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异域纵横记 >

第265部分

异域纵横记-第265部分

小说: 异域纵横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料,萧若璎放轻放慢动作,却是为了重新寻找赵矜的破绽。赵矜也跟着放轻放慢,萧若璎并不多想赵矜为什么这么做的缘故,只见有机可乘,立即乘机!她将坐骑一夹,青狮子爆发出惊人力量,一个疾冲,猛然赶到赵矜坐骑的侧后方。赵矜见对方突然发力,方觉不妙,一戟后挑。萧若璎一刀将戟搅开,青狮子冲得更快,一下子紧贴到驰骋的身边!如此近迫,武器已施展不开!赵矜一阵慌乱,急忙要拔剑近战,怎料一手执戟一手拔剑之间,对方已经伸臂过来!萧若璎刀交左手,右手张开,正抓着赵矜侧后腰上的玉带,使劲一拽,便将赵矜擒拿过来!

    这一下突击,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变故陡生,两军将士一时之间呆若木鸡。直到看明白了,赵矜已经被萧若璎提在空中,这才爆发出一片喊叫。契丹军狂喜难耐,炎汉军惊惶失措!

    ……

    不料,突然间,又起变故!

    刚被萧若璎提到身前的赵矜,玉带竟然脱开!赵矜身躯随之掉落下来,反手一把扯住萧若璎,一同摔落马下!

    原来,赵矜的玉带可不是普通的玉带,那是经过校草本人的新设计,前方有按钮,方便扣上和脱下。这种设计,古代没有,此时竟成救命稻草。只见赵矜于绝大危机之中,鬼使神差般按下按钮,来个“金蝉脱壳”,竟然脱离了萧若璎的擒拿,反把她扯下马去!

    这一绝招,谁能料想得到?赵矜扯了萧若璎落马,滚翻在地,两个扭打。两边军队呆得连木鸡都不足以形容了,喊也喊不出声,动也动弹不得。鼓手停止擂鼓,旗手不再摇旗。

    对阵中间的两人,长兵器都已经丢了,各自都要拔剑,但都竭力阻止对方拔剑,于是挥拳格打,乱拳交加!一个男大王与一个女首领,竟然当众打成这种局面,世所罕有!

    这真是成何体统?赵矜与萧若璎却顾不得体统了。萧若璎往赵矜面上连殴数拳,固然打得赵矜脸肿,自己的手却也击中了赵矜的盔翅,一时吃痛。赵矜一手攥住萧若璎之手,一手试图将她头盔掀开,揪其头发,击其后脑。萧若璎使劲挣脱,再打赵矜胸膛,赵矜也打萧若璎胸膛。两人穿的都是软链结成的锁子甲,手打下去不怎么痛,挨打的却是难捱。因此两人都争相殴击对方胸腹,要把对方打昏。这种无差别无限制的肉搏,体统早就丢在天堂或者地狱去了。

    这时双方兵马,总算反应过来。成千上万人一片哗然,竞相奔上前救护各自的首领。人如潮水,声如雷动,齐向中间卷去。

    赵矜于肉搏之中听到喊声大作,情急之下奋尽力量,将萧若璎压倒。萧若璎犹自不知好歹,一拳打在赵矜牙上。赵矜喷出一口血,正溅在萧若璎面上,迷了她的眼。这时候可不顾不得什么怜香惜玉,赵矜抬起手肘,给她胸部便是一肘!再一肘!萧若璎几欲吐血!赵矜挺身坐起,一手叉住萧若璎的颈项,一手弯肘作势又要撞击,厉声喝道:“你服也不服?若不服,两军大战,生灵涂炭!”

    萧若璎受了肘击,痛极恼极,然而被这么一喝,头脑清醒过来,明白到事态严重。她转念一想,说不出“服”字,唯有点一点头。

    “你服了!那我不打了!”赵矜迅即跳起来,向两边大呼:“停下!都停下!速速退下!!退下!!”连喊几十声。

    萧若璎摇摇晃晃站起身来。这时胸腹剧痛,痛得钻心,全身气力都已经散了。她扳着赵矜的手臂才勉强支撑住,喘了好几口气,向自己的一方竖起手来。

    两边人马好不容易止住,相距只有几十步了。还好都怕误伤中间的首领,未曾放箭。

    赵矜扶着萧若璎,两人这才觉得刚才那场殴打实在不符彼此身份。萧若璎不禁脸色红晕。赵矜不料如此强悍的女人也有害羞的时候,一时看得呆了。萧若璎被看着,只觉羞惭无地。不管怎样强悍、什么身份,毕竟她也只是个十八岁的少女。赵矜越发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两边兵马哗啦啦地往后退。赵矜试图说点话,活络活络气氛。萧若璎却主动拱了拱手:“我输矣。谢大王不杀之恩。”

    这个很清楚,赵矜刚才随便可以拔剑。即使不拔,再来几个肘击也足以要了萧若璎的命。其实还有更大的不杀之恩——要是两军混战起来,羸弱的契丹部族只怕有灭族之灾!

    “哪里。”赵矜不好意思地擦一下自己嘴唇上的血:“可撞痛你么?”

    无意之间,这个问题问得鬼了。萧若璎哪里好意思回答,只道:“愿赌服输,今后我部族便是大王臣民。皆是苍天生养之众生,还望大王垂悯。”

    这话说得如此动人……赵矜忽然间感受到了眼前这个强悍的女人也有柔弱纤细的一面,不由得恻然道:“你们受苦了。佛祖说,人生多苦,苍生皆苦也。放心,我会善待你们。”

    萧若璎听赵矜说出这样的话,也不禁大为感动。这一刻,敌意顿消。萧若璎向赵矜心悦诚服地拜倒下去。

    赵矜赶在她双膝着地之前抢先扶起:“不忙。你且养一养。这一场争斗,你我皆失态了,望勿记恨才是。”

    萧若璎低头点了一点。以往她从未有这样顺从的时刻,说也奇怪,现在并未觉得有多难堪。难道这是宿命?眼前便是真命天子?

    待续第六十六回:葱翠牧场选骏骑,锦绣宫苑养萝莉)

第六十六回:葱翠牧场选骏骑,锦绣宫苑养萝莉(上)

    话说赵矜险胜萧若璎,萧若璎服输,契丹萧氏部族举族归降炎汉。这个部族可大,分为几十个小部,每部大约千户。尽管遭天灾死了几万人,迁徙途中又有许多老弱捱不住而沿路死亡,到如今还有十六、七万人口。赵矜令穆州驻军搬出积粮,进行赈济。契丹部族欢呼感泣。

    赵矜在萧若璎陪同下视察各部灾民,见他们基本上都没有了老人,儿童也不多,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由得喟然长叹。

    汉人有尊老爱幼的传统,那是因为条件允许,不过一到战争灾荒年代,也有“易子而食”的惨事。游牧民族自古并没有尊老习惯,遵循自然规律,老了便要淘汰。因此汉人对胡人历来颇有偏见,认为以好的东西养青壮而以差的东西养老人,遭遇困境则先抛弃老人,是为不孝。殊不知,那是没有条件孝!古代生存环境恶劣,养老则必使青壮饥困,青壮饥困则更无能力取得衣食,那么整个种族如何维系?当游牧民族生活渐好的时候,自然也会形成养老敬老的传统。至于儿童,游牧民族有牛羊,不至于要到“易子而食”的地步,但到困境之时,抛弃部分孩子,任其自生自灭,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至于游牧民族劫掠成性,这在现代来说,是无法无天的事情;但在古代来说,却也是天经地义。汉人对历史上胡人入侵汉地之事总是耿耿于怀,但实际上,汉人的地盘怎么来的?还不是从远古开始,通过竞争渐渐占据了适宜农耕的膏腴之地。商朝初期的领土,不过十余万平方公里,到汉朝建立时已经有几百万平方公里。

    同起源于炎黄祖先,同繁衍于华夏大地,汉人将胡人驱出中原,使其流浪于贫瘠寒冷之地。胡人适应自然条件生存下来,于是屡屡入侵中原,使汉人蒙受了无数苦难。这些只能说是物竞天择,难说谁是谁非。

    赵矜生活在这个诸多民族融汇的地方,目睹这个患难年代,心里便不像许多现代小白想得那么简单:“杀鞑子,灭鞑子!”以一个统治者的胸怀,自不能偏激取向,需理智处事。

    要适当善待,当然也不用过于优待;要争取融合,肯融合则是好事,不肯融合则必须遏制,以免长期文化隔阂与种族隔阂,必致变故;要施恩但不能指望感恩,因为就算是汉民,也不会记得统治者的恩,要游牧民族长期感恩,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汉朝曾经把受灾南迁的匈奴人照顾好,在汉朝强大的时候那些匈奴人服服帖帖,但在汉朝面临兵荒马乱的时候,他们便要兴风作浪。

    炎汉地处欧亚交界,民族众多,要如何处理民族问题十分棘手。赵矜借鉴史事,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恩威并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控制,避免内乱,促成民族融合。

    融合正是华夏文化的强处,古时的成千上万个民族,融合成了后世的汉人。欧亚非多少民族争斗千年,也未实现融合。究其原因,“书同文”极其重要。由于汉字是一种杰出的象形文字,相比字母文字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因为只要地域距离稍远,口音必有差异,使用字母文字的种族,因口音差异必然导致文字的差异,结果形成了永久性的种族隔阂。就像欧洲各民族的文字,无不以腓尼基字母为起源,但是流传过程中逐步异化,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各种字母文字系统。但是中华地区,尽管有着成百上千的方言口音差别,写的却都是统一的汉字。一个新的部分融入进来,用的也是汉字,不可能再去造一套如此复杂的象形文字——那比造一套字母难上万倍!

    因此,赵矜体会到汉字在维系统一、促进融合方面的强大作用,自从立国伊始便推行汉字,成为炎汉全国唯一一套通行文字。汉字既推行,以赵矜的“主公话”为标准的汉语亦相应推行。国内各族从此不再说各自的话,都学说汉话,并且提倡学写汉字。这看起来是很强硬、很的政策,但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如果赵矜不凭着此时的权威强制推行这政策,一时姑息迁就,必导致将来麻烦无穷。

    萧若璎听赵矜说了今后要他们全族改说汉话之事,并无抗拒。因为契丹也是华夏民族之一,上层社会多会说汉话、写汉字,甚至还会作词吟诗。

    赵矜又建议萧若璎分出部分族人到城市定居,学做匠人。萧若璎一时沉吟。赵矜向她解释:“此乃为生存着想。你们部族牲畜损失太多,不如将人口转移至城市,既利本族,又利国家。”

    萧若璎明白了,点点头。赵矜向她大力解释民族融合之理,描绘将来不分彼此、和同为一家的美好前景。不知是赵矜颇有口才还是萧若璎福至心灵,她听得深为所动,觉得赵矜确实是为大家好才这么着想,于是无不依允。

    这时一种微妙的感觉在两人之间自然而然地产生。那就是,彼此感到对方将是自己的绝配配偶。

    可不是?当阿若扬鞭指赵矜时,那气势,恰似问他够不够格配得上自己;而赵矜鬼使神差地出马,那就是跟她说——我不配谁配?!

    彼此都有这个心思,只是不好开口。萧若璎十分矜持,而且由于身份地位之故,不好主动向赵矜投怀送抱。她年纪轻轻便有一种特别的领袖风范,在部下面前毫无稚嫩之感,就连赵矜见了她,都有一种“不是妹妹,而是姐姐”的错觉。她长得又比赵矜高挑,赵矜深为自己比她矮了一点而感到面子上挂不住,但十分喜欢她那与众不同的亦刚亦柔味道。再想想,寻常女人容易得,倒反而是这样的女人难得呢!对于多的是女人的本草来说,要追当然是追这种别致的女人。更满足男人的征服欲啊!

    这么一想,赵矜仿佛又回到了自己也是十八岁的时代,轻狂心态重萌。都说“男人是单纯的生物”,遇到喜欢的女人,复杂的事情就不会去多想了。

    “国家要好好治理,人生也要丰富多彩!”赵矜遂与萧若璎往来,抽空与她游山玩水,驰马赏花,恰似情侣一般。互相之间,都已心许,只是碍着身份,不曾过度亲昵。很快两人便熟悉起来,赵矜只叫萧若璎“阿若”,萧若璎则仍称呼“大王”或者“陛下”。

    化敌为亲,危机解除。炎汉各路人马踏上归途。契丹部族暂留苍州、穆州一带休养,萧若璎与一批部下则随赵矜到安汉府。赵矜要讨好萧若璎,准备送她一批骏马,遂顺路带她到苍原御马场,选阅良驹。

    只见在乌拉尔河边,水流浩浩荡荡,数千匹骏马有的缓缓走动,有的自由奔驰,构成一幅和谐壮丽的图景。

    “你这儿最好的马,先给我看看。”赵矜对御马场总管吩咐。

    总管应诺,令手下牧马人带上两匹马来,指着它们对大王奏道:“此乃本马场今年新出的不世宝马,正要进献大王。不料大王亲临敝地,小人们三生有幸!”

    赵矜看了看,笑道:“委实宝马!不过,要说‘不世’,却还不行。你不见我身后阿若大人的这一匹?”

    总管早看到赵矜身后有人,只因为是女人,不敢多看。这时才向她的宝马青狮子打量过去,大吃一惊道:“此真不世宝马也!小人竟未曾见识过这等良驹。”

    赵矜微笑:“长见识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