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131部分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131部分

小说: 抗日之铁血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跟了刘家辉大哥很长时间的副官,周俊杰很佩服眼前这位自己现在这位年纪轻轻的顶头上司,刘家的八公子。不知道他从那里找来怎么一个有钱的朋友,一出手就是20万美圆。那个小子在南昌的时候也没有看出来这么有钱。

    “那就好,你明天先将钱都拨付下去。以后每一个月都按照现在的标准拨付。另外你安排人要专门注意物价上涨的趋势,绝对不能在出现现在这种情况了。”刘家辉听到周俊杰如此说有些放心了,其实他并没有太担心钱的事情,赵永刚这次随汽车一起交过来的50万美圆的支票就在他手里。所以他并不怎么担心。

    ()

    ap。

    ( )

说一些题外话心里话(不算字数)

    我一直在关注着各位读者对我的书的评价。感觉好高兴,有怎么多的热心的读者一直在支持我,感谢大家。

    但是我也看了有些读者指责我抄袭《抗日之血肉长城》;让我感觉到很难过。说句良心话,这本书最早构思在五年前,初步成稿在三年前。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抄袭了。这本书在上传的时候,基本上与原稿子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有的只是按照起点的要求后修改和删除一些内容。

    之所以有了想写一部正面战场的书最早萌发在中专的时候,当时看过一本专门描写正面战场的书叫《血祭大江》。真正下定决心是在看了《中华再起》之后。在写的时候又反复多次看了电影《血战台儿庄》,写完后一直不好意思发出来,最后还是在老婆的鼓励下才最后下定决心,选择起点发表的。

    至于那本《抗日之血肉长城》我也看过了,确实是一本好书。我也很喜欢。但是我当初也感觉到有些思路上的相近,这也正是我犹豫的地方。

    我当时一共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抗日之铁血河山》一本是《品味人生》。实际在两本书中我更喜欢那本《品味人生》,可惜了初稿在单位的大装修中丢失了,一直在懊悔中。后来重写了几遍总是感觉到不如原来的好。所以就暂时放弃了,我现在还在整理这部书,希望能与读者见面把。

    有些读者说我的双穿越是败笔,但是我感觉应该不算,我们每个人都是人不是神。一个普通人怎么会指挥作战,实际上有很多事实已经证明一个普通人是不可能一下子由人变成神的,yy应该有个限度的。一个普通人他可能一下子就会看军用地图吗,不能。会打枪吗?也不可能。想想刚建国时授衔的某些元帅在战争期间的表现就知道了。军事这种事情是需要多年积累的东西,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无师自通的。一个即没有受过正统军校教育的人,又没有经历过长期战争的熏陶是不会成为一名军事家的。

    我的主角虽然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但是因为家庭变故高中毕业就从军了,他可能会做生意吗,不会。我的主角不是全才,他只是一个因为某些原因回到过去的普通军人,用一些人的话说是一个小排叉子。商业对他很遥远。但是为了维持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他又需要钱怎么办?我只能在安排一次穿越。

    实际上我感觉将一个人树造成全才,那才是穿越的真正败笔。这一点正是反应了国人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急噪思想。人无完人,没有任何人是什么格斗会,即会打仗又会做生意。恐怕这不是人是神仙了。我想即便是**那样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周总理这样的人的配合,最后恐怕也会失败的。有一首歌不是唱的好吗:“红花当然配绿叶。”

    所以当初写做的时候我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增加一个人物。我感觉这些穿越目前超过《中华再起》的还没有。而这部书的最精彩之处就在两个人的穿越,可以相互弥补不足,那些指责我抄袭《抗日之血肉长城》的读者,你们不如说在抄袭《中华再起》那样会更贴切一些。我想指责我的读者在仔细读一遍《中华再起》,这部穿越真的实在经典。虽然他的极为有些将人性神话了,但是未尝不是一部最精彩的穿越。

    我只将主角塑造成一个人而不是神,将主角塑造的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血有肉,而不是再掀起一场造神运动。真希望的我的作品能够超越《中华再起》,不过可惜现在看是不可能了。

    这几天上传的有些慢,没有办法我刚刚将原始稿子全部储存到电脑里,一场中毒毁了我的全部底稿,正闹心一点点的恢复中。给各位读者带来的不便深感觉到歉意,请各位支持我的读者多多理解。

    可怕也许我这些心里话发表完后,支持我的读者恐怕会更少,但是这是我的心里话,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

    ap。

    ( )

第一百三十五章大比武(2)

    做完决定后,刘家辉又再三叮嘱要求周俊杰以最快的速度将钱拨下去。明天钱一定要拨到各师手中。现在大比武搞的正是风声水起,各师现在为了荣誉正玩命似的训练,这个时候如果士兵体能跟不上那是要出事情的。

    “还有,让军医院抽调一批骨干下到各师去进行巡诊,防止出现因为训练量大增而出现非正常死亡现象。还有告诉汽车营给军医院派出两辆中吉普车一辆卡车作为救护车使用,让他们随身多携带一些急救器材,特别是一些防止体力透支出现异常的药品和器材。另外你们也要多下去各师看看,各师对这次大比武的热情很高荣誉吗。都想争个第一。”刘家辉又叮嘱周俊杰一件事情,今天的会议没有通知军医院的王大春来开会,只能让周俊杰等会议完事后再去通知了。

    这个年代到是没有什么事故责任人一说,也没有人会为几个士兵的非战斗死亡来找刘家辉的麻烦。但是除了必要的维持铁的纪律的需要以外,在战场之外刘家辉还很珍惜每一个士兵的生命的。他无法做到视人命为草芥。

    说到这里刘家辉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嘲道:‘我都快成了妈妈嘴了。好了不多说了,俊杰抓紧时间落实一下。总而言之我们要对每一个士兵的生命负责。”

    几个人看着刘家辉的脸色都不是很好显得很疲惫,没有敢说什么纷纷的敬个礼。他们还以为刘家辉昨夜又在研究什么新的训练大纲或是作战计划。他们那里知道刘家辉昨夜纯粹是有些荒淫过度,在加上今天白天在新77师那里视察,有些累着了。他们都将他们这个军座想的有些过于高尚了,就连原来经常一起喝花酒的张恩华都没有想到现在这个道貌岸然,一切以一个合格的军人自居的老大,会在昨夜荒唐了一夜,今天早上差点没有起来。脸上的疲惫都是因为昨夜过于疯狂累出来了的。现在还在腰酸呢。

    看着自己属下一个个的走出去,刘家辉才慢慢的起身。“从今天新77师的情况来看,这次大比武还真是举办对了。现在战事相对平静一些,这样的竞赛可以多调动一下部队对训练的积极性。不过也要把握好尺度,控制好节奏。”刘家辉边往电报室走心里边琢磨。

    早上刘家辉就给重庆发了一封电报,将刘洁和李有根的事情电告父亲和大哥。但是到现在已经一天了,重庆方面还没有回电,让他感觉到很郁闷,难道父亲和大哥现在很生气。

    不过想想也是,人家把自己的亲姑娘交给自己。却在自己这个当叔叔的眼皮子底下被搞大了肚子,当然才一个多月现在还看不出来什么。但是这件事情在现在这个还是比较保守的时代,特别是对刘家这样的大家庭来讲甚至可以说一种羞辱。

    想到这里刘家辉挠挠头,琢磨是不是这几天就将他们两个人连赵永刚和那些孤儿一起送走,省得老爷子和大哥为了遮羞将李有根干掉。不过一想到如果自己真的将二人送走,那恐怕就要自己来承担家人的怒火了。

    “算了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等到时候在说。反正在自己的部队中如果自己不吐口,也每哟人敢将李有根怎么样。”刚刚走到电报室的门口的刘家辉想了想还是先看看在说吧。

    就在刘家辉有些想通了刚要转身回去的时候,电报室内突然冲出一个人差点没有将已经走到电报室门口的刘家辉给撞倒。要不是跟在刘家辉接替李有根担任刘家辉担任贴身警卫的司徒浩反应快,伸手拦了一下。就照这个人突然冲出来的力度,恐怕会把刘家辉撞的不轻。

    现在刘家辉身边的这个司徒浩是李有根千挑万选给刘家辉挑出来的。李有根现在已经是一团之长,不可能整天跟在刘家辉身后,那样部队还要不要管理。所以早在长沙会战前,刘家辉就已经让李有根给自己在物色一个新的贴身警卫,眼前这个司徒浩是李有根在全军几万人中挑选出来的。

    这个司徒浩是11军在南昌招收的黄泛区难民。作为少林寺一个分院的俗家弟子,这小子玩的一手好长拳,等闲七八个大汉近不了身。特别是一手飞镖使的简直是出神入划,虽然不能说是百步穿杨,但也相差无几。

    当兵后凭借功夫底子又练了一手好枪法,双手可以左右开弓,打枪百发百中。李有根在挑人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在新77师已经当连长的司徒浩,并想尽办法调查了他的身世。在上报刘家辉得到肯定之后,长沙会战一结束这个司徒浩就走马上任,接替李有根担任了刘家辉的贴身警卫,并兼任警卫团一连连长。

    这个警卫团一连是专门组建负责刘家辉和许洪亮以及他们家人警卫的,是11军中除了警卫团三四营这两个现在的特种兵以外,战斗力最强悍装备最精良的部队。每个人都是一长一短两支武器。这个连装备的清一色最新型的毛瑟快慢机手枪和芬兰造苏米冲锋枪。每人6个20发快慢机弹夹120发子弹,两个苏米冲锋枪71发弹鼓。每个人身上还有四枚美制m1手榴弹。每个排一挺德制mg34机枪,每个班还有一枝美式m1903狙击步枪。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了。

    之所以给这个连装备芬兰造的苏米冲锋枪是因为这种冲锋枪的精度极佳,单发射击精度几乎快赶上单发步枪,而且很少出故障。其大容量弹鼓也可以提供极为充足的火力压制。这种冲锋枪是在与11军现在装备的德式mp18、mp28,美式汤姆森做了大量比试之后,才被李有根选中的。这个连可以说是已经武装到牙齿了。李有根给这个连挑选的武器和弹药配置的前提是与日军一个大队发生遭遇战时最少要能够坚持一个小时的时间。

    至于11军装备的mp38式冲锋枪因为可*性与这些苏米冲锋枪相比差太多而被李有根淘汰了,不过当初刘家辉还为这种后世的二战名枪被淘汰感觉到很遗憾呢。但是在李有根坚持下,也只能做罢。毕竟李有根才是警卫团的团长。

    美制汤姆森虽然可*性与苏米相差无几,但是在火力压制和精度方面也因为赶不上苏米也被淘汰了。虽然汤姆森冲锋枪也有100发大弹鼓,不过换上这种弹鼓之后,这种冲锋枪的重量也随着火力持续密度上升而上升,重的要死。所以李有根经过精挑细选,给这个连选择了芬兰的苏米冲锋枪作为主战装备。至于11军那几十支经历过数次大战幸存下来的苏制pp7、62毫米冲锋枪,李有根压根连看都没有看。

    这个连的一百二十人都是李有根用心从全军挑出来培养出来的,对刘家辉绝对忠心耿耿。作为刘家辉的警卫团团长李有根对刘家辉和许洪亮的安全可以说是霎费苦心,这些人不仅枪法出众,还都擅长一些拳脚工夫。近身搏斗,一般人通常都不是对手。就是这个司徒浩也是在枪法上和拳脚上,取得最后胜利后,才最终成为刘家辉贴身警卫的。

    刘家辉看着这个毛楞的中尉电报员:“什么事情这么大惊小怪慌里慌张的,就是日本天皇找我也不必如此吧。这个报务员一看是刘家辉马上立正敬礼倒:“军座,重庆来电。老爷夫妇和大少爷夫妇即将从重庆起程,赶来衡阳。让您在他们赶过来之前一定要将小姐看住。一切等他们赶到在说。”说完将手中的电报递给刘家辉。这个电报员还是刘家辉大哥从自家设在上海的商业电台中给刘家辉选派来的,所以对刘老爷子和刘家鹏在称呼上还是用老一套的称呼。

    “什么”刘家辉一声惊呼,马上接过电报一看。果然父亲和兄嫂在电报中告诉刘家辉明天就从重庆动身,让他一定稳定住刘洁。看着电报刘家辉苦笑:“好吗,全家出动。看来李有根的日子要很难过。”

    回到家里刘家辉将电报交给刘洁道:’你现在老实的在家里养胎那里都不要去。你的事情我会做父母以及大哥大嫂的工作的。”

    刘洁呆呆的看着手中的电报没有说话,半晌才在刘家辉将要离开屋子的时候才幽幽的道:‘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