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118部分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118部分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绩又派人劝窦建德道:“曹、戴二州,户口充实,孟海公占据二州,与东都的郑国貌合神离,如果发大军进取二州,指日可待。得孟海公后,再率兵逼近徐州、兖州,黄河以南可不战而定。”

    窦建德认为这意见很对,便准备亲自领兵攻取河南,先派他的行台曹旦等人率五万兵马渡过黄河,李世绩带三千兵马与曹旦等人会合。

    李世绩的计划,是待窦建德到河南之时,便偷袭他的营地,杀死窦建德,找回父亲并且以窦建德的地盘回归唐朝,不过恰巧这时窦建德的妻子生产,所以李世绩久等不到窦建德。

    窦建德派到河南来行台曹旦,是窦建德妻子的哥哥,在河南大肆掠夺骚扰,归附的各路盗贼都愤愤不平。

    盗贼首领魏郡人李文相,号李商胡,聚集五千多人,占据着孟津中城归降窦建德,但因曹旦的大肆侵扰,心中很是不岔,所以想要叛离窦建德。李商胡的母亲霍氏,也善于骑马射箭,自称霍总管。

    郭孝恪探知了李商胡的情况后,便建议李世绩和李商胡结拜为兄弟,以结盟共谋大事,李世绩略一沉吟,便点头同意了,即去孟津中城找李胡商结拜。

    李世绩之名,现在早已是传遍了大河南北,不知晓他的人实在不多,所以李胡商得知李世绩要与自己结拜后,顿时大喜过望,颇感荣幸,当即便叫人摆上香案,与李世绩结拜了。

    随后李世绩与李胡商一同入内室,拜见李商胡的母亲霍氏,三人交谈一会后,霍氏流着泪对李世绩道:“窦氏现在丧失了道德信义,残害孟津,我们怎么能继续侍奉他?”

    李世绩道:“母亲不要担心,不超过一个月,我们就可以杀了窦建德,一起归顺大唐了!”

    霍氏对李世绩的回答似乎不太满意,“还要一个月?这是不是久了点,只怕到了那时,孟津都要成了一片焦土了。”

    李世绩道:“孟海公还答应与我们共同杀了窦建德这贼,不过他动员、布置兵力,再到发动袭击仍需一个月左右,时间虽久了一些,但到时我们三方一起行动的话,成功的机会就要大了许多。”

    霍氏不置可否,等到李世绩告辞走后,霍氏却对李商胡说:“时间长了就会发生变化,何必要等到那孟海公来,不如速战速决,先解决曹旦,吞并他的兵力,再北上对付窦建德。”

    李商胡向来唯命霍氏之命是从,虽觉得李世绩的计划更为妥当,但还是答应了霍氏的提议。

    当晚,李商胡以举办晚宴的名义,召来曹旦手下的二十三位偏将,用酒把他们灌醉,然后全部杀死,随后聚兵向曹旦大营发起进攻。

    曹旦的别将高雅贤、阮君明等还在黄河北岸没有过河,李商胡用四艘大船运高雅贤、阮君明等的三百士兵过河,船到河中心,将三百人全部杀光,想以此计策将高雅贤、阮君明等人的部众全部杀光,不过在这时,有一位在军中治马的兽医却极善水上功夫,所以得以潜水逃脱了。

    兽医一直游到了南岸,将事情报告了曹旦,曹旦因此严加警戒,以为防备。

    李商胡杀曹旦二十三位偏将起事后,才慢悠悠的派人去通知了李世绩,李世绩大为懊悔的叹道:“竖子不足与谋!”

    李世绩的营地与曹旦相接,郭孝恪劝李世绩袭击曹旦,李世绩听说曹旦已有防备,所以犹豫不决,亲自前去曹旦营寨外窥察半响,发现曹旦的营寨果然已是防备森严,毫无可乘之机。

    郭孝恪向李世绩道:“李商胡必不能成事,事败之后,只怕要供出我们来,到时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不如现在便趁乱投唐为上!”

    李世绩决然的摇了摇头,“我父还在窦建德手上……”

    郭孝恪道:“将军放心,窦建德向来标榜自己为仁义之君,定不会做出杀害无辜这种事,以自毁形象的。”

    李世绩听后,这才变得动摇了。

    郭孝恪急忙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是不早做决定,将来你我人头落地之时,你父舒国公知道了今天之事的话,只怕也会大骂你迂腐了!”

    李世绩这才咬了咬牙,狠下心来答应了,和郭孝恪率数十骑兵离开营寨,西行至黄河渡口,坐船逆水而上,投奔大唐去了。

    李商胡见消息败露后,便挑选了二千精兵,向北袭击阮君明、高雅贤所部,并将他们打败,不过高雅贤边败走时,还不断的收拾部众,渐渐再聚集了不少人,李商胡继续追击后,却没有追赶上,从而只得回军孟津,曹旦的大军却也不敢去攻打了。

    李世绩和郭孝恪逃往大唐的消息传到窦建德现在的王都州永年县的时候,窦建德的诸位大臣都齐至皇宫万春宫,请求窦建德杀掉李世绩的父亲李盖。

    窦建德沉思了许久,摇头道:“世绩是唐臣,被我俘虏,仍不忘唐朝,这是忠臣,他父亲有什么罪?”于是窦建德下令赦免了李盖。

    之后,窦建德亲自率兵数万攻打叛臣李商胡,李商胡兵力仅数千人,根本抵抗不了多久,便城破人灭了,李商胡死前,十分后悔没听李世绩的建议。

    窦建德重回州后,考查、鼓励耕织,所辖地区没有盗贼,商贾行人露宿,国力、军力都慢慢变得愈发的雄厚了。

第240章 追击

    九月二十七日,李世绩、郭孝恪到达长安,李渊对李世绩和郭孝恪二人千里归唐的行为大为加赏了一番,让两人的爵位保留不变,各拜为州总管。

    李世绩听闻李隐仍在柏壁与宋金刚交战后,便主动请缨前往柏壁相助李隐,李渊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带兵数千北上支援李隐。

    李隐自七月初至柏壁与宋金刚对峙,到现在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宋金刚几乎每天都去唐军营寨前挑衅寻战,但李隐都是闭营不出,任由宋金刚如何挑衅,都是拒不迎战,宋金刚也是无可奈何之极。

    不过双方的主力虽没接战,但河东战场上的各种厮杀,却一点都不少,小队骑兵的绕后偷袭战、夏县的攻防、救援、伏击战,雁门关的侵扰围堵战……

    另外,刘武周还几次三番的亲自率军进攻河西城,但都被李仲文给击退了,身边没了那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的束缚,李仲文指挥军队的水平,似乎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河西城仍能坚守至今,李仲文确实是功不可没。

    在得知李世绩将要带兵前来柏壁的消息后,李隐顿时大喜过望,亲自带人出营十里,去将李世绩迎接了到了营寨中。

    李隐与李世绩两人,自上次一别,又是一年多的时间未见了,此时再度相聚,又是共处同一阵营,心情都是大为畅怀。

    为了给李世绩接风洗尘,李隐召集军中将佐,至其军帐中举行晚宴,一同热闹了一番。在李隐的军中,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都是不许喝酒的,为了庆贺李世绩的到来,李隐原本想破例允许大家喝果子酒的,但却被李世绩给严词拒绝。

    晚宴中,李世绩便坐在李隐的下手位置,两人互相倾谈了许久,李隐意气风发的向李世绩道:“据探子传来的消息得知,宋金刚的兵粮已经快要见底了,此次二弟来到柏壁,正好与我一同破敌!”

    李世绩欣然道:“如此甚好,我们兄弟终于可以一同在战场上杀敌卫国了!”

    宋金刚的军队粮食,这时确实已快要吃光了。

    造成其粮食短缺的原因,一为刘武周南侵之时,受所控制地盘的限制,本就没多少储粮,二是在成功的吞并了河东广大地区后,虽得粮不少,但军队扩充得也大,每天消耗的粮食不可胜数。

    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李隐的屯兵柏壁后,那些不停的各种干扰之策了,这对宋金刚的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极大的加快了宋金刚军队缺粮的时间。

    此时的宋金刚大帐中,烛光昏暗,不知从何时开始双鬓已变得发白的宋金刚,这时正脸露愁容的听完了军需官的报告。

    军需官走后,宋金刚踱步到了军帐门前,将门布掀起,一阵寒风猛的迎面吹来,让宋金刚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天也快要下雪了!”宋金刚口中喃喃说了一句。

    “将军,小心受寒了!”护卫军帐的亲兵关切的说道。

    宋金刚听后,默然不动,静静的在那站了许久,才返回军帐之中,然后强打起精神来,走到了河东战场的地图前面,心中不停的默念道:“一定还有扭转局势的转机的,转机处在哪?”

    最终,宋金刚将目光定格在了河内郡与泽州(原长平郡)、潞州(原上党郡)三处地方,这三处地方现在的控制者,是当年名震天下的魏公李密。

    李密已在河内郡蛰伏了一年多,因为有黄河天险,不易攻伐,且他仅有一郡之地,所以王世充便没将他放在心上,一心忙着称帝之事和攻占大唐的地盘,所以李密得以在河内郡站稳脚跟。

    当河东局势糜烂,李密野心再起,在谁都不注意他的时候,忽然带兵出击,一举攻下了大唐的泽州和潞州,现在手上有着精兵两万,有影响河东局势的能力。

    当李隐屯兵柏壁之时,宋金刚便派人去与李密联络,想与之结盟共抗李隐,然而李密对此既没反对,也没拒绝,态度着实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但是这时,宋金刚已到了败亡的边缘,宋金刚若败,仅凭李密他自己,肯定是无法保全的,若是让李隐抽出手来,李密也只能滚回河内郡去。

    所以宋金刚觉得,李密此时定会出手相助自己,于是他挥笔写了一封书信,连夜派人送给李密。

    在信中,宋金刚向李密坦言,他军中已无粮食,翌日便回撤军至仍有些许存粮的介休城,到时他将会在那与李隐决一死战,恳求李密务必前来相助,若是战胜李隐,他愿劝刘武周与李密平分河东,永结同盟!

    武德二年十月十四日,宋金刚率军离开柏壁,以将军寻相殿后,自己则率主力开始向北逃窜,在柏壁屯兵多时的李隐,终于对战意盎然的众将士,下达了出击的命令,亲自带兵向宋金刚追击而去。

    一路疾奔后,李隐在吕州(今霍县)的时候追上了寻相的军队,将他打得大败,接着继续乘胜追击逃敌,一昼夜走了二百多里,大小战役打了几十场。

    当大军追至高壁岭(今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又名韩候岭)的时候,兵部尚书屈突通抓住李隐的马缰绳规劝道:“大王打败敌人,追击逃敌到了这里,功劳也足够了,不断深入,就不爱惜自己吗?况且士兵们饥饿疲惫,应当在此停留扎营,等到兵马粮草都齐备了,然后再进击也不晚。”

    李隐摇头道:“宋金刚无计可施才逃跑,军心涣散;功劳难立,失败却很容易,机会难得,失去却很容易,一定要趁此机会消灭他。如果我们滞留不前,让他有时间考虑对策加强防备,就不可能轻易打败他了。本王尽心竭力效忠大唐,怎么能只顾惜自己的身体?”

    于是不顾屈突通的劝阻,继续打马追击,将士们见此,也不敢再提饥饿与疲惫,紧紧追随着他继续杀敌。

第241章 决战介休

    唐军越过霍邑,赶至雀鼠谷的时候,追上了宋金刚的大军,双方一天交锋了八次,因缺粮加败逃的缘故,宋金刚军队的士气极低,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所以交锋八次,结果都是唐军都打了胜仗,唐军杀死、俘虏了宋金刚军好几万人。

    与宋金刚交锋于雀鼠谷的当晚,唐军在雀鼠谷西原宿营。

    李隐这时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三天没有脱下战袍了,全军的肉食就只有一只羊,火头军将羊肉煮好后,端到了李隐的面前。

    李隐不愿独食,让火头军将羊肉剁碎了,与全军的将士们共享羊肉,并慷慨激昂的对将士说了一番激励的话语。

    全军将士们虽最后连羊肉的味道都感受不到,但却对此感到十分的感动,多日的行军之苦似乎也随之一扫而空了。

    因宋金刚的败逃,那些原本被宋金刚所俘虏的一些唐军官员将领,都陆陆续续的从混乱中得以逃脱,陕州总管于筠、内侍侍郎唐俭等人,都从宋金刚手下脱身逃回唐军中。

    这时,唐俭向李隐道:“晋阳乃河东根本所在,不如让末将带一部人马先行到晋阳附近,以窥伺晋阳?”

    在唐俭看来,刘武周势力败亡已定,若是能先入晋阳,无疑是大功一件,这可比与宋金刚拼命可要好得多了。

    李隐沉吟一番后,答应了唐俭的请求,拨了五千人马与他,让他第二天后轻军北上,先与河西城的李仲文等会合,再随机应变。

    唐俭的那点小心思,李隐自是知道的,不过只要不影响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