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史 >

第44部分

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史-第44部分

小说: 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
第三节 《缀白裘》中的地方戏剧本
《缀白裘》的六集部分与十一集的全部收有“梆子腔”、“乱弹腔”、
“西秦腔”等地方剧三十余种五十余出,现简介如下:
《买胭脂》写开胭脂花粉铺的王月英与书生郭华的爱情;
《落店》、《偷鸡》为《水浒》中石迁故事;
《花鼓》写一对靠打花鼓为生的夫妇的卖艺生活。
《途叹》、《问路》、《雪拥》、《点化》叙唐代韩愈被贬潮州赴任途
中,被韩湘子度化成仙事。
《阴送》是杨家将故事。演杨八姐奉母命至幽州探听父兄消息,杨七郎
阴魂护送八姐过山场景。
《搬场》、《拐妻》讲荒年武大郎偕潘金莲迁往阳谷县,途中潘金莲随
脚夫私奔,宋江为武大郎将潘追回的事。
《送昭》、《出塞》,为王昭君故事。
《探亲》、《相骂》写乡下女儿嫁到城里,母亲前去探望及与亲家母发
生的争吵。
《过关》写梁山女将唱曲蒙混过郑州城关事。
《安营》、《点将》、《水战》、《擒么》,演岳飞、牛皋与杨么战斗
事。
《上街》、《连相》,演打连相女艺人的卖艺生活,内容与《打花鼓》
类似。
《杀货》、《打店》,《水浒》故事,写十字坡孙二娘开人肉包子店杀
死卖皮弦客人,后为武松降伏事。
《借妻》、《回门》、《月城》、《堂断》,内容是:秀才李成龙意欲
进京赶考而无路费。李妻早亡,岳父将妆奁收回,允李再娶时交还。不务正
业的张古董欲骗得这份妆奁,逼妻沈赛花假充李妻与李成龙同去李岳丈家取
妆奁,未料弄假成真。张古董告官,官判沈赛花归李。
《猩猩》叙铃木关韩府太夫人入山进香被猩猩怪负去,郑思砍柴,击杀
怪兽,救出韩老夫人。
《看灯》、《闹灯》、《抢甥》、《瞎混》,写正月里汴梁城大放花灯,
倾城人出动观灯时发生的一些事。
《赶子》,(《清风亭》)是《天雷报》中的一折。故事写薛荣上京一
去不回,其妾周桂英不为大妇所容,产子遗弃郊外,为磨豆腐老人张元秀拾
得并抚育成人,取名张继宝。后继宝入学因同学讥讪,回家追问父母为谁,
为张元秀呵责,继宝逃入清风亭,恰遇上京寻夫的周桂英在此暂歇,遂相认
带走。
《请师》、《斩妖》,写青城山下周德龙为九尾狐精缠害,请道士降妖
事。
《闹店》、《夺林》,写武松醉打蒋门神事。
《缴令》、《遣将》、《下山》、《擂台》、《大战》、《回山》(即
《神州擂》),讲神州主将王宏招募勇士任原摆下擂台,要打尽天下英雄好
汉,百日完满,便起兵征剿梁山。宋江布署兵力主动出击;任原为燕青击败
后被李逵打死,王宏被花荣射杀。梁山军大胜而归。
《戏凤》,写明武宗微行梅龙镇,调戏民女事。
《私行》、《算命》(《何文秀》),写何文秀几次遭人陷害,身陷囹
圄;后脱出罪名出狱,得中状元,奉皇帝之命为七省查盘都御史,私行察访,
报他日之仇,寻久别之妻的事。
《别妻》,演花大汉从军别妻情景。
《斩貂》,三国故事,关羽斩貂蝉事。
《上坟》,《除盗》(《蜈蚣岭》),写民女张凤琴被蜈蚣岭上飞天大
王掳去强求成亲,被武松救出故事。
《借靴》,惯贪小便宜的张三向吝啬鬼刘二借靴赴宴,被刘二百般刁难,
结果耽误了时辰,酒宴已散。
《挡马》宋杨家将故事。杨八姐女扮男装入辽,遇焦光普之事。301
《磨房》、《串戏》写孔怀兄妹对母亲虐待嫂嫂心中不平,到磨房替嫂
嫂干活并串戏开心的事。
《打面缸》:演妓女周腊梅从良后被县太爷配与张才为妻,乘张才外出
公干之机县吏县官纷纷来周腊梅处讨便宜的事。
《宿关》、《逃关》、《二关》,写汉太子刘建唐奉太后之命,追驾回
朝,遇胡兵追杀,逃回途中,遇“番邦”女将而被强留成亲事。
《番衅》、《败虏》、《屈辱》、《计陷》、《血疏》、《乱箭》、《哭
夫》、《显灵》〈全名《淤泥河》〉,演唐初高丽犯境,高祖李渊命李元吉
统兵征剿,元吉与秦王李世民不合,借机陷害秦王将领罗成之事。
通过以上简要介绍可见,《缀白裘》中地方戏,主要以历史传说,英雄
传奇和日常生活题材构成。前二者如《过关》、《安营、点将、水战、擒么》、
《杀货、打店》、《闹店、夺林》、《缴令、遣将、下山、擂台、大战、回
山》、《斩貂》、《挡马》、《番衅、败虏、屈辱、计陷、血疏、乱箭、哭
夫、显灵》等;后者如《买胭脂》、《花鼓》、《探亲、相骂》、《借妻》、
《看灯、闹灯、抢甥、瞎混》等。其中有些剧目,很能表现下层人民情感。
它的英雄传奇:“每喜扮演好勇斗狠”和“怪诞悖乱之事”,“以盗劫为英
雄,以悖乱为义气”,对于敢于“犯上作乱”者予以歌赞。如《神州擂》,
把梁山好汉作为正面形象,写他们号令严明,军容整肃,威风凛凛,不仅打
死了“两臂有千斤之力,一身有虎豹之威”的官军勇士任原,而且将主将王
宏射杀,以官军大败、梁山义军得胜回山作结,歌颂了梁山好汉的智慧和勇
武。对此,封建文人余治颇为不满,他说:“《神州擂》一出,其主将陈元
(按:即任原)摆列擂台,招集义勇,其意固欲团练一方,杀尽梁山大盗,
为国灭贼者。? 。顾竟至为逆贼所败。? 。看戏之人,则异口同声,无人不
笑陈元之败绩而快梁山之得胜者。呜呼!人心死矣!无怪乎结党争雄者效尤
日甚。”从反面说出了这类戏与统治者对立的思想倾向。再者,如写韩愈被
贬的《途汉、问路、雪拥、点化》,更有对皇帝的直接指责:“我为官,又
不曾将民词屈断:又不曾苦打成招,结下了死生冤。唐天子好不重贤,轻慢
斯文,把忠良坑陷,早知道今日遭磨难,何不去袖手旁观,尸位素餐?没来
由, 诤什么忠言!这苦有谁怜?”写出了文人无辜遭贬后对皇帝昏愦的满
腔怨愤,也是历代文人戏中绝少有的。
《缀白裘》中最有特色的,当属那些取材于日常生活的小戏。这些小戏,
人物多为底层民众,生活气息浓厚,常以喜剧和闹剧的形式出现。它敷衍的
故事,“事不必皆有征,人不必尽可考。有时以鄙俚之俗情,入当场之科白;
一上氍毹,即堪捧腹”(许道承《序》)。插科打诨占有相当分量,在一幅
幅带有戏谑性的生活素描中,暴露了某些社会相。如《花鼓》、《连相》写
靠卖艺为生的人们“被人嘻笑元何故?只为饥寒没奈何”(《花鼓》)的屈
辱生活;《借妻》中县官老爷断案时兼顾私事并吃点心的亵渎职守行为;《看
灯》中势要公子抢劫民女;《打面缸》县府从官到吏对妓女的追逐等等。还
有一些对恶劣品质的挖苦嘲讽,如张古董贪小便宜,将老婆借人,结果偷鸡
不成反蚀把米(《借妻》);贪图小利的张三向吝啬鬼刘二借靴赴宴,结果
反倒耽误了一顿好酒席(《借靴》);刁钻的婆婆虐待儿媳,激起亲生儿女
的义愤和不平(《磨房》、《串戏》);声称能降妖的王老道只知多索钱物,
反被妖吓得落荒而逃(《请师》),等等。其中有的唱词通俗深刻,如《花
鼓》中花鼓艺人的一段唱:
说凤阳,话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惟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街坊? 。
颇为脍炙人口,至今仍在传唱。
艺术上,《缀白裘》中的地方戏大都比较粗糙,民间俚语较多,但它生
活气息浓,有时能通过三言两语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人物性格。如《借靴》中
吝啬的刘二不愿借靴给张三,但碍于情面不能不借又舍不得借时的心态;《杀
货》中皮弦客商幻想与女店主成亲后的种种如意算盘等,都是对生活提炼,
很有典型意义。
这些地方戏也有不少缺点;如科诨过多,有不少迎合小市民低级庸俗趣
味的东西,甚至是色情的描叙;对现实的针砭,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
展示上,少有深入的挖掘;对下层人物时有不尊重、甚至丑化的描写,如《花
鼓》写民间艺人为了赚钱而自我侮辱;对皇帝对民女的调戏也取欣赏态度等
等。
第四节 《祭风台》等五种楚曲
楚曲又名楚调或楚腔,源于湖北一带,即汉剧(或汉调)的前身。据史
载,清道光后,楚曲流播到北京,极为盛行,直接影响了京剧的形成。本节
所谈的楚曲,是解放后发现的古老坊间刻本——汉口唐氏三元堂、文升堂、
文雅堂刊行的《新镌楚曲十种》中今存的五种:《英雄志》、《李密降唐》、
《祭风台》、《临潼斗宝》、《青石岭》,均为历史题材。
《李密降唐》写唐初之事。李密降唐被招为附马,旋即又叛,杀死了公
主及宫娥彩女,为秦王李世民追剿,最后走投无路,自刎而死。全剧分“秦
王打围”、“拾箭降唐”、“招宫杀宫”、“双带箭”四回。剧中对李世民
李渊的不计前嫌、宽仁大度,以及王伯党“一生忠义,不怀二心”的愚忠都
刻写得比较鲜明,惟人物缺少心理活动,情节进展过快,缺少必要的铺垫。
这也是中国古典民间戏剧的通病,在下面几种楚曲中也都不同程度存在。
《临潼斗宝》是春秋时期事。秦穆公意欲吞并天下,南面称孤,依百里
奚之计,设临潼之会,假周天子之命,命十七国俱带宝物进献,“诓进关来,
一鼓擒拿”。楚国太师伍奢之子伍员保楚平王前去赴会。入关途中伍员制伏
了被秦收买的占山为王的柳展雄,赴会后与秦斗智斗勇,大展雄风,最后力
举千斤鼎,致使秦“用尽机关一旦空”。全剧分“说计进宝”、“晓谕各国”、
“上山结拜”、“临潼斗宝”四回。主要是歌颂伍员的无比勇武。
《青石岭》写“周义王”时,王后禾云庄守边平乱,屡立战功。后周王
相信西宫贾翠屏的谗言,使禾云庄几被杀头。禾云庄为人救出后,又战死沙
场。情节多涉荒诞。但对禾云庄的勇武善战、顾全大局,周王的无能昏愦、
贾妃的奸诈都写得比较生动。尤其是剧中所表现的为君者“行不正”,会“反
惹忠良反朝廷”思想十分可贵。作者以同情口吻叙写了巨子对昏君的责骂,
如王洪、孟禧等人知周王信谗要杀禾云庄时,义愤填膺,即刻去私劫法场,
唱:“一言怒发三千丈,太阳头上冒火常。叫声大兵随弟往,弟兄双双打昏
王”,要“进宫去问问狗昏王”,“叫声昏王开宫门,孟禧与你把理论”等
等。这种情节构想体现了下层人民对君臣关系的看法,是“君要臣死,臣不
敢不死”的文人士大夫们所不敢想、不敢言的。《青石岭》又名《莲台山》、
全剧分“收王洪”、“收孟禧”、“草桥关”、“归天团圆”四卷。
《英雄志》与《祭风台》都是讲三国故事,前者写诸葛亮安305
居平五路事,其情节如“报场”中所说:“三国英雄魏蜀吴,鼎足列成。曹
丕纠合五路,羌蛮二国练精兵。诸葛亮安居平五路,邓芝巧计和江东。张温
成都答礼,秦宓席筵辩天文。曹丕兴兵下蔡颖,徐盛破魏用火攻。赵子龙恢
复阳平关,君臣畅饮贺太平。”全剧分四卷二十五场。后者讲赤壁大战情景,
情节亦于“报场”中罗列:“汉室英贤,孔明过江激孙权。周公瑾鄱湖水战,
诸葛亮舌战群贤。蒋干过江中计,曹操自杀水军,孔明曹营借箭,徐庶兵逃
潼关。黄盖苦肉把粮送,庞统巧计献连环,祭风台告星禳斗,华容道释放曹
瞒。孔明一气周公瑾,保刘备驾坐荆襄。”全剧分两册四卷二十八场。
在以上五部楚曲中。以《祭风台》影响最大。它搬演的赤壁鏖兵是对《三
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到第五十一回内容的敷衍。思想倾向亦是拥刘反曹。与
历史比较,《祭风台》虚构的成份较多。诸葛亮是全剧歌赞的中心人物,他
有无比的智慧,过人的胆识,在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下(夏)
口,无有容身之地,只得退归江夏容身”的窘困之中;在曹操志得意满,率
八十三万大军,直下江南,意欲席卷东吴,统一天下的危急时刻,他孤身赴
吴,激励孙权,建立了孙刘联盟,共同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最后使刘备
未费兵卒之劳,便将荆、襄南郡拿到了手中。全剧矛盾复杂,既写了孙刘与
曹操的矛盾,又写了孙刘联盟内部的矛盾、吴国内部主和派主战派之间的矛
盾,曹操将帅之间的矛盾等等;但却大体上做到了走笔从容,有条不紊。孔
明的神机妙算、顾全大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