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神秘帝国 >

第37部分

神秘帝国-第37部分

小说: 神秘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了,队员们才看到了成功的希望。1958年底,该飞行中队被派到夏威夷的海凯姆空军军事基地,那里是进行拦截工作的具体地点。    
    此时,在帕洛阿图市的吉姆·普拉默不仅负责协调地理位置分布上十分分散的柯达、通用和依特埃克等各级制造商,而且还得把制造商们提供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颗运转正常的卫星。在今天精确的航天发展领域,科学家们穿着白色塑料的实验服在消毒的实验室里,根据严密计划研制高级精密卫星。而在普拉默所处的时代,工程师们只能一边研究一边创造,用锤子和扳手对飞行器进行修整。每从卫星上减低一磅的重量就意味着可以多装一磅的胶卷。“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只能靠对飞行器的锉、切、锯来制造卫星。”中情局在卫星项目的历史中有这样的记载。    
    用航天技术的术语来说,普拉默的任务是负责组装航天器的有效负载。在“科洛纳计划”里有效负载主要由位于火箭上方的侦察装置和回收设备组成。这些装置的重量和体积都是有严格限制的,实际上,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有条不紊地被安排在位于“阿吉娜”底部的一个狭窄的金属管舱里。普拉默认为这个与其他设备配套的装置就像一个被安放在火箭上方的大足球。如果卫星太沉,两级助推火箭就无法带动卫星升空,但也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照相机、一大卷胶卷、动力设备、通信设施和返回装置。    
    普拉默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天才,因为以前从未有人从事过这样的工作。就在向帕洛阿图市交付第一批设备之前,洛克希德公司的工程师们还在探索卫星内部安插部件的最合理的办法,以及避免精制仪器在颠簸飞行中损坏的途径。卫星内外结构的研制和各种部件的测试都尽可能的在帕洛阿图市的工厂中进行,因为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对“科洛纳计划”的知情人。但是,一些制造工序和测试工作必须要在洛克希德公司坐落于加州北部的总部工厂才能进行。这座位于桑尼维尔市的工厂当时是生产“阿吉娜”火箭的地方。该总部工厂拥有巨大的热能和航空模拟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里,卫星的各个部件被置于各种极为苛刻的实验条件之下来进行测试,因为它非常有可能会在发射升空、轨道运行和返回飞行时遇到种种不利的情况。为了保密,普拉默亲自挑选了一批工作人员在午夜对卫星进行测试。    
    当卫星研制工作在缓慢地进行时,发射点的建设进展却十分顺利。发射地点被定在阿古罗发射点南面的隆波克市附近的海边,东南面150公里就是洛衫矶。陆地沿着加州中海岸线的这片荒凉地区逐渐隐退,留下了一大片由沙丘、荒凉的海岸和在太平洋强劲海风中生长的灌木丛组成的荒芜之地。透过经常笼罩在这一地区的寒雾望去,这里充斥着鬼魅荒凉之气。但到1941年,这里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各种大型农牧场所占据,这些农场的前身是19世纪早期,墨西哥割让给美国的土地。当德国人的闪电战在二战开头侵略西欧的几个月里显示了装甲武器的威力之后,美国陆军需要一大片荒凉的地区来发展装甲武器,并培训装甲部队。隆波克市附近的这块土地十分合适,于是,到1941年3月,陆军已经征用了这里8。6万多英亩的地区。为了纪念马吉·根·菲利普·圣乔治·库克这位19世纪的参加过墨西哥战争、印度战争和国内战争,同时也是在1847年第一位驾马车去了加州的骑兵军官,这一基地被命名为库克野营基地。1957年,陆军将这一基地转让给了空军作为导弹基地和训练中心。空军将其重新命名为凡登堡空军基地,这一举动是为了纪念1948年到1953年的空军长官根·凡登堡。    
    这一地点十分适合被用来作为一个空军基地。首先,它偏远的地理位置能够确保项目的机密性;再者,位于海边的地理特点可以使导弹向大海发射,有效地降低了由于误差,导弹被发射到人口稠密地区的危险。如果真的在导弹发射上出现了误差,那么这些错误的导弹只能沿西南方向越过太平洋到达南极地区。此外,从凡登堡向南发射的方向还将把卫星送入极地轨道,这样每次卫星围绕地球运行的时候都会经过北极地区,这是监测苏联的一个绝妙的路径,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转的,所以每次卫星在运行到地球上方的时候都会覆盖其大部分的地区。在为“科洛纳计划”设计的极地轨道中,卫星会围绕地球旋转八圈,这将有利于卫星清楚地侦察到从苏联远东一直向西延伸的苏联和东欧广大地区的情况。极地轨道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使卫星运行到夏威夷上空的回收区域。如果回收系统在“阿吉娜”向南飞向阿拉斯加时被启动,那么胶卷舱在理论上说应该正好落在夏威夷的北部。    
    凡登堡军事基地的惟一缺陷在于它被一条繁忙的南太平洋地区的铁路所分割。这趟火车运输货物和装载旅客的时间表安排得十分紧凑。鉴于安全和保密的原因,基地禁止在火车经过的时候进行火箭或导弹的发射。在一天中的几个特殊时段里,可供发射的时间安排竟只有几分钟。    
    在“科洛纳计划”已经启动的时候,空军第672战略导弹中队已经在凡登堡建造了五个“雷神”发射台。其中两个航天发射联合体西1号基地的发射台被选定发射秘密卫星。这个基地建在一个迎风的断壁上,上面覆盖着锯齿草和山艾树,距离海岸只有100多码的路程。今天去那里参观的人只能看到这个基地的断壁残垣,谁都难以想像,这就是当年国家所有高层官员都急切关注的地方。只有残缺的水泥地基和大片的生锈金属板仿佛还在提醒人们,这里原来曾经是火箭发射台,但现在却成了响尾蛇的乐园。原来的发射棚还伫立在附近,在这个有拱形屋顶的棚子里平躺着“雷神”和“阿吉娜”双层火箭,它们只是在发射前的一两天才被竖起来。现在,猫头鹰占领了这个圆锥形的建筑。两面防震墙依然守立在发射台两边,忠实地保卫着它们身后的建筑物——当时这座大楼里存放着控制发射进程的各种仪器和设备。    
    在50年代末期,发射基地热闹非凡,挤满了洛克希德和道格拉斯公司的技术专家、制造“雷神”的工程师及众多的空军官员。不管来自何方,在这里都可以被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道“科洛纳计划”真正目的的少数高层人员,另一类则是对此完全不知情的多数工作人员。要在这样一个由少数权威技术专家同众多不知情的工作人员自由混杂的场合中,进行保密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火箭上面的有效负载是无法被人忽略的,所以中情局和空军索性承认了这一点。但是在实际中为掩盖真相,空军是这样宣扬的:卫星的任务是进行太空生物实验,通过对老鼠和其他动物在太空飞行中反应的实验来为人类进入太空作准备。    
    然而,“阿吉娜”火箭的某些设计细节有可能会泄漏“科洛纳计划”的真相。例如,卫星的一面有一个舷窗,这个窗口在卫星进入轨道后会自动打开以便于照相机的拍摄工作。普拉默和他在帕洛阿图的同事们十分担心这个舷窗会泄漏卫星的真实性质,于是他们想出了用纸张、钢琴弦和乒乓球来代替舷窗的办法。他们打算在火箭停在发射台的时候用纸遮住舷窗,将两端系有乒乓球的钢琴弦粘在纸上。普拉默手下的一个工程师分析说,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强烈气流会给乒乓球一个强大的拉力,并最终将遮在舷窗上的纸张扯掉。    
    为了测试这一计划的可行性,一名工程师半夜里在自己德国跑车的挡风板上按照计划设计了一番,并向海边高速公路驶去。当他的时速达到每小时90公里时,加州高速公路巡逻队发现了他,并给他开了超速罚单。“科洛纳计划”的备忘录里没有记录这位工程师当时对车窗上的纸张与乒乓球作何解释。这种设计被运用到了火箭上进行早期的试验,但没有成功。当火箭已经消失在视野之外时,那张纸仍然粘在卫星上,不过幸运的是那次卫星恰好没有拍摄任务。    
    为了打消公众及诸多项目公司对在凡登堡卫星计划的疑虑,政府和主要承接商进行了很多分散公众注意力的活动。举例来说,政府指令洛克希德公司知情的技术专家们负责为不知情的同事解答科学技术上的问题。官方想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多数人认为此次发射的重点在于研究磁场和飞行器操纵性等科学问题。任何一个在凡登堡瞥见照相机的人都被告知卫星的确携带了一个照相机,但这个照相机完全是被用来进行太空观察的。“在参与‘科洛纳计划’的工作人员中,有成百上千的人甚至都无从得知卫星上还有一个照相机。”弗兰克·布扎德回忆道,他曾经是负责“科洛纳计划”的一个高级官员。    
    


第四部分第十二章 埋头苦干(5)

    尽管卫星是在秘密情况下研制的,发射台的建设也避开了公众的视线,但是发射活动却是无法进行保密的。火箭发动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嘶吼声一直能传到凡登堡以外,“雷神”升空时天空中浓烈的烟雾和火光在整个中加州的海岸上都清晰可见。因此,当1958年底第一次发射就要开始时,五角大楼需要给公众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为了对“科洛纳计划”保密,官方以欧德在1957年夏构思的计划为蓝本虚构了一个太空卫星探索计划。欧德当时计划海军在公开取消WS…117L计划的一部分项目之后,宣布一个新的科学卫星研制计划。而到了现在,也就是1958年12月,该是实施这一行动的时候了,于是海军正式公布了“发现”卫星的研究计划。该项计划表面上是以研究太空飞行对猴子的影响并完善航天器的返回技术为主要目的。“科洛纳计划”的所有发射都被五角大楼证实为“发现”卫星的发射活动。为了使包括苏联在内所有关注发射的人对“发现”计划深信不已,一些早期的发射活动当真携带了老鼠或其他可模拟老鼠行为的机器装置。    
    1958年的12月3日,高尖项目研究署在华盛顿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记者们通报了“发现”研究计划的有关情况。一些高层机密文件对为新闻发布会精心策划的假情报战略进行了澄清,有一段是这样说的:“该假情报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每次发射‘发现’卫星都受到舆论的相关报道。官方应及时发布有关‘发现’卫星的各种活动以控制公共舆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应该务必确保外界不会将这些发射同美国任何的侦查卫星项目联系在一起。”    
    起初的公共舆论是这样报道的:“第一次发射主要是为了对飞行器自身,尤其是它的动力和制导系统进行测试。此后,卫星将装载着生物标本以获得在太空环境条件下的相关数据,这将为今后实施由高尖项目研究署和美国国家航天及太空总署联合开发的,将人类送入太空的项目奠定基础。”    
    为了让每一个新闻官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应付自如,五角大楼甚至为他们准备了统一脚本的答案。    
    “问题:‘发现’卫星是一颗侦查卫星吗?”    
    “回答:不是。”    
    “问题:为什么‘发现’卫星被发射到极地轨道上呢?”    
    “回答:受凡登堡空军基地的地理位置和目前的设备条件所限,极地轨道是惟一的选择。由于安全上的考虑,从凡登堡向东发射是不可行的,而向西发射将会使卫星的速度受到极大的阻碍。”    
    早在五角大楼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发现”计划之前,有关政府正致力于研究一颗侦查卫星的消息就开始在华盛顿流传开来。WS…117L计划就是一个公之于众的秘密。1958年初,施里弗将军就私下告诉了林顿·约翰逊的军备小组委员会,说空军正在研制配有返回舱的侦查卫星。不过他所指的是当时并入WS…117L计划中的“双A”项目。1957年底该项目在原来的闭路电视信号传输系统研究停滞不前的情况下迟迟未能启动。几天之后,一个经过处理的谈话副本被透漏给了记者。《纽约时报》在1958年1月15日的头版新闻中对施里弗将军透露的消息进行了报道。    
    约翰·芬尼是当时负责为《纽约时报》专门追踪军事太空研究项目的一个执着敬业的记者。他在1958年底,通过阅读各种科技杂志和打探国会消息,已经知晓五角大楼要低调发布“发现”卫星计划。芬尼后来回忆说:“我当时不知道‘科洛纳计划’,我甚至从没听说过‘科洛纳’这个代号。但是我认为‘发现号’卫星的研制是军事侦查卫星研制所必经的一步。”    
    芬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