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鏖兵西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之西北决战卷 >

第32部分

鏖兵西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之西北决战卷-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弄清楚敌人的一切底细。
    马步芳和马继援父子,并不是白痴、草包、傻瓜蛋,而是顽固、狡猾、奸诈的
强敌。他们的兵力配置及决战方案,是绝对机密的,就连战役过程中始终守在搬至
黄河北岸白塔山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指挥部的头头脑脑,也是不得而知的。战后,原
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参谋长彭铭鼎说,马步芳父子不信任长官公署的人,战役情况
对这些人是严守机密的,守在长官公署指挥部的人们,就连后来兰州南山阵地失守,
马家军连夜溃退的重大情况,都是无从所知的。
    由此可见,解放军要弄清敌人的真实情况,就更加不易了。因此,彭德怀发动
的8月对日全线侦察性的大攻击,是十分必要的。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种不流血的战争。没有流血,没有教训,便没有胜利。尽
管兰州战役之前,采取断然措施,发动全线首攻,给部队带来了流血与牺牲,但是,
如果没有这些流血与牺牲的代价,兰州解放又从何说起呢?
    兰州战役在全线首攻结束后,第二天,彭德怀指示全军将士,认真总结,寻找
教训,制订方案,以利再战。
    接着,彭德怀在第19兵团指挥所,召集第2兵团和第19兵团部分师级以上干部会
议,研究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仗没打好,指挥员都很憋气。人们都在狠劲地吸烟,认真地思考着。
    彭德怀站着,一手撑在桌面上,一手插在腰间,身体稍微有点儿倾斜。他看了
一下摊开在桌子上的笔记本,向大家分析首攻受挫的原因。
    敌人在兰州南山一线的防御点,都以人工削成两三丈高的垂直陡壁,并在陡壁
外挖有几道外壕,壕深和宽各不等,约在两三丈,壕底埋设了鹿砦,壕的两面布满
了地雷和铁丝网。从远处看不见外壕,迫近敌工右后,才能发现深堑,耐且不是一
道所以,我军在21日攻击时,使用大量重炮炸毁敌从前沿阵地后,往纵深发展时,
突击部队冲到跟前,才发现深壕,许多战士被壕底的木尖桩戳伤,致使部队推进受
阻。
    指挥员们听到这里,有的点头,有的低声交换意见,表示赞同这一分析。
    彭德怀有意停顿了一下,将笔记本翻过一页,看了看,等会场静下来后,继续
介绍情况。
    敌人仅在沈家岭战场一个不大的山顶上,就设置了40多个地下、半地下的暗堡
和主碉堡。核心工事用交通沟与低碉相连,纵横环抱着主碉,各主碉与低碉构成三
角形或四边形火力网。敌人在阵地上挖削出3道三丈高的绝壁,又沿山体挖出3道外
壕,布满铁丝网和地雷。
    他手抓住茶杯,却没有喝水的意思。
    他的目光,扫视着指挥员们。
    人们心里都清楚,对于兰州这样险要的地形,坚固复杂的工事,如不经过实地
攻击,就不会彻底明了情况。而且,敌人的兵力配置,也很出乎预料,敌人惯于各
打算盘,自保实力,可是马步芳父子这一回却是不惜血本,将马继援的精锐主力第
82军的3个师,分别摆在沈家岭、营盘岭和马架山三大主防阵地上,而是让马步銮第
129军的2个师作为预备队,驻守兰州市。但在首攻之前,指战员对敌人孤注一掷这
一点,普遍估计不足,因而总以为敌人是一包豆腐渣,不堪一击,一打就跑,带着
轻敌思想和侥幸心理去冲锋,结果碰了个硬钉子,遭受了损失。
    ”指挥员们一声不吭,都在静静地聆听着,细细地思虑着。
    彭德怀把一直按在手下的茶杯推开,站直身子,挺起宽阔厚实的胸脯,冷静地
说:
    “经过对日的战斗,我军查明了敌军守备兵力、指挥系统、火力及工事位置,
补充了知彼方面的不足;同时,使广大指战员看清了马步芳父子反动顽固的本性,
马家军决不是草包、软蛋、豆腐渣,而是强敌,是对手。当然,这也是我们用流血
和牺牲才换来的一条教训,否则,指战员依然不会看清这一点。”
    说到这里,他的眉宇间,充满了一种自信的神情。
    当然,彭德怀也知道,我军确实遇到了大量的困难。从西安到兰州,1400多里
的漫长补给线,只有一条路面极差的西兰公路路,远远保障不了供给,部队只得就
地筹粮。仅有10多万人口的兰州周围,一下子聚集了5个军的部队,人的口粮、牲口
的饲料,都很难满足。阵地上的战士们,只能吃囫囵豆子,啃生山药蛋充饥,还得
勒紧裤腰带去冲锋。再加上长期连续奔袭,战士们极度疲乏,身体虚弱,非战斗减
员也逐渐在增多。
    彭德怀用右手食指在地图上划了个半圆形,然后将手指弯曲起来,用指关节敲
着地图说:
    “小小的兰州四周,很少人家,大部队云集这里,没有房子住,不少连队只得
住进刚挖成的土洞里。由于困难重重,有的同志提出,长期围困兰州,待部队休整
以后,再强攻兰州的想法。这种想法,我看不切实际。”
    是的,兰州是西北五省交通枢纽,长期围困兰州,正合马步芳心意。而我军的
困难则越来越多。当前,西北战场上,各部敌军自顾不暇,久拖之后,敌军可能重
新集结,就会丧失各个歼灭敌人的良好战机。
    彭德怀停了停,最后强调指出:
    “我们必须把困难向部队讲清楚。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者,讲清困难,
不是害怕困难,而是告诉全体指战员,要以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正视困难,克服
困难。我们既要克服怕疲劳的情绪,又要克服轻敌的思想。同时,各部队立即调整
部署,总结经验,研究战术,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地做好战斗准备工作,至迟
于25日打响,展开全面总攻!”
    正在这时,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将一份急电送给了彭德怀。
    彭德怀一看,是毛泽东发来的电报指示:
          集中兵力,充分准备,继续进攻,攻克兰州,坚决
      歼灭青马。
    彭德怀当即宣读了毛泽东的电报指示全文,并要求参加会议的同志回去后,立
即组织部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毛泽东的指示电。
    会议结束后,全军展开了深入、细致、扎实的军事和政治准备工作。这次全线
攻击的流血与牺牲,擦亮了人们的眼睛。
    与此同时,彭德怀对整个攻兰计划作了较大的调整:兰州西关北面的黄河大铁
桥,是敌人北逃的咽喉,切断铁桥,就能一举将青海马家军聚歼于兰州城内。为实
现攻坚计划,决定把全部兵力投入第一线,调总预备队第2兵团第3军加强攻击兰州
西关守敌的力量。
    当晚,黄新廷和朱明率第3军,趁夜深人静,迅速集结到狗娃山北面的周家山、
韩家湾和上门墩一线,准备总攻发起后,突然迂回黄河铁桥,截断敌军退逃之路。
    总攻兰州,即将开火。然而,选择与决定全线总攻的时刻,并不是轻松的;毛
泽东那一纸电文的产生,也是经过反复思虑反复核定的。
    在西柏坡一间挂满作战地图的屋子里,毛泽东不知踱了多长时间的步,直到他
觉得双腿发酸时,才站到摊满各种文件、电报、地图的桌子前。
    地图上,落满了白花花的烟灰。
    毛泽东依旧狠劲地吸着烟,许久才望一眼坐在桌子两旁的周恩来和朱德,皱着
眉头说:
    “这一回,彭德怀是不是过于急切,也过于自信了?而且,兰州战役是不是发
起太快,投人的兵力不足呢?再有,25日就发起全面总攻,时间上是不是仓促了一
些?”
    周恩来放下手中看了一半的文件,站起来说:
    “有这个问题。兰州现有守敌5个军,而我军仅用5个军去攻坚,兵力相等嘛!”
    毛泽东将一个烟头扔在地上,用脚反复踩着蹭着,直到烟头成粉后,才说:
    “我看可以给德怀发个电,指出这一点,有必要将王震兵团投入兰州战役作战。”
    周恩来将目光投到朱德那张坚毅而可亲的面孔上,仿佛等着他表态。
    毛泽东也望着朱德。
    朱德仍然坐在桌前,双手的指头微微弯曲着,按着膝盖,声音挺重地说:
    “德怀同志的性格,我们是了解的。他既然下了决心,说明他心中是有把握的。
没把握的仗,他决不会轻易去打,何况是兰州这么大的攻坚战!”
    毛泽东又望着周恩来。
    周恩来感到了毛泽东的目光,想了一阵,先看了一眼充满自信的朱德,尔后望
着拿不定主意的毛泽东,搓着双手说:
    “总司令投了彭大将军的赞成票,既然有取胜的把握,我看25比总攻未尝不可。”
    毛泽东扔掉一个烟头,大手一挥,下定决心道:
    “再加上德怀同志的一票,现在是三比一,好!我同意这个总攻的时间!”,
    毛泽东又点燃一支烟,吸着踱了几圈,然后回到桌前,提起毛笔,写出了电文。
    他放下笔,歪着头自我欣赏了一番狂草墨迹,笑了笑。尔后,看看朱德,又看
看周恩来,说:
    “总司令,电文是我起草的,这回你来签发,如何?”
    朱德憨厚地笑了笑,既没签字,也不讲话。
    毛泽东摇晃着手中的电报,又急切地踱了几步,然后突然驻足,幽默地说:
    “彭德怀喜欢骂娘,如果这电报发迟了,他会急得骂娘的。可是,这份电报并
不是那么好签发的哟!”
    说着,他又将电稿捏在手中,晃了几下,仿佛在掂着它的分量。最后,他才说
道:
    “总司令,这字我来签了。不过,胜利的把握总会有个八九成吧?”
    朱德的浓眉拧了起来,渐渐握紧的拳头在桌面上轻轻捶了一下,说:
    “谁也不敢说个十成的把握出来,八九成总会有的,不然,德怀同志能下这个
决心吗?”
    
   -鏖兵西北   鏖兵西北
28
                            哪块骨头硬,就专找哪块啃
    豆家山位于兰州东南10公里处,海拔2089米,东北与十里山相连,西与古城岭、
马架山相接,西兰公路由东折西穿山而过,是兰州东南的天然屏障。
    敌人的阵地以地堡为核心,并根据豆家山地形特点,构成互相连接的15个工事
群(编有1至15序号),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互相支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力体系。
    豆家山守敌是马步.芳的精锐主力第82军第100师第2团和青海保安第1团(即马
步芳的警卫团)。
    彭德怀决定由郑维山和王宗槐的第63军主攻豆家山,兵力部署是:第189师加强
第19兵团炮兵团、第63军炮兵团和工兵营,攻夺豆家山;第187师以积极的手段佯攻
十里山,钳制敌人兵力,并保证第189师的侧翼安全;第188师为第2梯队。
    郑维山军长来到第189师的阵地上,带领师长杜瑜华、政委蔡长元等人,再次观
看地形,选择突破口。郑维山一边观察豆家山敌阵地,一边对站在两旁的杜瑜华和
蔡长元说:
    “这次主攻豆家山的任务,是彭老总让我交给你们师的,还亲自点名让潘永堤
的第566因为主攻团。你们可不能辜负彭老总对你们的厚望啊!”
    杜瑜华和蔡长元听了这话,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约而同地说:
    “请军长放心,一定不辜负彭老总的期望,坚决拿下豆家山!”
    郑维山将望远镜提在手里,望着杜瑜华和蔡长元,点了点头,说:
    “好!我相信你们能够夺取豆家山!”
    大家一边看地形,一边议论道:
    “如此坚固的设防,确实少见,难怪敌人把兰州吹嘘为‘攻不破的铁城’哩!”
    郑维山把拳头在空中用力一挥,坚定地说:
    “就是铁的也要把它砸烂!你们要多用点穿甲弹,把敌人的工事都搞掉,叫敌
人尝尝我们铁拳的厉害。”
    看完地形后,郑维山对大家说:
    “你们看到了吧。豆家山地形险要,工事坚固,布防严密,是敌人在兰州东南
防线的要冲。它紧扼西兰公路,锁住了兰州的东大门。如果我们拿下豆家山,就可
沿西兰公路直插兰州城内,使敌腹背受击,全线崩溃。你们一定要拿下豆家山,但
要有战前的充分准备。决不能麻痹轻敌。已经获悉据守豆家山的敌人,是马步芳的
‘王牌师’第82军第100师第2团和青海保安第1团。他们深受宗教迷信的毒害,是一
伙善于打近战的亡命之徒。敌第100师,在我红军长征路过青海、甘肃时,曾与我西
路军作过战。这一次,又猖狂得很啊!”
    郑维山说完,又注视着杜瑜华和蔡长元问:
    “你们打算把攻击的突破口选择在什么地方?”
    杜瑜华回答说:
    “军长,我们师里几个干部交换过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