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风流 >

第65部分

大唐风流-第65部分

小说: 大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
    可以看出,每一群人中的那位核心之人都非同小可,不是位高就是权重。
    不过,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人中最后到来的,也是护卫最为森严的那一群人中的那位为首之人,竟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娃儿。虽然这小娃儿努力地沉着脸,想表现出自己的成熟,但有些东西并不是靠表情就能掩饰下去的——他太年轻了,根本没有前面那些人所具有的那种天然的威慑力。
    但那小孩子对宋府的下人们虽然没有威慑力,对宋府的主人翁宋璟却似乎有着非同小可的威慑力。这不,一向很少亲自出门迎客的宋璟这回亲自出来了。而且,方才的那些大人物一个个都跟着来了,大家见到那个小孩儿,虽然口中并不说话,但都是纷纷拱手为礼。看那样子,仿佛这小孩子才是这一群人的头头似的。
    那小孩儿却是倨傲得很,只是一一颔首示意,随即便在宋璟的亲自带领之下,来到了宋府的内书房。
    不待众人推让,那小孩儿径直来到了上手坐下,宋璟这个东道主则坐在主位上相陪,其余的人分列左右,每个人的神色都有些肃穆。
    “各位——”主人翁宋璟首先开口:“相信大家都知道今日咱们为何要聚在一起了,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各位之间大概都相互识得,不过临淄王大概不是每个人都认识,所以先由我来为临淄王做个介绍吧!”
    随即,他便指着左手边的第一位,从这边开始介绍:“这位乃是秋官侍郎宗楚客,这第二位,乃是侍御史崔遈,第三位是司封员外郎崔日用。”
    很明显,坐在左手边的这三个人,都是武党的成员。武隆基看着后面那一整排的空座位,有些失望。武攸暨给了他名单之后,他并没有自己去联络名单上的人,而是找到了宋璟,先劝说他加入这个行列。
    宋璟和来俊臣早就不和,他的性格,是十分的强硬,不屈不饶的。一向以来,他都把扳倒来俊臣当作自己的一大目标。因此,当武隆基找上他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考虑立即一口答应。他甚至没有想过,以武隆基的年龄,虽然出生高贵,如何能有什么号召力!
    然后,宋璟便开始按照武隆基给的名单,开始联络众人,而今天,就是大家约定的相会之日。
    武隆基看着下面少得可怜的那么几个人,心中有些不满。
    想当初,武攸暨给他名单的时候,语气里似乎很笃定名单上的所有人都会参与这件事的,可事实上,他们武党之人就来了这么三个。这三个人长相都十分的好看,尤其是那个崔遈,才二十多岁的年纪,面若芙蓉,身材修长挺拔,说不出的俊美好看。在武隆基见过的人中,也只有张家兄弟二人才能略胜他一筹了。
    可是,这种朝堂上的大战,好看顶个屁用,官位、权势才是王道。可惜的是,这三个人里面,除了宗楚客这个秋官侍郎在朝堂中地位比较高以外,其余的两位,也就那么回事,攻击力实在有限得很。
    最让武隆基费解的是,在这里出现的三个人,他或多或少了解一些,都是梁王武三思的嫡系人马,而比梁王权势更高,在朝堂中影响力也更大的魏王武承嗣手下的人,却是一个也没有来!
    不过,事到如今,既然大家已经聚到一起了,武隆基就无路可退。他只能勉强忍着心中的不悦,向这边的三个人一一颔首为礼。
    随即,宋璟又开始介绍起右手边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司刑寺少卿徐有功、夏官员外郎李湛以及给事中郑合凤。
    听见这边李党三个人的介绍,武隆基的脸色好了点。除了那个郑合凤武隆基不熟悉以外,其余的两个人他都是认得的。徐有功自不必说,当代名臣,在刑狱方面很有发言权。李湛虽然是高宗时期一代奸相李义府的小儿子,为人却和乃父大相径庭,低调、容让,官声十分的不错。那个郑合凤呢,虽然人陌生一些,却是位居给舍,在朝堂中也是具有一定话语权的。
    如果再加上宋璟的话,李党这边就有四个人了,而且不只是数量上高于武党,人员质量上也在武党之上。
    武隆基开始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自己的姑父的某种陷阱之中。此时,他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便武党却根本没有武攸暨吹嘘的那样鼎力支持。
    武隆基是个很爱面子的人,他丢不起那个临阵退缩的人。而且,眼前也已经不仅仅是面子问题了,如果他临阵退缩的事情传出去,以后想要挽回名声,就很难了。而这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完成自己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可能性。
    “各位!”介绍完所有人之后,东道主宋璟再次发言:“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大王召集大家来的目的了。”
    “知道,剪除来俊臣!”几个人纷纷说道。
    “不错!”宋璟看起来并没有因为来的人少而有所迟疑:“来俊臣乃一代巨奸,一日不死,朝堂上一日不得安宁。大家也知道,就在这两日,他又丧心病狂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杀戮。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不少的大臣落入了他的魔爪之中。其中有左谕德刘思礼、左司郎中乔知之等朝中贵官。朝廷上下,再次迷茫起了一种惊怖的气氛。若是再任由此贼继续作恶下去,说不定明天,咱们在座的,就会有亲友甚或本人被关进丽景门的监狱里,再也无法出来了。
    所以,临淄王此次召集大家一起来商议如何剪除此寮,也是顺势应天,必然一举功成。下面,大家对于此事有什么建议,可以当场向大王提出来。大王虽然年少,却是名副其实的少年英豪,定能明晰厉害,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武隆基被宋璟一阵猛夸,心头大悦,立即把心中刚刚生出来的些许退缩之意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连忙接口道:“本王年少识浅,宋公的夸赞是万万当不得的。诸位若是有什么教诲的话,可以提出来!”
    那边那个长得像一朵花一样漂亮的崔遈听了,微微一笑,那脸上又长出了两朵小花儿:“大王,下臣对于除去来俊臣此事本身,倒是没有意见的,不过下臣觉得,咱们还是有点人单力孤。依下臣看来,咱们还应该再联络一点能在朝堂之上一言九鼎的人物。”
    “哦!那你说说,邀请谁人最好呢?”
    崔遈笑了笑,道:“如今政事堂里几位相公之中,若说刚正,当属李昭德李相公,若说睿智,当属姚元崇姚相公。此二人皆是一代人杰,若能有一位加入咱们的话——”
    “不行,我反对!”崔遈一言未了,这边的徐有功便打断了他的话,插入道:“李相公和姚相公都是当今柱国之臣,岂能轻易涉险?崔端公,我且问你,那武承嗣武相公为政事堂秉笔,更是一言九鼎,而且他还是圣皇的亲侄子,你为什么不推荐他呢?”
    崔遈顿时不语。这种拉人下水的策略,其实并不高明,一旦被别人识破,就没有必要继续纠缠下去。崔遈是一个很明白事理,也很光棍的人,他不会为自己小九九被识破而羞惭,也不会无端狡辩。
    “下臣倒是有一个人选可以推荐,虽然未必称得上位高权重,对于来俊臣而言,却是绝对致命。”一时沉吟不语的郑合凤忽然说道。
    “却是谁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这并不是因为大家对他有多大的期待,只是觉得他定会举出一个武党的人来,有些好奇是武党中的哪一位。
    “卫遂中!”
第98章 去意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东边的山上升起,张易之早早起床,叫来了张家兄弟。WWw。
    张家兄弟显然昨晚并没有睡好,被叫来的时候,依然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
    事实上,他们两个昨天夜里发生了一次颇为激烈的争吵,这在这好几年以来,是第一次。一直以来,这兄弟二人极少在同一件事情上看法全然相左,但这事却在昨天晚上发生了。
    事情的起因便是这几天开始在神都城内流传的一个说法,说张家的六郎进宫当了面首,如今很受圣皇的宠爱。旁人听了这个消息,或许未必当一回事,但张家兄弟听了,却颇以为然。原因很简单,六郎已经好些天没有在自己的家中出现了,而五郎似乎也并没有怎么着急,甚至都没有派一个人出去找找。
    他们都知道,张家兄弟二人的关系,其实是极为密切的,说兄友弟恭一点都不过分,没有理由弟弟失踪了好些天,做兄长的一点也不着急,甚至还有闲情逛青楼,与堂堂的当朝阁老争风吃醋,甚至还把人家的头牌赎了身,领回了家。
    想想张家那位六郎唇红齿白,面如冠玉的俊俏模样,兄弟二人对于他当面首的传言就越发的确定了几分。一个男子,长了他那模样,若是不去当面首,倒真是浪费了那一副比女儿家还俊美三分的面孔呢。
    确信了事实之后,张家兄弟对于是否继续留在张府产生了分歧。
    按照老大张大的想法,张家的这份功名虽然来得不甚光彩,但却实实在在。想一想当初的薛怀义,什么公主亲王、宰相将军在他面前,都要恭恭敬敬,那是何等的风光。如今,既然张家有机会以同样的方式获取难以想象的富贵,作为这府里资历很老的客卿,他兄弟二人自然是要更好地追随张家五郎,以期收到那“一人得道,齐全升天”的效果。
    而老二张二同样举了薛怀义作为例子。他觉得,面首的富贵来的太容易,所以也失去得太容易。而且,如果你当上了面首,就注定要成为很多人的敌人——明处有很多,暗处更多,被这么多敌人时时刻刻盯着,稍有行差踏错,众人立即一拥而上,实在太危险了。就像薛怀义一样,最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死了,可具体怎么死的,尸骨存于何处,却根本没人知道。这等惨状,和他生前的风光对其比起来,是何等的迥异。
    老大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薛怀义之死,咎在他自身的脾气,而并非他面首的身份。换了张昌宗这样内敛的脾气,断不至于做出同样的蠢事来。老二则反驳说道,人终究是会变的,当初的薛怀义未始就像后来那样目中无人,为所欲为,只不过身上汇集了万千宠爱之后,难免自以为是。张昌宗当初虽然是一个善良和善的主子,可当他执掌了权柄之后,是否还能在一步登天的同时保持淡定与超然,实在难以令人乐观。
    两个人争来争去,没有争出结果,东方却已经露出了鱼肚白。他们争得也累了,终于开始睡觉,可刚闭上眼睛,张易之派来的人就到了,两人只好匆匆起床,叶来不及盥洗,便巴巴的赶了过来。他们心里都明白,不管他们最终的决定是走还是留,从现在开始,留在在这张府的每一天,都要比以往更好地侍候好这位五郎。尽管最近这些日子以来,五郎像是变了个人一般,变得颇为好说话,但他们不敢心存侥幸。万一五郎旧日的脾气忽然发作,可是能让所有人吃不了兜着走的。
    看着两兄弟萎靡不振的样子,张易之歉然一笑,道:“这几日害你们为我担心了,抱歉!”
    张大张二以前最怕的就是张易之道歉。因为张易之以前就有这么个说反话的习惯,他道歉,反而说明有人要遭殃了。如今的张易之虽然性情大变,这种变态的习性似乎改了不少,但这两兄弟也不敢确定张易之所言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只好惊异不定地看着张易之。
    张易之现在对于下人这种表情已经免疫了,知道劝慰也没用,干脆直入主题,道:“上官娘子,你们知道吧?”
    “上官娘子?”张大张二顿时豁然开朗,怪不得五郎这几天失踪,原来又在外面勾搭上了一位姓上官的小娘子,倒是害得大家以为他出了什么事故,一直提心吊胆,唯恐有噩耗传来。
    “就是宫里的那位上官娘子,圣皇身边很得宠的,诗文在时下颇为流行的那位!”
    “啊,上——上官婉儿?!!!”两兄弟瞠目结舌。他们可没有想到眼前这位主竟然把爪子伸到了皇帝身边,这简直太可怕了!
    上官婉儿那是谁啊?她祖父上官仪当年在武则天还当皇后的时候,就是武则天的死敌,因为参与了预谋废除武则天的行动,自身被杀,还累及了家人,那时候还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就这样随着母亲被没入了掖庭宫。
    后来,这位了不得的上官娘子竟然在掖庭宫中学得了一身令须眉赞叹的文采,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成为执当今诗坛牛耳的人物。单是凭着这份过人的才气,像苏味道、杜审言这些诗坛霸主,在她这位后辈的面前,也不能不折腰。
    当然,对于上官婉儿而言,诗词歌赋这种文字上的能力,只是细枝末节而已。最令人赞叹的是,年纪轻轻的她,竟然能够赢得杀父、杀祖仇人武则天的信任,被她引为心腹。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上官婉儿对于武则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