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唐 >

第47部分

天唐-第47部分

小说: 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言之,正如张?所言,李亨目前所能争取的外力臂助,一个是哥舒翰,一个便是程千里,至于岭南五府经略使裴敦复,因其势力范围太过遥远,难以对中原形成有效制衡,所以暂时被张?忽略不计了。

    霖德殿,虽然是白昼,但也灯火通明。

    李隆基端坐正中,神采飞扬,气势凛然。面对这手底下执掌藩镇兵权的节度使,李隆基哪怕是装也得装出几分气势来,起码要在气势上对这些兵权掌握者形成威慑。而杨玉环则是盛装出席,华美的宫裙、绝美的容颜、高贵的气质,她趺坐在李隆基身边,谈笑间便吸引到在场所有藩镇的目光。

    而安禄山投射过来的目光显然暗藏几分垂涎。只有荣王李琬和高仙芝神色平静,谈笑不已。而哥舒翰则冷冷地望着安禄山,偶尔与杨国忠的目光相接,便又坦然闪了过去。

    李隆基的右侧是杨国忠,而左边还空着一张案几,显然是给李亨留着的。李亨身侧还有一张小案几,应该是留给张?的。李隆基的口谕里,也命张?一起过来陪宴。

    李亨和张?姗姗来迟,这也怪不得他们,主要是皇帝的口谕来得太晚。等两人急急赶来,宴会已经开始。

    霖德殿内靡靡的舞乐声悠扬回荡着,李亨站在霖德殿门口的台阶上,突然止步不前,神色竟微微有些拘谨。

    张?皱了皱眉,突然凑上前去压低声音道,“殿下乃大唐储君,陛下之下,莫敢不敬。殿下又何必瞻前顾后,畏缩不前?”

    李亨苦笑了一声,回头望着张?轻轻道,“本宫……罢了,如你所言,本宫乃大唐储君,自然就要有大唐储君的气度――子瞻,随本宫进殿饮宴!”

    “太子殿下到――”一个小太监清朗尖细的嗓门骤然响起,众人一怔,旋即凝神定目一起扭头向殿口望去。

    只见太子李亨衣冠楚楚,面带微笑,缓步而来。而他的身后则紧随着一个面容英挺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君,身着绿色官袍,举止从容。

    安禄山和安思顺暗暗交换了一个眼神。荣王李琬则与高仙芝相视冷笑,杨国忠则眼观鼻鼻观心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有哥舒翰、程千里两人好奇地望着李亨以及李亨身后的张?。

    “儿臣拜见父皇、贵妃娘娘。”李亨大礼参拜。

    张?也紧随其后拜下,“臣张?,拜见陛下、娘娘。”

    李隆基淡淡一笑,“平身,赐坐。张?,尔也归坐。”

    “谢父皇(陛下)。”李亨和张?二人一起谢坐,然后张?在起身抬头的瞬间,与眸光闪闪的杨玉环有了瞬间的交汇,见张?目光清澈中带有一丝玩味,杨玉环俏脸飞霞心头一恨,暗暗瞪了张?一眼,旋即借着与李隆基说话的当口掩饰了自己的失态。

    哥舒翰率先起身,向李亨行礼问安。随后是程千里和裴敦复,安禄山和安思顺也笑着躬身问好,“臣安禄山(安思顺)见过太子殿下。”

    高仙芝犹豫了一下,也不得不起身问好,“臣高仙芝见过殿下。”

    荣王李琬最后起身来向李亨拱手为敬,“臣弟见过太子哥哥。”

    李亨坦然一笑,“诸位藩镇免礼――这多日不见,琬弟倒是清瘦了些,想必是操劳国事所致,还是要保重身体才好。”

    李琬勉强笑了笑,“不敢,太子哥哥过誉了,臣弟在其位谋其政,理当为父皇分忧。”

    杨国忠则在一旁朗笑道,“两位殿下争相为陛下分忧,实是大唐之福。”

    “正是,正是。”

    “然也。”

    安禄山等人从旁附和,众人皆大笑起来,饮宴上的气氛显得非常融洽友好。

    ……

    ……

    此番歌舞饮宴隆重而盛大,时间跨度也久,足足用了一个半时辰。

    饮宴完毕,便已经是黄昏日暮时分了。凛冽的寒风中,张?乘着马车回府而去,他忙于东宫事务多日不曾回府,惦念家中情况,便想回家看一看。

    他的马车还未到府门,身后有一匹快马便追了上来,大老远就朗声喊道:“前面可是东宫司议郎张?张大人,请留步!”

    车夫停下马车,张?从车上探出头来,望着奔马而至的一个护卫打扮模样的中年男子,沉声道,“尔是何人,何以呼唤本官?”

    “张大人,小的是荣王府护卫,奉我家殿下之命,请张大人荣王府一叙。”护卫翻身下马,躬身一礼。

    “荣王殿下?”张?沉吟了片刻,突然摆摆手道,“好,你且回去禀告荣王殿下,说本官随后就去。”

    望着前来传信的荣王府护卫纵马驰去的背影,张?皱紧了眉头:在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极其敏感的时刻,荣王李琬找上自己所为何来?

    ……

    ……

    此时,从正德门通往朱雀大街的官道上,一列声势浩大的宫廷仪仗队伍缓慢向前,看那秩服礼色旗帜,似是东宫太子李亨现任妻子张良娣。只是那当中的凤辇显得有些不合规制,已经直追皇帝贵妃的等级。

    高力士正乘坐一顶软轿出宫回府,突然见此仪仗队伍,有些惊讶,便问左右,“来人呐――前面可是是贵妃娘娘仪仗出宫?”

    侍从赶紧回报,“回大将军,不是贵妃娘娘,是太子张良娣。”

    高力士立即皱眉沉声道,“张良娣?这种仪仗已经大大逾矩……要是传到陛下那里,怕是又要牵累太子……”

    “走,回府!”高力士断然呵斥道。

    ――――――――

    第二更送到。感谢Fning老兄的慷慨打赏,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盟主,感谢。

第089章杀机!危机!(下)

    第089章杀机!危机!(下)

    傍晚时分,张?赶去荣王府呆了大约有盏茶的时间,便匆匆出荣王府而去,与荣王的这次会面不欢而散。

    荣王李琬的用意其实很简单,试图拉拢张?投入自己门下,且许诺以高官厚爵。只是张?根本不为所动,直截了当地就回绝了李琬。

    李琬之前并没有把张?放在眼里,但后来张?出仕东宫,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就将东宫成功推向了权力前台,这让李琬看到了张?超常的能力。才子不算什么,因为才子中的书呆子多了去了,但有谋略有胆识有手段的才子,却就是世所罕见颇堪倚重的人才了。

    李琬志在皇权天下,所以就动了“收拢”张?的念头,可惜张?并没有给他面子。

    张?走后,李琬愤怒地在客厅中咆哮起来,吓得府中的下人婢女“豕突狼奔”、无所适从。

    ……

    ……

    第二日一大早,张?穿戴整齐,上了马车,匆匆赶往东宫。不知为什么,从昨晚开始,他心里就有一种很突兀很不好的感觉,整夜辗转反侧没有睡好,觉得最近会有大事发生。

    天色尚早,雾气重重,凛冽的西北风呼啸着席卷全城。张?的马车在寒风中缓慢前行,车夫穿着厚厚的皮袄挥起马鞭在半空中炸响,“驾――”

    这条巷道即将走到尽头,但突然从两侧尚未开门营业的店铺飞檐上飞腾起两道黑影,各手执弓箭搭弓引弦,数支火箭瞬间飞射而出,两支正中张?的马车桅杆,星星的火点在寒风的催发下顿时熊熊燃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而另一支则正中马车夫的咽喉,车夫没有来得及挣扎,便双腿一蹬,咽过气去。

    马匹受惊正要撒蹄狂奔,却被飞射而来的飞箭射中马腹,发出一声凄厉高亢的嘶鸣。

    张?大惊,一脚踹开轿门,一个翻滚就滚下了马车。而几乎是与此同时,随着马匹的一头栽倒,整个燃烧着的马车便翻腾了过去,火势更壮。

    惶急间,张?奋力向道旁滚去。两道黑影没有任何迟疑,一左一右地飞腾而下,手持寒光闪闪的长长陌刀,挥舞着划破长空和寒风,向地上的张?斩去。

    ……

    ……

    今日的早朝,是李隆基进入这个冬季以来所举行的第一个朝会,大抵是因为各地藩镇进京述职的缘故。

    这个朝会,李隆基的心情本来甚佳,但却被突如其来的两个坏消息给破坏殆尽。

    一个是侍御史封平上表参奏太子张良娣仪仗逾矩,动用了皇妃的仪仗,同时弹劾太子李亨教导不严,其罪难赦;另一个是尚书左丞、京兆府尹董智合急奏,云东宫司议郎张?在进宫路上遇刺,所乘马车被火焚毁,张?其人去向不明。

    如果说第一个消息让李隆基恼火的话,那么,后一个消息则直接让皇帝暴怒了。张?遭遇不测,惜才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堂堂的天子脚下,光天化日之下,朝廷命官遇刺,这意味着长安城很不安全。

    李隆基脸色骤然阴沉下来,他先是当众痛斥太子李亨“得意忘形纵妻逾矩罪在不赦”,命令他立即回宫闭门思过,把太子李亨训斥得心惊胆战冷汗直流,如果不是朝会,怕是要瘫倒在当场了。

    训斥完李亨,李隆基又转头冷冷凝视着诚惶诚恐的京兆府尹董智合,还没有开口,董智合便畏惧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再三请罪。

    李隆基冷笑着,强行压制住内心的火气,冷冷道,“董智合,朕先不问罪于你。当务之急,由羽林卫配合京兆府封锁长安,彻查全城,寻找张?下落同时缉拿刺客。记住,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说完,李隆基霍然起身拂袖而去。

    高力士赶紧扫了众臣一眼,扯着尖细的嗓子喊了一声,“陛下有旨,退朝!”

    ******************************

    皇帝盛怒之下,长安城城门紧闭,戒备森严,羽林卫士卒和京兆府尹的捕快联袂出动,逐条街巷、逐个坊市地清查整顿,一则寻找张?下落,一则缉拿凶手。

    城中鸡飞狗跳,商铺纷纷关门闭市,街面上绝了商客和行人。

    杨国忠府上。

    左相陈希烈神色复杂地抱着一摞奏表,慢吞吞走了进来,冲着端坐在主位上的杨国忠呼道,“杨相,这些奏表都在这里了,老夫已经阅过,都是上表陛下废除太子李亨另立荣王李琬为储君的奏表。”

    杨国忠眉梢轻轻一挑,嘴角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淡淡道,“东宫那边张良娣刚刚出事,张?又遇刺,而紧接着这些人就开始落井下石准备拉太子下马……真可谓是来势汹汹,预谋已久啊!”

    陈希烈嘴角抽动了一下,却没有答言。

    “说说看吧,都有谁呢,让本相瞧瞧,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呐。”杨国忠挥了挥手。

    “有安西都护府大都护、节度使高仙芝,尚书右丞薛德旺,岭南五府经略使裴敦复……更妙的是,还有盛王李琦、咸宜公主等等搀和进来……”陈希烈叹了口气,“以老夫猜测,安禄山安思顺也正在观望,倘若皇上口风一松,这两个胡儿也定会趁火打劫,捅太子一刀。”

    “吾辈当如何?”陈希烈抬头来望着杨国忠,轻轻问道。

    “陈相啊,你还不知,前些日子荣王夤夜密访,给某家许下了一个大大的甜头,说是如若本相助他成事,日后他登皇位,必封某为王爵,世袭罔替。”杨国忠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道,“陈相,你倒是说说,某家是该动心还是不动心?”

    陈希烈倒吸了一口凉气。花白的胡子颤抖了一下,他斟酌着字句低低道,“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东宫的确是大势已去。张良娣逾矩或许只是一个引子,而陛下虽然震怒但还不至于要废了李亨。但李琬操纵这些事情闹将起来,这么多的皇室、大臣、藩镇一起上书造势,恐怕陛下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如若杨相再加一把火……陛下怕也只能选择废除李亨,另立李琬。而李琬才能过人,有口皆碑,图谋储君之位也非一日,就算没有这番事,老夫看陛下也未尝就没有考虑过改立李琬入主东宫。”

    “哈哈哈!”杨国忠突然放声大笑起来,“陈相,吾等还是暂且观望吧――反正他娘的不管谁当太子,咱们都是为臣,让他们先争得头破血流再说!”

    ******************************

    城内东郊一个偏僻幽静的小院中,张?穿着一身全新的不太合身的布衣棉袍,脸色阴沉,两鬓处的发梢还隐隐有被烧焦的残痕。今日当真是危险之际。如果不是关键时刻,萧十三郎突然杀出来挡住两个刺客,并奋力诛之,恐怕张?难逃一劫。

    张?转头来向萧十三郎躬身施礼,“十三郎的救命之恩,在下没齿难忘。请受张?一拜。”

    萧十三郎笑吟吟地闪避了去,向身侧的一个清秀女子点点头,“苏儿,且去温酒备肴,待某与张大人压惊!”

    “张大人,些许小事何足挂齿?要不是当日张大人仗义疏财相救苏儿,又哪有十三郎的今日?当日与大人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