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5366-黄河谣 >

第16部分

5366-黄河谣-第16部分

小说: 5366-黄河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爷边转眼珠边站起来,回话有点结巴,说道:“回太后话,他……也许在书房。”    
    “那好,你就带我们去吧。”慈禧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光绪也跟在慈禧后面,向前走着。    
    师爷趁人不注意,掏出手绢,擦去脸上的汗,心里直打鼓:“如何是好?这实在脱不出身啊……不知他现在在干啥?如若不谨慎,可就……”    
    这样忐忑着,穿过甬道,拐了几个弯,他将慈禧等人带入了县令的书房。


《黄河谣》 第二部分《黄河谣》 第五章(2)

    所有人眼前豁然开朗:这儿,竟是一座雕梁画栋的雅致厅堂,与衙堂完全是两个世界。    
    师爷赶紧安顿慈禧、光绪及朝廷大员坐下,小心说道:“待小的去向他……不不……向马县令通报一声,赶紧前来迎驾……”    
    “不用了,”慈禧站起身来,说道:“你就安心站在这儿。我们既然来了,都长着眼睛,自己走走看看。”一边说,一边迈着悠然的步子,在李莲英的搀扶下,欣赏起字画来。    
    左边的墙上,挂着一副篆书条幅,道是: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    
    这八个字,实乃儒家孔学精髓。令人不解的是,条幅一侧,用小楷加了一联回文顶真题跋,道是: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紧挨着它,挂着另一轴条幅,也是八个字,道是:    
    小隐于野    
    大隐于市    
    这是道教真谛,用中规中矩汉隶写成。奇怪的是,这条幅旁边,平添了几株墨兰,于草叶之间,又题下两句诗词:    
    雅室翰墨溢香气    
    湖畔幽兰听雨声    
    再往前走,便挂着一个龙飞凤舞的“道”字。那飞扬跋扈的“走车”,写得笔断而气连,如是一条云中巨龙,隐约伏挺,煞有生机。慈禧看得连连叫绝:“妙哉!妙哉!”    
    身后的翰林大学士周颐夏,本是京城书法大家。他也频频点头道:“真没想到,在这黄河沿岸,穷乡僻壤之地,居然有如此好书法,令我们这些翰林都汗颜呀,真是气韵生动,张弛有致,形神兼备,真把个‘道’之精神写活了!”    
    慈禧见墙的拐角之处,居然书写了一副当朝禁书《石头记》里头的两句话,并且将它们分两面墙悬挂,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看到这儿,周颐夏倒抽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这《石头记》自乾隆年间问世时起,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它是“天下第一奇书”,有人说它影射时政、大逆不道,又有人说它淫秽下作、有伤风化……当时的大学士纪晓岚力推此书,却被乾隆责骂为“有眼无珠,白戴了一顶文人帽子”。到了嘉庆年间,一连出现几场文字狱,不少文人因为沾了《石头记》而倒霉。评家无论定它玄也罢,无论定它空也罢,最终给它的结论就是一个字:淫。后面的五朝,国力由盛转衰,整个大清朝更像大观园中的情景了。于是,朝朝列禁的第一部书便是它……    
    他惊慌失措地嚷道:“这还了得,居然堂而皇之挂禁品……”瞅着慈禧的脸道:“太后,这……实在是罪不可恕……罪不可赦呀……”    
    慈禧却频频点头,根本没听周颐夏的上奏,嘴里嘀嘀咕咕不知在说着什么。    
    来到大厅右面,他们看见,摆着两个十分考究的百宝阁。    
    第一架里面摆着许多古籍缮本。慈禧信手抽了一卷,翻了翻,见是《黄河匪寇史记》,觉得不感兴趣,也就重新放回了原处。    
    第二架陈列着一些文物。有出土的尖锥陶瓶,这是黄河先民七八千年前,汲水的器皿。另有一些瓷器——其中一座叫做“玉春瓶”的,是宋代耀州官窑的精品,瓶身全是雕花,虽然经历千年,却明亮如新。最显眼的,却是一匹高大肥硕的唐三彩骏马;那马的尾巴仿佛是被麻绳捆着,身上驮着西域进贡的珠宝和玉器,显得雍容大气,不可一世。果然在唐三彩下一格中,盛放着一尊来自西域和田的美玉,雕的也是西域的葡萄瓜果之类,皆都栩栩如生……    
    看到这儿,周颐夏又一阵赞叹,说道:“真没想到,远天远地之处,也藏着宝贝呢!”    
    光绪对这一切不很感兴趣,只是随便看看而已。慈禧浏览之后,却立在那儿,凝思起来。    
    弓着腰,拿着扇子的师爷,并不敢将扇面打开,而是牢牢盯着慈禧的脸瞅。看着看着,他释然了,因为精于世故的他,发现慈禧并不反感这一切,而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说道:“我们这里地处偏僻,都是些乡间野老,孤陋寡闻,让太后、皇上和诸位大人见笑了,见笑了……”    
    这时,就听书房外面传来了吟诗之声。荣禄问道:“书房通向何处?外面是什么?”    
    师爷答道:“外面?没什么呀……就是一个小园子。”    
    慈禧说:“走,咱们这就去看看。”    
    一推开门,慈禧发现,这里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小园子,而是一座修建得颇为讲究的大花园:假山林立,栽植的大理花、月季花、蔷薇花、芍药花……争相开放,香气扑鼻而来。    
    假山后面,有个身穿白裤白衫的男子,手握一卷书,一边踱步,一边沉吟: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    
    慈禧把手从李莲英的胳膊上拿开,又往下压了压,示意荣禄和载漪他们不要声张。    
    这时的师爷,又紧张起来,紧盯着慈禧的脸——因为这可是大禁书呀,都说有讽喻朝廷“大厦将倾”之意。听着听着,大学士周颐夏也惶惶然瞅起了慈禧。


《黄河谣》 第二部分《黄河谣》 第五章(3)

    师爷故意鼓足勇气,咳了一声,他方才住口,抬头望望,诧异地问道:“师爷啊,他们是些什么人?竟然到了我这里,还不……”    
    话还没说完,师爷就不顾一切地跑了过去,一把将书打掉道:“太后皇上驾到……快过来,快过来,你这县令,还不赶紧给老佛爷叩头,给皇上叩头,给朝廷大官们请安……”    
    看上去,那人是个白面书生,三十来岁,温文尔雅,如果没见他偷读《石头记》,谁都相信这人是位孔孟圣徒。    
    见师爷这般激动,他身子震了一下,快步上前,刚跪下去,就被慈禧唤起,问道:“这么说,你就是河沿县令?”    
    “县令?是……是的……”他在回答时,似乎不很坚决,回避了慈禧的目光,说道:“下官该死,请太后赎罪,下官真不知道太后会亲临此地……”    
    他在说话时,身旁的荣禄却盯着他,想起了一桩往事——“记得有些年头了……我还在吏部供职,好像山西有个叫河沿县的,匪寇猖獗,没人敢来任职。恰巧有一位候缺的举子,可怜兮兮,送来五百银圆……我好像就点了他的卯,让他速速去补缺赴任……”    
    想到这儿,他擦擦眼睛,又端详一番,觉得这人眼生得很,搞不清楚当初送银子的是不是此人,就问道:“你果然就叫马文么?”    
    那白裤白衫的人一愣,与师爷对了下眼。师爷急忙上前,点头说道:“马县令呀,这一位,正是当朝军机大臣兼直隶总督荣禄大人,他在问你话呢,还不赶紧……”    
    “哦哦……”那人的情绪从恐慌中转了回来,忙说道:“回大人的话,下官正是马文,正是马文……”    
    荣禄还想证实一下什么,但觉得这不是地方,万一叫老佛爷知道自己受贿,可不得了,便点头说道:“马知县,我听说在这国难当头之时,你竟疏于政务。但进了县城一看,你这儿的确风平浪静,是怎么回事呀?”    
    他说道:“回大人,黄河沿沿,从来匪寇成患。为了防匪,我们修建了城池,既不许洋人在此造筑教堂,也不叫义和团开坛骚扰,所以显得平静冷清。”    
    “这就对了,”慈禧说道:“治理天下,要有长远眼光,就应该不偏不倚。”    
    师爷回道:“谢太后老佛爷夸奖。”忙转移话题道:“太后和皇上鞍马劳顿,请随小的来驿馆歇息吧。”一边说着,一边将这一班人马安排下来。    
    2 河沿城池不大,驿馆却修建在一个偌大的湖面之上。这湖叫做西湖,正值盛夏,湖面的荷叶上,珍珠般的水珠滚来滚去,鲜艳的荷花顶出水面,争奇斗妍。    
    “这地方挺美嘛,”慈禧高兴起来,说道:“就我站在这九曲桥上,往那边看,就像在咱颐和园子的昆明湖呀,哈哈哈哈……真是个好地方,我可是乐不思京了。”    
    她身旁的马知县赶紧说道:“让太后见笑了,一洼小水,无景无致,太后能够亲临,真是三生有幸啊!”    
    慈禧来了兴致,执意要这马知县陪自己游玩,说道:“哪里的话?多半年了,颐和园子也没有去过,再也没见过这么好的景致啊!”    
    师爷忙前忙后,将光绪皇帝、荣禄、载漪、周颐夏等大人安排停当,一路小跑,来到九曲桥上,气喘吁吁向马知县报告道:“皆都安排妥当了,太后和皇上各安排在了上院,起居活动还算方便。”    
    马知县习惯性地抱拳道:“师爷,一切全仗你了!”    
    慈禧对这个动作颇感疑惑,问道:“怎么?你这朝廷命官,用的是江湖礼仪?”    
    师爷急忙说道:“我们远天远地,拜过把子……不好意思,让太后见笑了……见笑了……”    
    李莲英扶着慈禧,来到一座假山旁边道:“老佛爷,这儿清凉,又有大柳树,歇歇脚吧?”    
    慈禧刚坐下,一股凉意,果然从石头上传遍她全身。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她若有所思地道:“马知县,听上党知府林什么来着反映,说有好几次要提拔你,为何不去高就?”    
    马文说道:“回太后,下官自小身体虚弱,宜静不宜动……再则……”说着,竟“咔咔”地咳嗽起来,嗓子沙哑得说不出话来。    
    师爷上前说道:“河沿是个小县,管理着黄河各个河滩,居住分散,事情复杂,能够管好,就已经殚精竭虑哩……”    
    “的确是的,”马知县停了咳嗽,擦擦嘴道:“师爷说得是实情。我马文何德何能?能得到皇上的信任,把一县的百姓交给我,每天战战兢兢,唯恐处理不好,并且素来我体弱多病,加之才疏学浅,哪里还敢指望提升呀?”    
    听到这儿,慈禧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皇家大队在河沿县一住就是三天,尽管风声一天比一天紧急,但慈禧老佛爷始终没有下达开拔的命令。    
    荣禄、载漪、周颐夏等人,天天陪着光绪,在西湖里泛舟游玩。    
    画舫里,光绪面前的案几上,摆满了晋南的土特产:有万荣的蒸发糕、稷山的大红枣、万荣的面花、闻喜的煮饼、平陆的苹果……    
    光绪自小生在宫中,见到临猗的大锅盔,稀罕的不得了,对周颐夏说道:“晋南人真了不得啊,这个饼子如是车轮一般大小。”    
    伺候在一旁的师爷赶紧说:“这便是黄河一绝。当年韩信的部队,南征北战,备的就是这种干粮,十天半月也不出霉,香得很哩。”    
    光绪吃了一口,觉得的确香酥,就说道:“其实最让朕喜欢的,莫过于闻喜的煮饼,又香又甜,真是点心中的珍品。”    
    师爷赶紧解说道:“这闻喜煮饼,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材料精选上好的精面、猪油、白糖、蜂蜜、花生、杏仁,外加有名的上下白土特产白玉芝麻……”    
    “是啊是啊,”大学士周颐夏说道:“过去只在《中华食膳》中记载着闻喜煮饼,这次有幸品尝,果然名不虚传!”    
    师爷道:“既然皇上如此喜爱闻喜煮饼,起驾时可以多带些的。”    
    荣禄和载漪却整日里犯愁,总是躲着光绪密商大事。    
    因为从京城传来的密报,德国元帅瓦德西带领了十万联军,不仅焚烧了圆明园,而且从直隶官道一路追过来,扬言要“生擒大清国慈禧太后”。


《黄河谣》 第二部分《黄河谣》 第五章(4)

    载漪直跺脚,叫道:“这光绪,还有心享乐呀……现在可不是歌舞升平的时候,多待一天就多一份危险啊!”    
    荣禄说道:“你急,我比你还急呢!”    
    “我看他心术不正,”载漪瞥了正在吃三晋特产的光绪一眼,恶狠狠地道:“他是要在这儿等列强联军过来,把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