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鏖兵西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之西北决战卷 >

第12部分

鏖兵西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之西北决战卷-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位果断坚毅型的统帅人物,指战员对他的信赖也是独特的。
    他平素言语不多,但在特殊的情况下,譬如深入连队与战士们在一起倾心交谈
的时候,或者是每逢重大问题需要毫不隐讳地表述心迹的时候,他的话便会滔滔不
绝。特别是在制定战略部署和作战方案时,他更是一丝不苟,尽量地向下级指挥人
员把一切情况讲述清楚,经常把那些战斗中应该由基层指挥人员去开动脑筋决断的
一些细枝末节,也考虑得十分周到详细。也许,这是他指挥作战的秘诀之一。至于
牵涉到党和军队的原则问题时,他从来就没有含糊过,一旦思考成熟之后,形成了
自己的一种看法或是思想,那是非讲个透透彻彻不可的;即使面对他心目中一向钦
佩的毛泽东,他也敢于据理力争,敢于动怒,甚至敢于骂娘。当然,实践或事实证
明他错了的时候,他又是一个在任何公开场合都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而且,他还是一个善于演讲的人,在陕甘宁边区时,他集合部队作报告,可以一讲
好几个钟头,往往讲得生动真切,风趣横生。同样一件事,一句话,从他的嘴里讲
出来,给人的那种真实感是深刻的,牢固的。
    他从桌子上拿起一根剥光了树皮的柳枝,在空中挥动了几下,显出一副大帅的
风度。尔后,指着挂在墙壁上的军事地图,说:
    “西北战场上的第二个回合,将在平凉一线寻机展开。”
    他停了一下,在地图上找到几个地点,接着分析情况道:
    “胡宗南在扶眉战役后,虽然尚有10余万人的兵力,但分散在东起秦岭之东江
口、佛坪,西至徽县、成县、两当、武都地区,南至安康、汉中及其以南地区,已
成惊弓之鸟,时刻惧我进攻,短期内已无向我关中发动进攻的能力。”
    他看了一眼众位将领,将柳枝执于双手中,弯成弓形,继续分析道:
    “青、宁二马退守陇东地区后,如继续后撤将失去甘肃、宁夏之咽喉——平凉,
势必造成我大军直捣兰州、银川的形势,估计青、宁二马在尚未受我歼灭性打击的
情况下,是不会甘心的,必将凭借平凉一带天险进行抵抗。”
    他松开一只手,弯成弓形的柳枝弹开去,有力地在空中抽打了一下,剧烈地晃
动起来。
    “好嘛!我们就在平凉一线,与敌开始第二个回合的较量吧!”
    他说着,将柳枝重重地放在桌子上,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在头上摸了几下,
仿佛河岸的岩石一般的双唇有力地抿合在一起,脸上充满一种坚定、必胜和自信的
神色。
    他坐下来,让大家发言。
    他想多听大家的意见。
    他既是军中的统帅,同时又是军中的普通一员。统帅与士兵,这二者在他的肉
体中、血液中、灵魂中都得到了最和谐的统
    王震、许光达、杨得志、周士第等兵团领导人先后发了言。众将领各抒己见,
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彭德怀一边听着大家的意见,一边在笔记本上记着他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发言。”
他那两道浓黑的眉毛,一会儿拧起来,一会儿又绽开去。
    忽然,他打开文件夹,找出一份揉得皱折的文件,交给坐在身旁的王震,低声
嘱咐道:
    “仔细看看,然后往下传。”
    他交给大家传阅的这份文件,原来是7月6日毛泽东给他的指示。
    毛泽东在《解放西北敌军的方针》的指示中,明确指出:首先打击马步芳,马
鸿逵是傅作义将军的拜把兄弟,曾派人向傅作义将军表示有向我求和之意。
    毛泽东设想在歼灭马步芳之后,对马鸿逵可在军事打击下尽呈争取用政治方式
加以解决。同时,鉴于青马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在军事上也比宁马强大,歼灭了
青马,即可基本上解决西北问题。
    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使众位将领的思路豁然开朗,仿佛心胸也开阔了许多。
    文广村军事会议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彭德怀在总结时,对胸中已有的作战方案
下了最后的决心。
    彭德怀宣布了这个作战方案:以第18兵团之两个军钳制胡宗南部队,保障解放
军主力后方的安全,集中解放军第1兵团、第2兵团、第19兵团共3个兵团,以及第1
8兵团之62军共10个军,追击二马,力争歼其主力于平凉地区。以第19兵团附骑兵第
2旅为右翼,沿西(安)兰(州)公路及其两侧向平凉攻击前进;以第1兵团、第2兵
团为左翼,分两路平行北上,先取陇县,直插平凉以西,断敌退路,并打击由兰州、
固原方向可能增援之敌。以第18兵团之62军为总预备队。_
    彭德怀最后指出:
    “西北地区雨季逼近,陇县南北山高路险,人烟稀少,战役行动应尽量提前,
推迟则困难更多。”
    会后,彭德怀立即将会议研究制订的作战计划电告毛泽东。
    毛泽东看到这个作战计划时,十分高兴,完全同意。他当即发电给彭德怀。
          ……只要平凉战役能歼丙马主力,西北战局即可基
      本上解决,往后占领甘、宁、青、新,基本上只是走路
      和接管的问题。
    同时,毛泽东专电强调指示:
          打马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战役,要准备付出较大的代
      价,千万不可麻痹轻敌,疏忽大意。
    毛泽东在西柏坡给彭德怀发出指示电后,对周恩来和朱德说:
    “德怀如果再能给我们在短期内抱回一个大西瓜来,那,我们的建国就可以加
快步伐做准备喽!”
    只有短暂的几天,1野各部队抓紧时间全面准备。短暂休整,政治动员,纪律教
育,风一般在全军从上到下迅速展。。特别对团结回族同胞作出了具体规定:要求
部队充分发挥“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作用,一面作战,一面做好新解放区的
群众工作。
    针对二马在马家军队中的欺骗宣传,制订了《宽待回民俘虏守则》,对战俘一
律释放,并每人发给3块银元,作为路费。
    彭德怀又亲自筹划车辆,组织后方交通运输,以保障部队的供应。他已是好几
个夜晚没有怎么休息了,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指战员一见到他,都劝他注意休息,
千万不要累垮了。但是,彭德怀浑身总是洋溢着仿佛永远不会枯竭的精力,东奔西
走,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大西北而呕心沥血,运筹帷幄。
    各部队都在组织筹粮和做战前准备,到处呈现出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
    彭德怀亲自安排好民工支援前线的大事,又深入部队检查作战准备情况。
    深夜,部队的指战员和组织起来的支前民工,都在星夜忙碌着。临战前的紧张,
往往胜过了战斗打响之后。在战斗过程中,常常会抓住喘息的时机,稍事休整一下,
但在战前却不同,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不光是指挥员忙得不可开交,就是战士
和民工也同样紧张得无法脱身好好休息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员必须把握好的
时机,下令让部队休息。
    彭德怀在人的河流中穿行着,细心地观察着部队的战前准备,特别是士气和斗
志,不断向各级指挥员或是战士询问各方面的情况。他碰见王震,仔细问了部队情
况后,说:
    “战士们已经很疲劳了,一定要动脑筋掌握好部队,既要充分做好准备,又要
让战士们好好地睡上一觉,解解乏,抖起精神来。不然,仗一旦打起来,恐怕很难
寻找休整的时机了,哪怕是短暂的休整,甚至半天,一个夜晚,都很难啦!我们不
让敌人安宁,敌人自然也不会让我们清静下来休息的!”
    王震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他对彭德怀感情深沉地说:
    “彭老总,你不要只记着战士,全忘了自己。看你,又是几夜没好好合一下眼
了,你也该睡一会儿啦!”
    彭德怀望着星空,眨了几下疲惫的眼睛,用手摸着好久没刮的胡茬,沉重地叹
了一口气,说:
    “党中央和毛主席把西北战场这副担子交给我,我觉得这分量不轻啊!几十万
军队的命运,几百万人民的命运,不是闹着玩的,搞不好,一就是千古罪人啊!我
不是不想睡,而是睡不着呀!”
    王震听了这话,心里一热,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7月21日,接到命令后,杨得志第19兵团,从乾县、礼泉一线出发,沿西(安)
兰(州)公路及其两侧追击敌人,揭开了西北决战的序幕。他们将几十辆坦克和装
甲车组成战车队,摆在部队前面,轰轰隆隆地开路。这些坦克和装甲车,都是杨得
志兵团在华北战场作战时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此时,倒成了对付敌人骑兵,威慑西
北马军的赫赫军阵。
    7月23日和24日,王震第1兵团,许光达第2兵团,分别开始出动。
    炮车轰轰隆隆。
    大军浩浩荡荡。
    坦克的履带,勇士的脚步,在西北高原特有的黄土地_上,踩压出深深的印迹。
飞扬的黄尘遮天蔽日,由东向西,仿佛黄色的大幕徐徐拉开……
    
   -鏖兵西北   鏖兵西北
11
               站在支前群众的人海前,彭德怀对贺龙说:“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
    大军陆续西进后,发动群众大力支援前线就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全面负
责这项工作的,是贺龙和习仲勋。
    关中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麦子收割了,青纱帐渐渐形成了。有的村庄在打碾麦
子,有的村庄已开始了秋田的锄草和追肥。这是大姑娘新媳妇也得下地干活儿的农
忙季节。
    夜已经很深了。彭德怀、贺龙、习仲勋三位首长正在村子里,一边筹划支前工
作的每一个细节,一边检查群众的准备情况。
    这是关中地区一个人口稠密的大村庄。彭德怀、贺龙、习仲勋一个警卫员也不
带,在人来人往的村道上走着,看着,交谈着。
    满村灯火。满村人声。满村的急促脚步声和滚滚车轮声交汇成一支激越昂扬的
交响曲。
    如山的军粮,成捆的军鞋,满地的担架,连片的车辆,嘶叫的牲畜……都集中
在指定的位置上,井然有序。
    根山爷爷站在一片车辆当中。马车、牛车、高脚车、独轮车,高高低低,参差
不齐。池一会儿清点数字,一会儿检查车况,忙得汗流浃背。
    有人跟他开玩笑道:
    “根山爷爷,这么多的车,摆满了一场院,你都快成了车行老板啦,咋用得了
呀?!”
    根山爷爷止埋头给一辆手推车上油,头也不抬地喊着说:
    “不够,不够!还得找,越多越好,摆满村子也甭愁用不了!仗一一打起来,
送粮送草送军火,这些车全都要派上大用场哩!”一
    沿村道的院子里,仍有后续部队在动员,在补充,在休整待命。
    彭德怀、贺龙、习仲勋不时地被一些从外村赶来送东西的群众拦住,请示这样
那样的问题,或是打问路怎么走。
    贺龙望着紧张繁忙的人群,兴奋地说:
    “德怀同志,要打大仗喽!你带兵在前面打仗,我贺龙和习仲勋在后头押粮运
草。毛主席派我贺龙抑粮运草,我就保证当好进军西北的押粮运草官!”
    彭德怀置身在这支前群众的人海里,感情深沉地说:
    “古人说得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群众好比是江河湖海里的水,
我们共产党人只是浮在这水面上的一叶小舟。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习仲勋深有感触地说:
    “是啊!我们这些人,正是靠了这一点,才站稳脚跟的。陕甘闹红那会儿,我
才十几岁,跟着刘志丹、谢子长闹革命,整天在做群众工作,动员老百姓跟着共产
党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像鱼儿钻在水里游。敌人到处抓我们,可就是抓不住,明
明追着我们进了村,等到他们挨家挨户搜查时却一个人影儿也找不见。其实我们就
在敌人眼皮底下哩!”
    贺龙用烟头戳一下习仲勋,风趣地问:
    “那你用的是上遁法,还是隐身术?”
    习仲勋认认真真地说;
    “既隐不了身,也适不了上,全靠老乡冒着生命危险来保护。有那么两三次,
敌人把我追进村,陕甘根据地老乡大都认识我,父老兄妹一见敌人在抓我,把我拉
进窑,推土炕,用被子蒙头一捂,反扣上门。敌人搜上来,都说窑里是一对新婚夫
妻在睡懒觉。敌人不信,踢开门,扯掉被子一看,见两个人睡在炕上,就嘻嘻哈哈
地说上一通下流话。敌人走后,群众还让掩护了我的大嫂大姐送我出村,遇上敌人
时就装成回娘家的……”
    贺龙吸着烟,声音颤着说:
    “我们这些人,如果没有百姓用心护着,早不知死过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