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

第19部分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19部分

小说: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孙夫人不辨真伪,匆匆携阿斗登船回吴国,张飞、赵子龙闻讯追赶拦截,把刘阿斗留下了,放孙夫人一人回东吴。孙夫人到了东吴后才知吴国太根本没有病。从此以后,孙夫人留在了东吴,被迫还是自愿不得而知,只是与刘备再也没有见面。这桩政治婚姻大约持续了3年。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三国时期玩了一把政治:刘备夫人(2)

    当初孙夫人虽然也有温存的一面,但日常倚仗兄长的势力不把刘备放在眼里,一向说一不二,不仅刘备身边的大将都怕她三分,刘备也不敢违忤。而且孙夫人从东吴带来一批吏卒,在蜀地纵横不法,谁都无法约束,好像是闺中的敌国。而刘备本人不必须时刻防备孙夫人手中的刀剑。等孙夫人回到了东吴,刘备回想起的只有那些提心吊胆的感觉,所以也不派使者去东吴迎接孙夫人。    
    孙夫人一去,吴蜀关系恶化,围绕着荆州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剧。    
    当时刘备镇守荆州的大将是关云长。这关云长自吕布一干人死后,他就没有碰见过对手。当时他刚刚水淹曹操七军,擒住曹军大将于禁,两军阵前斩了庞德,如日中天,正当振奋时刻,所以对于区区东吴,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刘备这时在蜀中站稳了脚跟,孙权又觉得要武力收回荆州希望渺茫。孙权又故伎重施,刚玩了大政治又玩小政治,希望与关云长结为儿女亲家,讨关云长的女儿做儿媳妇,被关云长拒绝,孙权更被关云长的“虎女焉配犬子”气得昏了过去。在周密准备后,吴国年轻的将领吕蒙轻取轻敌的关云长,让关云长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之后,曹操死在洛阳,而张飞也被部将所杀。曹操死后,他的儿子即位为皇帝,刘备即于第二年称帝。    
    建安二十六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为关云长、张飞报仇。    
    然而,刘备进攻吴国一败涂地,退到白帝城,愧悔交加,悒郁而死。    
    孙夫人听到刘备的死讯,百感交集,毕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她亲至江边祭奠,投江而死。孙夫人在刘备生前没有做到一心一意地对待刘备、爱护刘备,她希望九泉之下能做到“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孙夫人就这样死了,可以说是孙权逼死了妹妹,也可说是刘备害死了孙夫人。如果刘备在关云长死后,不一意孤行去讨伐孙权,派人接回孙夫人有没有可能?且不说可能就兴复了汉室,但至少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是后人猜想。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三国时期美女配英雄:江东二乔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东坡    
    折戟沉沙铁未销,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这是围绕三国时的英雄和美女所作的诗篇。    
    这里说的英雄是孙策和周瑜,美女是大乔和小乔。    
    二乔的姓本作“桥”,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二乔长得很美,有倾国之色,顾盼生姿,明艳照人,堪称绝代佳丽。    
    二乔的父亲是乔玄。当时天下大乱,曹操正“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实际的当权派。汉献帝在许昌自己都朝不保夕,早已顾及不到他的臣子们了;妻子又去世,乔玄本来不想继续为官,正好趁这个机会辞掉了官职,离开了许昌。乔玄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他的故乡皖城东郊。他的想法是隐居乡下,颐养天年,从此不问政事。乔家两个女儿原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现在二位小姐惊人的美貌却在一路上有机会得以展现,看到二乔,人们都说看见仙女了。这话就悄悄传扬了开来,甚至连远在洛阳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听说了江东二乔的美名。    
    孙策是当时远近闻名的“虎将”,被封为吴侯。周瑜也是当世英雄,还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绍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而乔公和他的两位国色天香的女儿当时正住在皖城东郊。孙策慕名前来求亲,周瑜和他一道前来。    
    大乔、小乔都美若天仙,常常让人分不清,孙策和周瑜也一样。还是孙策开了口:“公瑾,你我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我比你大几天,干脆这样,我娶大乔,你娶小乔。”周瑜欣然同意。乔公看到这两位将军少年了得,战功赫赫,也有意把自己的这对姊妹花嫁给二人。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孙策还得意非凡地调侃周瑜这位连襟,说:“乔公二女虽然光彩照人,不过,得到我们两个人做女婿,也算快慰了吧!”    
    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有《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有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流离,即容颜光彩焕发),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城之后,当时,孙、周二人都是25岁。孙策、周瑜对能娶到二乔为妻感到非常满意。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看法,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    
    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书上没有说。不过,从有关资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给孙策之后,孙策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时甚少。仅仅过了一年,孙策就因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客刺成重伤。孙策生命垂危,回到吴国,使人寻请华佗医治。不料华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吴国。徒弟说:“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其疮难治。”可怜孙策没有死在激烈的战场,而是死在一个穷途末路的人手中,年仅26岁。    
    大乔和小乔闻讯一起赶来,孙策先望着妻子,再看看小姨子。有人说,孙策每当他跟妻子在一起的时候,他觉得他是爱大乔的,但每次看见了小乔,他又觉得自从第一眼见到小乔,他便一直在爱着她。这种感觉在他临死前分外强烈,到最后的一刻他还是没有弄清楚。他在临终前拉住小乔的手,对小乔说:“请妹妹转致周郎,尽心辅佐吾弟,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    
    孙策死时,周瑜守御巴丘,得到快报,星夜赶回来奔丧。吴太夫人领着二乔和孙权出来,当面将孙权托付给周瑜。周瑜望着大乔,回想孙策的知己之恩,十分同情她的悲伤与哀痛。    
    当时,大乔充其量20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    
    传闻曹操虎视江南,其实也为二乔。曹操发誓说:“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于是都督周瑜主战,看似为了保住二乔。其实,这些政治家不一定是单单为了两个女人。    
    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11年。在这11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周瑜死的时候,小乔并不在他身边。周瑜的遗体运回来的时候,太阳即将落山。小乔素服举哀,她没有看见丈夫的脸,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阳下闪烁,映出晚霞的光芒,却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将,才36岁,竟然就这样死去了。    
    当时,小乔不过30岁,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为小乔所生,史无明文,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她终归是这二子一女的嫡母。由于周瑜的特殊功勋,孙权待其后人也特别优厚﹕其女嫁给孙权的太子孙登,若不是孙登死得早了一点(亡年33岁),当皇后是没有问题的﹔长子周循,取了当朝公主,拜骑都尉,颇有周瑜弘雅潇洒的遗风,可惜“早殇”﹔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后封都乡侯,但因“酗淫自恣”,屡次得罪,废爵迁徙,不过最终仍被孙权赦免。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年的英雄孙策和周瑜都已经化成黄土。纷扰的战争并不在二乔的生活范围内,姐妹两人面对江南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天天就坐在一起,说些孙策和周瑜当年的故事,特别是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打发寂寞的岁月。今人是否感叹:美人命薄!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三国时期惟一让曹操流泪的女人:来莺儿(1)

    提起曹操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提起来莺儿来如果你不知道,那是毫不奇怪的。然而,来莺儿是惟一让曹操流泪的女人,你知道吗?    
    无论戏剧还是小说,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大多把曹操描绘成一个白脸奸臣,阴险多疑,手段毒辣,诡计多端,是历史上的反面人物。    
    其实,历史上的曹操确确实实是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才气过人的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有所体现。在汉献帝虎落平阳、无依无靠、到处流浪的时候,是他慧眼独具,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昌,正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在汉末天灾人祸之时,世间离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情况下,是他召募流民,提供工具,推行屯田制度,使黄河流域的生产得到恢复;在万马齐喑,政治黑暗时,是他破除门第观念,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使大将许褚、典韦、曹洪这些出身贫寒之人脱颖而出,立下赫赫战功;又是他,作《龟虽寿》、《观沧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佳句,即使今天的中学生恐怕也没人没读过这两篇文章。诗中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热爱人生的态度。《观沧海》体现出一种包罗天地宇宙的雄心和胸怀,所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若干年以后的毛泽东来到这里,产生同样的心境,与曹操呼应:“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还是他,官渡之战,他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可惜的是他败于赤壁之战,于是造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当然,作为一代英雄,曹操他不可能不为权力而斗争,他必须争权夺势,才能实现其政治目标。为此他杀死亲人,排除异己,躲明枪,防暗箭。但直到他死,他也没有称帝,这似乎是他的明智之举。正如他自己所说,要不是他出来的话,真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皇,那将更是战乱不止。    
    关于曹操,历史上褒贬不一。毛泽东讲:对曹操不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现在让我们通过来莺儿看看曹操的另一面。    
    来莺儿是洛阳城里色艺俱佳的名歌舞伎,她当时住在东汉帝都洛阳,过着“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日子。    
    曹操不仅爱江山爱人才,更爱美女,他久闻来莺儿的大名,就想见识她一下。曹操乔装打扮一番就去洛阳城里找来莺儿。来莺儿婉转的歌喉与曼妙的舞姿,征服了曹操的心。    
    来莺儿早就非常崇拜曹操,曹操不仅是乱世中的英雄,还是一位诗人,特别是他的那些气魄宏伟而有苍凉之感的诗,曾深深打动了她的心。这会儿,来莺儿又仔细看了曹操一眼,果然不同一般的凡夫俗子,他是一位富有魅力的成熟男人。当曹操说,他就是曹操;他为她赎身,要来莺儿跟他走时,来莺儿心动了。    
    曹操南征北战,来莺儿一直跟随着他。当然,她并不喜欢这种生活,但是天下战乱纷纷,她到哪里安身立命呢?只能听天由命,如此罢了!来莺儿在战争的空隙里,以她的动听的歌喉与美妙的舞姿,为曹操带来了欢乐,扫去了他心中的寂寞。    
    来莺儿和曹操谈不上感情,更谈不上爱情。正在这时,一个英俊的身影闯进了来莺儿的眼帘,深入心底。这人是曹操府中的一名侍卫。她很快爱上了他,不顾一切。曹操正忙于军国大计,南征北战,也周旋于众多美女之间,并不知道来莺儿的事情。    
    来莺儿喜欢的这个侍卫叫做王图,魁梧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