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燕赵文化志 >

第60部分

燕赵文化志-第60部分

小说: 燕赵文化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制丸药色泽滋润、药香如初。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是北京特产品。

  鹤年堂 相传创于明嘉靖末年,位于宣武门外菜市口。京都俗言:吃丸药膏丹到同仁堂,吃汤剂饮片请到鹤年堂。店名来自明朝宦官严嵩花园的一个厅堂名字,其匾因严府失势而流落药店。

  万全堂 位于崇文门外大街,有500多年历史,以经营中成药和名贵滋补药著称,如虎骨酒、十全大补丸、参茸卫生丸等。

  千芝堂、圣济堂、济安堂、长春堂都是先后开业于明清的老字号药铺。

  (三)食品铺

  稻香春 创办人江苏人张森隆,初在王府井东安市场作苏式点心,风味独特,为京人所喜食,后聘请名师专制南味糕点和肉食,创建“稻香春”南味食品店。制作玫瑰饼,苏式月饼、牛舌饼、双卷酥,肉食有叉烧肉、美味羊羔等,其他茶食、应时糕点200多种。

  六必居 位于前门外粮食店街,明嘉靖九年(1530年)由山西人赵氏兄弟集资创办,是北京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商店,制作销售柴、米、油、盐、酱、醋,这是人民生活所必食,故店名“六必居”,相传由当朝权相严嵩题写匾额。所制酱菜脆嫩清香,酱味浓郁,色泽鲜亮,长期为清宫御用食品。

  天义顺 开业于清咸丰年间,位于王府井金鱼胡同口,是京城著名清真酱园,经营30余种酱菜。

  庆林春 原位于东安市场西街,由福建人林子丹开创的茶叶店。店主原设摊出售罐茶,后改为零售,庆林春开始红火,主要品种有红绿花茶、乌龙茶等名品。

  全素斋 北京一家经营素菜的食品店,坐落在王府井大街,产品有素酱肉、素火腿、素肘子、素鸡鸭等,都是用百筋、豆制品、花生米为原料制成,配以香菇、木耳、玉兰片等,色泽鲜艳,味道清香,以独特风味名闻京城。

  (四)鞋帽绸布店

  瑞蚨祥 坐落在前门外大栅栏路北,开业于咸丰年间,创办人是山东章邱的孟鸿升,原在山东济南经营布店,第二代人孟雒川始派人到北京创业,起名“瑞蚨祥”,是北京最大绸布店。其特点是商货齐全,有皮货、“洋货”、绫罗绸缎,同时讲究服务周到热情,货真价实,历经百年生意兴隆。

  内联陞 北京著名鞋店,创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河北武清县人赵挺原有一手高超的制鞋技艺,后筹金自办商店,原位于东交民巷,取名“内联陞”,经营各类鞋,讲究真材实料、造型美观、坚固耐穿。过去以制作“朝靴”闻名,“千层底布鞋”是后来的名品。与内联陞齐名的还有同陞和鞋店。

  盛锡福 位于西单北大街,开业于1932年,原是天津盛锡福分号,主要经营礼帽、毡帽、皮帽、老太太帽、儿童帽,品种多,式样美观,制作精良。

  马聚源 始创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位于前门外大栅栏,是最老的帽店。早期为贵族制做朝帽缎靴,以后也制作销售缎子小帽、风雪帽、三块瓦皮帽等,货真价实。与瑞蚨祥、内联陞齐名。京城俗说:头带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陞。

  北京的“老字号”不下成百上千,遍布各行各业,如经营特制墨汁的“一得阁”,经营传统笔墨文具的“荣宝斋”,北京著名传统产品王麻子刀剪店,专营高级钟表眼镜的“亨得利”等。加上这批“老字号”商店不仅经营有方、商品传统性强,而且其匾额大都为社会名流、著名书法家所写,甚至由皇帝御题,取号文雅含蓄,字体奇姿异彩,更突出了北京“老字号”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神韵。

  三、土特产品

  (一)河北地区

  1。五谷、干鲜果品

  河北盛产北方五谷杂粮,小麦、玉米、谷子、芝麻、花生、绿豆、红小豆,高产作物如红薯。蔬菜主要有徐水大白菜、永年大蒜、任县大葱、鸡泽的辣椒、张家口的“口蘑”、保定的“春不老”(雪里红)等等。一般群众以蒸干粮、熬米粥、炒白菜为风俗饭食。

  特殊风味的干鲜果品有深州大蜜桃,个头硕大,重的500克一个,外形美,皮薄肉厚,甘汁如蜜,誉满中外,品种有红蜜、白蜜之分,含糖量都在20%以上,其他维生素多种,过去是皇室贡品。赵州雪花梨以果实硕大、色泽金黄、味道香脆为特点,同时有药用价值,可生津止渴、润肺清燥。京东板栗是河北名贵干果,含糖量高,糯性极强,涩皮易剥,甘甜清香,主要产地在北京以东地区,如迁西、遵化、昌黎等,栗性甘温,可益气、健脾、补肾。宣化县白牛奶葡萄驰名中外,相传元代始栽种,品种有白牛奶、玫瑰香、肉丁香、马奶子、老虎眼等。白牛奶葡萄粒大皮薄,甜汁浓郁,含糖量高,不仅是上等果品,而且可以酿酒、制作医药辅助剂。沧州金丝小枣皮薄肉厚、细脆甘美、香甜如蜜,早在春秋战国时已大面积栽种,是历史上的名贵土特产,含糖量达65%,其他维生素极为丰富,俗有“天天吃三枣,一辈不见老”的说法。其他如阜平大枣、赞皇金丝枣、威县的西瓜、满城雪桃、兴隆红果、涉县的花椒、柿子、核桃都是果中佳品。

  2。陶瓷、皮毛

  河北陶瓷以唐山、磁州历史悠久、具有地方独特风格。骨灰瓷、白玉瓷、玉兰瓷、宇宙瓷是唐山瓷主要品种,其中以骨灰瓷为佼佼者,用动物骨灰为主要原料,配以优质陶土,精制焙烧而成,胎质细腻、光灿莹洁。主要装饰技法有雕金、喷彩、釉中彩,由此形成独特地方风格。磁州(今河北磁县)继承宋元以来古窑传统艺术风格,以陶瓷的造型大方,图案形象生动,笔法简洁豪放为特色。定州(今属河北)白瓷自唐宋以来闻名于世,后世仿古瓷制品技艺精湛,享誉极高。

  辛集的皮毛制作业已有300年历史,清代时是全国皮毛集散地之一。张家口素有北国“皮都”之称,口羔皮的生产已有300年历史,皮板质地轻柔,有丝绸感,清新秀丽,别具一格。枣强“营皮”、张北的皮帽也都有名气。

  3。名酒、药材

  衡水“老白干”气味芬芳,醇厚柔和。相传在明嘉靖年间已得名“老白干”,“老是指历史久、白指清澈、干指酒度高”。徐水县“刘伶醉酒”有“小茅台”之称,相传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闻徐水酒味甘醇厚,千里迢迢来饮,一醉三载。丰润浭阳老酒已有180多年历史,为“燕酒第一”,色泽清澈,有水果香味,进口甜,返口香,因用浭水酿制,因而得名。

  祁州(今河北安国市)药材有千年历史,素有“药都”之称,加工药材技术独特,药味浓厚,色泽鲜艳,货真价实。

  4。禽畜水产、苇席

  张北马体型健美,挽重能力强,是中国良种马之一。武安山羊体型较大,四肢强壮,适于高山饲养,不仅肉质细嫩,宜食,而且皮毛产绒量高。其他良种牲畜还有阳原驴、草原红牛、坝上细毛羊等。水产以渤海对虾享有盛名,誉为“东方对虾”,个体大,肉质鲜嫩。保定白洋淀盛产水生草本植物芦苇,是织席、打箔、造纸、织布的理想原料。

  (二)天津、辽宁、内蒙古

  天津土特产品以长芦盐、小站稻、红小豆、沙窝萝卜、天津鸭梨著称。天津的河蟹也是一大名产,通称紫蟹,明清时是宫廷贡品,为宴中珍馐。

  辽宁柞蚕丝、金州貂皮,分别是制造丝绸和皮衣的上好原料。西丰鹿茸、辽宁人参都是制药的特产,药用价值极高。辽宁的海味珍品有海参、扇贝、海胆、香螺等,水果以辽南苹果、北镇鸭梨等为地方特产。

  内蒙古盛产奇花异树,如樟子树、胡杨、柽柳、常绿树沙冬青、不凋谢的二色补血草,以及上品中药材黄芪、甘草、沙漠人参肉苁蓉。草原上的珍禽异兽有驯鹿、黄羊、野骆驼、貂熊、黑瞎子,以及旖丽的天鹅、榛鸡等。这些珍贵的动、植物适应了草原气候的特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蒙古族人民引以为骄傲,倍加珍惜,自古从不猎取天鹅成了当地的风俗。




参考文献:
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江西省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中国的瓷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版。

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庞朴:《公孙龙子研究》,中华书局1979年版。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张庚等:《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编:《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罗哲文:《长城》,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马文龙:《河北梆子简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赵洛:《宝地》,北京旅游出版社1983年版。

李仁甫:《中国古代纺织史稿》,岳麓出版社1983年版。

杜石然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陈桥驿:《中国六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北京风物志》,北京旅游出版社1984年版。

《贾兰坡新石器时代考古论文选》,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阎崇年:《名城史话》(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

刘策编著:《中国古典名园》,上海文化出版社1984年版。

舒牧编:《圆明园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罗哲文、罗扬:《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上海文化出版社1984年版。

兰石、李士禾等编著:《历史名医传略》,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编:《河北风物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内蒙古风物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天津人民出版社编:《天津风物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王逊:《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北京史》,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山西风物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辽宁风物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恒山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避暑山庄研究会编:《避暑山庄论丛》,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版。

'日'窪德忠:《道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河北省地名办公室编:《河北名胜志》,河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孙中家、林黎明:《中国帝王陵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刘庆桂、李毓芳:《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陈宝蓉:《清西陵纵横》,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李凭、王振芳:《郦道元与〈水经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华夏子:《明长城考实》,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葛晓音编著:《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郑绍宗:《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的主要收获》(1979—1989),

《文物春秋》1989年创刊号。

傅维康主编:《中国医学史》,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王玲:《北京通史·辽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丁守和、劳允兴主编:《北京文化综览》,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编写组:《河北简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段玉明:《寺庙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

李登科:《北京导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

丁汉儒等:《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赵吉惠等:《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河北文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