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女律师 >

第3部分

女律师-第3部分

小说: 女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棍好呀,做快乐单身汉,是时代的潮流啊!”    
    “快乐?年过不惑还孑然一身,这叫快乐?下班回家面对冷清四壁,这叫快乐?餐餐吃泡面,夜夜守空房快乐吗?小郑啊,你真够幸福的,小吴那么疼你、爱你,家庭环境也不错,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还有个人诉诉衷肠,解解闷气儿。有时候,一个人半夜醒来,彻夜不眠,好想身边有个人说说话呀!小郑,我这是掏心窝子跟你说老实话呀,一个大男人有时候真想痛哭啊!”    
    “孩子呢?你们没有孩子吗?”    
    “孩子跟了她,现在见了我连‘爸’都不叫一声啦!”    
    “那,你干嘛不找一个呢?以你的条件,还怕找不到老婆?怕是眼界太高吧!”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五年前妻子和我离婚时,我是当着父母的面跪着求她,什么尊严都不要了,我这辈子不想再为第二个女人下跪了。”    
    “丽云,丽云姐呢。你和她那么投机,可以说是心心相印吧?干嘛不结婚呢?”    
    “结婚?丽云是有夫之妇啊!哈哈”    
    “噢?!”    
    ……


第一部分:大地春雷奴颜婢膝的人

    下午三点,正是春日里最暖和的时段。街道上的行人大多懒洋洋地行走着,节奏比平常慢了一半,充分地享受着这明媚的春光。郑晓站在南河大厦门口发了一会儿呆,便无端地想起了两年前和李明在那条崎岖山路上的一段对话来。那时候,李明刚刚当上天正律师事务所主任。在同事的眼里,李明历来沉默寡言而又不拘小节。但他处事果断干练、原则性挺强,特别是在法庭上可谓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因而深得人心。圈子里的人都称李明是“南河第一名嘴”。郑晓至今仍不明白,李明那次为何如此信任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掏心窝子说老实话”。但打那以后,郑晓开始留意身边的这个老光棍、自己的顶头上司李明。不过,直到现在,她依然觉得李明是个谜一样的男人:外表冷如冰,内心热如火。    
    郑晓的家住在绿柳小区,离南河大厦不远,穿过两条大街就到了,她决定步行回家,顺便享受享受这温暖的阳光。一辆红色的夏利出租车“嘎”的一声停在郑晓身旁,吓了她一大跳。一个皮肤黝黑、满脸胡须的男子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满脸殷勤地问:“大姐,要车吗?”    
    “大姐?”这称呼怎么怪怪的。郑晓不经意地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难道我这么老?连这样的中年人都称我大姐。人家说女人三十一朵花,我这朵花怕已是落花了吧。”郑晓这么想着又觉自己很滑稽,便自个儿傻笑起来。出租车司机莫名其妙地盯了郑晓一眼,嘀咕了一句什么,把车开走了。车子过后,马路上灰尘扑面,郑晓本能地用手捂住鼻子。    
    大街上灰尘很重,因为南河市正在实施城市基建改造工程。听说省里有一个城建考察团要到南河来。这次考察是配合中央关于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会议精神进行的。考察的重点是街道路政、城市绿化和管道设施。所以南河市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都被“开肠破肚”,重新铺设地下管道、光缆电线深埋地下,人行道刷上彩色油漆等。当然,作为脸面的高楼建筑也应该旧貌换新颜。郑晓通过政和大道的时候,便发现两旁那些早应拆除重建的楼房外全部搭上了施工安全架。郑晓以为是要拆除这些房子,后来又发现工人们正往墙上贴瓷砖,便觉得很好笑,这不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吗?但她同时又觉得政府聪明,不外乎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嘛。保不准这点子还是吴之明想出来呢!吴之明是个顶尖聪明的人,他的迅速擢升多半是因为他的才能。    
    郑晓一直以丈夫吴之明的才华和人品为自豪,但是今天他在向大林和周杰夫面前的表现令郑晓心头不快。她不喜欢奴颜婢膝的人,何况是自己的丈夫。刚刚转晴的心情霎时间又阴云密布。这种阴霾的心情一直伴随郑晓走到家门口。    
    郑晓家住绿柳小区B幢三单元402。刚到楼下,她便听到了宝贝儿子沙哑的哭声。母亲的本能使她心头一紧,便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去。推开家门,郑晓一眼瞥见保姆小红半卧在沙发上,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而宝贝儿子依然在童车里左蹬右踢,哇哇大叫。    
    “小红,你没听见宝贝在哭啊!”郑晓满脸愤怒,劈头就问。    
    “我……”小红显然没料到郑晓会在这时候回来,一时间又窘又怕,满脸通红,手足无措。    
    “宝贝肯定是饿了,我吩咐过你,隔两个小时给他喂一次牛奶,你没听见吗?”郑晓边责问小红边冲到童车旁。    
    “我……”小红战战兢兢地小声说:    
    “我刚刚喂过。”说完眼圈一红,泪珠子叭嗒叭嗒地滚落下来。    
    “喂过还会哭?”郑晓依旧不依不饶,“尿布换了吗?”问这话时,郑晓已一把抱起了胖儿子,在儿子粉嘟嘟的圆脸蛋上亲了一口,又一摸尿布,发现湿漉漉一片,便觉得心头怒火横烧:“小红,我是请你来做事的,不是请你来享福的。要看电视你回乡下看去。二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不懂事,让你看个孩子都看不好,让他哭得这么伤心,你忍心哪……”    
    能言会道是律师的天赋,骂人也是句句切中要害。小红“哇”的一声,伏在沙发上痛哭起来。郑晓突然又心软了,觉得自己骂得也太过分了,便缓和了口气,压低声音说道:“别哭了,去把干尿布拿来。”    
    小红没动,依然哭得很伤心。郑晓望了一眼小红,叹了口气,便抱着儿子转身进了卧室。她一边为儿子换尿布一边想自己刚才骂小红的话,越想越觉得内疚。小红是吴之明乡下老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因为家里要把她嫁给场镇上的一个残疾小商贩做媳妇,小红死活不肯,便想出门打工,但又身无一技之长。恰好郑晓有孕在身,行动不方便,吴之明托人在老家找个保姆来料理家务,小红这才到了他们家。小红其实挺能干,家务事做得干净利索,人勤快嘴巴又甜。只不过今天郑晓心情不好,加上心疼宝贝儿子才骂了小红。一个二十一岁的大姑娘,怎么能忍受这样的辱骂呢?    
    郑晓越想越觉得对不起小红,便抱着儿子走出客厅。儿子已经不哭了,郑晓顺手把他放进童车后,便蹲在沙发旁劝小红。慢慢地,小红止住了哭声,坐起身来,两眼怔怔地望着对面的墙壁,望着望着,一行眼泪又顺颊而下。郑晓正欲伸手为小红抹去眼泪,门铃响了。懂事的小红赶紧擦干眼泪,准备起身去开门。郑晓轻轻地按了按小红的肩头,示意她坐下,自己则起身去开了门。    
    门口站着一位七旬老太婆,头发花白,手里拎着一只鸡。许是身上补丁累累且洗得发白的衣衫有点单薄,老人的身子在微微地发抖。一见到郑晓,老人干瘪的嘴里叫出“郑律师”三个字,声音有些发颤,深陷的眼眶里瞬间噙满了泪水。面对突然造访的陌生老人,郑晓怔怔地站在门口,一时不知所措。


第一部分:大地春雷因职业而重生的“恩人”

    “郑律师,我……我是给你道喜…来了!”许是因为激动或者是连续爬了四层楼有些累了,老人说话时语不成句,边说边喘着粗气,郑晓仍然无法想起老人是谁:“您是……”郑晓小心翼翼地问。    
    老人的心情开始平静下来,止住了喘息,布满皱纹的脸上也慢慢堆起了笑意。既然老婆婆是给自己道喜而来,郑晓便热情地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老人也不客气,边迈进门边对郑晓说:“郑律师,你可能认不得我了嘛?”    
    郑晓有些尴尬地点点头,又冲老人真诚地一笑。老人其实并没看见郑晓的表情,边进屋边四处打量,还自顾自地接着说:“我可是记着你呀,郑律师。是你救了我和老头子的命呀。要不是你,我和老头子还不知现在窝在哪个垃圾堆里哟!”    
    说话间,两人已进了客厅中央,小红赶忙起身,接下老人手里的鸡,转身往厨房去了。郑晓示意老人坐在沙发上,自己为老人沏上一杯茶,眼睛却不住地打量着老人,越看越觉得眼熟,可终究想不起这位老人姓什名谁,为何对自己感恩戴德。    
    “您老和大爷都好吗?”郑晓边沏茶边试探着问。    
    “托你的福,都还好,几个忤逆子现在不敢对我们动粗了。唉哟,这小乖乖长得胖乎乎的,福气呀,郑律师。”老人边说边抱起童车里的婴儿,逗了逗他圆圆的脸蛋,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乖乖,快快长大,长大了一定要孝敬爸妈哦!”老人许是触景生情,眼窝子里又有泪花在转动。郑晓蓦然想起了眼前这位老人是住在西郊中坝村的陈太婆。两年前,陈太婆和陈大爷因无法忍受三个子女的虐待,在村干部的支持下将儿女告上法庭,郑晓受村支书的委托为她代理这桩案子,最终胜诉。老人是个有心人,两年多了,还记得郑晓这个因职业而重生的“恩人”。郑晓不觉心头一阵发热,把茶端到陈太婆面前,她顺势挨着陈太婆坐了下来。小红也从厨房走出来,有些疑惑地望着老人,郑晓吩咐小红为老人削一个苹果,自己则搜肠刮肚地想跟老人唠点家常。    
    老人比两年前苍老了许多,但精神却好了不少,想来她的三个子女已经彻底醒悟,开始孝敬二老了。郑晓没敢问老人的家事,怕惹得她伤心,便寻思起其他的话题来。    
    “陈太婆,村里现在都大变样了吧?老支书,郎……”    
    “郎在琪。”老人补充说。    
    “对,郎支书,他还好吗?也快六十岁的人了吧!”    
    “郎支书是个好人!”老人说过又叹了口气:    
    “他这个支书也不好当啊!这不,前几天被一群不懂事的年轻人围着闹事,还差点被人打,六十岁的人哪,哪受得了这个气。”    
    “噢,村里出了什么事?”郑晓一惊。    
    “唉!”老人又叹了口气。    
    “还不是为修三环路的事儿,前年,不,应该是大前年年底,市政府说要修三环路,让我们村把大部分土地空出来。这倒没什么,毕竟土地是国家的,国家要用就得收回去。可这些地一直空着,草都长了一尺多深了,还没动工。”    
    “按国家土地管理法规定,被征用的非农业建设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恢复耕种呀!”郑晓毕竟是律师,唠着家常也这么专业。    
    “是啊!”老太婆说:“郎支书也这么跟大伙说的。所以前年冬村民们又把土地给种上了小春。没想到去年刚开春不久,一群人开着大机器来到田地里,咔嚓咔嚓地就把麦苗、油菜全给推掉了。天哪,那些长得绿油油的青苗啊,是我们庄稼人的命根子,怎么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推掉了呢?”老人说着说着声音又有些激动:“全村的男女老少眼睁睁地看着庄稼被毁掉,个个气愤,个个伤心。一群年轻人去找施工队理论,可人家不理不睬。他们又去找郎支书闹。”    
    “郎支书怎么说?”郑晓急着问道。    
    “郎支书说这些地早就被征用了,是用来建三环路的,这是市里的规定,村里没权干涉。”老人说。    
    “是啊,郎支书这话没错呀。”郑晓说完,发现陈太婆不解地望了自己一眼,便转过来说道:    
    “不过,征用耕地应该有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呀。如果他们毁了青苗,还应该有青苗补偿费。”    
    “问题就在这里,现在路都修好了,这些所谓的补偿费现在一分未拿。村民们找支书闹的就是这个。有人说是郎在琪吃了这笔钱,要他吐出来。老郎当了十年支书,从没受过这种气,所以一下子就病倒了。”    
    “啊!”郑晓失声叫了出来。    
    “郎支书情况怎么样?”她急切地问道。    
    “昨天我去看过他,应该没什么大碍。”老人的表情稍稍缓和了一些,“老郎这个人是个有心人,他也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你喜得贵子的事儿,就嘱托我来贺个喜。我回家和老头子一商量,觉得我们农村人也没什么好送的,就拎了一只鸡来,这鸡是我自己养的,吃的全是五谷杂粮,炖了吃很补身子的。唉呀,这坐月子最亏身子啦。”


第一部分:大地春雷履行和解协议

    郑晓满脸的感激,轻轻地抓过老人的手,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小红把削好的苹果递给陈太婆,太婆有些不好意思。郑晓便说:“吃吧,太婆,我们也没什么好招待你的。看让你们破费,真的受之有愧呀!”    
    陈太婆苦笑了一下,说:“郑律师可别这么说,你算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这么大年纪了,要想报恩也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