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千山万水人海中--那些青春的爱情 >

第35部分

千山万水人海中--那些青春的爱情-第35部分

小说: 千山万水人海中--那些青春的爱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

    2003年8月的第一天,钟国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让他兴奋不已的消息。

    “苏一,后天晚上在天坛公园,北京奥组委要正式公布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本来5月份就该发布的,因为非典而不得不延期,现在总算可以露出庐山真面目了。”

    因为喜欢体育关注奥运,钟国对北京奥组委奥运会筹办工作的进展非常关心和了解。

    “会徽公布很重要吗?”

    苏一是典型的外行人说外行话,钟国失笑:“奥运会徽是一届奥运会的主题标志,它的公布和圣火传递、开幕式盛况并称为奥运三大盛事,你说重要不重要?”

    “这样啊,听起来倒真是挺重要的。发布仪式在天坛公园举行,那如果你在北京不是可以现场观看?”

    “这么重要的发布仪式,你以为谁都可以进去观看。天坛公园下午就关闭园门不接待游客了。一共邀请了2008名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做现场嘉宾共睹盛会。我现在还不够资格入选嘉宾之一,等二十年之后我再去竞争一下吧。”钟国说得半开玩笑半认真。

    “二十年以后你一定能行,我看好你。到时候有这样的盛会你可要带上我啊!”

    “没问题,我肯定带上你。有我的就有你的。”

    二十年以后还不可预知的事,他却已经答得这么斩钉截铁。是年轻男孩独有的充满力量和不容怀疑的口吻。同样年轻的苏一听得喜滋滋:“你说的啊!有你的就有我的,来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孩提时代深信不疑的庄严约定,年轻的心依然愿意相信。两根小指头勾在一起,向遥远的未来展开憧憬……

    8月3日晚上,钟国早早地就拉上苏一一起守着电视机。

    这天晚上,北京天坛祈年殿前,北京奥组委将举行隆重的第29届奥运会徽发布仪式。会徽发布、圣火传递和开幕式被称为奥运会三大盛事。现在第一桩盛事拉开序幕,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两年多之后,作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标志的会徽,即将通过电视直播亮相全球。

    钟国非常期待:“申奥会徽‘太极人’设计得很好,我相信这个奥运会徽也一定会不负众望。”

    受他的感染,苏一也兴致勃勃地期待着北京奥运会会徽的亮相:“希望可以让我惊艳一下。”

    “不会只让你我惊艳的,你看看今晚天坛这个盛大辉煌的仪式场面,北京奥组委是憋足了劲要让全世界惊艳。”

    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公布非常有中国特色。从黄缎锦盒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盒,木盒打开后,一方晶莹剔透的中国印呈现在世人眼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一起将这方以“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命名的会徽徽宝,饱蘸朱红印泥,在中国式长轴纸卷上郑重盖下了印记。向全世界公布了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图案。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这个会徽,一看就是中国出品。书法和印章是中国古老文化中最突出的元素,传统的中国汉字加传统的中国红,红的色彩和白的线条形成鲜明生动的图案。“京”字采用写意式的象形文字,像一个起舞的人形,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底蕴。

    钟国一眼就喜欢上了:“非常好,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动感十足。苏一你觉得呢?”

    “还行吧。”

    苏一起初只是印象平平。但接下来播放了由张艺谋导演的会徽宣传短片,用极富感染力的画面和音乐诠释了会徽所蕴含的丰富内涵。看过宣传片再来看这个会徽,竟觉越看越有味道了。

    “钟国,这个会徽还是很耐看的,越看越喜欢了。”

    “喜欢吧,明天北京会有会徽纪念品上市,我让徐文亮替我去抢购。”

    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8月3日晚上正式公布后,8月4日,首批印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奥运会纪念品,将在北京一些大商场和首都机场采取限量发行、定点销售的方式上市销售。

    钟国马上给徐文亮打电话,让他明天一早帮忙去买“中国印”纪念品:“你要早点起床去啊!去迟了肯定买不到。纪念品中一定会有纪念章,帮我抢两个纪念章,我和女朋友一人一个。”

    结果第二天上午,徐文亮打电话来说有辱使命,钟国交代的任务没能完成。

    “钟国你不在北京,你没看到奥运会徽的纪念品卖得多火爆,那简直就是跟抢似的。早晨七点钟就有很多人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和燕莎商城那几个指定的专售地点排队了。这些商场开门两个小时不到,卖得最好的会徽纪念章就被抢购一空。在贵重金属纪念章的销售点,听说纯金、纯银纪念章也在半小时内被一抢而光。实在卖得太火了。”

    钟国气得哇哇大叫:“徐文亮,不是叫你早点去吗?你怎么不也早早地去排队?”

    “我去了,我也是八点不到就去燕莎排队了。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可是所有纪念品都限量购买,每个品种每人限购一个,我不能同时买三个纪念章。我只买到一个,自己留下了。然后我再跑去百货大楼,看能不能替你也买一个。赶到那一看,我KAO!商店门口排着六七十米的长队,十多名保安在现场维持秩序。高温35度的天气下,我又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结果还是没有买到纪念章。兄弟,最后我帮你买了一顶帽子和一个钥匙扣。你和苏一一人一样留作纪念,就算我完成任务了吧。你要实在是想要纪念章,听说九月份后第二批纪念品会上市,到时候你人在北京,我陪你早点排队去买。一定买回一对来,怎么样?”

    只能这样了,作为首批限量发售的奥运会徽纪念品,有总聊胜于无。钟国让徐文亮把买到的东西给他快点寄过来,三天后特快包裹就到了。

    帽子和钥匙扣都很精致,钟国拿去给苏一看,问喜欢哪一个?她挑了钥匙扣。一边帮她把钥匙一枚枚套进新钥匙扣里,他一边说:“苏一,等第二批纪念品上市,我一定买回一对纪念章。你一个我一个。”

    “干吗非要买纪念章?”

    “因为所有纪念商品中,纪念章最有纪念意义呀!”

    苏一自以为了解:“还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所以这个会徽纪念章特别有意义。它见证历史是吧?”

    钟国抬眸看定苏一,慢吞吞地笑道:“是呀,它见证历史。不过,对于我来说它还见证了爱情。记得我们是怎么和好的吗?”

    苏一陡然明白了,笑容盛放如花:“这倒是哦,申奥成功后我们才‘一笑泯恩仇’的。对,有纪念意义,太有纪念意义了。这届奥运会对我们意义非凡,这个纪念章一定要买。”

    第二批奥运会徽纪念品于当年国庆期间上市,钟国终于成功地买回了两枚纪念胸章。价格不贵,只要15元一枚,但是意义——绝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千山万水人海中——那些青春的爱情往事 第九章 多情总被无情恼 第1节

    1、

    大三开学没多久,钟国在北京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做了兼职实习生。他跟他爸爸借了五千块钱,买了一台配置优越的品牌电脑,用于学习和工作。

    “爸,我争取半年之内把钱全部还给你,最多不超过一年。”

    钟国一派自信满满的口气,让做父亲的听得心头直乐呵。钟爸爸本来是打算供到儿子大学毕业后就撒手不管了,让他自己去独立。没想到儿子的独立意识更强,学费以外的开支就用到“借”字了,还认真地说定还款日期。钟爸爸高兴之余,私下里对妻子说:“咱们儿子够独立,将来一定有点出息。”

    苏一也开始尝试接触社会了,大三大四时期,不能还天天封闭在校园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要主动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工作,多学习如何与人交流沟通,以及为人处世的技巧,对于毕业后走上社会有很大帮助。

    苏一找到了一份做家教的工作。每天晚上坐七八站路的公交车去给一个初三女生综合辅导两个小时,报酬是20元。钱不多,再扣掉每天的来回车费更是收入菲薄。但她还是坚持做了,权当是锻炼自己。

    做家教之余,她还试着给报刊杂志投稿。中文系的女生,摆弄文字如同厨师摆弄菜的原材料。大火下锅翻炒几下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就出来了。她的文章开始陆续地上了一些报纸杂志的版面,虽然多是豆腐干式的短文,稿费也不多,但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她心里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告诉钟国,他也替她高兴,还专程跑去把刊登了她一篇文章的杂志买了一本回来,在同学们面前吹嘘自己的女朋友是如何的美女加才女。

    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出去做家教,间或着写写稿子,苏一开始每天忙忙碌碌起来。给钟国打电话,他也是一样的时间紧张,要画设计图,要做模型制作,他还经常晚上跑到工地去:“不去施工现场多看一看,关起门来埋头画图纸跟闭门造车有什么两样。”

    两个人都忙,但电话和短信的联系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更加频繁。初入社会的点滴感受,他们详细地交流,并互相鼓励:“努力!加油!好好干!”

    每次挂电话前,钟国都会低低地说一句:“苏一,我特别特别——想你。”

    苏一听得懂他加重语气的‘想你’两个字的意思,脸红又心跳。

    忙忙碌碌中,苏一依然牢牢记着钟国的生日快要到了。二十岁是大生日,一定要送他一份有纪念意义的礼物。送什么好呢?

    上课前,趁着教授还没来,苏一抓紧时间向许素杰征求意见。许素杰如今不在宿舍住了,她和她的朱大哥一起在校外租间房子过起了二人世界。现在想跟她多说说话,只有趁在教室里的时间。

    “我昨天问周虹送什么礼物好,她的建议是皮带、领带、钱包、剃须刀之类的,毫无新意。许姐姐你替我想一想,你好好替我想一想。”

    苏一抓着许素杰的手摇个不停,似是要摇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来。她笑着回答:“可是我想的也毫无新意,我的意见是不如你织件毛衣送给他算了。虽然是很老套,但女朋友亲手编织的温暖牌毛衣,哪一个男生收到都会非常高兴的。送礼物最重要的不是新意,而是心意。你说是吗?”

    许素杰一番话所言极是,苏一听得眼睛晶亮,有意采纳却又颇为踌躇:“许姐姐,可是我不会织毛衣。”

    “不会织就学呗。”

    “来不及了,下个月9号钟国就过生日了,只剩半个月的时间,我怎么可能织出一件毛衣来。”苏一太清楚自己的笨手笨脚了。

    “那就织围巾好了。围巾简单容易织,而且围巾的意义也很好哇!是缠绕的意思。就这样,织条围巾去缠住他。”

    许素杰边说边手掌在课桌上一拍,算是一锤定音了。下课后,苏一就跟着她上街买毛线,决定给钟国织条围巾做二十岁生日礼物。在毛线店挑挑拣拣大半天,最后苏一选中了一款蓝色羊毛线。

    那种蓝,蓝得像夏日夕照下的嘉陵江水。

    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张忙碌,要上课,要做家教,白天晚上的大段时间都被占去了。织围巾的活,苏一只能在课余睡前这些零碎的时间段里见缝插针地做。她呆在宿舍里的时间几乎针线不离手,周虹取笑她:“哟,这是织女下凡了吧?”

    周虹这学期又恢复了几分以前的活泼爽利,苏一知道这与程实上学期末的道歉大有关连,真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苏一是初拿织针的新手,一开始抱着针线都不知该如何下手。许素杰特意回宿舍住了一夜,手把手教会她最简单的花样织法。接下来就全看她自己的了。偏偏她对这个毫无灵性,织起来屡织屡错。打错了,只好拆掉重新再打。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功夫。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围巾才刚起了个头。苏一简直快要急死了,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上的时间织围巾。每天晚上去给学生做家教,来回路上要花上大半个钟头,她就带上毛线活,坐在公交车上,就着车窗外一段明一段暗的路灯织。光线不够好,织起来费眼费力,苏一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手里的织针和毛线,一针针地缠绕、交叉,推进,嘴里默默地念:“上针、下针、上针、下针……”

    如果她不默念针数提醒自己,在这样的光线下很容易就织错了。

    一次在学生家里,苏一塞在背包中的毛线活露出一截织针针尖。被学生家长看到,那位妈妈脸色马上就不好看了:“小苏啊,我请你来给我女儿辅导功课的,怎么你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