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文明的故事 >

第9部分

文明的故事-第9部分

小说: 文明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诚的自由意志的力量。特洛伊城的故事;另一部是《奥德赛》,写的是希腊贤能的领导人奥德赛从特洛伊回到自己国家的长篇冒险故事。这两部史诗,虽然是希腊人从邻近的文明人那里学会了使用字母以后的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前后才写下来的,但据推测,这些故事则在很久以前就在流传了。以前,这两部史诗被认为是双目失明的吟唱诗人荷马所著,甚至有人想象荷马当时就像弥尔顿创作《失乐园》一样,是坐着写就这两部史诗的。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荷马其人,是他创作了这两部史诗,还是他只是记录、整理并润色了原有诗篇,这是那些博学之士喜欢争论的问题。我们在此实在无意拘泥于这些论争。重要的是,希腊人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经拥有属于他们的史诗,而这些史诗又成为希腊民族之间所共有的一种纽带,在希腊各部族之间产生了一种一致对抗其他蛮族的团结意识。事实上,希腊民族正是这样一些有着类缘关系的部落,他们属于同一民族,有着共同的语言,又拥有共同的史诗,甚至还有共同的品性和理想,这促使他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第十二部分:希腊人古希腊国家

    从史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希腊人没有铁,没有文字,也没有都市,他们当时还属于未开化的种族。最初,希腊人似乎在他们所破坏的爱琴人都市的废墟旁边建造了一些大屋子供族长居住,然后又在大屋周围建造了一些小屋供其他部落成员居住。过了很久,他们才开始懂得建造城墙,并从被他们所征服的民族那里学会了建造神殿。以前的原始文明城市,通常是以种族神的祭坛为核心,渐渐向外发展,然后才筑起城墙;而对于希腊人来讲,则是先有城墙,而后才修建了神殿。公元前7世纪前后,在许多谷地及岛屿上兴起了诸多新的城市,原先的爱琴人都市及爱琴文明逐渐被人们所淡忘。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底比斯、萨摩斯、米洛斯是希腊人最主要的城市。此外,黑海的沿岸以及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上也出现了希腊人的殖民地。意大利半岛的脚趾与脚跟部份,被称为“大希腊”。马赛则是一个在从前腓尼基人的殖民地旧址上新建起来的希腊人城市。    
    一般而言,地处平原的国家,或者是有像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等一类大河可以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国家,往往容易实现共同的统治与统一。例如埃及与苏美尔的诸多城市,都是在一个政府的统治之下得到统一的。而希腊的诸城邦,由于分布在诸多岛屿与谷地之间,交通不便,所以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希腊的各个城邦之间没有协同的行为,甚至于各个城邦在种族上都不相同。有些城邦中的主要居民是希腊系的爱奥尼亚人、伊奥利斯人或多利安人;而另一些城邦中的居民则是希腊人与早来的“地中海”族人的混血子孙;还有某些城邦中居住着纯粹的希腊种系自由民,他们高高在上,把被征服的人民当做奴隶踩在脚下,如斯巴达的奴隶“希洛特”。有些城邦,原有的领导阶级,即雅利安系家族,成为世袭的贵族阶级;也有某些城邦实施雅利安系市民的民主政治。一些城邦有选举产生的国王,而另一些城邦的国王则是世袭制的,此外,偶尔也会出现篡位者与暴君。    
    使得希腊诸城邦分裂的地理条件,同时也使这些城邦一直保持着比较小的规模。即便是最大的城邦,与英格兰的很多州相比也要小得多。有没有人口超过三四十万的城邦很值得怀疑,因为据我们所知,当时的希腊,超过五万人口的城邦都很少见。诸城邦之间虽偶有利害关系或由于同情而形成的联盟,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协同与结合。随着各个城邦之间交易的增多,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希腊城邦之间开始缔结联盟,小城邦开始需要依靠大城邦来保护。但是,使得整个希腊团结成一种感情上的共同体的,却是史诗和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林匹克竞赛会。希腊各个城邦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或争执,但史诗和奥林匹克竞赛会却能有效地缓和城邦之间的关系。有时为了保护参加竞赛而来往的旅人,城邦之间还会主动休战。渐渐地,希腊诸民族之间因为共同的传统而产生了共同的感情,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城邦也日益增加。最后,不仅希腊人,连有亲缘关系的北方邻国埃比尔斯和马其顿的选手,也赶来希腊参与赛事。    
    希腊诸城邦的商业越来越发达,其重要性也在逐渐增加。希腊文明也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突飞猛进。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在许多方面都与爱琴海或大河流域的诸文明国不同。他们也建筑了宏伟庄严的神殿,而祭司阶级却不是最重要的团体,也不是伟大传统的化身;而在以前的文明城市中,祭司阶级就是一切知识的储藏库,也是思想的仓库。希腊人有自己的领导人与贵族,但却没有被复杂的宫廷组织所围绕的神一样的帝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希腊人的政治组织,是由若干领导家族执行的贵族政治。即使是他们所谓的“民主政治”,也是贵族政治型的。所有的市民都参与公务,也参加民主主义型的集会,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市民”。希腊的民主政治,绝不是像今天那样每个人都享有投票权的“民主政治”。希腊的民主政治,除了仅有的数百人乃至数千人的市民阶层可以参加之外,数量更多的奴隶与自由民是没有权力参与的。一般地说,在希腊,政治都操控在有权势的人所组成的团体手中。他们的君王或者是被选举出来的,或者是靠力量夺取领导权的人物,总之与埃及王、克里特王、美索不达米亚王等由神圣的超人来担任的情况迥然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政治上,在希腊的这种环境下,都有以前的古文明国所未曾一见的自由气氛。希腊人把北方游牧生活中富有个性和进取性的个人主义带进了都市,他们正是历史上最早的共和主义者。


第十二部分:希腊人希腊与波斯战争(1)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希腊人从野蛮的战乱状态脱离出来以后,他们的理性生活渐渐显示出了一种新的趋势。这就是有些市民也开始探究并记录知识,或者研究生命与生物的奥秘,而这些事情以前是属于祭司阶级的特权,或者是国王的消遣。在公元前6世纪,也就是以赛亚尚在巴比伦做其预言的时候,希腊人就有了米利都的泰勒斯与阿纳克西德曼,还有以弗索的赫拉克利特一类的人物。这些人,如果拿我们今天的标准来看,他们是独立不羁的绅士。他们对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来自何方,又将去往何处?”他们排斥一切现成的、人云亦云的答案。关于希腊人所提出的有关宇宙的疑问,稍后当述及,而这些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学者,就是世界最早的哲学家,也是最早的“爱智者”。    
    此外,笔者要提醒读者们特别注意:公元前6世纪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世纪,因为在这个世纪里,希腊的哲学家开始了探讨有关这个宇宙以及人类在这个宇宙中的地位的工作;同时,以赛亚也正在把犹太人式的预言发展到顶峰;并且,正如后文将述及,释迦牟尼开始在印度传教,孔子和老子也开始在中国讲学。从雅典到太平洋,人类的精神正弥漫着骚动的气象。在波斯这样一个大帝国中,其臣民自然不可能只有波斯人。波斯人只是这庞大版图里的少数征服民族,其他民族在波斯人未到这里以前不知已在这块土地上定居了多少代。波斯语只是官方语言。波斯帝国大部分的贸易与财政依然由闪族人控制,提尔与西顿,依旧是自古以来的地中海巨港,在海上漂浮往来的依然是闪族人的船只。这些闪族人的商贾和经纪人在东奔西走的过程中,渐渐地从希伯来传统和《圣经》里发现了能引起他们共鸣的共同历史。在波斯帝国境内,希腊人的势力急剧成长,终于在海上成为闪族人的重大竞争者。希腊人公平而活泼的个性,使得他们能够成为能干而没有偏见的水手和官员。    
    大流士一世之所以出兵入侵欧洲,主要是由于塞西亚人的缘故。他希望能够将南俄罗斯纳入自己的版图,而那里正是擅长骑马的塞西亚人的祖国。大流士一世率领大军,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通过保加利亚,进军到多瑙河,然后渡过多瑙河深入到了北部地区。波斯帝国的士兵尝尽了苦头,因为波斯军队大多是步兵,而塞西亚人以骑兵为主,他们总是驱马绕到波斯军队的外围,截断其补给线,歼灭与大部队失散的散兵,却从不肯轻易地与波斯军队进行正面接触。大流士只有被迫撤退。    
    大流士回到了苏萨,并顺便占领了色雷斯和马其顿,在那里驻扎军队。在大流士吃了这次败仗之后不久,亚洲的希腊人诸城邦发生叛乱,欧洲的希腊人随之响应。大流士遂下定决心要征服欧洲方面的希腊人。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腓尼基的舰队,所以可以使希腊诸岛逐个就范。公元前490年,大流士军队的主力发动了对雅典的进攻。一支庞大的舰队从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各港以排山倒海之势拥来,从雅典北方的马拉松登陆。波斯军队在马拉松与雅典军队展开会战,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异乎寻常的事情。在希腊,斯巴达一直都是雅典最强大的竞争者,但当波斯军队大兵压境时,雅典却差了个善跑的使者去向斯巴达求救,恳求斯巴达不要让雅典的希腊人成为野蛮人的奴隶。这个善跑的使者不到两天工夫跑完了200公里的山路到达斯巴达(马拉松竞赛由此而起)。斯巴达人立即允诺,然而当三天之后,斯巴达的援军开抵雅典时,除了看到战场上布满波斯士兵的遗尸之外,居然无事可做,波斯舰队已经全部退回亚洲去了。波斯与希腊的第一次较量,以波斯的失败而告终。    
    波斯对希腊的第二次进势更具有压倒性。大流士在得知他的军队在马拉松大败的消息之后不久即一命呜呼。其后四年间,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继位。他念念不忘征服希腊,为此而大肆扩充军备。有一个时期,全希腊人因为恐惧而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薛西斯的军队确实是世界上前所未见的大军,但同时也是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这支大军于公元前480年,造了舟桥渡过达达尼尔海峡,担任补给的舰队则沿海岸前进——这负责补给的舰队也是拼凑起来的。在狭窄的塞尔比雷甬道,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率领的一支1400人的军队挡住了波斯大军的去路。一场惊心动魄、壮烈无比的会战打响了。连同国王李奥尼达在内的斯巴达军队全部壮烈牺牲,但波斯军队也遭到严重的打击。薛西斯的大军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直指底比斯和雅典。底比斯人打开城门乞降,雅典人则从市区内撤退,雅典被波斯人纵火焚毁。    
    看上去,希腊已经落入了征服者的手中。然而,就是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胜利居然再次降临到希腊人头上:希腊海军的规模尚不及波斯海军的三分之一,却在萨拉米斯湾一举击败了波斯海军。薛西斯得知他那支庞大的军队已被截断了补给,大失所望,仓皇率领一半大军退回亚洲,而留下的一半人马在公元前479年的普拉太亚一役中被希腊人击溃。恰在此时,剩下的波斯海军再遭希腊海军痛击,在小亚细亚的麦卡利一败涂地。


第十二部分:希腊人希腊与波斯战争(2)

    来自波斯的危机终告解除,在亚洲的大部分希腊人城邦也获得了自由。上述的经过,在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一书中有详尽的描述。《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史书,作者希罗多德于公元前484年前后出生于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城邦哈利卡纳斯。为了搜求正确的资料,希罗多德遍历巴比伦、埃及等地。波斯在麦卡利战败后,因政权的争夺而陷入混乱的局面。薛西斯于公元前465年被暗杀,埃及、叙利亚、米提亚等各地分别发生叛乱,强大的波斯帝国犹如昙花一现,遂告瓦解。希罗多德撰写《历史》一书的目的在于揭露波斯帝国的衰弱本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历史》实为一部宣传作品,希罗多德呼吁希腊人团结起来抵抗波斯的征服。希罗多德让他所创造的人物亚里斯达哥拉斯,向斯巴达人指着当时的地图说:“这些野蛮人绝对不是勇敢的战士。反之,诸位已学会了最高超的战争技术……他们拥有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没有的东西:金、银、青铜、刺绣的衣服、牲畜以及奴隶。如果诸位想要,你们完全有能力得到这一切。”伯里克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