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神秘帝国 >

第32部分

神秘帝国-第32部分

小说: 神秘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里弗和莱格霍恩整个夏天都在向他们的朋友詹姆斯·克雷恩、兰德和比塞尔推销自己的计划。8月底,施里弗将该计划提交给了佩斯特,紧接着瑞特·兰德和欧德又同比塞尔进一步讨论了这项计划。尽管事情已经有所进展,但莱格霍恩的卫星研发计划在当时仍因缺乏总统的支持而无法实施。    
    谁都没有想到,U…2侦察机居然间接地成就了卫星项目。事情是这样的:艾森豪威尔迫于中情局和五角大楼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在3月份批准了U…2侦察机对苏联导弹和核武器项目进行侦察的夏季行动。这次代号为“轻触行动”的任务由七架U…2侦察机担纲。它们将从位于巴基斯坦的中情局秘密基地拉合尔起飞,以苏联领土的中亚地区——主要是哈萨克斯坦上空为侦察重点。在8月份经过3个多星期的侦察,这些U…2侦察机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资料,其中发现了苏联咸海东部图拉坦的火箭导弹发射中心、塞米巴拉金斯克的核试验基地以及巴尔喀什湖西部的导弹基地。    
    这些照片表明了加强高空侦察的必要性,同时也再次肯定了U…2侦察机的价值。但是此次行动也再次证明了向苏联派遣载人侦察飞机是十分危险的。尽管一年前,U…2侦察机首航后,中情局大力改进了U…2侦察机躲避苏联雷达的能力,但糟糕的是,这次飞行再一次被苏联人追踪到了。8月23日,比塞尔和其他官员来到白宫,向总统展示最新的侦察照片。他们以为此举能使总统批准再次进行侦察飞行,但是艾森豪威尔拒绝了,并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都坚决反对新的侦察飞行。中情局在他们编撰的飞行史中宣称:“轻触行动”的成功是U…2侦察机高水准的侦察能力的体现。如果说这次行动对卫星项目的启动产生了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促使总统迫切希望找到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办法对苏联进行侦察。    
    苏联连续发射两颗卫星,使兰德公司的可回收卫星计划箭已在弦,不得不发。对此,卡茨后来回忆到:“到1957年的秋天,不仅以前卫星计划的各种政策桎梏被取消,而且又受到苏联卫星发射成功的推波助澜。在这种情形之下,太空飞行和卫星计划被提升到了美国军事研制的日程表上。大多数人十分迫切地希望开始进行侦察卫星计划,这一切都为侦察卫星项目的启动扫清了障碍。”    
    


第四部分第十一章 创造科洛纳(4)

    重要的转机来自1957年10月到11月之间的几个星期。10月24日,也就是艾森豪威尔早餐后在白宫决定任命詹姆斯·克雷恩为科学顾问的那一天,由总统顾问组成的对外情报活动小组委员会向艾森豪威尔提交了他们的半年工作报告。这个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为总统就中情局的科研项目进度等问题提供独立的建议。詹姆斯·克雷恩是这一小组委员会的主席,兰德则是其中的成员之一。小组委员会的报告首先分析研究了有关发展更先进的空中侦察系统,以取代U…2侦察机的建议。报告还建议将超音速飞机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避免其像U…2侦察机那样被苏联追踪。除此之外,报告还提到了WS…117L项目,报告提醒总统由于技术上面临着短期难以解决的难题,以上的两个项目都没有按照原来制定的时间表推进。总之,这份报告认为只有兰德公司研制可回收的照相侦察卫星项目方可解当时的燃眉之急。    
    四天后,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人詹姆斯·雷通知麦克·伊诺伊和艾伦·杜勒斯,说总统想得到五角大楼和中情局侦察卫星及空军WS…117L项目的联合报告。    
    凑巧的是11月12日,戴维和卡茨正好发表了研制可回收胶卷的卫星的建议。这份冠名为《可回收式间谍卫星的大家庭》的文章,主要强调了该计划在当时的技术背景下的简便易行和省时省力。他们拿它同空军的WS…117L项目作比较,认为回收胶卷的卫星比WS…117L项目具备更早、更持续的图像侦察能力,而且研制过程也相对容易,它对航天器的要求不大,且只需要安装一个非常一般的拍摄系统。最重要的是,可回收卫星的研制可以在一年左右获得成功,届时,这套卫星系统将会提供能够反映苏联大部分地区情况的侦察照片。    
    戴维和卡茨在他们的建议中给出了许多型号的卫星,其中最小的一个模型重300磅,能够覆盖苏联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在侦察卫星的专业术语中被称为“广幅侦察”。这颗卫星将在位于地球上方150英里的高空轨道上运行,其间卫星的摄像系统将对苏联进行为期一天的拍摄,这足以保证拍摄到覆盖苏联5 300英里、跨越11个时区的一半领土的照片。    
    戴维和卡茨认为,该卫星所拍摄的照片的数量和质量足以保证美国有效地辨认出苏联领土上的铁路、高速公路和运河,城市中心、工业基地,机场和港口也在有效侦察范围之内,就连莫斯科周围部署的导弹基地也不在话下。只要坚持持续地拍摄,就有可能发现新的主要军事基地,或许还会发现苏联远程弹道导弹系统所使用的技术模式。这些情报无疑将为美国了解苏联更隐秘的军事动向提供详细、精确的情报。    
    此时,施里弗正在剑桥会晤杰姆斯·威斯纳。威斯纳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师,是参与多个政府资助研究项目(甚至包括二战期间研发微波雷达项目)的资深科学家。当施里弗和威斯纳比较胶卷回收和数据传输两种方法的利弊时,威斯纳打电话给兰德,询问他是否可以来自己在宝丽来的实验室。兰德很快赶到实验室,随后三个人在一起共同讨论了几个小时。“那天下午结束的时候,我们对如何制造可回收卫星的方法就十分清楚了。”威斯纳后来回忆说。    
    正当尼尔·麦克·伊诺伊为答复白宫有关WS…117L项目最新进展情况而到处搜集情报时,却意外地在11月12日收到了海军研发机构助理负责人理查德·侯纳尔的报告。报告说,过渡性胶卷返回卫星很可能比闭路电视系统提前一年获得成功。    
    与此同时,洛克希德公司和施里弗下属的官员们正在洛杉矶寻求加快WS…117L项目进展的方案。有人建议在该项目中加入可回收卫星计划,并用远程导弹“雷神”来取代“宇宙”作为助推力量。洛克希德公司早先曾考虑过这一建议,但由于经费的限制而放弃了。11月末,洛克希德公司向施里弗办公室提交了一份研制可回收卫星的报告,并在12月5日向施里弗将军阐述了他们的初步计划。由于华盛顿的官员们正在考虑,是否应将这一项目保密并交给中情局实施,这使得施里弗非常希望能尽快启动卫星项目。他已经同意在WS…117L项目中增加可回收卫星计划,并将其命名为“双A”计划。    
    就在洛克希德向施里弗阐述初步计划的当天,夸尔斯代表麦克·伊诺伊和艾伦·杜勒斯向白宫提交了WS…117L项目的进展报告。虽然官方很少透漏五角大楼和中情局联合技术评估的内容,但这恰好证实了詹姆斯·克雷恩和兰德从前达成的共识:可回收卫星计划较之于闭路电视卫星计划在实际中更具发展前途。    
    当时被五角大楼、中情局和艾森豪威尔的智囊团一致认可的过渡性计划,基本上以戴维和卡茨11月12日在兰德公司提出的《可回收卫星研究备忘录》为蓝本。这枚使用费尔乔德公司生产的全景式照相机和柯达公司胶卷的卫星,将被放置在两级燃料舱上发射升空。其中,液体燃料驱动的“雷神”作为第一级,固体燃料驱动的“75”助推火箭为第二级。助推火箭是早先为了完成“先锋”计划而研制的二级助推器。    
    正当兰德公司的提议被汇总之时,该系统的主要拥护者詹姆斯·克雷恩、兰德、比塞尔、古德佩斯特、施里弗和瑞特·兰德于1957年12月举行了秘密会谈。在回顾了所有的选择之后,他们认为回收卫星项目是一个最好的过渡计划。但是,他们用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液体推进器“阿吉娜”替换了原计划中的火箭。研制“阿吉娜”是WS…117L计划的一部分,它比原来的助推火箭更强劲,并且具备了本身可以装置卫星的优势,避免了增加第三级火箭的麻烦。正如欧德所言,他们决定这项新项目由中情局来管理,而对外则宣称结束WS…117L项目的“双A”计划,并且让空军宣布他们正在致力于研发一个将被称为“发现”的探测卫星。    
    这项计划亦包括了为12月初美国发射第一颗卫星的各种准备工作。苏联人直到成功发射时才将他们的火箭项目公之于众。与苏联人不同,美国“先锋”计划的进度表却是公开的。结果,在发射日——12月3日星期三那天,美国和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了卡纳维拉尔角。来自全球的众多记者聚集在佛罗里达的大西洋沿岸报道这次发射。在A1A高速公路沿线的旅馆挤满了到这里观看火箭点火的旅客。    
    然而,本次发射却由于导弹和火箭出现的一点技术问题而被延误,这本来是航空实验中最为司空见惯的情形。但是在当时,美国并没有发射火箭的经验,他们只知道苏联已经将两颗人造卫星送入了轨道。这个出人意料的推迟是一个极大的尴尬。杜勒斯担心这件事会给美国的形象造成影响,在第二天白宫进行的国家安全理事会会议上,他勃然大怒,叱责这次延误“是美国的灾难,并使美国人成为整个自由世界的嘲笑对象”。    
    很快,新的发射日期被定在12月6日星期五的早上。10点45分,也就是在火箭升空前一小时,五角大楼开通了通往艾森豪威尔总统在盖茨堡农场的专线电话,因为11月25日总统患了中风,当时他正在那里疗养。而另一条线路则通往华盛顿,这样“先锋”项目的负责人约翰·哈根便可以听到最后的倒计时。在第一阶段火箭点火前的几秒钟,红白相间的发射架从火箭脱离,紧接着在第一节和第二节处形成了意料之中的液态氧蒸发蘑菇云。引擎隆隆作响地启动起来,火箭开始缓缓地升离地面,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正当火箭离开发射台仅4英尺的时候,第一节火箭在火焰和浓烟中发生了爆炸,并一头栽向地面,成为一堆熊熊燃烧的残骸。    
    这一幕可怕的场景使华盛顿在整个秋天都笼罩在痛苦之中。《纽约时报》在发射失败的第二天(那天正好是珍珠港遭袭的16周年纪念日)简明地报道了发射失败的经过:“‘先锋’火箭在海边爆炸。实验火箭的失败被认为是对美国威信的打击。”英国媒体则显得幸灾乐祸,伦敦的《每日先驱报》用了这样的标题:“天啊!多么失败的美国卫星!”《每日快讯》则嘲笑道:“上帝啊,美国卫星掉到了地上!”这些报道是如此负面,以至于习惯唱反调、甚至歪曲美国的苏联媒体,这次就直接引用美国报纸的新闻和文章。    
    詹姆斯·克雷恩马上指派了三个顶级科学家来分析“先锋”发射的失败,这是他被任命为白宫首席科学家顾问以来所履行的第一项职责。这些科学家建议五角大楼应该依靠沃纳·布朗和陆军“丘比特…C”火箭趁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结束之前将卫星发射上天。    
    这是个好建议,因为原定1958年1月末的下一次“先锋”发射被技术问题所困扰——整个火箭的第二级引擎需要更换。五角大楼在遭遇了这样的挫折后,不得不命令陆军尽早发射“丘比特…C”火箭。于是在1月31日星期五上午10:48分卡纳维拉尔角又响起了倒计时声,“丘比特…C”火箭在耀眼的聚光灯下从烟雾中腾空而起,载着“探索”卫星怒吼着飞向太空。“探索”卫星是一个重30磅的子弹头状的物体,上面装备了两个微型电波传输装置和一个测量太空辐射强度的辐射器。这和苏联二号卫星的成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足以为美国挽回一些颜面。    
    那天下午,艾森豪威尔飞往奥古斯坦进行为期一周的高尔夫休闲度假。在这个美国太空事业面临着极大压力的时刻,总统的新闻官吉姆·哈博提整晚都在向总统通报古德佩斯特的火箭发射准备工作的最新消息。古德佩斯特是白宫这项计划的幕后指挥者,他一直和陆军保持着热线联系。当哈博提得到了卫星已经进入运行轨道的确切消息后,他在12:44分和总统通了电话。    
    “总统先生,卫星已经进入轨道”,哈博提说,“古德佩斯特将军刚刚得到了陆军的报告。”    
    “这真是太棒了,太棒了”,艾森豪威尔喜出望外地回答,“我现在确实感到好多了。”    
    整个美国也沉浸在欢乐之中,在阿拉巴马州的汉斯维尔,也就是布朗和陆军火箭计划的研究所在地,成千上万的市民在火箭发射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