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鏖兵西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之西北决战卷 >

第47部分

鏖兵西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之西北决战卷-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软椅的靠背上。
    飞机发出沉重的轰响声,朝着重庆方向歪歪斜斜地飞逃而去。
    
   -鏖兵西北   鏖兵西北
40
                            西宁,原来是一座空城
    杨得志司令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回忆兰州战役时说:
    “8月25日,我军向兰州发起总攻后,兰州敌军总指挥马继援仍梦想以拚死坚守
挫败我军的进攻,争取时间,等待宁马、胡部和空军出动。当日下午,据守兰州城
郊的敌军伤亡惨重,阵地相继失守,城中又没有预备队,等待宁马、胡匪和空军来
援无望,随即对坚守兰州失去信心,又深恐我军向西宁乘虚而入,剿其老巢,断其
退路,于是慌张地决定撤出兰州。狼狈逃窜的敌人,只顾各自逃命,骑兵、步兵搅
在一起,人马、车辆争相夺路,被车压死、被人挤死和落水淹死者不计其数。侥幸
逃走的敌军,失魂落魄地向青海狂奔。下级军官和士兵纷纷携枪带马各自溃散,窜
回青海的已是有官无兵,寥寥无几了。
    “在兰州决战中,宁马和胡宗南都在心急如焚地期待着青马挫我锐气,然后乘
机向我侧后出击,妄想取得决战的胜利。直到8月24日,宁马仍然集中主力,蠢蠢欲
动。青马主力在兰州战役中覆灭,终于使他们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宁马主力害怕被
歼,急忙逃回宁夏中宁、中卫老巢。胡宗南在青马主力被歼后,于8月27日出兵宝鸡
与陇南,佯作支援姿态,遭我周士第第18兵团侧击,大败而逃。国民党空军在兰州
解放后的第5天——8月30日,我军举行隆重的入城式,兰州全市人民欢欣鼓舞庆祝
解放的时候;终于派来两架飞机飞临兰州上空,在我军高射炮的猛烈射击下,转了
两圈就仓皇逃跑了。
    “解放兰州,歼灭了西北地区敌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青马主力,宣告了西北战场
决战的胜利。从此,西北地区的敌人已丧失了组织任何战役的能力,而我军则可以
纵横自如,横扫残敌。正如毛主席所预料的那样,西北战场再也没有严重的战斗,
我军继续完成解放整个西北的任务,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的问题。”
    兰州战役之后,解放军人不停步,马不停蹄,继续追歼中国西部大片土地上残
留的国民党军队。
    彭德怀发布了解放大西北的青海、宁夏和新疆的战斗命令。
    王震第1兵团向青海进军。
    许光达第2兵团向甘肃的河西走廊进军。
    杨得志第19兵团向宁夏进军
    第1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率部队作为第1兵团的第1梯队,一路上势如风
卷残云,横扫青海境内的一切残敌,日夜兼程,向马步芳的老巢西宁挺进。
    第1兵团司令兼政委王震,赶上贺炳炎和廖汉生,随他们一起行军。
    部队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栉风沐雨,加上连续作战,已经十分疲劳了。许多
战士一边行军,一边打吨,几乎是在半睡眠状态下坚持行军。
    高原的秋夜,风寒月冷,战士们还穿着单衣,在萧瑟的秋风中不停步地前进着。
    黎明,天空开始降霜。指战员的头上、肩上、眉毛和胡须上,被霜落得白花花
的,仿佛路边挂了霜的树木,田野里落了霜的草禾。
    但是,兰州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着指战员,人们的心里就像烧着一把火,
决心与艰难、困苦、疲劳、饥饿、寒冷和疾病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早日解放西宁,
解放新疆,解放整个大西北,再立新功。
    王震用手抹去胡子上的霜,问:
    “部队情绪怎么样?”
    贺炳炎哈哈一笑,说:
    “沿途你都看见了,情绪很高涨,大家都在进行着一场比赛似的,拼命在朝前
跑。”
    廖汉生也高兴地说:
    “部队情绪十分高涨,可以说是空前高涨,只是战士们的确太疲劳了,要是能
稍微休整一下也好啊!当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王震很有同感地说:
    “是啊,战士们都是人,不是铁,从大军西进到现在,20来天时间,近2000里
路程,沿途大小战斗数十次,谁不疲劳呢?但是,兰州刚解放,大西北境内的残敌
都成了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我军只能乘胜前进,趁残敌四分五裂,一片混乱,
打它个措手不及,人仰马翻。兵贵神速,万不可失掉眼前的大好战机啊!因此,要
告诉战士们,再咬一下牙,再加一把劲,大西北的全部解放就要看我们的两条腿跑
得快不快啦!”
    贺炳炎是个乐天派,笑着说:
    “这些道理,其实战士们早都明白啦!你看,连伤病号也在咬紧牙关跟着部队
跑着哩!”
    路旁,有几个伤病号,咬着牙,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也不拉下地跟着行军的
队伍。
    王震望着他们,许久才说:
    “我原想在解放西宁后,让部队休整一下,但现在看来,这是不可能的。敌人
并不甘心他们的灭亡,必然要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而且他们希望我宰在兰州和西宁
休整,这样,他们就有了喘息的机会,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看来,我们只能
穷追猛打,在冬季到来之前,力争一举全歼西北境内之残敌,解放大西北。现在,
我们疲劳,敌人也疲劳,只要我们能够再坚持一下,胜利就会到来了。”
    廖汉生点了点头,说:
    “对。我看最好再抓一下政治鼓动工作,鼓舞士气,一鼓作气,拿下西宁。”
    王震想了想,问:
    “行军速度能不能再快一些,力争在9月5日接近西宁城,你们看怎么样?”
    贺炳炎和廖汉生齐声回答说:
    “行。我们千方百计在9月5日赶到西宁城!”
    行军速度,奇迹般地加快了。
    9月5日天黑后,贺炳炎和廖汉生指挥第1军包围了西宁城。
    奇怪的是,西宁城的外围,并没有遇到敌人的什么抵抗。
    在深沉的夜幕掩护下,部队的包围圈在缩小着,缩小着。
    侦察部队和尖刀排,不断派人回来报告,前方没有发现敌情。
    马步芳和马继援父子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西宁城,竟然没有遇到敌人的外围防
守部队,令人踌躇。
    天很黑。夜已经深了。
    偶尔,有零星的枪声,破坏了宁静的夜。
    部队合围后,开始连夜构筑工事,做好拂晓前攻城的准备。阵地上,一片锹镐
与土石磨擦的碎响声。
    侦察部队,继续向西宁城搜索前进。
    鸡叫时分,贺炳炎和廖汉生接连得到侦察部队的报告:西宁城里没有敌人大部
队驻守。
    贺炳炎有点惊奇地说:
    “难道敌人弃城逃跑了?”
    廖汉生肯定地回答:
    “马步芳和马继援父子先后坐飞机逃跑了,主子都怕死,士兵谁还肯为他们卖
命守城?”
    贺炳炎兴奋地眨着眼睛,说:
    “这么说,西宁是一座空城了?”
    廖汉生笑着说:
    “完全有这种可能。”
    贺炳炎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想了一下,说:
    “敌人会不会玩弄什么花招,给我们也唱个空城计叩
    廖汉生摇了摇头,说:
    “放心吧,敌人早已成了无王的乱蜂,。哪有兵力去玩弄什么花招呢?你和我
都不是三国的司马懿,我们天亮进城。怎么样?”
    贺炳炎拳头一挥,哈哈一笑,说:
    “好啊,我们天亮进城!”
    说着,他又皱了皱眉头,有点遗憾地叹道:
    “唉!只是就这么冷冷清清地进城,让人的心里总是有点那个。要是在这里痛
痛快快,漂漂亮亮,再打上它一仗,在枪炮声中体体面面地进城,那就是另外一种
场面了。”
    廖汉生笑了笑,没有说话。
    9月6日拂晓,贺炳炎和廖汉生率第1军进了西宁城。
    西宁果然是一座空城。
    没放一枪一炮,青海宣告解放。
    青马第82军、第129军和新编骑兵军的残兵败将,在解放军政策的感召下,在其
亲属的劝导下,从副军长到团长20余人,先后率兵2000余人自动投诚。
    王震即率第1兵团指挥部,和郭鹏、王恩茂的第2军,顶风冒雪,翻越冰峰祁连
山,向甘肃河西走廊的重镇张掖进军,旨在切断沿河西走廊西撤的残敌退路,与许
光达的第2兵团会师张掖,全歼甘肃境内之残敌。
    于是,解放大军分左、右两路,如同两支红色利箭,向出土马踏飞燕的丝绸之
路飞速前进。
    秋高气爽,阳光灿烂。黄土大道上,贺龙和习仲勋骑着骏马,扬鞭驰骋着。
    贺龙和习仲勋是负责接管新解放区的,因而每一个城市宣告解放,他俩便不分
昼夜尽快赶到,立即开展建立政权和彻底解放群众的纷繁工作。
    骑马赶路,贺龙仍是叼着烟斗,一边吸烟,一边笑着说:
    “解放的步伐真快,我们骑马都追不上了!”
    习仲勋鞭策着坐骑,精力充沛地说:
    “接管西宁,咱俩骑马跑。下一次,得坐上汽车去接管!”
    贺龙将烟斗握在手里,高兴地说:
    “我看,是得把马换成汽车了,不然,你和我就得落后了。”
    习仲勋接上说:
    “咱们就得快马加鞭,日夜奋进,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啊!”
    说话时,前方隐约出现了西宁城的轮廓。
    贺龙和习仲勋一个劲儿地挥舞着马鞭,其实马早已汗水淋淋,疾快如飞了。
    
   -鏖兵西北   鏖兵西北
41
                             大势已去,各寻出路走为上
    兰州和西宁解放后,甘肃的河西地区和陇南地区,仍然在国民党残余部队的控
制之下,有待解放。不过,此时国民党在西北的大势已去,残余敌军的将领都在各
寻出路,有的打算起义,有的准备逃跑,真正企图与人民为敌到底的已是寥寥无几
了。
    岷县是国民党甘肃省第1区行政督察区。坐镇岷县的国民党专员孙阳升,保2团
团长郑兆期,是两个十分反动的家伙。
    国民党甘肃省保安副司令兼甘肃省师管区司令周祥初,在兰州大战前夕,以
“南路督导专员”的名义,乘车来到岷县。
    周祥初离开兰州之前,登门拜见刘任时,正值刘任、郭寄峤、彭铭鼎三人在刘
任家中密谈。他们分析了兰州决战的前景以及马步芳、马鸿逵、胡宗南等人之间貌
合神离的状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兰州决战,青马孤立无援,凶多吉少,兰州失
守已成定局。
    接着,他们又商谈出路问题。刘任分析局势道:
    “共军打下兰州,必将转锋南下,消灭胡宗南残部,尔后进军四川,决不会深
入草枯水冷的河西走廊,更不会向戈壁千里的新疆挺进……因而,仗打到兰州,便
会告一段落。”
    郭寄峤表示赞同这一分析,说:
    “今后,河西走廊可作为我之据点,聚兵囤粮,养精蓄锐,待第三次世界大战
打起来,还是有一番可图的。”
    刘任叹一口气,忧虑地说:
    “河西一带,曾为马步芳之兄马步青盘踞多年,有一定的潜在势力,且新疆骑
5军马呈祥部又为其嫡系,一旦青、新二马相接,不仅河西,即便新疆也将受其威胁。
而且,如果中央与我空运断绝,青马则会认为我无利可图,我们随时都有被吞噬、
抛弃之可能。所以,决不能让马继援窜踞河西。”
    郭寄峤点头道:
    “兰州决战,我们千方百计保住第91军、第120军,以便进入河西后控制局面。”
    刘任阴险地一笑,说:
    “正因为如此,才决定马继援陇东兵团担当兰州保卫战,与共军拼消耗,而以
陇南兵团为总预备队,配置于黄河北岸。”
    彭铭鼎并不乐观地说:
    “黄祖埙、周嘉彬一再违抗命令,三令五申不见行动,须采取断然措施,否则,
共军合围后,将无法完成北上之战略行动。”
    刘任胸有成竹地说:
    “我已密令上官业佑前去督促,不知可否生效?”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数儿。因为上官业佑名义上只是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
政工处长,但实际上是少将军统特务头子,又是打着蒋介石的旗子前去督促,黄祖
埙,周嘉彬对此人也是有所了解的。
    郭寄峤却犹豫地说:
    “黄祖埙是胡宗南的嫡系,自以为后台硬,有恃无恐,腰粗气壮,拿谁都不在
话下,常把长官公署的命令当儿戏。但是,如果假称广州有密令,他却是不敢怠慢
蒋先生的。也许,这回必被上官业佑骗到兰州来。只是周嘉彬,不急不躁,可是个
不易对付的儒将。”
    彭铭鼎摇鹅毛扇道:
    “周嘉彬是张治中先生的女婿,听说他的夫人在兰州,不如将他夫人接来,共
商此事。”
    当即,刘任派车去,接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