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3828-抗战狙击手 >

第23部分

3828-抗战狙击手-第23部分

小说: 3828-抗战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剑扬的手有点发抖。他放下枪,用手拼命地在子弹袋上摸索着,盼望着哪怕能再找出一颗子弹,哪怕只有一颗也好啊!    
    可是,空空的子弹袋中,什么也没剩下。    
    他绝望地抬起头,朝战车那里望去。    
    那两个鬼子兵已经把洋铁皮桶里的火油浇完了。在上午的阳光里,铸铁的战车表面,罩上了一层油朦朦的光晕。    
    这时,其他的日本兵开始向后退去。其中有个军官手一扬,一小团火花飞了出去,落到了浇着油的战车上。    
    火迅猛地燃了起来,像是一片怒放的映山红。    
    萧剑扬的嘴唇禁不住哆嗦起来,两只手仍旧胡乱地在空空如也的子弹袋里摸索着。    
    火势迅猛地扩大,像一只滚烫的巨爪,紧紧攫住了整个车身。    
    原本趴在地上的日本兵,纷纷爬了起来。他们慢慢围过来,大笑着,嘴里开心地喊叫着什么,同时不停地冲战车打着手势。    
    看情形,他们是想叫战车里的中国兵爬出来投降。    
    然而,战车毫无动静。战车顶部左侧的舱门一动不动。    
    很快,大火吞没了整个车身。


第三章 烈骨秦淮第三章 烈骨秦淮(15)

    战车的舱盖依旧纹丝不动。    
    日本人的笑声打住了。他们安静下来,呆呆地瞅着这辆快要化为火窟的战车。    
    爆炸声开始响起来。    
    萧剑扬不想再往下看了。他伏下头,用左手抓住空了枪膛的步枪,慢慢地向后移动身子。    
    身体两旁的灌木枯枝向中间聚拢过来,遮住了他的视线。    
    (八)    
    灰色的道路无精打采地向前延伸。路两旁的房屋紧闭着门窗。到处留着匆忙逃难的痕迹。    
    电线杆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萧剑扬离开了那个小土岭,继续朝北偏西的方向撤下去。    
    路上已经见不到一个老百姓的影子,只零星看到几个灰蓝色的军装在晃动——那是从外围防线撤下来的零散弟兄们。    
    中午过后,萧剑扬遇到了几个58师的弟兄。他们里面有个上等兵,左小腿让日本人的炮弹片切掉了一半。    
    萧剑扬帮着另外一名兄弟,架着那个断了腿的伤兵,艰难地往前移动。    
    终于,在快到黄昏的时候,路边的一个小村子里,出现了一个收容点。    
    萧剑扬他俩把受伤的弟兄交给了两个担架兵。    
    一屁股坐在路崖子上,萧剑扬顿时觉得又累又饿——上午吃的半个饼子,早就消耗光了。    
    一记起那半个白面饼子,他很自然地想到了给自己饼子的战车兵弟兄。一股酸涩的味道涌上了他的喉头。    
    “班长!!”一声惊喜的叫喊,在他身后猛地响起。    
    好熟悉的嗓子……还没等萧剑扬回过神儿来,一张被激动搅得通红的脸就扑到了他的面前————是小苏北!    
    五分钟后,萧剑扬跟着小苏北见到了自己连队突围出来的弟兄。    
    还隔着老远,他就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狠狠地骂着:“操!……”    
    没错,是二排长!萧剑扬心里一热。    
    二排长正冲着几个弟兄讲着什么,抬眼见到萧剑扬,喜得眉毛都散开了。    
    “操!你小子还没死啊?呵呵……”    
    萧剑扬激动得没开腔,只是咧了咧嘴。    
    弟兄们都在这儿了,他在心里粗粗数了一下,一共32人——这是他们一营剩下的所有人马了。    
    这会儿,除了二排长不时讲点儿什么,其他弟兄都沉默着没吭声。疲劳和饥饿,像看不见的青石板,压得每个人都有气无力的。    
    昨晚连队分头突围,不少弟兄都倒在了南京郊外的荒野中。活下来的按突围前连长下达的命令,想法子向中华门一带集中。    
    小苏北是跟着二排长一块儿突出来的。他们撤到这里后,碰到了一些自己连队的弟兄。大伙儿便聚在一起。    
    后来,笔杆儿连长和其他一些弟兄也到了。    
    提到笔杆儿连长,萧剑扬赶紧问了句:“连长呢?”    
    小苏北告诉他,连长带了两名弟兄,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师里的上级指挥部门。    
    从东南方向,传来阵阵的枪炮声,而且越来越猛烈。    
    萧剑扬左右看看,连里的弟兄们个个无精打采的。刚刚从鬼子的包围圈中突出来,大伙儿都很疲劳,对作战本身已经麻木了。    
    另一方面,从昨天起,弟兄们已经一整天没正经吃过东西了,饿得前心贴后背。    
    “老七,给咱大伙儿吹一个吧。”二排长朝四班长吴铁七挤了挤眼:“听听曲子能抗饿。”    
    吴铁七从身上摸出他那把短短的梆笛,放在唇边吹了几下。结果,吹出的音直跑调。    
    “唉,不成啊。”吴铁七放下笛子,摆了摆手:“‘饱吹饿唱’,肚子里没食,吹不动啊。”    
    这时,连长他们几个回来了。    
    萧剑扬费力地站了起来,给连长行了个军礼。    
    笔杆儿连长看看他,疲倦地点了点头。    
    萧剑扬发现连长的右耳朵被块布条胡乱地包裹着,布条上都是血。    
    后来他听说,在突围的时候,连长的右耳朵被颗流弹片削去了一半。    
    笔杆儿连长原本白白净净的面庞,如今变得焦黄,满是硝烟的黑印。    
    刚才他带着两个战士想去找找团部,可半天没结果。    
    在半路上,他们碰到了一个团部文书,听他说,昨天团长负了重伤,给担架抬到后方去了。而接替团长指挥的团附,在后撤的时候阵亡了。眼下团部也不知道撤到哪里去了。    
    【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陆军第五十一师卫戍南京战斗之经过》记载:“八日晚,我军奉命放弃淳化,该团(305团)即负责掩护我第一线部队之转移,在管头、上方镇附近与敌激战甚烈,该团团长张灵甫负伤,连长伤亡五员,排长以下伤亡600余名。】    
    笔杆儿连长看了看又累又饿的弟兄们,挥了挥手:    
    “大伙儿去老百姓家里看看,能不能找点吃的。今晚就在这个村子宿营。”    
    天快亮的时候,一支部队开进了小村子。负责夜里最后一班哨的萧剑扬和小苏北惊喜地发现,这是自己51师的队伍。    
    一打听,原来是碰到了兄弟团的人。这是306团的人马,刚刚从光华门那边撤下来。    
    笔杆儿连长睁着惺忪的睡眼从屋里跑了出来,迎面碰上了几名军官。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军容齐整的上校。    
    来人是306团的团长邱维达。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邱团长干脆利索下了令:    
    305团的部分残余人马,编成一个独立排,暂归306团的辖制,赶赴中华门,参加防御。    
    笔杆儿连长传达了新的命令;大伙儿东摇西晃地爬起来,整队出发。


第四章 中华门第四章 中华门(1)

    (一)    
    就在这个早晨,萧剑扬第一次看见了南京的城墙。    
    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哪里是城墙啊?简直就是一道山岭。    
    在清晨的阳光里,南京的城墙就像是一条青灰色的龙脊,沉默地躺卧在刺骨的晨风中。它似乎还没有从昨夜的酣睡中苏醒过来。四野里不时响起的枪炮声,没有给它造成丝毫的打扰。    
    望着这道整齐的山岭,萧剑扬的心底升起了几分信心:就凭这么高这么厚的城墙,总能把日本人挡在南京城外吧?    
    【南京的城墙,建于明代,墙体高度一般在12—14米之间,最高处达18米。中华门一带城墙的最高处达到了21。45米。】    
    队伍朝着城墙越走越近。萧剑扬渐渐看清楚了,城墙由巨大的青砖和条石砌成,有的部分还比较完好,而有的部分却显得残破。    
    城墙上长出不少野草,枯黄的草茎在寒风中瑟瑟抖动。城墙上不少地方裂开了口子,有的裂口处竟然长出了小树。    
    萧剑扬刚刚生长出的几分信心受到了一些打击,他吃不准这么古老的城墙,能经受得起多少发日本人的炮弹。    
    一条护城河出现的面前。河很宽,起码不下一百米。河面上架着一座桥。    
    队伍走上桥面。萧剑扬发觉这座桥是用木头架起来的。桥面宽,桥身挺结实。    
    他探出脑袋往桥下瞅了一眼,桥身下的护城河水呈现出一种深绿的颜色,有的地方结了一些冰凌子,散发着一股逼人的寒气。    
    走过这架木桥,迎面是一座巨大的城堡。在萧剑扬眼里,这城堡就好像一个巨人的头颅,正一言不发地朝南面凝视着。    
    城堡正面的城墙相当高,估摸着要在20米朝上。萧剑扬扬着脑袋,费了好大劲儿才能看清城堡的顶部。    
    在城堡的顶部,立着一幢三层高的城楼。城楼的高低、大小,跟整座城堡的体量不成比例,给人的感觉是在大脑袋上扣了个小帽子。    
    城堡的下部,开了一个圆拱形的城门。城门的上面,刻着三个大字——    
    中华门。    
    【中华门城堡,南北宽128米,东西宽118。45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它是南京古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    
    在中华门城堡之上,原有一座歇山式的三重檐镝楼。清代嘉庆年间,此楼倒塌。后又经江宁县筹资重建,但形制缩小了。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此楼毁于日军的炮火。】    
    萧剑扬一下子记起了笔杆儿连长曾经跟他们讲过的话——这就是金陵城的南大门啊。    
    走在前面的四班长吴铁七,捅捅身边的二排长,挤了挤眼:    
    “排长,这回才算是真正到南京城了吧?”    
    二排长何进财一手扶着当拐杖的步枪,一手兴奋地抹了把鼻子:    
    “操!老子这下要开荤了……”    
    部队正要开进城门,突然从前面传下了命令:停止前进,就地待命。    
    弟兄们蹲在城门边,都有点不开心。    
    小苏北嘴里嘟嘟囔囔地:“都到南京大门口了,反倒不让人进了……”    
    他以前告诉过萧班长,自己长这么大,连老家的涟水县城都没进去过。    
    二排长何进财跟四班长吴铁七对了个火,低低地骂了一声:    
    “操!当兵的就这个命,让进茅坑不敢进饭堂……”    
    笔杆儿连长走过来了:    
    “别吵吵!让咱们到南京是来守城的,又不是来耍的。”    
    他在萧剑扬的身边找了个地方,也蹲了下来,指了指面前的护城河说:“这就是书上常说的秦淮河。”    
    提到秦淮河,二排长来了精神:    
    “这就是秦淮河啊?”    
    他四下张望了一下,很困惑地摇了摇头:    
    “不对吧?不是说河边到处是窑子吗?还听说那帮娘们儿日日在河边上打扮,脸上的粉把河水都染腻了。”    
    笔杆儿连长笑了:    
    “这是外秦淮。你说的那是内秦淮,在城里,离这儿还远着呢。”    
    二排长撇撇嘴,把脸扭过去了。    
    自从几天前的那次重机枪事件后,他跟连长就一直不对付。    
    萧剑扬没有参与大伙儿的唠闲嗑。他想起昨晚又忘了记日子,便赶紧从挎包里掏出皮绳,在上面系了第四个疙瘩。    
    办完这事,他蹲在地上,身子靠着城墙,手拢在袖口里,中正式步枪搂在怀里,眯缝着眼睛,打量着四周的景物。    
    在护城河的对面,也就是正对着城墙的地方,是一排一排的民房。房子大多是青瓦灰墙,一间一间排列得很紧密。看样子在没打仗的时候,这城墙外也是个人烟稠密的地界。    
    眼下,不少民房被炸得东倒西歪,有的地方还冒着烟。显然不久前日机轰炸过这一带。


第四章 中华门第四章 中华门(2)

    抬眼朝更远的地方望去,在离中华门大约两三里路的地方,伫立着一座山冈。这山冈不大。由于距离的关系,给人的感觉,它比中华门城楼也高不了多少。    
    从那个方向,传来阵阵的炮声。山冈上不时升起一股股硝烟。似乎能听到隐约的喊杀声。    
    萧剑扬倾了倾身子,朝身旁的笔杆儿连长问了一声:    
    “连长,那座小山包叫啥名字啊?”    
    连长毕铭成也正望着那座山冈出神。萧剑扬连着问了两遍,他才回过神来:    
    “哦,那叫雨花台。别看它不高,可却是中华门外最要紧的制高点。”    
    他眉头紧了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