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83部分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83部分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宴会举行到一半的身后,李密拿出良弓,要和翟让练习射箭,翟让刚拉满弓,持刀侍立的蔡建德就忽然从翟让背后用刀砍向翟让,翟娇发出了一声惊呼,翟让连忙回头,瞳孔放大,脸露惊恐之色,想要躲闪,但已是来不及了。

    李密、房彦藻脸上都是露出了冷笑,看着翟让,就仿佛看着一具尸体一般。

    但就在这时,一把大刀蓦地伸出,将蔡建德的刀架开了。

第166章 瓦岗寨之变(下)【求首订!】

    关键时刻将蔡建德的刀架开,从而把翟让从鬼门关前就走的,便是翟娇之前执意要留下的那个“女兵”,不过这时,众人才猛然发现,这个女兵竟然是个男的!

    “罗……罗士信?!”裴仁基这时也立即认出了他是谁。

    罗士信没有理会裴仁基,带着翟让、翟娇便往门外杀去,蔡建德大喝一声,挥刀砍向罗士信,罗士信转身接了他一刀,力道强悍之极,直接将蔡建德手中的武器震脱出手,然后挥刀横劈,这个李密亲卫队中的百人敌便被罗士信砍成了两段。

    罗士信趁着杀人之威,一直带着翟让、翟娇等人走到了门口,正要出门,迎面便杀来一队李密所属的士兵。

    罗士信大喊一声,手起刀落砍倒数人,护着翟让、翟娇向前杀去,至于翟让的大哥翟弘等人,罗士信就鞭长莫及了,翟弘在混乱中倒在了地上惨叫之声如若牛吼,翟让的侄子翟摩侯、头号亲信王儒信也很快在乱军中被杀死。

    翟让见此,心如滴血,悔恨自己不该当初不听女儿翟娇和徐世绩的劝告,执迷不悟的选择相信李密这匹白眼狼!

    罗士信死死的护着翟让、翟娇向前杀了一段距离后,翟娇的那数十个女兵率先来援,使得罗士信顿时压力大减,很快带着众人杀出了重围,然后迅速的去与带着上千人马把守出寨要道的徐世绩会合了。

    “懋功,我好后悔啊!”翟让见到徐世绩后,痛哭流涕的道。

    徐世绩有些落寞的叹道:“寨主,李密很快就会调集大军来追我们,你与娇儿快些离开这里吧,我留在此处阻截他们,为你们争取些时间。”

    翟让摇头道:“我怎能留下懋功而自己逃生?”

    徐世绩没再多言,向翟娇使了个颜色,翟娇道:“二哥,你可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她说完,便让几个女兵拉着翟让向前走去了,罗士信也向徐世绩道了一声保重,随即转身离开。

    等翟娇等人走开后,徐世绩立即着手布防,严阵以待。

    李密果如徐世绩所料,很快调集了大军追到来,双方人马立即厮杀到了一起。由于徐世绩的人马都是精锐,徐世绩又指挥有方,且占据了有利地形,所以李密军人数虽众,但却久攻不下。

    李密见再这样下去翟让恐怕就跑远了,便让士兵暂时退下,高声道:“徐将军,难道你就为了性情残忍的一个翟让,而要让跟随你的那些兄弟都丧命吗?”

    徐世绩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将士,沉默了许久才道:“我等苟活于这个乱世,首讲的便是道义,翟司徒品行或许真的有问题,但毕竟曾为我们的首领,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们杀他而无所作为,不过魏公若是能承诺半个时辰内不再进攻,半个时辰后,我愿率部投降。”

    李密心想:“若是徐世绩坚持死战,定能坚守半个时辰以上,而己方也要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翟让等人半个时辰之内也不能走多远。”

    稍一考虑之后,李密便同意了徐世绩的请求。

    半个时辰之后,徐世绩不愿再让身边的弟兄再做无谓的伤亡,信守之前的承诺,下令投降了,李密的军队随即将徐世绩俘虏了。

    李密一边让王伯当带兵去追翟让,一边亲自为徐世绩松了绑。房玄藻却在这时向李密悄悄的做了个割喉的动作,示意李密杀了徐世绩。

    李密见到后摇了摇头,大声道:“我和大家一同起义兵,本来是要铲除暴虐,但司徒翟让专行暴虐,凌辱众僚属,也不分上下尊卑,故而今天只为诛杀翟让一家,与其余的众人无关。”

    李密说完,将徐世绩安置在帐幕下,又见徐世绩身上有伤,便亲自为他敷药,以安翟让旧部的心。

    翟让的部众在巨变发生后都要溃逃而去,李密派单雄信前往传达他的慰问之意。随即,李密又独自一人骑马来到翟让的营中,对其部下倍加安抚。

    之后,李密命令徐世绩、单雄信、王伯当分别统领翟让的部众。于是,李密军的内外形势很快稳定下来。

    不过,追击翟让、翟娇的王伯当却回来禀报,翟让等人已不知所踪,不知逃哪去了。

    李密是绝不能容忍翟让继续存活的,立即传令辖下各郡县,务必加大排查力度,擒杀翟让,但许久过去后,仍无所获。

    一直到了过去差不多一个月后,才有惊人的消息传来,翟让竟已在长安归降李渊,而且被李渊封为了郑国公、河南道宣抚使,而将翟让千里救往长安的人,便是此时风头正紧的李渊之子李隐……

    如果李隐没跟翟娇结拜的话,他是不会管翟让的死活的,最多也就如对马邑太守王仁恭那样,出于道义派个人去提醒一下就是了,至于他信不信,就不是李隐所能管的了。

    但他既与翟娇结拜为兄妹,那便不能草草应对了,故而才会穿过重重困难前来亲自指挥营救翟让。

    当然,李隐并非鲁莽之人,在事发前便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以求将此行的风险降到最低。所以当翟娇等人出了瓦岗寨之后,立即便受到了李隐的接应,然后按照既定路线,骑马、乘船、翻山越岭一路直奔李家控制的地盘而去。

    途中经过的关卡要地,也早已被打点妥当,故而没有受到丝毫阻拦,很快便有惊无险的将人送到了长安。

    李渊对翟让的到来大为高兴,因为翟让在各路反隋的义军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归降,能大涨李家的声势。而且李渊也希望通过翟让,在中原的战场上获取利益,所以立即给翟让封了个国公的爵位,并让他当河南道宣抚使,然后将这件事大肆宣扬了一番。

    而许多人在得知这件事的经过后,大都对李隐的行为感到钦佩,都称他是有义之人。

    但李密就对李隐大恨不已了,他好不容易狠下心来要除去翟让,但最后却给翟让逃走了,可谓得不偿失。

第167章 图谋巴蜀【求订阅!】

    翟让的哥哥翟弘为人粗鄙不堪,侄子翟摩侯性好猜忌,王儒信为人贪婪放纵,所以他们被杀的那天,他们的部下没有人为此而悲痛,翟让不善御下,他被逐出瓦岗也没多少人觉得惋惜。

    然而,这场瓦岗寨的巨变,并不是毫无影响的,它的影响在于人心上面。

    这事发生后,李密帐下的将佐从此开始有了猜疑和不安定的情绪,不少人都在想,魏公李密连一个毫不争权的翟让都不能容忍,若他成了大事,能容得了我?

    不少有意投靠李密的叛军,在这件事发生后,都迟疑了,害怕步翟让的后尘。

    而李密本人,也在这件事发生后,虽表面上对翟让的旧部宽厚有加,但心中其实也是有了猜忌之心,即使仍会任用,也会采取一些方法措施。

    总之,那一晚的瓦岗寨之变后,瓦岗军就开始人心离散了。

    对瓦岗寨的巨变保持高度关注的,恐怕当属洛阳的王世充了,他自从在洛水之北被李密打败后,就坚守营垒,以守为主,偶尔才派兵侵袭一二,但他无时无刻不想打败李密,称霸中原。

    在瓦岗寨之变发生后,王世充察觉到瓦岗军的士气有些不佳,从中看到了战机,于是打算再次率军出击李密的老巢洛口仓。

    然后,王世充的军士中有逃亡投降李密的人,李密这天向那些军士询问:“王世充目前在军中做什么?”

    军士回答道:“近来只见他大量招兵,又犒劳将士,不知是什么缘故。”

    李密对裴仁基道:“我几乎中了王世充这个奴才的谋算,我很长时间不出兵,王世充肯定是因为的粮草将要断绝,求战不得,因此招募士兵,犒赏将士,想要乘着月夜昏黑来袭击洛口仓。我们应该立即作防卫准备。”

    于是他命令平原公赦孝德、琅邪公王伯当、齐郡公孟让率兵分别屯驻在洛口仓的两边以等待敌军。

    李密虽没猜中王世充出击的原因,但却猜中了王世充的意图。

    那天夜里三更时分,王世充的军队果然来了。王伯当先遭遇王世充军,不过与之交战不利。

    王世充很快率军突破王伯当部众的防御,指挥士兵立即登城,总管鲁儒率军拼死抵抗,王伯当又收集兵卒再次进攻王世充,王世充久战洛口仓城池不下,只好败退而归。

    王伯当斩杀王世充的骁将费青奴,其部下士卒战死淹死的有一千余人。

    王世充屡次与李密数次交战,都无法取胜,军队的士气低落之极。

    越王杨侗派遣使者来慰劳他,王世充向使者大诉苦水,说自己兵已很少,几次战斗后已疲惫不堪,准备打道回江都休整了。

    使者回到洛阳后,将这一情况禀报了越王杨侗。王世充虽与李密交战没大胜过,但小胜还是有过几次的,而且还有胆量主动经过李密,这在一听闻李密之名就丧胆的洛阳大小官员眼中看来,已十分的了不起了,所以都害怕王世充就此离开。

    于是在洛阳官员的一致要求之下,越王杨侗从洛阳派去了七万援军,补充王世充的力量。洛阳的兵力也是有限的,派了这七万大军给王世充之后,王世充的兵力已超过了洛阳,再加上洛阳守军中的部分将领已被王世充暗中收买,这时的洛阳,其实已是王世充嘴边上的一块肥肉了……

    十二月,初九,大隋皇帝杨侑追谥唐王李渊的祖父襄公李虎为景王,李渊的父亲仁公李为元王,李的夫人独孤氏为穆妃。

    初十,李渊召屯兵扶风郡的李世民、在新安驻军的李隐,回长安接受封赏,以表两人的功劳。

    李隐和李世民将军务交代妥当后,很快赶回了长安。

    李渊于是升李隐的左领军都督府为左元帅府,升李世民的右领军都督府为右元帅府,李隐、李世民各为左、右元帅府元帅,李渊又将两人的食邑提升为五千户,李隐和李世民也从此成为了李唐势力中,最有军威的两人。

    封赏完李隐和李世民之后,李渊并没有让两人返回所属军队的地方,提议让他们过了年后再走,李隐和李世民自然没有异议。

    平定河东郡,击退薛举大军后,李唐势力的首要之事便成了巩固地盘、扩展地盘。巩固地盘之事自是不用多言,扩展地盘之事,李渊等人都不由的将目光看向了长安西南方的巴蜀地区。

    巴蜀之地无比富饶又居长江上游,而且是当今天下之中,唯一的一处没有经历过较大战乱的地方,富足而安定,实乃关中附近的一块肥肉,李唐若能得巴蜀,就能效仿秦汉之形势,逐步吞并天下了。

    所以巴蜀之地,李唐是志在必得的。

    事实上,自从李渊率军入主长安之后,便开始与巴蜀之地的郡县官吏眉来眼去了,不仅仅是官吏,盗贼首领、氐羌酋长,也都有写信来长安,或是直接派遣子弟来见李渊,请求归顺。

    故而李唐欲得巴蜀地区,其实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派谁去招抚这些地盘,或者说,应该将这一个大功让给谁去立。

    李隐和李世民两人首先被李渊剔除掉了,他两人战功已够多了,没必要再平白增加这种大功。

    要不派世子李建成前去?想到这后李渊一阵心动,不过思索良久后,最终还是被他否决掉了。

    否决的原因,一是出于安全考虑,虽然巴蜀之地的许多郡县都表示了归降之意,但那地方多有不服教化的族类,并非十分安全。

    二来李建成也并非是无所事事的,他算是各类官员与李渊之间的一条纽带,许多安抚官员、与官员沟通的事,而李渊又不便直接出面的,都是李建成来从中协调的,所以现在李渊还暂时离不开李建成的帮助。

    最后,李渊将目光锁定在了他的一个堂侄身上,此人名为李孝恭,现年二十六岁,是上个月刚来投靠李渊的,具李渊观察,李孝恭为人沉稳有度,又知兵略,正适合出使巴蜀。

    于是,李渊派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山南道招慰大使,让他前去招抚巴蜀之地。

第168章 群芳馆【求订阅!】

    李孝恭奉李渊之命后,南下出商洛(近陕西商县,武关等地),遭遇了朱粲军,进击而大败之,诸将请将俘虏全部杀死。

    李孝恭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