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2049,相信中国 >

第16部分

2049,相信中国-第16部分

小说: 2049,相信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为,无一不是例证。
  所谓分析,就是要知己知彼。首先要清楚我们处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时期,它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然后清楚我们自己处在什么地位,拥有什么样的起点。分析唯一的要求就是客观,要不带任何民族感情的分析,然后才是制定民族国家的客观发展规划。分析出要达到这个发展规划的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从中国民众普遍的雄心壮志来看,中国的长远目标有可能成为世界发达富强的国家之一,那么实现它的条件是什么?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共同的效果体现,是一个系统运行,而这个系统本身也是不断改变的。在英国圈地运动以前,整个世界的经济是一种由无数小农经济组合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技术导致效率提高,效率提高又导致整个经济系统的改变,整个系统开始围绕更高效、更有利可图的工业经济这个核心运行。同时,政府政策也在不断地适应着经济的要求,或者被动地调整,或者主动地改革。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政府政策也就随之改变而改变,不然的话,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反过来,政府统治也深受经济停滞、倒退之苦,正如明治维新和同时代的大清帝国相比一样。看起来好像适应别人领导的技术进步似乎是中国近代才遇到的问题,其实,世界一直如此。只是中国太过于轻视技术,对它的研究自古就很弱,尤其是对技术、经济及社会的系统研究。大清帝国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相对西方社会而言它却是一个陈腐的经济系统。
  如果象征近代文明的电力和社会机制没有跟上,那就难以想像后来西方和整个世界社会是什么样。现在也一样,电脑和网络的出现又带来了一场新经济,这次没有圈地运动那么明显的社会阵痛,但是如果社会机制没有及时跟上,它所带给后来者的影响同样沉重。我们现在就是处在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初期,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那么,什么是新经济?
  所谓新经济就是与传统的经济共识标准不一样,而不是经济本身的本质区别。如原始社会我们以一件兽皮、封建社会我们经常以一头牛、19世纪的工业社会我们以一辆汽车、而20世纪我们以拥有多少著名商标等为我们判断财富的标准,但在我们现在的新经济时代,标志某人拥有的财富标准却是这个人控制着多少条形码、基因专利、新应用软件甚至网络游戏等,即这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而不再用沉甸甸的具体实物作为炫耀的资本。
  这就很明确了,所谓新经济,就是公认价值的变迁。历史上最大的富翁之一尼布甲尼撒,他的宫殿就是一座用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起来的富丽堂皇的建筑,但在今天,他也许会改用条形码来显示财富。
  信息经济就是未来的新经济,其所要建立的社会也是信息社会。也许最大的变化是,新经济最为重要的产物——信息,是一种流动的智慧资源。国外有人认为它“不具有‘对立性’”。类似于软件,我们可以使用同一种软件,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我开一辆汽车,你就无法和我开同一辆汽车。这就产生了一个市场空间变化,可以说一辆汽车对应的消费者最终只有一个人,而一种软件从理论上说最终可以对应所有的人。如网络游戏就是一种越来越多的人共同使用的产品,我们只要开发出一个游戏软件就可以无限地复制,甚至可以说人人都拥有一套也可以不花任何成本。
  这样说容易令人产生错误的印象:好像从事信息商业无利可图。实际上正相反,它的利润优势十分明显。印度和美国的硅谷产业经济就是很好的例证,不要以为纳斯达克的指数下跌就意味着信息社会的垮台,应该这么想——它是在为更大的冲击作准备。
  这种知识经济达到了以往经济无法相比的程度,即每一个产品都可以对应全世界的市场,并且也体现在时间上,谁第一个投入了这种产品谁就等于占领了大比例的市场,而第二个投入同种产品的也许只能填饱肚子,到了第三个投入产品的,那简直就是一个蠢货,怎么还会有市场等待他呢?


财富:重现盛唐(3)


  我们一直在说,边界从来阻挡不了商品,最多只能提高商品的成本,尤其在现代社会,软件产品的传递几乎就是瞬间的,只要你看到了市场,只要你有了对应的产品,那就意味着财富。有人这样形容现代经济,说某个新加坡经纪人在电脑前打了个喷嚏,触动鼠标,结果造成一片交易混乱。这就是信息经济,它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轻松、快捷,但却瞬息万变。其实信息经济的真谛就是,智慧就是金钱。
  新加坡经纪人打喷嚏导致的混乱是信息经济还不成熟的表现,也说明了信息经济同样遵循古老的系统经济规律。除此之外,它不同于以往的经济的特征就是:一、信息千变万化,单个信息产品生命周期很短;二、它的成本不是以往的固定投资,而是个人或整个社会的教育投资和创新机制;三、网络的存在,使得这个经济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和整个世界相联系。
  这似乎预示了这样的结果:一、抢跑者盈利;二、贫穷而聪明的人有了赚钱机会;三、机会无限。
   自然,信息经济的快捷也是一个考验人类如何保障公平竞争,防止垄断的时机。这种经济太容易垄断了,微软公司不过用了10年就几乎垄断了世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至今无人能比。而谁都知道,垄断就意味着社会竞争力退化,所以我们必须维持我们的经济公平竞争原则。也许人类早就明白了经济系统需立法支持的原则,最早的例证就是公元前一千多年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就是对租赁行为作出认可和制定游戏规则,确定裁判原则。
  中国现代的改革目的就是重新建立一个高效的经济系统——中国要建立的这个高效的经济系统是不是一个卓越的信息经济系统要看改革的进程,但这是成为经济大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仅仅是中国人到处都有,这也毫无意义,其真正意义是说这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每个人手中都握有一张智慧与金钱的牌。知识与金钱实际上是这个世界最根本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头脑的思考,一个是现实的利益,这正是人的两只手。在美国有一句通俗的话:“美国人的知识掌握在中国人手里,美国人的钱掌握在犹太人手里。”在未来几十年里,这是值得中国思考的。
  分析和预测中国的现实经济地位和实力的时候,决不要过分相信一些经济学数字,这只是表面的统计而已。实际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是和它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潜力相联系的,这才是民族复兴的真正动力。正像人们赞叹犹太人非凡的赚钱头脑一样,人们也应该同样恭维中国人,因为在国外,中国人和犹太人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远离祖先来到一个文化、社会环境陌生的国度谋生,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拓展经济或科教事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吃苦耐劳而又机谋通透,都是经商或科研的天才,都在同所在国同行的竞争中显示出不平凡的本领。”⑤
  从太平洋小国到英美帝国,海外中国人的实际地位和财富都是引人注目的。他们之所以不像犹太人那样声名显赫,一是因为中国人受传统的内敛哲学的影响,二是因为他们的祖国昔日是一个强盛的大帝国,而今天则是刚刚喘息待定,它昔日的地位和历史令其他国家害怕和嫉妒,如果说反犹是因为犹太人的宗教和金钱的话,那么反华则是因为他们的恐惧和中国人传统的强盛。
  这不是虚言。
  世界各地有3000多万华人,大多数是成功者。英国《经济学家》分析:“凭着擅长等待时机、深谋远虑和无与伦比的三缘(同族血缘、同乡地缘、同行业缘)网际的精诚合作精神,华商成为极富活力的经营者,多数在海外经商十分成功”⑥。
  香港《亚洲周刊》言:“华商掌握的资本十分惊人,包括一般小华商在内,至少有流动资本2万亿美元左右,股票资本1。5万亿美元左右,两者相加为3。5万亿美元左右,几乎是一个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
  “美国华人200万,华商兴办的企业5。6万多家,资产总值在1400亿美元以上,仅投资股票、债券、财政证券就达800亿美元。陆海通和利兴等9家华商投资的房地产业已超过50亿美元;陈世卿、郑天任、王嘉廉等上百家电脑公司的资产超过250亿美元。”
  “欧洲25个主要国家有华人120万,华商在金融、保险、房地产、超市、电脑、运输、石油、医药、建筑、珠宝、工艺品、餐饮、服装皮革、装备机械等领域的投资逐步升级,总资产超过300亿美元。”
  “加拿大华人50多万,华商从1986年投资购买温哥华 ‘万国博览会’所用的土地开始,滚动开发写字楼、大型酒楼、商厦、住宅等不动产超过80多亿美元,每年获得5亿美元以上的可观利润,使温哥华由一个沉睡的海湾城市变成一个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中心。”
  “即使在离中国10000公里的南太平洋的西萨磨亚这个只有16万人口的岛国,也有5000多人的华商帮,在该国的超市、电讯、房地产、服装、五金工具、水产加工、农业、照相等领域占据50%左右的营业额。这一切无不证明,华商确实像犹太人那样有很高的才智和惊人的毅力,不论在哪一方国土,都可以生根、开花、结果,取得非凡的成就。”
  掌握知识不仅说明中国人离现代科技不遥远,还说明中国人已经为将来的经济强国打下了第一根桩。
  “目前美国有世界一流科学家12万,其中华人和华侨就有3万多人,占据1/4还多。美国许多大学的系主任中,约有1/3为华人所担任,其中尤以任物理、化学、计算机、数学、机械、自动化等系主任居多。美国电脑研究中心的20个部门主任中,有13个为华人和华侨担任。”
  “美国现代装备工程学会中一半以上的分会执行主席,都由华人担任。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号自1969年实验发射以来,有1400多名华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工作,约占全部技术人员的1/3以上。他们中有已经登上过太空的张福林(1985年4月)、陈翔(1992年7月)、焦心中(1994年7月)等华人太空科学家,他们在美国征服太空的伟大壮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极为重要的角色。”③
  海外中国人为什么容易成功呢?这恐怕应该归功于中国传统中一直注重个人素质、能力培养,外部统治的压力又迫使中国人养成含蓄、忍耐、待机而动的性格,不轻举妄动,而是充分利用各种机缘谋利,并且总是注重利益分配,为不断发展铺就更宽的道路。而现在的新经济实际上更适应中国人。
  中国经济行动的方向应该是全球性的。而中国人对全球的两张网则更应该依靠民营企业和已经遍布全球的华商,保证这张华商网的利益流向的就是两点,一是中国的根文化;二是中国强大的经济市场。


龙吟之乐:正在谱写(1)


  ●龙吟之乐:正在谱写
  那么,作为一个庞大实体的中国,绝对拥有非常多的优秀人才,但似乎这么多的优秀人才都聚集在一个国家里反而不行了,是这样吗?不,中国仅仅是落后了200年而已。别忘了,中国在2000年里一直是东亚的经济中心,同时也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但是现在,则是要暂时忘掉这些,忘掉我们曾经的辉煌,以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客观地了解中国的现实。现实地比较一下,依据综合国力给各国的打分分别是:美国100分,日本60分,法国、英国和德国都是50分,而中国只有25分。这与其他国际公认的对中国国力的评估结果一致。这就是现阶段对中国的一种评价,但无论中国还是国际显然都不是为了看目前的分数,更看重的是对中国未来的分析。
  中国直到19世纪初还是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经济体,显然中国只是在近200年由于外来侵略才衰落的。但现在中国经济又开始迅速增长,如果以预计的平均每年6%的速度增长,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也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计算的话,那么到2030年中国就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中国近些年来一直保持每年大约有500亿美元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原因也是世界资本越来越看重这个庞大的市场,这简直就是一个商业的“新大陆”,这种汹涌的投资颇有点像殖民时代人们疯狂地涌向澳大利亚、美国海岸去淘金一样。这个金矿那么显而易见,也容易挖掘,连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