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3828-抗战狙击手 >

第5部分

3828-抗战狙击手-第5部分

小说: 3828-抗战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身子往后一震,两臂张开,仰面倒了下来。    
    那颗子弹冷冷地从他的左胸穿过,给他留下了一颗破碎的心。    
    萧剑扬飞快地拉动枪栓,又顶上一发子弹。    
    蹦出来准备逮鸡的两名鬼子兵,由于刚从比较明亮的屋内跑出来,眼睛还没有适应屋外的黑暗。突如其来的枪声,让原本兴致勃勃的他俩一愣。    
    这一愣让萧剑扬逮住了机会。屋里露出的亮光,把门口两名鬼子兵的身影衬得分外清晰。他迅速地射出第二发子弹。    
    这发子弹稳稳地钻入了一名日本兵裸露的前胸。    
    那家伙也倒了下来。另外一个赶紧卧倒。    
    屋子里面有人“咣”的一声推上了房门,同时传来了杂乱的叫骂声和摸枪声。


第一章 初战淞沪第一章 初战淞沪(10)

    屋后的黑暗中,也传来奔跑的脚步声。    
    萧剑扬收住枪,伏下身子,不慌不忙地向后移动。    
    很快,他的身影就融化在无边的夜色中。    
    (十四)    
    黎明到来的时候,萧剑扬醒了过来。此时他正躺在一片棉花地里。    
    他是被饿醒的。    
    昨夜干掉两名日本兵之后,他又摸着黑走了一阵子,后来在这片棉田里躺下了,又饿又乏。    
    他支起半个身子。左臂的伤口又疼了一下,他咧了咧嘴。    
    嗓子眼儿里好像塞满了烤焦的木头屑子。他打开身边暗绿色的军用水壶,使劲儿晃了晃,可没有一滴水流出来。    
    露水打湿了他的军衣,身旁庄稼的叶面上,也结满了一颗颗的露珠。萧剑扬趴过去,贪婪地用舌头舔了起来。    
    嗓子好受了一些,饥饿感却更强烈起来了。    
    他撑着地面慢慢探起身,向四下里张望了一阵儿。    
    晨曦中弥散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远方是一大片水稻田。不远处有一条田间土路,四尺多宽,像条粗布带子在绿色的田野中穿行。    
    萧剑扬有点儿犯愁,如果是在故乡的山林里,即使不打猎,他也能靠漫山的野果和榛子吃个饱。可对这里的环境和物产,他实在是不熟悉。    
    突然间,清晨的空气中传来了一阵“突突突……”的马达声。萧剑扬赶紧伏下身子。    
    从那条田间土路上开过来一辆绿色的军用挎斗摩托车,车上插着一小面膏药旗。等开得近了,可以看出,除了开车的一名士兵外,挎斗里还坐着位军官模样的家伙。    
    萧剑扬心里一乐:    
    “得啦,俺的早饭就在您二位身上着落喽!”    
    他利索地打开了步枪的保险。    
    摩托车在土路上颠颠簸簸地开着,猛然间一下停住了。土路中央现出了一个大弹坑,这是日本人他们自己的杰作。    
    一直盯着这两只猎物的萧剑扬怎肯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他迅速出枪,瞄准,击发。    
    驾驶摩托车的那名日本兵正在想怎么通过这个大弹坑,突然觉得好像有一个巨大的车轮迅猛地砸在了自己的身上。他往前一冲,瘫在了摩托车的驾驶手柄上。    
    挎斗里那名日本军官的军事素养倒是相当好,他“噌”地一下从挎斗里蹿出来,然后一个侧翻,在萧剑扬第二发子弹飞来前的一刹那滚进了那个弹坑。    
    萧剑扬为自己浪费了一颗子弹而恼火。他迅速转移了射击阵位,接着又顶上第三发子弹。    
    滚进弹坑里的那名军官,是日军第十一师团二十二旅团的一名联络官,战场经验比较丰富。从枪声判断,他认为这不过是支那军的散兵游勇。但他同时也感觉出,这个支那兵的枪法很不错。于是他掏出腰间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静静地趴在弹坑里,并不轻易露头。    
    【南部十四年式手枪——由日本人南部在东京炮兵工厂设计出。到了1925年,日本陆军为了要大量配发手枪到部队,将简化设计后的南部式手枪定型为大正十四年式。    
    本枪为日军在侵华战中装备的主要手枪。它使用的是日本独有8毫米子弹。南部手枪不但样子怪,威力也小,与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自来得手枪(即驳壳枪)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东西。总的来说,南部式手枪不是很成功的手枪。由于这枪的皮套有个圆形的盖子,所以中国民间俗称其为“王八盒子”。】    
    萧剑扬瞄了一会儿,发现这名鬼子军官猫在弹坑里连脑袋也不露一下。他估摸了一下距离,心想,这要是再往前摸近些,扔个手榴弹进去就太得劲了!    
    他的手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胸前的手榴弹袋,蓝布做的袋子已是空空如也——他的手榴弹早在昨天的战斗中就打光了。    
    【当时国民革命军士兵的手榴弹袋是挂在前胸的。一般一左一右,每边各一颗。】    
    弹坑里的日本军官趴了一阵子,见外面没有动静,心里也吃不准支那兵到底走了没有。    
    正在这时,“嗖!”,有个东西从头上飞了进来,“啪”地一声落在了弹坑底儿。    
    日本军官第一个反应就是——手榴弹!!!    
    他玩命儿地往弹坑外面跃去。    
    刚只探出了半个身子,他就被一颗不期而至的子弹穿透了脖颈,身子沉重地跌回了弹坑里。    
    躺在坑底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不知道这名日本军官有没有看清楚,落在自己身边的那颗“手榴弹”,其实不过是个普通的军用水壶。    
    (十五)    
    萧剑扬跳起来,飞快地跑过去,利落地拾掇起这两头猎物。    
    他先摘下开车的鬼子兵身上的军用水壶和挎包。这家伙身背的那把枪好像是“花机关”,以前见别人使过。萧剑扬对它不感兴趣。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射程近、准头差,而且极糟蹋子弹的东西,根本不能算是枪。    
    鬼子皮带上别着两个四十八瓣儿手榴弹,萧剑扬顺手把它们摘了下来。    
    【“花机关”——德国的柏克门冲锋枪。淞沪会战期间,中日两军都装备了这种枪。    
    早在1932年的“1。28”淞沪抗战期间,日军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中就有它的身影。    
    1937年的“8。13”淞沪会战中,日军在上海市区的巷战中也曾使用过它。】    
    然后他跳进弹坑,也是先摘下鬼子军官的水壶、挎包。这军官身上还挎着一个牛皮的小包,萧剑扬也把它弄下来了。    
    那把南部式手枪,萧剑扬没要。他觉着在战场上这玩意儿就像个玩具。


第一章 初战淞沪第一章 初战淞沪(11)

    鬼子军官胯上的那把东洋战刀,萧剑扬倒很想弄回去作个纪念。可在鬼子的后方孤身行动,带着个这玩意儿实在是不方便。萧剑扬只好把它搁下了,觉着一肚子的遗憾。    
    “操!俺往后怎么着也要再整一把!”他在心里不甘地说。    
    东西收拾得差不多,萧剑扬迅速离开这个小猎场,消失在棉田的深处。    
    等跑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萧剑扬歇下来,开始享用自己的战利品。    
    他先从鬼子的水壶里喝了两口,让水先在嘴里多转了几圈,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咽下去。当年他跟爹为了打紫貂,每次要在山上转悠好几天,由此养成了节约饮水的习惯。    
    他自己那个空空的军用水壶,就留在弹坑里给那位鬼子军官陪葬了。刚才为了增加水壶的分量以便能扔得更远更准,他飞快地往水壶里塞了几把泥土。    
    两口水下肚,他接着嚼了小半块儿从鬼子挎包里找出来的压缩饼干。    
    当年在林子里打猎时,他爹就反复叮嘱过,越是饿得不行的时候,越不能狼吞虎咽地吃东西,那样会吃出岔子来。    
    剩下的几块儿压缩饼干,他仔细地包好收起来。    
    从那个开车的日本兵的挎包中,萧剑扬发现了白纸包着的一团东西。打开一看,是一些青黑色的颗粒,好像是用什么果子晒成的干。    
    他试着往嘴里塞了一颗。赫!酸得倒牙。不过随后嘴里就冒出了很多唾液,嗓子眼儿也觉得润润的。    
    “成!这玩意儿在伏天倒是个好东西。”萧剑扬把纸团包好,小心地收起来。    
    【那酸酸的东西是日本人的“梅干”(日语读作umeboshi)。    
    梅子于公元八世纪日本的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日语中梅子写成“梅”,读作“ume”,这个发音就是从汉语“乌梅”的发音变化而来的。    
    日本人喜欢把梅果腌制成梅干,酿制成梅酒。尤以大阪以南纪州一带的梅子最出名。】    
    从鬼子军官的挎包里还翻出了几颗奶糖、两包香烟,烟盒上画着只金黄色的长着翅膀的动物,好像是蝙蝠。    
    萧剑扬跟他爹一样,不抽烟。    
    他爹说过,要想做好猎手,就最好不要养成抽烟的习惯。山林里的野家伙,鼻子贼尖贼尖的,你身上只要冒出一星半点的烟味儿,它们就能闻出来。这样哪怕你伪装得再好,它们也不会靠近你的伏猎场。    
    奶糖萧剑扬咬了半颗,剩下的半颗他用糖纸重新包起来收好。香烟他也收起来了,打算回去给吸烟的弟兄们抽。    
    一想到弟兄们,萧剑扬的心沉重起来了。整个连一百五十多名弟兄,如今剩下的不知道还有几个?    
    他把收好的烟又掏了出来,撕开包装,把每支烟都揉碎,然后扬起手轻轻地洒开来。金黄的烟丝如碎花般飘散开去,静静地落在这片沉默的土地上。    
    他又打开从那名日本军官身上弄来的牛皮小包,其实是一个图囊,里面有一张军用地图。    
    萧剑扬还不会识图,看不懂,只看出上面印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圈圈儿,每个圆圈旁边都印有或细或粗的汉字。萧剑扬找到了标着“罗店”字样的圈圈儿,在它旁边画有不少红色、蓝色的箭头。    
    整张图印得非常清晰、工整,纸质也很不错。    
    从鬼子军官的包里还搜出来几张纸片,上面写着日文,还有一些数字。其中夹杂的一些汉字萧剑扬是认得的,看起来这些好像是什么命令。    
    萧剑扬想这些东西对于上峰可能有用,他认真地把地图和文件收好。    
    吃了东西喝了水,萧剑扬觉得精神头一振。他把从鬼子身上缴来的饼干、文件之类的东西都塞到自己的干粮挎包里,还有那两个四十八瓣儿手榴弹。不到万一的时候他不打算使它们。    
    接着,他琢磨起怎么给自己换身行头。    
    长白山上的好猎手,对于伪装是相当讲究的:开春跟春末有不同的伪装,针叶林里跟阔叶林里有不同的伪装,草甸子里跟岩堆子里有不同的伪装,打马鹿跟打熊瞎子有不同的伪装。    
    萧剑扬身上也继承了这种优良的素养。    
    前两天刚一上阵地,他就觉着,身上齐整的黄绿色军装,在绿油油的田野里,的确不能算是一种最好的伪装。    
    可队伍上总讲究个军容,讲究个纪律,发什么就得老老实实地穿什么。    
    现如今自个儿一个人单干,那就是天高皇帝远喽。    
    钢盔他早在昨个儿天黑的时候就扔了。那玩意儿不但戴着沉,而且那种规则的外型以及表面的光泽,在野地里实在容易暴露目标。蹲在战壕里的时候用它挡挡弹片什么的还成,可如今要是在“打猎”的时候还顶着它,那只会帮倒忙。    
    萧剑扬从挂在身子左面的刺刀鞘中拔出刺刀,在附近割了一大堆杂草、茎秆儿、叶蔓什么的。    
    他先编了个草圈儿,扣在布质的军帽上。为了效果更逼真,他还特意在草圈儿上插了几朵小野花。    
    军帽上青天白日的帽徽,他也摘下来了,放在衣兜里。    
    然后他摘下子弹带,解开皮带、绑腿,脱下军衣军裤。    
    在军装上的几个不同部位,他用刺刀仔仔细细地划出了一条条的口子,接着再把每两条口子的下端割通。很快,一身军服就成了一套由布条组成的蓑衣。    
    他把割来的植物茎、叶,精心地系在布条上,再经过一番修整,一件说得过去的伪装服就成了。    
    萧剑扬再把另外一些茎、叶整碎,挤出暗绿色的汁液,再混上泥土,然后把这些灰绿灰绿的糊糊涂在脸上、手上、脖子上。    
    最后剩下的一些,他涂在了脚上穿的黑布鞋的鞋面上。    
    【利用植物的茎叶做伪装,把植物的汁液涂在身上,这是中国民间猎手的传统做法。    
    猎手伪装讲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没有一定之规。】


第一章 初战淞沪第一章 初战淞沪(12)

    方型的干粮挎包上,他也绑上了几条绿色的植物蔓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