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竹词 >

第113部分

锦竹词-第113部分

小说: 锦竹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日,顾、赵两家沸沸扬扬退亲的事儿又有了新消息,有传闻,两人结不成亲不是八字不合,而因为顾青竹身有隐疾,很难怀有子嗣。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一时间众人哗然。

    无意中听说的高旭,气愤的将杯子都砸了,指着说话那人就想过去揍,高梁拉半天才把他劝住,冷着脸教训道:“你是还想再给顾姑娘添上一笔么?也不想想自己都是马上要成亲的人了!”

    顾青竹定亲后,高旭消沉了一段,家中为他说了位闺秀,也是温婉可人,秋季便要大喜。

    “都是些捕风捉影的消息。”高旭怒不可遏,“便是真的,哪轮得到他们叨叨的?”

    高梁推着他走出酒馆,摇头道:“谣言止于智者,你上去把事情闹大只会适得其反,顾姑娘可经不起其他闲言碎语了。”说罢,意味深长的瞥了他一眼。

    高旭攥了攥拳头,有些泄气,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回头见了明宏兄。。。”

    高梁道:“他不提,咱们也问不得,更不是咱们该问的。”

    ******

    金桂飘香,又是吃螃蟹的季节。

    外头流言那么厉害,顾府却依旧平平淡淡,老太君对下人管束有方,几乎没丫鬟婆子敢多嘴议论的。

    顾青竹如今愈发深居简出,除却给长辈请安和学课,连院子都甚少出了,左右无事便种起花草。房后那片竹林的空地被翻整一遍,芍药牡丹的移栽过去,为着浇水方便,还挖出两掌宽的短渠,将离得近的池子水引了过来。

    每日浇水,修剪叶子俱是她亲力亲为,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顾家二爷在泸州任职多年,圣人把他调回了汴梁,沈昙为人子弟,少不了登门拜见师父。由于和顾青竹的关系,他如今来顾府便主动守着规矩,老太君心中怨气消的差不多,才肯见的他。

    师徒两人在百川居见的面儿,沈昙备了两筐东边运来的活蟹,各个膏满黄肥,上笼清蒸,就着蘸料小酒最是美味。

    顾同生虽身在泸州,对于京城的风吹草动也了若指掌,老太君稍微提了句,他便猜出因果,是以对着沈昙沉默打量良久,告诫道:“长辈不是摆设,以后的路还长着,切记不能自作主张,青竹那丫头也一样,该长长记性了。”

    沈昙拎起酒壶,恭恭敬敬的为他斟酒,点头道:“弟子明白,定然下不为例。”

    说了两句,顾同生才有了些笑意,喝下他敬的酒道:“不过话说回来,做师父的也有私心,你若和七丫头成了,我是高兴的。”

    沈昙长这么大,在家中长辈面前,怕还没怎么刻意讨好过,而这阵子在顾家,可谓是尽心尽力,顾青竹父亲还好说,单单老太君一个便让他花了不少心思。不过再多的心思也值得,顾、赵两家退了婚,他方觉得压在心口那块巨石消失不见了。

    “多谢师父。”沈昙微微笑了下,先干为敬又喝下满杯的酒。

    此时,顾青竹正在长松苑陪着祖母聊天,沈昙来府上她是知道的,可长辈不开口,却不好主动再跑去前院。

    一碟分切好的苹果,她心不在焉往嘴里头送,老太君不用猜便知道她的那点儿念想,终是叹了口气:“你二伯那边吃着蟹,你便替祖母去瞧瞧,还有什么需要的,让厨房准备着。”

    这不过是托辞,顾青竹抿嘴朝老太君道了谢,一路轻快的带着颂安往百川居赶,顾同生见到她似乎也没有意外,笑着挥手让顾青竹在桌边坐下,又置了双碗筷。

    她和沈昙多日未见,忍不住多看上几眼,沈昙眉眼带笑的任她打量。

    虽说有意寻着顾二爷不在意的时候看,可姜还是老的辣,顾同生悠然把蟹壳子夹到旁边的空碟里头,肃下脸来道:“我这还有个事儿要问。”

    顾青竹和沈昙相视一眼,再看向他:“二伯想问何事?”

    “外头关于青竹另外的传言,又是怎么回事?”他摸了摸胡须,目光犀利的盯着沈昙。

    作者有话要说:  周五凌晨看完首映,到三点半快四点睡的觉,上班一天,周五晚上撑不住眯了会儿,结果几乎一觉睡到今天中午。

    掐指一算,足足有14个小时。。。(捂脸)

 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六回

    顾家二爷口中所指不言而喻。

    尽管顾青竹整日在听竹苑修身养性似得呆着; 可关于身体有恙不易生育的谣言,她还是有所耳闻。

    当初跟傅长泽退亲,圣人尚未赐婚时; 城里也有这样那样的猜测,直到他领旨当了驸马,那些个说法才不攻自破; 是以顾青竹并没发觉有何不妥; 以为眼下情状和那时相同,无非是世人臆测罢了。

    沈昙却从来没想过是巧合。

    实际上,起先大多数人下意识把症结归在了赵怀信身上; 说他与顾青竹定亲不过是父母之命; 因为一纸婚约; 连出府都万般艰难; 秦楼楚馆再难寻到赵三公子的踪迹,如今时间久了当然受不了; 忍无可忍便退了婚。

    众人还没从错愕中回过神; 那盆子脏水转脸便泼在顾青竹头上,且传的有模有样; 连调理隐疾的方子都有人打听出来; 关键的药材就有几味,稍微懂点医理的均会倒推出大概的病症。许多人开始不信,在听说药方子后竟也怀疑起来。

    不为别的,方子虽不全,但用的实在巧妙; 不是寻常百姓可以信口开河胡懵的。

    沈昙一早便着手调查,可惜对方狡兔三窟,称得上精于此道,虽然猜得出受谁人指使,但无确凿证据,现下想把瑞和县主伪善的面具撕下还为时过早。想想朱凤珊的前车之鉴,不也是吃了哑巴亏,不了了之么。

    “我已经派人暗中在坊间追查。”沈昙本意不想让顾青竹为此伤神,便隐瞒事情,佯装尚在查探,“大概还需要点儿时日。”

    顾青竹倒是没甚介意的摆摆手,莞尔一笑:“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京城流言数不胜数,兴许明儿又换了说法,清者自清,二伯不用担心这些。”

    其实,顾二爷刚回府没俩日,对具体情况也是一知半解,与其从旁人口中打听,不如直截了当问顾青竹好。

    这类事儿顾家委实不好出面澄清,汴梁城那么多人,向谁去说?如果有心误解,便是解释了,别人还以为是欲盖弥彰,越描越黑。

    但若是有意为之,顾二爷可就不能坐视不管,是以他听过顾青竹的话没做表示,反而又借机敲打沈昙道:“有消息派人告诉为师,你们切记不可轻举妄动。”

    孩子们主意太大也不是好事儿,顾同生此次找沈昙说话,也有顾家二老的授意在里头,赵家能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同意退婚,已属难得。还有大半年沈昙才能出孝期,顾青竹这婚事多舛,万万不能再横生枝节。

    “弟子谨记。”沈昙拱手应下,答的很快。

    顾二爷吃罢两只蟹,时辰尚早,便唤来书童伺候笔墨,准备在百川居拟几封信,好打发人寄去泸州衙门那边报个平安。

    这院子沈昙来之前很少有人用,像是海纳堂和暖香斋那样学课的地方,除了茗茶外,连点心水果俱不能在正堂吃的,而百川居则没太多规矩,书房在里面,顾同生过去提笔写信,沈昙和顾青竹依旧在外面小桌上,分蟹品茶。

    外面阳光极好,丝毫不见秋瑟延绵的味道。

    颂安将置满蟹壳的碟子换下,又给顾青竹端了碗百合粥,这才退到屏风处守着,双手交叠而放,眼睛也十分拘谨的盯着地面。

    沈昙若有所思的扫了她一眼,显然对颂平如此有眼色的举动十分满意。

    “沈大哥也尝尝这粥?”和二伯同在一个屋檐下,顾青竹没过多旖旎心思,沈昙能在自己眼前坐着,已然满足了,“没有放糖,应该合你口味。”

    “好。”沈昙没有拒绝,看着她舀出一小碗放在桌面上,拇指扣着碗边缘,剩余四指支着推了过来。

    百合粥方才从炉子端下来,顾青竹指腹触碰碗底,微微有点儿烫,所以撤回手时不自觉的甩了两下,便在那一瞬,沈昙神色自若的握住她手,拉到了桌下,借由桌子遮挡,掌心在她指头上搓了几个来回。

    顾青竹一怔,猛地缩了下手,但沈昙抓的牢靠,没能抽出分毫。

    “刚舀的热粥,用拇指和食指托着碗边儿就好。”沈昙眨眨眼,促狭的笑看着她。

    前厅和书房中间虽有屏风隔着,但那屏风并不大,两边过道能并排容得下三人行走,顾同生若一抬头便能看到坐在桌边的顾青竹。

    她背对着屏风,不能随时观察二伯的动向,心内难免惴惴,对于沈昙如此行为甚为紧张,柳眉顿时蹙起,低声细雨的急急道:“快放开我。”

    除了寄情于纸上,两人有阵子没好生说话,明明都在汴梁却见不得,对于沈昙来说可谓度日如年,加之又在顾、赵两家退婚的关头,那种吊着口气却只能旁观的感觉,委实折磨人。

    “不放。”沈昙并没怎么动蟹,倒是喝下不少黄酒,他的手心干燥且略微凉一些,轻轻覆在顾青竹莹白的手背上,好似玩笑的说道,“师父看见便看见吧。”

    那眸子仿佛盛的满天星斗,情迷绵绵的盯着她,真真是任何拒绝的话都说不出口,顾青竹竟然有些悲愤的想,这是不是叫做美色难挡,只要是那人的话,再惊世骇俗自个儿也能顺应着走。

    顾青竹木着张脸,反手捏他一下,作为惩罚,心里头却想破罐子破摔了。

    “沈昙。”正当俩人无声拉锯时,写信的顾二爷忽然高声问道,“你手下的军路,若是捎信到泸州需几日。”

    正常渠道送信多费时日,泸州离开封府又远,中间辗转起码要花费近一月。而通过军路,从京兆府转至南下,应该会快上许多。

    顾青竹惊的眼睛都睁大了,沈昙依然拉着她的手,不徐不慢的回道:“师父想寄,我吩咐人快马送到,差不多半月即可。”

    顾二爷不跟他客气,想都没想就拍板儿道:“那好,正巧你一会儿带走,尽快送出去。”

    沈昙扭脸见顾青竹像只受惊的鹿儿一般,半张着嘴,忍不住在她脸颊揉了一把,而后把手收了回来,摇头道:“单看你这会儿,真是想不到能有那么大胆子,肩胛的伤如何了,阴天下雨可有不适?”

    饶是每隔两日在信中有问过,沈昙仍不放心,碍于没机会亲自看她伤口愈合的状况,只能耳提面命,多多提醒着她。

    “最近下雨少,倒没太大感觉。”顾青竹等脸上的热散去些,才坐直身子回答他,“按着。。。有时候还会疼,牵扯着背后那块儿。”

    对于伤情,她没有隐瞒。

    沈昙本就担心牵挂,再在这方面打马虎眼,便更让他坐立难安。

    “伤筋动骨还要百日,平时用我给你的药酒擦,不能懈怠,一直到明年开春才行。”沈昙将视线锁在了顾青竹的肩头,心里头想到不能查看伤情,深深叹了口气。

    “我省得。”顾青竹点点头,“过冬也不出门,便在家好好休养。”

    螃蟹性寒,寻常人吃最好配着黄酒,像顾青竹这种受了伤忌酒的,便不能尽情尝鲜了,统共开了一只蟹,从前吃到后,百合粥倒是又喝一碗。沈昙也只尝个味道,约莫半个时辰后,拿着顾同生交给他的信走了。

    ******

    自打沈昙来过后,顾府几乎每日都有人拜访,多是交往密切的几家,因着关心顾青竹的婚事,特来问了老太君,其中就有傅长泽。

    六公主对他行踪十分敏感,即便今时今日,傅长泽去顾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李珠还是不放心,在对顾青竹退婚幸灾乐锅的同时,又怀疑驸马会有旁的心思,两人私下再续前缘。

    傅长泽解释多了,便对此闭口不谈,他本是顾家重情的人,既然选择娶了六公主,杂七杂八的念想就不会有。

    但顾青竹之于他,始终不可能和外人一样,出了这么大事,于情于理都要去趟的。是以傅长泽是当着李珠的面儿,拟帖子让人送到顾府,定下时间登门探望。

    相处几年,六公主都是做娘的人了,再怎么任性娇纵,比起以前也多了几分稳重,懂得夫妻间博弈的道理,冷脸归冷脸,但没出口阻止他。

    结果傅长泽赶到时,卢玉怜也刚到顾家。

    门房的仆役一看都不算外人,通报后便领着他们去了长松苑,顾青竹得到消息赶过去,脚才踏进门里,卢玉怜便红着眼儿从凳子上起身,紧走几步捉住她的手。

    “家里一直不让我出门,可急死我了!”

    瑞和县主定亲宴请没过去几日,她便诊出怀了身孕,姜源头回当爹,宝贝她宝贝的不行,到家就挨着卢玉怜,恨不能把她挂到裤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