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风流 >

第354部分

大唐风流-第354部分

小说: 大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虽然坐拥天下,可是骨子里,还是一个女人。骨子里,朕也怕寂寞,也希望有人宠着朕,你明白吗?”武则天缓缓地凑过来,说道。
    张易之只感觉脑海里轰然炸开,所有的谜底一下子揭开,一切的问题,都豁然开朗。原来,武则天对自己并没有完全死心,当初被自己拒绝之后,没有继续纠缠,是因为有张昌宗在。现在,张昌宗“已死”,她心底的死灰又开始复燃了。怪不得她对于张昌宗的“死”,并没有那么忧伤,原来是因为她早就想好了替代者,。就是他张易之自己!
    张易之现在若是答应,自然是好说,张昌宗当初的地位,以及张昌宗留下来的势力,都能立即接收。要是不答应呢,凭着他今时今日立下来的汗马功劳,武则天会拿他怎么样呢?张易之自己也是没底得很。
    “你有什么要求,可是尽管提出来,朕能够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认真地看着张易之,武则天满怀殷切地说道。
    张易之头皮发麻,但他还是咬了咬牙,道:“臣别无所求,只希望陛下能为臣和安乐郡主她们赐婚!”
第585章 赐婚
    武则天神色一冷。wWw、张易之这话,等于用最直接的语言对她表示了拒绝,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作为一代女皇,强势了大半生的她已经好几十年没有被人以如此生硬的语气说话了,她感觉到了羞辱。
    “你可知,朕只需一句话,就能让你所有的女人从红粉变成骷髅?包括你最钟爱的安乐郡主!”武则天淡淡地说道。她的手紧紧抓在阑珊之上,已经青筋毕现。她甚至拿自己的孙女的性命来威胁一个外人!
    武则天的心下,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悲哀。想当年,她也曾经那样的风华绝代,让那些见到她的男子,都不由得想入非非。只可惜岁月不饶人,现在的她,坐拥天底下最大的权势和富贵,想凭借这些来换取一个男子的身心,却遭到最直接的拒绝!这种强烈的悲哀过后,她变得愤怒,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愤怒。
    张易之岂能感受不到武则天的暴怒,不过他现在是骑虎难下。就算是在将近两年前,当他还刚刚穿越,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还没有那么深切的感情之时,他就决不能接受成为面首。如今,他已经拥有了好几位相亲相爱的红颜知己,有一个爱护他也值得他尊敬的母亲,还有一批肝胆相照的朋友,当面首就意味着失去这一切,他岂能接受!
    况且,他现在已经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岂能再倒退回去,吃他当年都不肯吃的软饭?
    “陛下万圣乘之尊,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不过,陛下不会那么做的,因为那样做对谁都没有好处!”张易之硬着头皮顶撞。
    此言一出,张易之反而感觉轻松了不少。反正都已经拒绝了,接下来紧张也罢,轻松也罢,怎么样去处理,主动权完全在武则天那里,他只能听天由命了。他相信,武则天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不会为了一己的私愤而做出太过出格的事情来。况且,武裹儿终究是她的亲孙女,又是太子现在唯一的女儿,若是武则天要对武裹儿动手,就必须要做好废掉太子的心理准备。为了自己和旁人的私隙而废掉太子,恐怕不是武则天这样聪明的皇帝能做出的事情。
    现场的气氛静默而尴尬,张易之在垂首等待,而武则天则显然是在权衡。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易之只感觉足够有一个世纪那么长的时间,武则天的声音再次响起:“爱卿果然不畏强权,颇有当年强项令的风范,朕心甚慰!”
    张易之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武则天这话甫一出口,他就知道,至少是暂时的,他的这场危机是渡过去了。
    “陛下过奖了,臣当不起谬赞!”张易之道。
    “朕方才只是和爱卿开个玩笑,爱卿你不会介怀吧?”武则天微微一笑,道。从她的表情上来看,她是绝对发自内心地欢愉,你根本不可能从她的脸上找到一丝一毫不悦的痕迹。
    张易之连忙借坡下驴:“陛下风趣诙谐,正是我等身为臣子的荣幸,怎么谈得上介怀?”
    他心下却知道,就算武则天心胸宽广,不会追究今天的事情,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在一位紧盯着自己的老大手下做事,从来就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就算她不会刻意找麻烦,一旦潜意识里也会无时无刻不在挑刺,一旦有政敌开始对他发动进攻,就危险了。
    张易之顿时生出了辞官隐退的念头。不过,他也知道,这只能是想想而已,太子那边肯定不会答应。现在,太子身边得用的人已经凋零得差不多了,这个太子的弱势,简直前所未有。若是自己也离去的话,他就要彻底变成孤家寡人了。到时候,不用“武党”的人来对付他,以他的软弱,很有可能自己都要请求祛除元良之位了。
    对于张易之而言,保太子就是保自己,太子若是不能成功登位,将来他们一家子都很难有好下场。就算不考虑和太子的翁婿之情,只考虑这一点,他也只能继续在官场上混下去了。
    “朕有些累了,爱卿且去吧,稍后便会有旨意到达你们家中!”
    看见张易之如此神态,武则天缓缓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后闭上眼睛,轻轻地挥手,道。
    张易之如蒙大赦,便转身就走。走下高台,他看见上官婉儿犹自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睛正向上面投以热切的目光,心下一暖。不过,张易之丝毫不敢逗留,甚至连一句话都不敢和上官婉儿多说,就此和她擦身而过。他知道,现在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落在武则天的眼中,若是让武则天发现他和上官婉儿也有私情的话,就算他张易之没事,上官婉儿的下场必然是无比的凄凉。
    就在立即就要越过上官婉儿的身体的时候,张易之忽然伸出手来,轻轻地抓住上官婉儿的玉手,捏了一下,然后立即放手,面不改色地走人,神态之肃穆,俨然得道高僧。
    上官婉儿俏脸一红。她知道,张易之的这个动作,倒不完全是出于轻薄的意思,还有一个主要的用意就是宽慰,他在利用这个动作告诉她:“没事的,都解决掉了!”感受到张易之的信心,上官婉儿会心一笑。
    当天下午,张府果然迎来了武则天的封赏和赐婚两道制书。
    其中,封赏的制书,把张易之封为招摇军大将军,兼太子左右卫率府座卫率,龙泉郡公。并且,准许由张易之从府兵中挑选精锐,将太子左右卫率府中的左率充实起来,让整个卫率府将兵的总数达到一千人。
    应该说,这个封赏从表面上来看,绝对是位高爵显了。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个东西实际上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张易之的地位而已,他的实权并没有多大的增强。换句话说,这道制书,几乎等于把张易之高高地供起来,没有授予他什么权力,中看却绝对不中用。
    因为,那招摇军是府兵,其总部设在幽州。也就是说,现在正在幽州统兵和契丹人作战的娄师德,麾下的兵马,名义上都成为了张易之的下属。不过,张易之这个大将军不可能调动得了招摇军的一兵一马。不只是因为鞭长莫及,就算他身在幽州,若是没有行军总管的差遣,一样无法调动招摇军。府兵的调动,必须要有地官的文书或者天子的制书才行。
    这个府兵的大将军职位,和李多祚这样的羽林卫大将军是绝对不一样的。看起来,双方几乎是平等的,但李多祚天天和自己的兵将在一起,拥有很大的兵权,而府兵的大将军什么都不是,品级高是高,什么都没有。甚至于,很多的府兵的大将军,都是用来授予契丹、奚人这些夷族首领的。
    也就是说,张易之现在的军权,只限于太子卫率府这边的左卫率。现在,这部分兵马的人数只有一百人,还要等他去选出剩下的九百人,才能凑齐一千人。
    这道制书还有一项对张易之很大的限制,就是把他彻底定位为武将。所授予的两个官职,都是武官。从此以后,张易之就不能在朝政之上说话了,虽然他是太子的得力干将,也不能跑出来为太子摇旗呐喊了。武将,是不准参与朝政的。
    单是从这份制书就可以看出,武则天其实还是有些小心眼的,她对于张易之的拒绝,还无法释怀,所以在赏赐张易之的问题上,选择了给予很高的爵位,和很少的实权。这对于对张易之寄予厚望的“李党”,甚至武显本人,都是又一次的大打击。
    另外一份制书,倒是没有什么折扣,将武裹儿和王雪茹都赐婚给张易之,同为正妻。
    一般而言,正妻只能是有一个的,三妻之中,只有一正二平的配置。武则天金口玉言,她居然特意在制书里面给加了“同为正妻”这样一句,那规则什么的,就不再是问题了。这样一来,身为天下豪门的王家面子上也就不存在问题了。他们家的女儿嫁给张易之这样的政坛新星为正妻,不丢份。而且,和王雪茹并列的,乃是当今最得宠的郡主,未来有可能要成为最得宠的公主。
    不过,张易之也知道,武则天的这句话,也不是出于什么好意。她一方面,恐怕是想激起张易之后宅的罅隙。在她想来,原先大家都以为,。武裹儿必然要成为张易之唯一的正妻,现在却多出一个和她平等地位的人,以后后宅之中,两个主脑,听谁的?两个人必然要为后宅的控制权而勾心斗角。
    还有一方面,就是太子那边,女儿下嫁给一个臣子,你宅子里养了一大堆妻妾也就罢了,堂堂的郡主竟然不是后宅里绝对的话事人,东宫的颜面何存?
    看起来,武则天还是没有完全死心,她还在努力制造一切可能,在张易之和他的女人、靠山之间制造矛盾,让张易之众叛亲离,最后只能投向她的怀抱。
    张易之心下暗暗冷笑。他知道,武则天的目的,是不可能得逞的,王雪茹和武裹儿本身关系极好,基本不可能发生大的矛盾。而他和太子之间,有了那个关于领养孩子的协议,那关系岂是这等小伎俩可以挑拨的?
第586章 阴谋的第一步
    魏王府。wwW。
    武三思头戴远游冠,身着紫色的绝丝袍,腰系金绮带,脚穿长荸乌皮靴,神采奕奕,眼神中自信满满,大有睥睨天下之势。
    一般人燕居的时候,极少有穿着如此正式的,好像是在上朝一般。但今天,武三思的心情着实是好,在几个亲近的大臣面前,他特意穿上了这一身以示隆重。
    “大王龙行虎步,仪态威严,前途无量啊!”刚刚入相的宗楚客第一个唱起了赞歌。他是武三思的表弟,又是武三思资格最老的支持者,如今随着武三思地位的看涨,他也跟着春风得意起来。于是,他又越发的卖起力气,为武三思宣传、造势。
    武三思官已经做到了首相,爵已经封到了亲王,都已经到达了顶峰,不论是哪一样,都是升无可升。“前途无量”四个字,显然是指的他的前途还要远甚于当前。那么,这“前途”到底是什么,自然是一目了然的。
    宗楚客一带头,其他的官员里面附和。他们中有不少,是最近才投靠到武三思的麾下的,有些以前甚至是“李党”的成员,现在看势色不对,改换门庭,自然是要比武三思麾下的亲信更加卖力鼓吹,博取新主人的好感。
    总之,武三思的书房之内,阿声如潮,连绵不绝。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官员们,这会子无一不发挥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口才,将心中最能打动人的奉承之词拿出来,敬献给武三思。
    一时间,武三思变成了这天底下最为睿智、最为仁厚、最具才干、最有威仪的男人了,武则天若是不把皇位传给他,而传给武显那个胆小鬼,简直就是瞎了眼了。
    一般人听见如此恶心的阿谀奉承,都很难承受。不过,这场中的都是一些久历官场的人,对于这些倒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武三思本人甚至是一脸陶醉,显然把这些阿词都照单全收了,一点也不谦虚。
    “多谢诸公了,诸位如此厚爱,孤王感激不尽。不过,当今太子殿下,也是一个贤良之人啊,性格温婉,你们这样推崇孤王,不是要把孤王推向他的对立面吗,这如何使得?”
    武三思笑着“谦逊”两句,语气却极为洪亮,充满了志得意满的味道。这种“谦逊”,无疑是一种晦涩的鼓励。
    “太子文弱惧内,实在不是元良正选。若是他日后践祚,恐怕后宫当政难以避免!”
    “李唐王朝已经灭亡好几年了,而我武周方兴未艾,太子若是即位,岂不是意味着武周又要灭亡,而李唐要重新开国?如此频繁地朝代更替,如何使得?”
    “太子失道寡助,如今身边可用之人屈指可数,不如退下来安安稳稳地当一个太平闲人,余生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