;中国人将它看作是武术观摩,通过双方的较量,切磋技艺,加深了解。一个美国小孩看着新郎新娘兴高采烈地步入教堂,大惑不解地问父母:“他们为什么要手牵手呢?”父母说:“那是礼节。”“为什么要有这种礼节呢?”小孩继续追问。父母烦了,相视一下,异口同声地说:“两个拳击手在进入赛场时,也是这样。”    
      既然是“战争”——男女双方都能获胜的“特殊战争”——要想成为赢家,自然离不开武器和战略。艺术造诣高的人,在战争中柔中带刚、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既获得了甜蜜的爱情,又赢得了美好的人生;武器笨拙、战术低劣的人,虽在“战争”中受尽折磨、吃尽苦头,最终只好在火药味十足的氛围中度日如年;还有一部分人,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耐力,试图以离婚来换取新的人生,结果“天下的敌人一样凶”,最终只好在郁闷中了却残生。    
      佛说,修百年才能同舟,修千年才能共枕,而千年之后又能相守几时?亲爱的朋友们,请珍惜你们尘世间的千年善缘。那么,不可不读这部《夫妻兵法》,她能为您在种种婚姻的困惑中指点迷津,是您寻求家庭幸福的法宝。    
         
    


上部 爱情程序第一章 品味爱情(1)

      互相研究了3周,相爱了3个月,吵了3年架,彼此忍耐了30年——这就叫婚姻。    
      ——法国思想家泰恩    
      爱的感觉    
         
      这是一种奇异的感觉,只有你和心上人心意相通时,才会有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的意境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相同。这种意境已不是悲与喜,而是一种美,一种红颜击掌的美,令你销魂的美。你若从未领略过这种意境,你就不懂爱情。    
      当你一个人孤独寂寞的时候,知道心爱的人在等着你,这种幸福的感觉就是爱情。这种爱情之美是世上任何事无法比拟的,也是任何事无法代替的。    
      友谊是天长日久逐渐积累,爱情却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当它来临时,是既快又强烈的,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让你无法控制,你甚至偏偏去爱上一个本来不值得爱的人。    
      “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很棘手,你若没有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拒绝这个突如其来的爱,到后来就会忽然发现你已根本没有拒绝的机会。    
      由此可见,爱情是一种令你根本无法控制的冲动。是一种除了心上人别的事你都可以忘记可以抛开的感情冲动。    
      爱如星,情却似火。星虽淡但它永恒,火虽然短暂但它容易疯狂。因此爱永远会令你幸福,情却可能造成你的不幸。    
      爱情需要智慧,因为爱情有时候是一种迷恋的折磨。所以在恋爱时,每个人都会对心上人用一点阴谋、一点手段、一点欺骗、一点狡猾、一点恐吓和一点秘密。    
      爱情,只有相爱的两个人心心相印地沟通,才是可能的。爱情,只有相爱的每一方,都从生命里体验到自己才有可能。    
      爱情不是一个未来的安乐家庭的基础,它是一个运动、成长的地方。有矛盾也有冲突,有忧虑也有快乐。    
      爱情的和谐在于恋人从生活的本质中,体验到对方和自己。他们的爱是通过认同对方的生活方式而结合的。爱情的出现,是两个人心意相通的融洽程度的一个证据,这种融洽程度来自两人各自身上的生气和力量。    
      爱情,是恋人一种两心相通的体验,这种体验由恋人双方的活力与生气以及知识结构决定。永恒的爱情存在于恋人不停地进取之中,能赢得爱情的人,是那些能够面对永恒挑战的人。    
      如果说,爱情只是一种情感,那么白头偕老的诺言就是荒谬的。    
      情感可以产生,当然也可以消逝,但人的意志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爱除了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还是一种决策,一种鉴赏能力和一种永远相爱的诺言。    
      爱情中如果没有鉴赏力和此生不渝的决策参与,那么情爱是不会天长地久的。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之所以决心坚定不移地去爱一个人,因为那个人有某些具体而又相当独特的个性,而这些个性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    
      爱情可以说是恋人之间独特情感的诱人吸引,爱情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意志行动。    
      爱情有时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的一种充满快感的内心世界的迷乱。这是心灵上的冲动,伴之而来的也有一种急剧的,表现在生理上充满快意的激情。    
      体验初恋    
      最激动人心、最令人悲伤、最想把它忘掉、最无法遗忘的感情,就是初恋的感情。    
      很多有才华的诗人,都把自己最美的诗献给他的初恋。很多有文采的小说家,都把他的初恋写成真实的故事。    
      因为初恋通常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初恋的失败是因为男孩女孩还没有走到一个可以成全的年纪。虽然他们的感情最丰富,但两个年轻人还没有共同生活的条件,前途一片渺茫,而且如此无助。爱情虽真,却无法落实,最后两人终于屈服下来。    
      导致初恋失败的具体原因有:迷醉感、疑惑感和羞涩感。    
      迷醉感。男女双方互相为对方的容貌、风度倾倒,并引起一种强烈的兴奋,形成一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情。把爱情想象得过于神妙,对于恋人的寄托与期待全凭幻想。当爱情冷静下来面对世俗家常时,才发现恋人很普通很平凡,于是初恋的裂痕就产生了。    
      疑惑感。疑惑感是初恋失败致命的因素。初恋具有巨大的排他性,因为初恋的爱情萌芽很幼稚,恋人的大脑空间全部被对方占据,感情全神贯注。一旦出现第三者,恋人很容易为了显示竞争力或赌气,而草率地终止恋爱。疑惑是因为要求爱情至清至纯而走进的误区。恋人往往因至爱而生疑,由生疑而误会,由误会而分手。    
      羞涩感。《红楼梦》中宝黛的恋爱可谓情深意浓。但他们俩没有一个敢于突破羞涩感向对方摊牌。两个人想见面的时候偏偏不见面,明明心里喜欢对方,却像冤家聚头一样。自始至终也没直接表露“非黛不娶、非宝不嫁”的真实心理,致使贾母错点鸳鸯。    
      初恋是一个美丽的梦,梦醒后心里惆怅万分,但它毕竟是梦。    
      初恋是一次必不可少的经历,它使人总结经验之后再去追求成熟的爱情。    
      因是“初次”的恋情,虽然并不算是真正的爱情,但它却是一种无可取代、无法与其他情感并论的感情。    
      初恋是未结果便夭折的花,是一种无法证实的可能,是一种已经证实的未然。    
         
    


上部 爱情程序第一章 品味爱情(2) 

      小心搭错车    
      单恋是有去无回的单行列车,是一种无法引起共鸣的单方面感情。    
      你喜欢人家,人家与你却只是君子之交。你爱人家,人家却爱的是别人。    
         
      最后,凡是爱你的人,你都去和你单恋的人做比较,把单恋的人当成印证爱情的参照物,导致爱你的人你都不爱。    
      单恋是一种无法实现的丰富的情愫,是一种细腻的感知,是一种精致的思维。    
      也是一种无可悔的羞涩,一种无可贵的自嘲。    
      也许我们每个恋爱过的人都曾有过单恋,但在知道不可实现的状态下,还是挥一挥手,像挥走一片云,让这种没有回报的恋情随风而逝。然后,郑重地面对现实中的自己。    
      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写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单恋故事:    
      一个女孩从13岁时就爱上一个有名望的风流作家。她18岁时在一个偶然的境遇中终于和他度过一个美好的良夜,并因此有了身孕,成为一个未婚妈妈。这一切,远走他乡的作家并不知情。这个女孩靠卖身维持生活,养育儿子,每逢作家生日便给他送去一束白玫瑰,来表达对他的苦恋。    
      若干年后,他们又偶然相遇。这时作家既没有认出她是昔日的邻居小姑娘,也没有认出她是曾与自己有过私情的女人。一直到女孩生命垂危的弥留之际,作家才收到她的一封披露一切的信,作家这才依稀记起这段往事。    
      这个故事中的女孩,为她的单恋耗费了一生的时间,实际上,她得到的只是情感和物质上的虚无和痛苦,这是一种爱的极致,一个人为恋爱牺牲的极致。    
      有时会令你痛苦无比,犹如身在地狱的烈焰中冶炼;有时会令你甜蜜万分,宛如身在天堂的仙乐中陶醉;有时会令你莫明其妙地悲伤,甚至心如刀绞;有时会令你无比舒畅地快乐,心情美妙绝伦。    
      爱情的神秘莫测,可能会使本来痛苦的你,忽然变得快乐起来;也可能会使本来快乐的你,忽然变得痛苦起来。    
      爱情的痛苦能使你神情萎缩,就好象青绿的树叶突然枯萎一样。爱情的快乐也能使你坚强,能够坦然面对你根本无法战胜的困难。    
      有一种不可捉摸的恋爱来自明星崇拜,并因崇拜而产生幻觉中痛苦的单恋。    
      银幕上,著名影星的精彩表演所展示的迷人风度,文坛上,知名作家的洋洋文字所表现的感人情怀,都会使人产生幻影之恋。    
      不只明星,只要是生活在附近的优秀的人,都容易令人产生幻影之恋。如学生爱上教师,少女爱上父亲的朋友。    
      幻影之恋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恋情,因为地域、辈分、名声等方面的差异,这种恋情只能是藏之内心,不能正视也无法坦然的感情。    
      幻影恋情与心理尚未成熟有关,一般都是浅浅地隐隐地出现,虽然浓烈但仍受控于理智,随着心智的成熟,知道无望后便会断然放弃。    
      但若陷溺其中,任自己的狂想发展,很可能会毁掉自己原来美好的情愫。    
      明朝时,有个美丽少女在读了《牡丹亭》后,大为倾倒,她想能把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写得那么逼真的人,一定是个才貌双全的少年郎君。她决心嫁给作者汤显祖。后来她辗转来到汤显祖的家乡杭州,见到了汤显祖,发现汤显祖竟是个弯腰曲背扶杖走路的老头子,于是她长叹一声:“我一向倾慕他的才华,把他当成心中惟一的爱人,想不到他又老又丑。”最后,她无法忍受幻影破灭的痛苦,竟在杭州投湖自尽。    
      在爱情上,有些女孩的个性很特别,这种特别的素养与她的家庭有关,特别与她父母有关。    
      如果她父母经常吵架,难以和睦相处;如果她父母过于拘谨,没有争论,双方表面上没有任何不满的表情;这些都会使女孩个性走向特别。    
      父母对女孩的疏远,会使女孩产生寂寞感。家庭中没有女孩希望有的那种“和睦、亲切”的气氛,也会使女孩不相信父母的思想和认识。她会感到困惑和胆怯。她在一种神神秘秘的气氛中长大,经常畏缩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做白日梦,后来她恋爱了,但已形成了离群索居的个性。    
      这种离群索居的个性,会使她产生强烈的焦虑感,甚至产生一种在世界上没有寄托的感觉。    
      女孩慢慢在爱情中形成一种受虐的倾向,并经常在爱情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