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世纪之坝 >

第18部分

世纪之坝-第18部分

小说: 世纪之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4年底,土石围堰内清淤和土石方开挖工程告竣,混凝土纵向围堰和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基础开始浇筑;

        1995年底,堰内段导流明渠开挖胜利完工。导流明渠全长3700米,宽350米;渠底高程为58米,开挖总量为2700万立方米;它是三峡二期工程施工期导流通道,大江截流后,可配合临时船闸解决施工期通航问题;在长江流量为20000秒立方米左右时,过往船只可直接从导流明渠进出三峡坝区;

        1996年12月,纵向围堰混凝土浇筑达到高潮:月强度30。15万立方米,为全国水电行业月浇筑之最;12月30日浇筑14119立方米,打坡巴西伊泰普电站日产13900立方米记录。为抢工期和确保施工质量,葛洲坝集团党政各级领导亲临前线督战,40多天足不离峡。为保障供料,28岁的大车司机张庆忠新婚第四天就匆匆赶到工地,40多天里天天干双班,独自创下了月拉混凝土料670车次的记录……

        1996年底,纵向围堰混凝土浇筑已完成总量的88%,达到120万立方米。至此,三峡工程右岸一期工程胜利在望……

        1997年3月,当我站在坛子岭凝眸远眺,土石围堰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导流明渠堰外段水下开挖作业正在加紧进行。实施大江截流工程的二期土石围堰上下游江段,早已车水马龙,截流预进占的艰苦战斗已经打响。无论你情不情愿,劳苦功高、宛若堡垒般庇护着纵向围堰成长的一期土石围堰,已被一张张“钢铁大嘴”肆意撕咬得支离破碎……

        ●一跨越过千万年

        将视线沿一期围堰东移,古老的三斗坪镇象被谁施了魔法,仿

        佛是在一夜之间移不见了。在坛子岭居高临下,凝眸遥望,黄牛岩下古黄陵庙附近,一座江南新城拔地而起,一道绚丽的彩虹倒挂峡江,把两岸联成一体。

        哦,西陵长江大桥——将俊秀好奇特的斜拉桥哟!两岸相距千余米,大桥通车只是瞬间,历史却跋涉了千年万年!

        这座被誉为“神州第一跨”的西陵长江大桥,主孔跨度为900米,一跨过江,系双铰式钢箱加劲悬索桥。全桥总长为1118。66米,桥面按四车道布置,净宽18米。主塔基础为2。2米直径的钻孔灌注桩,引桥基础为1。5米直径的钻孔灌注桩;北塔桩基深度20多米,南塔桩基深度40多米,嵌入基岩弱风化带下部;主塔高度为120米,塔顶高程187。5米,塔柱为纵向6米,横向4米的空心矩形截面,根部设有2米的实体段;两根主缆通过南北主塔顶部的鞍座固定在两岸锚碇上,主缆上设吊索把主桥钢梁悬挂其下,每根主缆长度为1478米,由110股、每股91根高强度镀锌钢丝组成,重量高达2300吨。

        白日里,侧面观看,大桥呈一弯下弦月形状,秀美动人;

        入夜后,华灯初上,大桥似一道彩虹横亘,使峡江熠熠生辉!

        1994年1月28日,左岸锚碇开工;

        1994年3月10日,右岸锚碇和主塔基础开工;

        1995年6年11日,右岸主塔塔身建成;

        1995年10月12日,主缆开始架设;

        1996年2月8日,钢梁开始架设;

        1994年8月10日上午10时,铁道部大桥局职工欢呼雀跃,由他们承建、李鹏总理亲笔题写桥名的西陵长江大桥,提前一个月胜利通车。

        手扶吊桥,大桥指挥部总工邱鸿华将汗水掷向江涛,欣慰地笑了。西陵长江大桥是三峡工程对外交通的关键项目之一,在三峡施工期间承担各类物资、材料、设备的过江任务,同时又是勾通鄂西南、长江南北公路干线的永久性桥梁。“神州第一跨”的提前建成,作为技术总负责人,把930多天辛勤劳作的汗水掷于长江,傲视江河的一笑,笑得辉煌灿烂!

        面对主塔,大桥指挥部指挥长周宗满春风满面。1994年度十名优秀三峡建设者评比,他名列其中;1995年末,他又光荣地进京出席了铁道部劳模表彰大会。这位年近花甲的指挥长,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吃住都和职工在一起;无论酷暑寒冬、刮风下雨,他每天都把心交给工程、交给职工。在西陵大桥建设的风风雨雨里,他以自己的言行赢得了职工赞誉:“塔,他就是主塔”!

        ●临时船闸摆战场

        置身坛子岭下“185平台”,凭栏俯瞰,位于左岸坝轴线上的临时船闸已初见端倪:上闸首混凝土浇筑抵达设计高程,下闸首于去年9月开始浇筑混凝土,现已接近浇至标准高度;从宽阔的闸室纵深望去,它形同一方硕大的蓄水池。临时船闸的设计尺寸与葛洲坝一、二号船闸相同,长280米,宽34米,可并排容纳6艘“江渝”号客轮入闸;其下闸首人字门,单边面积相当于两个兰球场。临时船闸与升船机、导流明渠配合使用,可确保二期工程大江截流后长江航运畅通!

        临时船闸及升船机,左岸厂房1~6号机机坝段,永久船闸被称作“左岸一期工程第一标”,亦称“主体工程首标”,其土石方总量高达3780万立方米,占三峡工程土石方开挖总方的三分之一,工程浩大。三项工程分别由8家单位21份标书投标,三个标段分别均有7家竞标。结果,葛洲坝工程局以34897万元标价赢得临时船闸及升船机标段承建权;水电三局、七局、八局组成的联合体——“三七八”集团公司取走左岸大坝与电站一期工程开挖许可证,其中标价为4980万元;武警水电部队则以30208万元标价获得进军坛子岭的开挖资格。

        1994年4月17日,永久船闸一期工程破土动工,数百台气势磅礴的大型机械齐声呐喊,奏响了三峡主体工程开工的前奏曲;

        第二天,左岸大坝电站一期工程,迎来了开挖的第一声爆破;

        相隔一星期,临时船闸及升船机一期工程的开挖战斗,也在坛子岭打响。

        三军会盟,各显神通。中国九十年代水电建设最激烈的鏖战、最壮观的大开挖场面,在坛子岭下徐徐展开!

        临时船闸与升船机相邻布置在左岸,上、下游引航道共用。临时船闸为单线一级,升船机为单线一级提升系统,最大提升重量为11300吨。其作用是:在主河道因大江截流断航,而导流明渠过水流量亦大于20000秒立米不能通航时,能使船只从临时船闸或通过升船机往来,确保长江不断航。

        简单地说,临时船闸及升船机一期工程主要是进行上、下游引航道和闸室及左右两侧非溢流坝段开挖,同时进行开挖边坡支护和下游隔流堤施工,其轴线全长5500米,最大开挖深度为134米,平均开挖底宽118米。陆上开挖总量为1492万立方为,还有大量的水下炸礁和清污任务。

        为啃这块“硬骨头”,葛洲坝集团集聚了300多台套大型施工设备,2000名重兵。可要将坚硬的花岗岩体从185米高程开挖至48米高程,再雕凿出一个高低相差130多米的可供万吨级船队行驶的主体通道,谈何容易。更有甚者,在施工中,要按设计要求,15米一个台阶,一级级进行高边坡开挖、切割。

        表层开挖车水马龙,势如破竹。

        进入岩体开挖,将士们都傻眼了:一台台现代化的钻机突突地吼叫不断,掘进深度几乎为零。一个班下来,钻头更换了好几个,进尺却令人沮丧。

        时间一天天过去,岩体却巍然屹立。对大江截流有制约性作用的临时船闸及升船机工程真的成了“卡脖子”工程了么?

        葛洲坝人的回答是:不!

        实践出真知,探索长才干。技术攻关人员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取得巧夺天工的神奇效应。一段时间过去,人们再看这里,只见通道凹陷,两侧岩壁对峙,壁面平整,宛若刀削斧劈,蔚为壮观。

        当临时船闸及升船机工程以其神速进展和令人叹服的施工质量,笑迎右岸导流明渠提前工期五个月破堰进水的时刻,谁能忘却

        葛洲坝人与岩体决斗的苦涩和艰辛——

        在连轴转的大会战中,许多指挥员几天几夜未合眼;

        在钻研水平预裂爆破的艰难时刻,许多人有家不归,茶饭不思;

        在狭窄的闸室作业,许多人中暑倒下……可岩体上方大江截流“倒计时”的牌子没有倒,倒下的人们缓过劲来,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在风风火火的日子里,大车司机们最大的祈盼不是会朋友见亲人,而是想找个地方,美美地、美美地睡他几天几夜……

        ●厂坝段,“愚公移山”

        再次踏上三峡坝区左岸狮子包,万善仁环顾相邻的两个陌生地段丁家坳和方坪,心情很不平静。不久前,他为参与左岸1至6号厂坝段一期工程竞标,已在地图上对这里的地形地貌熟读了许多遍,然后又带人实地察勘。在这仅有0。17平方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如何开展大规模开挖作业呢?

        没有营地,他带领的先头部队几十号人便在草丛里搭起了几栋活动纸板房,在既无水无电又无通讯设施的艰苦条件下办公。

        万善仁的那间18平米的活动房里,摆着4张办公桌,还住4个人。4月的天气又闷又热,蚊虫又多,晚上的时光最难打熬。可就在这间屋里,他们绘出了三峡工程第一张厂坝段施工布置图。

        1至6号厂坝段一期工程开挖,将从现有高程113米处下挖50米,总开挖量为480万立方米,包括1至6号厂房坝段、机组坝段等6个

        项目,施工范围乃上下左右各430米,合同工期为16个月。

        承担这项工程的是“三七八”联营总公司,即以万善仁为首的经济联合体。这个公司的称谓本身,即是改革的产物。为了赢得进军三峡的“入场券”,中国水电三局、七局、八局寻求合力,优势互补,联合组建了这家联营公司。它一在三峡登台亮相,便充分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勇战“诸侯”,连夺9标,合同金额逾10亿元。

        凭借联合优势,万善仁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从陕西、四川、湖南等地调集了160多台机械设备,采取“分割包围”战术,分别在丁家坳、方坪和狮子包打起了“歼灭战”。

        场地狭小,作业交叉,人来车往,却忙而不乱。

        万善仁的指挥要诀是:主体交叉,分割包围,协同作战,窄里寻宽。

        既要确保坝基岩体之完整,又要使开挖进度不受影响,这是厂坝段开挖的重大技术难题。万善仁冥思苦想,大胆采用预裂爆破手段付诸实践,获得巨大成功;

        岩体开挖现有机械施工乏力,万善仁果断决策:租用业主新购进大型现代化掘进设备,使直线工期节节上升!

        在管理实践中,“知天命”的万善仁大胆推行职员聘任制,劳务合同制和岗位责任制,使职工焕发青春,斗志旺盛。

        炎炎烈日,300多名职工挥汗如雨,创造了月开挖63。7万立方米的骄人战果;

        数九寒冬,“三七八”人团结拼搏,以“蚂蚁啃骨头”精神与岩体鏖战,使形象进度凝成提前72天胜利完工的捷报……




  欢迎您访问流行小说网txtsk
        置身三峡热土,站在高高的坛子岭上,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会心潮激荡,由衷感叹工程的宏伟壮观。这儿,活跃着一支勇猛顽强、能征善战的橄榄绿方阵。这个方阵的聚散分合,缀成双线五级船闸重重叠叠作业面上的独特风景。

        ●寄自北京的“请战书”

        1993年7月,武警水电部队召开最高级别的会议,其中心议题是讨论是否参与三峡工程建设问题。与会者针对部队现状,就经济和技术实力、机械装备、人员素质、参战的时机及可能性,展开了热烈讨论。

        不久,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和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同时收到了一份“特快专递”:《关于请求参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报告》,署名单位就是武警水电部队。

        部队参战,又不是抢险救灾,当兵的凑什么热闹?

        且慢!要弄清缘由,你得了解一下,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兵种改制,闻名遐尔的铁道工程兵部队番号取消,成了名副其实的施工企业。武警水电部队是全军唯一保留建制穿军装的水电施工队伍。组建30多年来,这支部队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千山万水,转战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用热血和汗水在祖国秀丽的江河上筑起了20多座大中型水电站:雄伟的葛洲坝,留下过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