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

第7部分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7部分

小说: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为孝是做人之本,礼之始。所以,无论儿子,还是孙子,都非常尊敬她,包括她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策略。    
    窦后的一生尊贵无比,汉朝朝廷内外无人敢违背她的意愿,窦后也得以频频干涉政务。    
    一是“黄老”治国。她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策略是以“黄老”治国,与儿子汉景帝、孙子汉武帝的儒家思想发生冲突,当时的儒术不得不屈尊“黄老”。    
    汉朝建立以后,以前朝为戒,积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黄老无为”的思想,这对促进汉初经济恢复,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窦后是“黄老”思想的坚决贯彻落实者,也是继承发展者,主张在清静无为的环境中恢复和发展经济。景帝和太子时期的刘彻,以及窦氏外戚在窦后活着时都不得不读“黄老”的书籍,窦后亲自找来“黄老”的大量书籍,让儿子汉景帝、孙子汉武帝以及外戚们通读。她有时要检查他们的读书情况,看他们是否读懂了,是否领悟了,是否理论联系实际了,等等。所以,汉朝当时是在独尊“黄老”之术的政治高压下,发展经济的。但是,此时汉朝经历几十年的恢复和振兴,情况已经和汉初有所不同,独尊黄老之术显然是不合时宜了。    
    这里有一个故事:窦后喜好老子的书,爱不释手,经常彻夜通读。景帝时期,窦后把博士儒生辕固生找来,问他:“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书精辟,妙不可言,先生你认为如何?”辕固生知道窦后让他赞扬老子的思想,但辕固生不屑一顾,颇为轻视地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后听了大怒说:“安得司空城旦书乎?真是连猪都不如。来人,把辕固生扔到野猪圈里喂了野猪!”于是,命人将辕固生与野猪关在一起,想让野猪咬死辕固生。景帝知道了,立即让人拿锋利的兵器给他。辕固生也技艺高超,见野猪向他猛扑过来,他刺出利刃,一下子就刺中野猪的心脏,把野猪刺死。窦后见辕固生没有被野猪咬死,也没有办法,不再继续加害辕固生,只是罢免了辕固生的官职。    
    景帝时,因为窦太后好黄老,而阻碍了许多儒生的进仕之路,也扼杀了儒家的思想。汉景帝和汉武帝都是一代有名的政治家,都不满足于现状,都很想有所作为,通过改革发展社会经济。特别是在武帝统治初期,因为武帝欣赏儒家,锐意进取,大胆改革,与尊崇“黄老”的祖母窦后曾经直接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最终还是以窦后的胜利而告终。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性格极为张扬。但在早年,却得不到大权在握的祖母的支持和认可,不得不屈服祖母窦后的权威。    
    窦后死后,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策略,汉武雄风的大旗才正式树起。    
    二是干涉景帝立储。梁王刘武是窦后的幼子,即汉景帝的弟弟。窦后非常疼爱刘武,认为刘武不仅谦德谨让,孝道为先,而且有雄才大略,以后能安邦定国,因此非常希望景帝能同意其百年之后由弟弟梁王继承皇位。窦后就把这意图当面告诉了景帝。景帝对母亲非常孝敬,为了给母亲一个答复,就说:“我基本同意,等和大臣们研究以后再最后决定。”不料,景帝在一次朝会上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却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表示不赞成。散朝后,景帝只好对母亲说:“这事以后再说吧,我会积极按照你的意思办。”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冬十月,梁王刘武作为诸侯王由封国入长安。当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在款待梁王的宴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景帝酒后先说酒话,后说胡话,双手抱着梁王,嘴里念念有词,说:“我千秋万岁之后,皇位传于你。”梁王明知景帝一时说的是醉话,表面上既不表示感谢,也不表示拒绝,心中却暗暗庆幸。他想:毕竟在场的文武大臣都听到了,以后也许是个凭证。窦后当时也在场,听了之后也非常高兴,错误地以为这是景帝为立刘武储王在大臣之间做政治铺垫。这时窦后的从侄窦婴在场,一本正经地说:“汉法之约,传子适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景帝先是清醒地看了窦婴一眼,接着默然无声,眼睛半睁半眯,身子站立不住,做大醉状,意思是告诉在场的人,我喝醉了,刚才说的是酒话。就见窦后的脸色,刚才还是霞光满天,马上变成乌云密布。结果,这事又不了了之。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十一月,景帝废掉了太子刘荣,窦后一见机会来了,又劝景帝立梁王为储。一次,窦后、景帝、梁王三人在酒宴上,窦后说:“殷代是兄弟相传,我们应该效仿呀。我老了,一旦死去,你一定要好好照顾梁王。”景帝答应了。酒宴结束,汉景帝召袁盎等大臣继续商议这事,袁盎说:“太后的意思还是立梁王为储,我认为大错特错。春秋时代宋国哥哥把皇位传给弟弟,最终酿成内乱,我们要引以为戒呀!”景帝听了,却不能表决。袁盎就亲自拜见窦后,把春秋时代宋国的故事重复了一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窦后才最终取消了以梁王为储君的念头,并且让梁王回到封国。应该说,窦后在梁王立储这件事上干政,是失败的。    
    三是逼杀郅都。郅都是文景时期的名臣,忠勇爱国,常常说:“己背亲而出。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这是他忠勇爱国思想的表露。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汉朝水到渠成悲与尊:汉代窦后(2)

    郅都在汉朝的官衔是中尉,他执法忠直不阿,不避权贵,讲究程序,依法办事,所以老百姓和一些忠良之臣拍手称快,而宗室贵戚列侯都怕郅都,视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给他起外号叫“苍鹰”,可见郅都在时人眼中的地位。    
    汉景帝的儿子刘荣,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为皇太子,4年后被废,封为临江王,因为在封国“坐侵庙垣”,触犯了汉朝的法律,景帝知道后,命令刘荣去中尉府对簿公堂。前面说郅都执法忠直不阿,不避权贵,讲究程序,依法办事,所以审讯时非常认真,刘荣作恶心虚,十分害怕,第一次审讯后回府饮毒自杀死了。    
    这件事怎么能怪郅都呢?但是窦后听说此事,就认为是郅都活活逼死自己的孙子。窦后就命人中伤郅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结果是郅都被罢官回家。    
    郅都毕竟是个人才。汉景帝顶着窦后的压力,拜郅都为雁门太守。当时,边境上的匈奴人听说郅都到任做了雁门太守,原来胆大妄为的人立即变得胆小如鼠,竟然不敢侵扰边境,不敢靠近雁门一步。匈奴人特别憎恨郅都,曾经做郅都的偶人像,命令骑兵射偶人,但是骑兵都害怕郅都,射箭的臂膀和手随着心跳颤抖,而屡射不中,有的士兵甚至不敢射,竟然从马背上栽下来。    
    这么威震匈奴的人,窦后还是不放过,千方百计抓郅都的小错,郅都没有错也说有错,要用汉法治郅都死罪。    
    汉景帝为郅都向窦后求情说:“郅都是忠臣,不要难为他呀。”    
    窦后坚持不肯,说:“难道只有死掉的临江王不是忠臣吗?”汉景帝不敢违逆母亲的意愿,无计可施,郅都最后还是被杀了。郅都死后,长安的宗室贵族违法乱纪的便多了起来。    
    窦后穷追不舍,冤杀忠臣,于国家而不顾,确实令人不齿。然而窦后由皇后到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也确实不容易。据说,她一生有三大不幸。    
    一是父母早死。窦猗房从小失去母亲,秦朝末年战乱期间,父亲又不幸去世,留下窦后和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叫窦建国,字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三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生活十分悲惨。秦末汉初兵荒马乱,狼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窦氏与兄弟二人,几乎不能自存。一年初秋,家里的粮食全部吃光了,小窦猗房一看没有米下锅了,突然“哇哇”大哭起来。大哥窦建国先是把妹妹的头揽在怀里,一番安慰,然后跑出家门,把地里原本可以长到比拳头还大,等到秋后才能成熟,现在刚刚长到手指大小的红薯挖了回来。小窦猗房一看,也跑到地里,把哥哥刚才拔出的红薯秧捡回家。红薯当干粮,秧子当菜,哥仨吃着吃着,同时大笑起来。几天的工夫,他们就把地里的红薯吃得精光。这可是成熟以后他们全家一年的口粮呀!    
    这时,朝廷在民间挑选宫女进宫,正好来到这个村,窦猗房便去应选。挑选的官看小窦猗房虽然面黄肌瘦,但是透露着天资聪明的贵人之相,因此被选入汉宫。    
    二是天不从人愿。汉初吕氏执政时期,窦猗房被选入宫,做了一名普通的宫女。    
    进宫之后,生活自然比以前好了很多,不仅有吃的,宫里还统一着装,发了工作服。窦猗房认为,这和从前比,真是有天壤之别。日子一天天过去,窦猗房原本以为会在长安宫中默默无名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她没想到,这时吕氏挑选宫中的宫女赏赐给当时的诸侯王,各地的诸侯王每人可以得到五个宫女,窦猗房的名字也在选送名册之列。因为窦猗房的老家在河北清河,当时属于赵国,所以远离家乡的窦猗房就特别想借这次机会被分到赵国,这样就可以离家近点。其实,离老家远近已经没有必要考虑,因为父母早亡,两个兄弟在她离家的同时,也一起逃荒到了外地。    
    可是,窦猗房还是这么想,似乎离家近了就亲切,就安心。于是窦猗房就央求主管分配的宦官,说:“请你把我分配到赵国吧!”当时,负责分配的宦官也答应了。可是在分配时,负责的宦官就偏偏忘了窦猗房的嘱咐,将窦猗房的名字写到了分配去代国的名册中。    
    窦猗房不愿意到代国,因为当时的代国邻近匈奴,在今天的山西,这样窦猗房不是离家近了,而是离家越来越远了。然而,这一切,已经决定,不可改变了。从那天起,窦猗房痛哭流涕,以泪洗面,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在执行官吏强行逼迫下,心不甘、情不愿地踏上了去代国的道路。    
    窦猗房等五名宫女分到代国后,只有窦猗房得到代王刘恒的宠幸。没过多久窦猗房生了一个女儿刘嫖;生了长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后又生了儿子刘武,就是后来的梁孝王。这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前202年~前157年)。文帝继位后,立刘启为太子。母因子贵,窦姬也被立为皇后。    
    窦猗房因祸得福,这个当初哭着离开长安皇宫的小宫女,十几年后再回到当初离开的皇宫时,身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从一个汉宫的小宫女成为了汉朝后宫的女主人,最终竟然成为了汉朝的皇后。    
    三是中年失明。窦后成为皇后以后,生了一场大病,不幸双目失明,于是年老色衰,失去宠幸。但是,窦后为人贤淑恭顺,遇事谦退,很受大臣们的尊重。    
    后宫美人众多,汉文帝移情别恋,先后宠幸的有邯郸慎夫人和尹姬,特别是宠爱邯郸慎夫人。于是,邯郸慎夫人总不离文帝左右,表现出高人一等,长人一头的架子,甚至想与名正言顺的窦皇后平起平坐。    
    有一次,文帝与窦皇后、慎夫人同游皇家林苑,预置坐席是汉文帝和窦后分坐左右,慎夫人坐到皇后身旁。慎夫人平时仗着文帝宠爱,在宫中都是与窦后并坐,窦后比较大度,并不计较。这次慎夫人要坐到皇后身旁,觉得脸上无光,不免恃宠而怒。文帝因慎夫人生气,自然勃然大怒,竟然带着慎夫人打道回宫。    
    汉文帝和慎夫人正在忿忿不平时,一同往来的大臣袁盎向文帝进谏道:“我看今天的坐次安排得非常合理,常言道,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慎夫人虽然深受皇上的宠爱,但是名分上窦后是名正言顺的正妻,而慎夫人是妾,嫡妾身份不同,慎夫人怎么可以和窦后同坐呢?”袁盎又说:“陛下还记得‘人彘’的故事吗?戚姬倚仗汉高祖刘邦的宠爱,对吕氏不屑一顾。刘邦去世后,吕氏掌握大权,对戚姬进行了残忍的报复,将戚姬砍掉四肢、挖眼、去耳、熏聋、弄哑,变成‘人彘’,扔到厕所里头,戚姬的下场很惨,当时的汉惠帝看到之后都不忍心。吕氏的行为很残忍,但是戚姬自己也有不慎重的地方,没有恪守本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氏和戚姬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呀!”袁盎说罢,跪倒在文帝和慎夫人面前。    
    文帝和慎夫人听了袁盎的话,先是面面相觑,然后恍然大悟,怒气全消。文帝死后,窦后大权在握,却没有对后宫其他嫔妃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