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3469-穷人缺什么 >

第5部分

3469-穷人缺什么-第5部分

小说: 3469-穷人缺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报上经常看到一些人生了病而无钱医治的血泪报道,开始还解囊相助,捐助一点。后来看得多了,认识到你根本帮不完,著成绩只好硬起心肠,翻到报纸的娱乐版,眼不见心就净了。    
    但是有些事是你看了之后无法心净的。    
    某报讯,贵州农妇杨某随丈夫到福建三明市打工,在厂房的住处分娩时遭遇难产,这位孕妇竟然自己拿起菜刀剖腹取子!双胞胎一死一伤,而产妇由于抢救及时,拣回了一条命。    
    自己拿菜刀剖开自己的肚子,这是何等样的惨烈!如果她身在千里迢迢的荒野,近处没有医院可去,我们还可以理解,但她就在现代化的都市,打一个120救护车就会呼啸而来。    
    惟一的原因只是没钱!    
    我们经常在报上看到黑诊所医死人的报道,报道中的黑诊所无一例外地简陋、脏乱,比起正规医院来,确实有天壤之别。这样差的条件,那些上门求医的人难道看不出来?    
    谁都是有眼睛的,谁都珍惜自己的命,谁都不愿死在黑诊所里,他们之所以要去那样的地方,最大的理由就是便宜!    
    钱,还是钱,剥夺了穷人获得良好救治的权利。当我们的媒体义正词严地声讨着黑诊所的时候,穷人却感到无奈。    
    其实,看病的费用高,原因并不仅仅在于一些医院采用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诊疗手段,使用了新研制开发的药物等,而是由于一些人为因素抬高了医疗的成本。    
    “医疗腐败”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一些医院为多创收,将医务人员个人的收入与他们给医院创造的价值相捆绑。于是,医务人员的开单提成、开药提成、小病大治等怪现状蔚然成风。由此,他们是岗位致富了,患者的负担却大大加重。    
    其实,我们的医药资源并不匮乏,到大街上去看一看,药店多过米店。但药店里真正的平价药寥寥无几。我们曾经看到媒体大肆称道国家对一些常用药品价格实行下调,但是,先后14次降价,穷人却并没有感觉到多少实惠。因为降价以后,利润空间小了,商家干脆不生产、不销售了,便宜药反而被逐出了市场。    
    当一个公益性的事业走上市场化道路,我们确实没有理由报怨它唯利是图,因为市场的规律就是如此。    
     穷人没有决定政策的权力,更没有左右市场的能力。“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穷人只有祈求上天保佑,千万不要生病。    
    


第一章 穷人缺钱穷人不要惹事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所以法律面前也只可能有相对的平等。法律只能寻求各种利益的平衡点,就像交通法规中的人车之争,完全保护机动车驾驶者或完全保护行人,都是不行的,最后只能达到一个大至的平衡——大多数人没话可说了,也就基本上公平了。    
    就算立法本身已经做到了相对公平,这个公平的法律也不是人人可以享受的。为了保证法律的公平,就必须有相应的程序,而很多繁琐的程序看起来是为了公平,实际上是把弱者拒之门外。    
    比如维权。    
    维权是需要成本的。穷人打不起官司,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如果说古代穷人打不起官司,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执法者的腐败,那么现在穷人打不起官司,不仅是没有钱“打通关节”,就是正常程序所产生的费用,他们也是支付不起的。    
    报上登过一件事,2002年,南京市玄武区白甸村农民曾经怀疑村里的一个化学厂毒死了他们百亩蔬菜,有意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然而,当他们到检测机关一咨询,一棵小菜的鉴定费用高达二万元,几种蔬菜就要十多万,一辈子没挣过这么多钱的老农们顿时傻了眼。    
    傻眼之余,只好作罢。貌似公正的法律对弱者来说是件奢侈品。    
    有一个知识分子,他家楼后正在修一个新楼,日夜施工,噪声扰民,于是他想拿起法律武器。这次取证倒是不成问题,但他翻开有关规定一看,“建设单位对确定为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范围内的居民,根据噪声受污染的程度,按批准的超噪声标准值夜间施工工期,以每户每月30元至60元的标准给予补偿。”他一算,即使按最高标准讨回来的“公道”,可能也抵不上在讨公道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这显然是件不划算的事,只好作罢。    
    经常让人“只好作罢”的法律,公正性从何说起?很多时候,法律对弱者来说只是个摆设。    
    倘若只是个摆设,倒也罢了。    
    历史上的冤案、错案,无一不是在法律的借口下实施的。现代许多巧取豪夺的事情,也无不是穿上了合法的外衣。法律是件有力的武器,正因为如此,掌握的人才要格外公正,格外仁慈。也正因为如此,穷人一定要遵纪守法,万事想得开,千万不要惹事。    
    


第一章 穷人缺钱穷人也是纳税人

    腐败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损公肥私。那被损的“公”里面,就有你我一份。腐败看起来是国家的事,其实是每一个老百姓的事,腐败所鲸吞的财产,实际是纳税人的钱,腐败损失的每一分钱最后都要由我们来埋单。    
    腐败会通过损害国家利益来损害具体的人。如果国家经济恶化,每一个人都要承担恶果。就像一个家庭,总体收入高了,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有一个粗略的数字,我国近20年来,约4000人出逃国外,外逃资金500亿美元。也就是平均每年外逃200人,每年外逃资金25亿美元,每人所涉金额大致是1250万美元。    
    这些美元折合成人民币,那就是几千亿的数字了。一个三峡工程总投资预计才2039亿,实际不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而4000个腐败分子,卷走的钱就足够我们建两个三峡工程。    
    中国有高达8亿的农民,构成我们这个国家主要的贫困人口。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民减负,整整8亿人,通过免征农业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一共减轻税负280亿元,也只不过相当于每年被腐败分子外逃卷走的财产。    
    还有大量没有外逃的,没有暴露的,更有随时随地存在的合法腐败,这些数字加起来有多庞大,我们无法相象。    
    腐败与我们是有关的。国家亏损了,整个社会财富存量减少了,项目停工了,工人失业了,银行资金变坏帐了,这一切都是全社会的代价,都要纳税人来承担。    
    尽管“纳税人”这个词我们早就不陌生了,但落实在自己头上,我们好象还是没有身份感。纳税人能做什么呢,除了纳税?    
    如果说腐败仅仅是针对国家财产,对我们的损害似乎还不是那么明显。但很多时候,腐败者直接掠夺我们,把我们的钱装进他们腰包。    
    比如西安即开型体育彩票造假案,8名事发后被逮捕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体育彩票承销商的金钱贿赂,少则几千,多则十多万,直接导致不法商人一手遮天,操纵彩票发行和兑奖工作,诈骗彩民钱财200多万元。    
    商人不是慈善家,白给人送钱的。他的付出是一种投资,必将加倍赚回。从哪里赚回呢?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的腐败,最后都要由百姓埋单。    
    


第一章 穷人缺钱穷人为富人输血

    仅从售价来看,公共汽车贵还是轿车贵?答案是公共汽车。    
    那么,坐公共汽车的是穷人还是富人呢?显然是穷人。    
    为什么穷人反而坐贵的车?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恰恰是因为他们没钱,所以必须合伙消费。    
    按照市场规律,公共汽车是富人出钱买的(假设公共汽车属私营企业所有),但他买来不是自己消费,而是投资。穷人买不起自己的私家轿车,就只有去乘公共汽车,很多人共同乘一辆,分摊费用,以买票的形式交易。这样,你一元我一元,很多人的钱慢慢积累起来,富人不仅将买公共汽车的钱分摊掉了,而且最终还赚了。    
    富人一定会赚的,不然就没人再愿意买公共汽车了,穷人也就无车可坐了。    
    富人往往是赚穷人的钱。穷人单个来看钱不多,但穷人的数量多,穷人也要消费,有的消费可以独立承担,比如买一瓶洗发水;有的消费不可能独力达到,就只有像乘公共汽车一样,合伙消费,而有能力提供这种合伙消费的,只能是富人,不管怎么样,钱都被富人赚去了。    
    富人赚穷人的钱,前提是他必须有资本,首先得买了公共汽车,才会有人来坐。有趣的是,富人的钱并不都是自己的,很大部分靠银行贷款。而银行的钱,很多则是穷人存进去的。    
    我们终于清楚了,富人实际上是利用了无数穷人的小钱,进行自己的投资,生产自己的产品,再提供给穷人消费,把穷人的钱赚走。    
    穷人喜欢存钱,富人喜欢贷款,一个把钱放进去,一个把钱拿出来,实际上富人的资本很多是穷人给的,穷人始终在给富人输血。    
    这其间,银行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    
    银行是干什么的?就是做钱生意的,银行是个企业。生意从来只认利润,不认六亲,生意只能在生意人之间做。从这个意义来说,银行永远是富人的朋友。    
    


第一章 穷人缺钱穷人后富起来

    富人很多是从穷人蜕变而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富人也是穷人的儿子。但富人并不轻易履行赡养的义务,而是榨取穷人的劳动,让他们自食其力!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剩下的人以为下一步就该轮到我了——那只是做梦!    
    在财富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轮流坐庄的,所谓“风水轮流转”“一碗水端平”之类,不过是穷人的希望而已,从来没有富人觉得赚钱赚厌了,该把机会让给穷人试试。    
    在财富的道路上,谁也不会停下来等你,无论是谁,都得撒开腿快跑!    
    先富起来的人已经掌握了赚钱的技巧和渠道,聚财的模式已经建立,平台已经搭好,没有富起来的人只有随波逐流,跟着富人的指挥棒转。    
    并且纵向地比,穷人比先前的确富多了,也可以算是后富起来的人,尽管富人富得更加厉害。但既然无力改变,那就承认现实吧,何况在富人设计的致富模式中,有很多位置是为穷人量身定制的,可以让穷人得到基本满足。    
    你还想要求什么呢?很多时候,比赛的结果在起跑时就已经定了。    
    


第一章 穷人缺钱穷人幻想现代化

    穷人从来就是作为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存在。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是离不开劳动力的,所以穷人还有他自身的价值,富人还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穷人。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力越来越被机器所替代,穷人的存在就越来越多余。    
    现代化对穷人来说并不全是好事,现代化使穷人的处境更加危险。    
    记得刚开始修高速公路时,沿线的人都欢欣鼓舞,等到修好了才知道,就算路从你门前经过,如果不开路口,没有接点,你就只能当个高速公路的守望者,除了多吃些尾气,多听些噪音,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不仅如此,你的经济反而萎缩,因为你不再是交通要道了,也不再是繁荣的驿站,你离人流、物流、信息流反而更远。    
    越高等级的路越是如此,要提高速度必须沿途封闭,直线勾通的结果便是淘汰直线之间的人。    
    河南曾经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宋定都于此,东京汴梁成为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大都市,盛况一直持续到清朝。但自从清朝的海运和铁路兴起,大运河的重要性就大打折扣,地处黄河、运河之交的中国中心地带河南,也就免不了边缘化的命运,以至于沦落到近代,河南因为输出大量贫困人口而倍受歧视,“河南人”也居然成了一个贬称。铁路的繁荣,很可能意味着河运的衰败,只不过后果不是一夜之间显露出来的。    
    信息社会人人都在憧憬奇迹,我们听到不少人一夜暴富的神话,都为此而激动,却没有想到,这同时也意味着,不少人可能一夜暴穷。高速公路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有接点的大城市。同样,在网上穿梭的信息快车,也并非每个人都能搭上。占据着信息制高点的人会魔术般壮大,而徘徊在一个个接点之间的人们,却会沦为盲点,以同样的速度衰落。    
    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严峻性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的,没有这样的意识,你就只能被淘汰。    
    现代化,正是穷人们日夜憧憬着的现代化,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为有了机器,穷人惟一的资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