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韩叙传 >

第11部分

韩叙传-第11部分

小说: 韩叙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园来商 讨机密问题,而不是冒着有可能被窃听的危险待在房间里做这件事。    
    别墅的客厅和准备用来招待客人的房间都需要重新布置,这项工作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项小 小的工程。先遣人员们不仅更换了部分家具和窗帘,而且还在房间里摆放上了从中国运去的 造型典雅的工艺品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毯,他们甚至把顶灯也装饰成了中国宫灯的模样。可 以想像,当未来的客人们走进花山别墅时,他们多半会以为自己是到了中国。    
    其他的准备工作还包括设置机要联络线路、落实各项保安措施以及了解会议本身的各项 安排和其他代表团的情况等等。当先遣小组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日内瓦的大街上 已经繁花似锦了。    
    1954年4月24日,由周恩来率领的阵容强大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日内瓦的昆特兰机场,代 表团的成员中包括不少像章汉夫、黄华和浦寿昌这样的外交界精英。除去早已蜂拥而至 的各国新闻记者以外,机场上看不到任何欢迎仪式的痕迹。这种冷清的场面在韩叙跟随周恩 来出访的经历中大概是仅有的一次,它似乎是在提醒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他们将要踏上的 是一块陌生的或者说让人略感冷漠的土地。    
    但在他们下榻的饭店里情形却完全不同,由于瑞士周边一些国家的很多民间组织都希望 借此机会与来自新中国的代表们建立友好联系,代表团设在玻利瓦什饭店的会客室里终日人 来人往,有时在一天之内就有一二十批客人登门造访。韩叙等人每天都在忙着接待客人, 他们热情地向各国人士介绍新中国的情况,并且详细解答他们感兴趣的各种问题。为了节省 经费,所有的侍应工作也都由外交官们亲自动手来做,比如准备各色中国茶点以及清洗碗碟 等等,他们也因此给客人们留下了彬彬有礼和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    
    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属于礼宾方面的疏忽:当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穿着事前由交际处 统一定做的黑色制服走在日内瓦充满诗情画意的大街上时,他们惊异地看到不断有行人向他 们脱帽致敬——原来他们被人错当成了牧师!周恩来听说这件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有 趣的小误会表明人们对国际礼宾惯例还缺乏充分的了解。负责定制这些服装的王炳南事后回 忆说:“我们认为那是十分严肃的场合,应该显得庄重些,所以我们为代表团定做了黑色制 服,因为这有助于表明我们的严肃态度。”翁明、蔡华同、张颖等著《大使的风采 》,第147页。当然,这并不是个毫无意义的小疏忽 ,因为它使人们很快就懂得了黑色制服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合。在那之后,大多数中国代表 团的成员开始穿着浅色的制服出现在会场之外的地方,有的人甚至还换上了西装——那是他 们惟一的一套西装,因为出于节约经费的考虑,周恩来曾经明确规定,每人只能定做一套 西装。    
    不过就像中国代表团选择黑色制服时想要告诉人们的那样,日内瓦会议的确是一个弥漫 着火药味的会议。近20个参加国准备讨论两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一个是朝鲜半岛停战以后的 统一问题,另一个是在印度支那实现和平和民族独立的问题。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从会议的 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了,与会国围绕着南北朝鲜代表提出的两个在内容上南辕北辙的方案分成 了界限分明的两大营垒:苏联和中国坚决站在北朝鲜一边,而美国及其盟国则竭力支持南朝 鲜。第一次登上国际多边斗争舞台的周恩来面临的就是一个十分复杂和不利的局面,尽管他 在会上的发言和提议都很有说服力,但是站在美国一边的大多数与会国并不打算接受他的见 解,因为美国所要做的就是阻止日内瓦会议达成任何协议。于是,会议只能在两大营垒根本 不可能取得一致的情况下被日复一日地进行下去。    
    不过这并没有难住周恩来,他很快就展开了活跃的会外外交。他认为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争 取舆论的支持。为了使新闻界对新中国有更多的了解,他指示代表团新闻组的负责人熊 向晖为各国记者举办几场中国电影招待会。招待会的具体事项由韩叙等人负责,他们先后租 用了一个剧院和玻利瓦什饭店的大餐厅做放映厅。这种做法很受欢迎,每一次招待会都座无 虚席。被拿到招待会上放映的影片有两部,一部是名为《1952年国庆》的新闻记录片,另一 部是名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舞台艺术片。后一部影片在日内瓦引起了轰动,为了便 于西方观众理解剧情,周恩来亲自为它作了一个精彩的注释——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句话被写在了为招待会准备的请柬上。“它比《罗密欧与朱丽叶》更动人!”很多人在 看过影片后都这样说。一时间,“梁祝”的故事竟成为日内瓦会议期间人们竞相谈论的热门 话题,而周恩来则凭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自己的国家在外交上赢得了重要的一分。一 位记者在有关的评论文章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不久就能拍出这样的片子,这说明了中国的 稳定。这一点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    
    世界著名电影大师查理·卓别林也对这部影片推崇备至,他不仅观看了影片,而且还成 了花山别墅的座上客。出乎这位电影大师意料的是,他在周恩来专门为他举行的宴会上,见 到了在影片中扮演梁山伯的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后者当时正在捷克参加一个电影节的活动 。与东道主谈得兴致勃勃的卓别林,在席间还手拿餐巾惟妙惟肖地模仿了范瑞娟的舞台动作 。    
    在对新闻界展开卓有成效的工作的同时,周恩来自己则用大量时间广泛接触了各方面的 高层人士。韩叙和他的几位同事负责事前的联络以及具体的会晤安排。日内瓦会议的主席之 一、英国外相安东尼·艾登差不多是拜访花山别墅的最引人注目的客人,尽管他在会上必须 站在美国一边,但他在会下却坐在了周恩来的板凳上。艾登曾经数次与周恩来共进午餐或晚 餐,这很难让人认为他不是在与周恩来进行私下会谈,而这一点令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 ·杜勒斯极为不满。当然,周恩来的确让他的英国客人品尝到了味道纯正、烹制考究的上乘 中国菜肴,这显然是花山别墅的另一种魅力,这要归功于代表团工作人员中的一位技艺高超 的特级厨师。    
    虽然韩叙并不负责那些直接涉及会议本身的工作,但他却非常关注会议的进展情况。 事实上,在花山别墅也能了解到很多重要信息,因为周恩来发动外交攻势是不分会内会外的 ,这就是从6月下旬开始花山别墅的客人越来越多的缘故,不难看出,周恩来已经下决心要 在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讨论中击败美国了。    
    这项讨论是围绕着如何使法国在印支地区实现停火以及解决越南南部和北部分界线的划分问 题而展开的。应该说,印支问题从一开始就显得比朝鲜问题更加复杂和棘手,有关的讨论一 直持续了七个半星期毫无进展,以至于各国代表们对坐在日内瓦的会议大厅里解决问题已经 不抱任何希望了。然而就在这时,法国人在战场上丢掉了他们此前一直在同越南人民军争夺 的奠边府,这次败仗在巴黎引发了一场政坛地震,主战的拉尼埃政府随之倒台,法国国民议 会将组阁的权力授予了在印支问题上一直持主和立场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周恩来敏 锐地意识到了这位新总统和前总统之间的重要区别,他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同时展开了对法 、英两国的争取工作。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弗朗斯政府在6月18日刚刚宣布成立,而周 恩来在23日就赶到伯尔尼与他进行了秘密会谈。他用法语说服了弗朗斯,其结果是这位刚刚 上任五天的总统信誓旦旦地向中国总理保证说,他将设法在一个月内停止法国在越南的战争 ,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他就将辞去总统职位。熊华源、廖心文:《周恩来 总理生涯》,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88页。不过他有个条件,就是 北越必须将他 们此前提出的南北分界线的位置推后1—2个纬度。这让周恩来看到了希望,他马上又千里迢 迢地飞回了中国的广西,他在中国方面专门为越南革命者准备的一幢别墅里见到了越共主席 胡志明。他建议越南人民军向后撤1个纬度以便达成停战协议,从而避免美国和法国采取联 合军事行动,因为那极有可能使越南人民军前功尽弃。直到胡志明主席最终接受了这个建议 ,周恩来才胜券在握地飞回了日内瓦。而当这一切发生时,其他代表团的成员们正在抓紧时 间享受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的闲暇。当人们重新坐下来讨论印支问题时,最大的难题已经被 解决了。就在预定的最后一次会议举行前几小时,交战各方分别在涉及印支三国的三份停 战协议上签字,这使为期三个月的日内瓦会议终于产生了一项可以让国际社会称道的成果。 美国人在最后时刻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败,他们本想以拒绝在日内瓦会议的最后宣言上签字 的方式来左右其他国家,但是这一次他们失去了追随者。    
    


第二部分四  广泛接触世界(2)

    在出席日内瓦会议的那些富有名望的外交家们看来,初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的周恩来简直创 造了一个外交奇迹,而这个奇迹无疑使中国代表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感到了自豪和喜悦。为了 庆贺协议的签订,韩叙和他的同事们在花山别墅安排了一个有30人出席的宴会。周恩来在自 己的酒杯中斟满了茅台酒,然后轻松潇洒地走到应邀出席宴会的印支三国代表们面前逐一敬 酒。后来曾经担任过越南驻法国大使的何文楼回忆说:“每次他都喝干一小杯茅台酒,整整 喝了30杯,真是英雄海量。”韩素音著《周恩来和他的世纪》,第316页。     
    8月1日,当周恩来和出席日内瓦会议的政府代表团返回北京时,他们在机场受到了极为隆重 的欢迎。这次外交胜利还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人们看到,中国通向西方世界的大门被迅 速打开了。北京在日内瓦会议之后相继接待了不少西方国家的来访者,甚至就连美国也打算 同中国进行外交接触了。事实上,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会议召开期间已经互派代表,就关押在 中国的美国人犯和中国留美学生回国受阻等问题举行了会谈。这要感谢曾经让美国国务卿杜 勒斯感到不快的英国外相艾登,因为正是艾登在拜会周恩来时透露了美国希望通过英国驻北 京的代办与中方讨论上述问题的想法。周恩来立即提议双方可以在日内瓦直接谈判,这为中 美之间在建交前保持外交接触开了一个头,在那之后,两国间的大使级会谈一直持续了15年 。    
    日内瓦之行使韩叙第一次对中国以外的世界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且他也因此成为礼宾司 最早一批具有出访工作经验的官员。当然,他的收获还不止于此,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之 一,他身临其境地了解了周恩来是如何赢得这场外交胜利的,而这种体验对一位外交官来说 无疑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1955年的头一个月,礼宾司就是在极其紧张忙碌的状态下度过的,因为有关中国出席 亚非会议的各项工作计划草案在当月就要被拟定出来。举行这次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刚 刚挣脱西方殖民统治的亚洲国家旨在寻求进一步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促进相互间 的睦邻友好、改变各自的落后贫困状态以及在世界政治中发挥自身作用的途径的重要努力。 中国政府对这次会议极为重视,代表团的首席代表由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亲自担任,其他成员 也都赫赫有名,其中包括陈毅、章汉夫、黄镇、廖承志、乔冠华……有关的计划草案刚一获 得批准,礼宾司的大部分工作人员立即就忙开了,他们要为代表团的成员办理出国 手续、确定交通路线、定制服装、准备会议资料以及购置礼品。当前期的准备工作有了一些 眉目之后,先遣人员已经差不多要准备动身了。    
    3月9日,刚刚升任礼宾司专员的韩叙作为第一批先遣人员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会议将在雅 加达东北部的一座山城——万隆举行,在印尼这个横跨赤道的热带国家里,它是个难得的避 暑胜地。    
    比在日内瓦有利的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国驻印尼使馆和当地华侨的全力 协助,而且代表团的住房也将由印尼当局统一考虑,他们准备把即将到来的所有代表团都安 排在由苏加诺总统亲自设计的富丽堂皇的万国酒店下榻。不过印尼国内的治安状况显然要比 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