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3469-穷人缺什么 >

第26部分

3469-穷人缺什么-第26部分

小说: 3469-穷人缺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穷人自已是不会去吃的,那盖面的肉,他会抢先一筷子夹了,热情洋溢地放到贵客碗里。而贵客如果是个富人,多半正盯着远处的素菜,思考着筷长莫及,该如何下手。    
    穷人表达自己的尊敬,就是把鸡腿鸭胸猪屁股,把那些肉头最厚的宝贝,堆满在贵客碗里。贵客却往往苦不堪言,不吃不好,吃起来实在太腻。    
    富人的口味已经变了,穷人还在按老习惯思维。富人讲究的是营养均衡,口味均衡,体态均衡,而不是暴饮暴食。他不仅要有蛋白质,还要有维生素、矿物质,既要口味爽,还不能让胆固醇升高。美国人说了,维生素缺乏比射线、比有害气体、比环境污染更加有害,好多病都是它诱发的,包括癌症,包括大脑损伤……    
    穷人一听,脸色都变了,只知道发福是富人的大敌,发了福不好看,不青春,有损形象,没想到这吃的问题还那么深沉!难怪富人爱吃水果、蔬菜,有维生素呀!穷人也去买来吃,一算帐,比肉还贵。肉一顿吃得了多少?这水果、蔬菜再多也吃得完,人真是漏式口袋,还是少买几斤吧,哄哄嘴巴就行了。穷人终究是穷人。    
    穷人吃肉,富人吃菜;穷人白胖,富人黑瘦。现在对一个人最时髦的恭维是:“唉呀,你怎么瘦了!”最好还要黑一点,说明你不用成天呆在办公室加班,而可以去运动,享受雨露阳光。    
    赘肉是穷人的标志,黑瘦的人是幸福的!    
    只要你看看有自助餐的地方,穷人是多么急切地直奔肉食,把手里的盘子装得暴满,生怕不把荤菜吃撑,就对不起自已。    
    穷人请客是为了吃饱,所以最后他一定要给你舀一大碗饭,让你肚子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他的热情塞满。    
    富人请客,就恰恰相反。富人请客是为了气氛,吃还在其次。在富人的席上,穷人往往只能吃个半饱,你没法狼吞,也没法虎咽,碟子是那么的小,菜又排得那么的齐,就像接受检阅的士兵,缺掉一个,就是那么的残缺。    
    穷人就只好小心翼翼,让自已的食欲不那么显眼。他就会掉开眼睛,不去盯桌子中央的那盘大菜,先顾左右而言他。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去盯了,而且发现盘里的雕花是萝卜做的,更忍不住的是,他竟然伸手把那朵花夹到了自己碗里,一口咬下去,什么味道也没有——这是他今晚最遗憾的事!    
    当然更遗憾的是,穷人回家还得加餐。靠!花那么多钱,肚皮都没有吃饱!    
    


第四章 穷人缺品味穷人上网

    穷人上网,虽然很多时候确实也没干什么正事,但上网本身,对穷人来说就意义非凡。    
    只有在网上,穷人可以随心所欲。你可以穿着背心短裤到白宫去逛,而不必担心有损形象。说实在话,有兴趣逛白宫的人真的还少,网上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勾当,也有那么多正正经经的营生,你要看新闻也好,学知识也好,做买卖也好,应聘也好,做爱也好,骂人也好,反动也好,总之,你想做的一切都能在网上做到,不比任何富人差,这就叫平等。    
    有了网,就没人可以捂住你的眼睛了,虽然你是穷人,你的眼球也一样地值钱,一样地让资本家心动不已。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服务,让你真正当一回上帝。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你去过一把瘾。    
    网可以做什么呢?网可以做一切!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可以说,网才是真正的穷人的媒体——也不排除富人——让穷人以最小的代价和富人平起平坐。从智慧的角度,从精神的角度,网上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平台,没有谁能够压迫你,如果在网上你的才能还不能尽情发挥,你就只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那个才能了。    
    所谓最小的代价,是和传统媒体相比。富人看演出,穷人看电视;富人看画报,穷人看报纸;就算是报纸,也分得很细,有的是白领报,有的是市民报,有的卖二元,有的卖五角,价格不一样,档次也不同。上网则简单得多,只收上网费,至于价格,该多少是多少,国家有规定,电脑有程序,就是比尔•;盖茨来了,想多交几元也不行。    
    穷人又要说了,比尔•;盖茨交几元,相当于十牛一毛,我们也交几元,那可就相当于砍掉一只牛蹄子了,不公平呀!    
    说得也是,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哪怕是以公平著称的互联网,也不可能绝对公平。在美国,富人上网的人数是穷人上网的五倍;在世界,占总人口15%的发达国家,网络投入和使用率却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0%和80%。在孟加拉,一台电脑的价钱相当于当地居民年收入的8倍,在非洲……不要说那么远,就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饿饭呢。美国有1/2的人上网,非洲上网人口只有1/5000!中国是多少呢?前几天看到寻找第一亿个网民的消息,估算出来,中国的上网人口是1/13。比富国少,比穷国多,很符合我们的国情。    
    穷人不上网,既是穷的结果,又成了更穷的原因。    
    富人已经掌握了赚钱的模式,穷人只有向富人学习,或者干脆复制。谁学得最快,谁就最有可能缩小差距。互联网是学习的最好课堂,就信息的传递而言,比以往任何一种媒体都更高、更快、更强,还更直接,它对穷人的价值不可估量。    
    互联网本身就是穷人创业的天堂,是年轻人的辉煌梦想,就像一个现代童话,给了这一代人美妙的精神营养。    
    网络确实在改变世界,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穷人可以不吃菜(不吃饭不行),不能不上网,如果五年前认识不到这一点,那是遗憾,如果现在还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是活该!    
    


第四章 穷人缺品味穷人报仇

    穷人报仇,十年不晚。虽然仇恨在胸中燃烧,但敌我力量悬殊,断不可以卵击石,不妨先作战略退却,保存有生力量,以图东山再起,这是个完美的计划。    
    人穷便处于弱势,经常泰山压顶是必然的,迫于生计,只得弯腰,那叫忍辱负重。    
    据说很多动物也有报复的天性,仇恨是一种本能。不光是穷人,任何人心中都曾有过仇恨的种子,只不过没有机会发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芸芸众生里,任何人都是渺小的,都有更强大的力量压迫你,伤害你,让你愤愤不平。    
    所以就要报仇!    
    但是复仇是一柄双刃剑,杀伤敌人的同时也刺伤自己。仇恨是本能,但求生是更加强烈的本能,杀伤敌人的快感如果不能与自己受伤的痛苦相抵,那复仇就是不值得的。所以一个理性而实际的人,不太可能奋不顾身复仇,权衡之下,他还是会选择忍耐。但忍是可以忍,总得有个理由啊,总得为屈辱贴副膏药啊!找来找去找到了,就是时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样一想,心里也就平衡了。至于十年以后,那仇恨还在不在,那是另一码子事了。    
    能这样想的人,说明他有一种长远的眼光,有一种理性的态度,还有一种忍耐力,有了这几点,他可能就不是一个凡人。十年时间,晃眼就过了,当年的媳妇熬成婆。处境变了,心态也变了,早就没有了复仇的想法。说不定见到当年的仇人,还能拍着对方的肩膀亲切地鼓励几句,搞得对方诚惶诚恐。    
    也有十年都没混出名堂的,但人一老,心也善了,如果不是什么血海深仇,也懒得去报了。    
    时间真的是水,每天从你血管里流过,不管什么,渐渐都被稀释。    
    也有坚定不移报仇的。一般说来,要不是确确实实苦大仇深,就是确确实实被逼太甚。一个人如果还有生存的欲望,还能够权衡利弊,就不会做出疯狂的举动。如果弱小到绝望,连生存的本能也可以抛弃了,那他的复仇将防不胜防。    
    如果真是这样,强势的一方也会付出惨重代价。    
    麻烦的是,现代人复仇越来越没有具体对象,不像古代,可以指出来田地是被谁霸占的,老婆是被谁强奸的。现代的穷人,是谁把你搞得这么穷的呢?似乎是所有人,似乎又都不是,他窝了一肚子气,不知道该向谁撒,只好逮着谁是谁。    
    世界上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是由不幸的人干的。他的不幸已经够不幸了,还要把新的不幸强加在无辜者身上,而这无辜者,完全可能和他一样,也是个不幸的人,甚至可能比他更不幸,谁又来为这些人负责呢?    
    


第四章 穷人缺品味穷人没有根基

    穷人发达以前,在艰难困苦时期,常常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品质,可以忍受一天三顿素面,不放一颗油星,也可以顶着别人的白眼,百折不挠做自己的事情。后来他终于成功了,有了一笔小小的财富,还经常为别的穷人传经送宝。他成了一个人物。    
    按照正常逻辑,他应该走上康庄大道了,投资、扩张、发展,形成更大的事业。但是穷人的宿命总是难以抗拒的,他面前似乎总有一条翻不过的坎,每次走到那里,就要来个折返,经过一番折腾,又回到当初那个遭人白眼的境地。    
    他要翻过这道坎,就必须升级换代,他就总要受到所谓大生意的诱惑,把千辛万苦挣来的原始积累,大把大把甩向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地方。结果是水泡都没冒一个,就无影无踪了。    
    有了钱,自然也就不睡地铺了,玩的是包厢,喝的是XO,天天莺歌燕舞,还必然地和一个或者N个女人邂逅。他终于找到了用钱的快感,不停地刺激心脏,刺激消费,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零点零零个百分点。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是没有感觉到危险。但是人的档次上去了就不容易下来,所谓降格以求,那是一种屈辱,不到万不得已,谁愿降格?洗惯了淋浴,再让你提水到厕所去冲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富人即使没落了,也很难再过艰苦的生活。    
    做大生意,过有格调的日子,提高企业档次,提高生活质量,人们总是把“提高”二字看成褒义词,作为文明进步的象征。然而有了高度,就有了坠落的危险,提高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提得越高,下面就越需要支撑,而穷人的支撑往往是摇摇欲坠的。    
    穷人常常有一种经验主义的认识,以为自己既已创业成功,就有了点石成金的本领,凭着这几手,就可以打遍天下,就可以让财富像遍地的石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穷人一旦暴发,常常会自我意识高度膨胀,马上把自己当成了武松,连哨棍都可以不要了,徒手就能打虎。这样的意识当然危险。    
    暴发户之所以喜欢挥霍,固然是因为他们想借此提高身份,同时也因为有着这种天真的自信。股市上新股民赚钱最多。大凡股民,都是在牛市入市,一进去就凯歌高奏,只见资金在长,不知被套的滋味,所以敢买敢追,敢一路持有,跟着一波行情赚了个够。但是实际上,他的这种胜利是缺乏锤炼的,股市上,没被套过就永远不能说是成熟。    
    大资本家都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凭着一两个赚钱的生意就能造就出来的。旧时看一家人是不是大户人家,不仅仅是看他的房子有多大,金银有多少,更要看他的院子里有没有大树。    
    房子是可以迅速盖成的,金银也可以迅速聚敛,惟有树木,无论你本领多大,它只能一寸一寸地长,任何盘根错节荫天蔽日的景象,都是岁月积淀地结果,因而成了稳定、深厚、持续繁荣的象征。    
    传说中的树仙蛇仙狐狸精们,无一不是上千年修行得来,这就叫根基!    
    穷人没有根基,并不仅仅是指财富和权势,还包括他自身的素质。一个没有学会如何在发财以后正常生活的人,再多钱,也还是穷。    
    


第四章 穷人缺品味可恶的实用主义

    在某大城市的黄金口岸,有个衬衣专卖店,店门口有一排模特儿,大约是塑料的,为什么一定要交待清楚是塑料呢?因为真人一定不可能那样站着,只穿衬衣,不穿裤子,在闹市里与过往的眼睛对视。    
    就算是塑料,也让人心惊!毕竟塑料有了人形。    
    扒掉塑料模特的裤子,对模特本身丝毫无损,但对过往的活人来说,却是一种轻蔑和污辱。    
    只能说缺德!能在这样的黄金口岸开专卖店,能把店面装修得如此豪华,让每一块地砖都体体面面,却独独漏掉了模特身上最应该有的衣物。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或许是节约为本?因为卖的是衬衣,他就只需要展示衬衣,其他的一切都是多余,多余的东西就要取缔,绝不留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