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阿拉伯通史 (1-25章) 作者:希提 >

第44部分

阿拉伯通史 (1-25章) 作者:希提-第44部分

小说: 阿拉伯通史 (1-25章) 作者:希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麦地那修建第一座简朴的清真寺,到在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修建这两座壮丽的清真寺,相隔没有多少年。在这个期间,伊斯兰教举行聚礼的清真大寺(jāmi‘)③的发展过程就完成了。我们必须指出,清真大寺并不是专作礼拜之用的,还有其它的用途,既可以作公众集会的大厅,又可以作政治的论坛和教育的公所④。由于有了安静的大殿和荫蔽的廊檐,公众礼拜时躲避风雨的需要,现在完全得到了满足;由于有了尖塔、凹壁、讲台和外部的沐浴室,宗教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由于有了壮丽的建筑和辉煌的装饰,从而告诉全世界,新宗教的信徒,决不落后于在大教堂里做礼拜的基督教徒,这样,政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伍麦叶人遗留下来的建筑学上的古迹,大部分是宗教的建筑物。他们所遗留的非宗教的建筑物,最著名的是哈里发的皇亲贵戚们在沙漠里所修建的宫殿。大多数的哈里发,都仿效在他们之前的加萨尼王朝的统治者,建筑了一些别墅,除穆阿威叶和阿卜杜勒·麦立克外,很难发现在大马士革居住的哈里发。在首都内,与清真大寺毗邻的绿宫(Khadrā’)①,已无遗迹可寻了。哈查只在瓦西兑居住的绿圆顶宫②(al…Qubbah al…Khadrā’)的遗址,也泯灭无余了。但是,在叙利亚沙漠的边缘上,有许多宫殿的遗址,那些宫殿或者原来是罗马的要塞,由伍麦叶王朝的建筑师修改成行宫,或者是由建筑师仿照拜占廷的或者波斯的式样,建筑起来的。在叙利亚沙漠东部边境上,在阿因·太木尔附近,有一座宫殿的遗址,现代的名称是伍赫伊迪尔宫(‘Uk haydir,小绿宫),但是不能确定,这座宫殿究竟是伍麦叶王朝末期的建筑,还是阿拔斯王朝初期的建筑③。在沙漠的西南边上,宫殿的遗址更多。在这里有一座宫殿,叫做穆瓦盖尔宫(Muwaqqar,荣誉宫)④,不是阿卜杜勒·麦立克创建的,就是他重修的。他的儿子韦立德二世,是热中于狩猎和其他更低级的娱乐的,他使用了邻近的盖斯塔勒(Qastal,堡宫)⑤和艾兹赖格宫(al…Azraq,蓝宫)⑥,这两座宫殿原来都是外约旦的罗马要塞。在这个地区,还有一座宫殿,现在著名的新名称是穆沙塔(或麦什塔,al…Mush atta,或al…Mashta,冬宫)⑦,据说也是韦立德二世修建的。考古学家在这个地区首先考察的,就是这座冬宫。由于韦立德二世的去世,这座冬宫的建筑并未完工。这座华丽的行宫,有一个雕刻得十分堂皇的正面,现在陈列在柏林恺撒·腓特烈博物馆①。但是,在这一群宫殿之中,最著名的是阿木赖的小宫。这座小宫,坐落于约旦河东与死海北边相切的直线上。这座小宫大概是韦立德一世在712—715年建筑的,1898年穆西尔50000492_0314_1②替科学界发现了这座宫殿。这个名称,大概是现代的称呼,因为我们在阿拉伯文献中找不到这个名称的什么痕迹。这座建筑上特别醒眼的,是那卓绝的壁画,下一节中将加以论述。

伊斯兰教的教义学家大都主张,表现人类和动物,是真主所独享的特权,侵犯这种特权的人,被认为是大不敬的。这种对表现艺术的仇视态度,是《古兰经》严格的一神论和禁止偶像崇拜的必然结果。这种态度的直接根据,发源于一章圣训,在这一章圣训中,先知曾宣布说,裁判日将受最严厉处分的是画家③。画家是“穆骚韦伦”(musawwirūm,造形者),这个名词也适用于雕塑家。因此,我们在任何一座清真寺里,都找不到人类的画像,但是,我们能在少数宫殿里和书籍中,找到人的形象。伊斯兰艺术中作装饰用的花样,几乎都是花卉和几何图案。后来,艺术家们在这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从而产生了一种特别的装饰风格,在大多数欧洲语言中叫做arabesque(阿拉伯式)。但是,阿拉比亚人自己对于雕塑艺术或绘画,并未发生爱好,他们遗留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古迹,他们关于自己的圣地的文学性的描写,都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我们所谓的伊斯兰艺术,无论是从起源、主题和技巧来说,都是折中派的,大半是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艺术天才的创作,不过是在穆斯林的保护之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适应穆斯林们宗教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伊斯兰绘画艺术最古的例证,是阿木赖小宫里的壁画,从这些壁画中可以看出基督教画家的技巧。在外约旦的这所娱乐馆和韦立德一世的澡堂的墙壁上,画着六个宫廷人物的肖像,包括西班牙的最后一位西哥特国王罗得利克。盖伊萨尔(Qaysar,凯撒'Caesar')和奈查什(Najāshi,尼古斯'Negus①'),被画在两个画像的上面,而科斯洛(“Chosroes”,希腊语50000492_0316_1②的称呼)被画在第三个画像上面。萨珊王朝在绘画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他一些象征性的人物是代表胜利、哲学、历史和诗歌的。一幅狩猎图,描写一只狮子猛扑一只野驴。有几幅裸体画,是描绘舞女、女乐和艺妓的。装饰品包括帷幕、从花盆和葡萄树长出来的叶饰、枣椰树上挂着的椰枣串、月桂冠和各种沙漠里的飞禽。铭文主要是阿拉伯语的,带着几个希腊名词。

在伊斯兰教以前的时代,阿拉比亚人有各式各样的歌曲:商队的歌曲、战争的歌曲、宗教的歌曲和情歌。原始的赞美歌的遗迹,还保存在朝觐天房仪式的应词(talbiyah)③里。《古兰经》的吟诵(tajwīd),就是诗歌吟唱的遗风。但是,商队的歌曲(hudā’),是他们最喜爱的,而且照他们的估计,是歌唱的最初形式。据麦斯欧迪所记载的传说①,商队的歌曲的起源是这样的:民族的建立者之一木达尔·伊本·麦阿德②从骆驼上摔下来,把手挫伤了,他用甜美的声音喊叫说:Yā…yadāh!Yā…yādah!(呀!我的手!呀,我的手!)他的喊声配合着骆驼的步调,使骆驼按着节拍行进。这种喊声创造了“赖斋子”(rajāz)韵律,这个韵律被应用于商队的歌曲,而成为一切韵律中最简单的形式。

南方阿拉比亚人,无疑地有他们自己特殊的歌曲和乐器③,关于这一点,我们所知道的很少,但是那种传统是否构成北方阿拉比亚人和后来的穆斯林遗产的一部分,这是值得怀疑的。在伊斯兰教以前的时代,希贾兹的居民把方形的手鼓(duff)、长笛(qasabah,qassābah)和芦管或双簧管(zamr,mizmār),当做他们主要的乐器④。他们也认识本地的皮面琵琶(mizhar)⑤。约当先知的时代,外国音乐对于阿拉伯音乐的影响,已经开始了。加萨尼的王子们,已雇用了由希腊歌女组成的合唱队。希拉城的莱赫米人,已使用波斯的版面琵琶(英语的lute就是从阿拉伯语的‘ūd演变来的),希贾兹人又从他们借用了这种乐器。相传奈德尔·伊本·哈里斯·伊本·凯莱达,他是一个医生兼吟游诗人,他用自己关于偶像崇拜的吟诵,同穆罕默德的天启争衡,以争取人民的欢心⑥。这种乐器就是他从希拉城传入麦加的⑦。据另一种传说,介绍波斯琵琶的,是伊本·素赖只(约在726年卒)。据说他初次看到波斯工匠手里拿着这种乐器,是在684年,当时这些人是由阿卜杜拉·伊本·左拜尔招到麦加城来重建克而白的①。后来,又借用了波斯的木制管乐器“呐义”(nāy竖笛),连名称也借用了,这是法默(Henry G。Farmer)考证的②。蒙昧时代的职业歌唱家,显然大半是女性的,《乐府诗集》中曾将少数女歌唱家的姓名保存下来了③。与先知同时代的女诗人杭萨,曾被誉为阿拉伯最伟大的女诗人,她作过许多挽歌,哀悼她的弟弟,著名的英雄萨赫尔,那些挽歌有些显然是用歌曲的体裁写成的④。蒙昧时代的诗人,显然大半是配合着音乐来歌唱他们的作品的。

穆罕默德并没有把诗人作为诗人而对他们提出公开的抨击⑤,却是把他们作为异教的发言人而攻击的。先知轻视音乐,也许是由于音乐与异教的仪式之间的联系。据一章圣训说,他曾宣布,乐器是恶魔的宣礼员(muezzin),他叫唤人们去崇拜恶魔⑥。伊斯兰教的教律学家和教义学家,大半是不喜欢音乐的,有些人从各方面宣判音乐的罪行,有少数人认为音乐是可嫌的(makrūh),不是违禁的(harām),但是,下面这句俗话更好地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意见:“酒是肉体,音乐是灵魂,快乐是二者的产物。”⑦

伊斯兰教注入人心的最初的敬畏,渐渐消逝之后,希贾兹社会变革的趋势,已转向风雅的方面,特别是在奥斯曼的时代,他是第一个爱好财富和炫耀的哈里发。人们学会怎样使声乐和器乐和谐起来。阿拉伯作家所谓艺术的或优雅的歌唱(al…ghinā’al…mutqan或al…raqīq)在希贾兹流行起来,那是把节奏(īqā‘)应用于歌曲旋律的一种高度发达的歌唱。男性的职业音乐家,初次出现了,他们的诨名是“莫汉那孙”(mukhannathūn,旦角),他们把手染红,而且假装妇女的姿态。这种音乐家,如麦地那的突韦斯(Tuways,小孔雀,632—710年),被认为是伊斯兰教歌手的祖师。人们认为首先把节奏应用于阿拉伯音乐,而且首先在手鼓的伴奏下用阿拉伯语歌唱的就是他①。

以突韦斯为首的穆斯林歌手的第一代,是由一些外国的自由思想家组成的。突韦斯传授了一批徒弟,以伊本·素赖只(约634—726年)为最有名,他被认为是伊斯兰教四大歌手之一②。相传他是首先采用波斯琵琶的,又是首先采用乐鞭,以指挥音乐演奏的。伊本·素赖只是被释放的奴隶,是一个突厥人的儿子,他曾享受侯赛因的孙女著名的素凯奈夫人的庇护。据说他的师傅当中有赛仪德·伊本·米斯查哈(约在公元714年卒),他是麦加城中受贵族庇护的一个黑人。赛仪德是麦加人中的第一个音乐家,也许是伍麦叶人时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据说他曾游历叙利亚和波斯,他是首先把拜占廷和波斯的歌曲翻译成阿拉伯语的③。由此可见,他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把古典时代的阿拉伯音乐系统化的人。他的学生当中有盖立德④,他是柏柏尔人的混血儿,是素凯奈的奴隶,也由伊本·素赖只训练①。他在他的第二位师傅之后,也达到了令人羡慕的品级,而成为伊斯兰教四大歌手之一。其余的两位歌手,一位是伊本·穆海列兹(约在715年卒),他是波斯血统的,被称为阿拉伯的响板手(sannāj)②。一位是麦耳伯德(743年卒),他是麦地那的黑白混血儿,在韦立德一世、叶齐德二世和韦立德二世的宫廷中,受到特别的恩宠③。在卜居于首都之前,麦耳伯德以旅行音乐师的身分游遍了阿拉比亚。歌妓(qiyān)中有哲米莱(约在720年卒),她是麦地那的被释放的女奴,是第一代艺术的女王④。她把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城市中最著名的乐师和歌手,都吸引到她的家里来,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她的学生,当时参加她的演奏会的听众当中,有爱情诗人欧麦尔·伊本·艾比·赖比耳。她的女学生中,有海巴伯和赛蜡梅,她俩是叶齐德二世所宠爱的歌妓,这是她引以自豪的。哲米莱艺术生涯中最著名的事件,是她去麦加朝觐天房时率领着一个豪华的行列,由歌手、歌妓、诗人、乐师、敬仰者和朋友们组成,他们都穿着节日的盛装,他们骑的骆驼都装扮得富丽堂皇⑤。

在贵族夫人家偶尔举行的漂亮的演奏会,吸引着爱好艺术的群众。从波斯经希拉城而传入的版面琵琶,在这个时期,部分代替了本地的皮面琵琶。另一种得人欢心的弦乐,是米耳则法(mi‘za…fah),这是瑟(psaltery)的一种形式。管乐器包括长笛(qasabah)、芦管(mizmār)和号角(būq)。打乐器以妇女特别喜爱的手鼓(duff)、鼓(tabl)和响板或铙钹(sunūj)为代表。乐谱是历代口耳相传的,因此,完全失传了。《乐府诗集》中充满了在伍麦叶人时代配过谱的诗歌,但是没有为我们保存任何乐谱。伊拉克歌手们的领袖、希拉城的基督教徒侯奈因访问希贾兹,群众拥到素凯奈夫人的家里,来听他歌唱,他们把她的门廊挤塌了,把那位来访的著名艺术家压死了①。在朝觐的期间,鼎鼎大名的人物,从伊斯兰教世界的四面八方,前来参加典礼,这种典礼,每年给希贾兹的乐师们和歌手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他们的惯例是遇到特殊的场合,就到城外迎接队商,在路上奏乐。《乐府诗集》给我们遗留下一段记载,描写一次朝觐的游行,在游行中扮演主角的,是代表那个时代诗歌精神的欧麦尔·伊本·艾比·赖比耳。他穿着最华丽的服装,同过路的妇女眉来眼去。他的伙伴中有歌手伊本·素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