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竹词 >

第76部分

锦竹词-第76部分

小说: 锦竹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副神态简直像藏了稀世珍宝,都不给外人瞻仰一眼的机会。

    顾青竹走了半路,忽然笑了出来,沈昙依旧摆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临到月洞门下才停了步子,往她那边倾过身去,鼻尖的热气全呼在了顾青竹的脸颊上:“重阳前一日我派商陆过去找你,去独乐冈的行程需要到时再定。”

    由魏国公府归来,顾青竹和李氏一起去长松苑打算和老太君汇报一二,哪知冯氏带着顾青荷又登门造访来了。

    丫鬟忙着煎茶倒水,小桌儿上面的桂花糕和莲花糕也是才摆的,顾青竹大眼一扫,便知道这两位怕是前后脚到的府。

    顾青荷如今敲定亲事,小脸眼瞧着比以前圆润许多,身上穿的戴的俱是汴梁城时兴的款式,上次偷偷来京遭遇小贼,贵重首饰丟了精光,即便在顾府又添置些,但相较起来还是有点寒酸的。现在却摇身一变,可以与城中的名门闺秀比肩了,单手腕上套的镯子就有三只。

    “大伯母安好。”顾青荷笑颜如花,自椅子上站起来施礼,又对顾青竹道:“正想寻青竹妹妹说会儿话,你刚巧回来了。”

    顾青竹却没甚同她好说的,笑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冯氏初到京师,原先以为自家闺女走了青云路,嫁进高门,自己这地位也要水涨船高的,谁知近几日照礼节拜访同为出身平江府的那些官员贵妇时,也没见受人尊敬多少,每每她提起女儿婚事,旁人均赞上两句便不多言,真真令人堵心。

    重阳节称得上一年中的大日子,家家户户登高赏菊,佩戴茱萸辟邪,祈求家人健康福顺。冯氏琢磨着,不如搭上顾府这条路,多结识些城中的贵人,将来女儿大婚好下请柬,不然王家亲眷众多,婆家这边儿寥寥无几实在过不去眼。

    冯氏一心操心着自家的事儿,唯独没考虑考虑顾府的情状,这话语一出,老太君脸色便不大好看,声音也略冷了下来:“今年家中腾不出人手,宴席怕是不会去的,你想去的话,我找人拟了帖子,再送你们母女过去。”

    老太君说的宴席,便是世家们在各处游览圣地举办的菊花宴,熟悉的人聚在一起登高吃酒,还能联络感情。

    顾青荷心里有点儿不忿,觉得顾家就是看不起她,虽然母亲说话不怎么讲究,可但凡能重视些,老太君就不会那么直白的拒了,于是微微笑着替冯氏圆了场:“祖母误会了,母亲她无意参加菊花宴,就是我上次回来也没和青竹妹妹说几句话,想趁着重阳的机会,一块儿登山游览一番。”

    话说到这儿,再推辞的话互相心里头真个要起疙瘩,老太君念在平江府两位老人的面子上,终是缓和了态度,同意让四房梁氏多辛苦下,领着这些孩子们出城登高。

    顾青竹惦记着和沈昙的约定,心内盘算着该届时怎样推掉这边,独自出趟门,只不过困扰她的问题没存多久,沈昙在信上告诉她重阳节怕是出不去了。

    字里行间虽不是斩钉截铁,但顾青竹能瞧出沈昙确实走不开,再想到老国公的病情,也不知是又恶化了,还是单纯的不见好转。她急急忙忙抓了张花笺,告诉沈昙游赏的机会日后多的是,眼下一心一意在家照顾着,旁的都不要想。

    节前,府上厨房用粉面蒸了重阳糕,里头掺合好些松子儿、核桃仁和葡萄干,糕上还插着裁剪好的小彩旗,分到各房时,顾青竹又多要了两份,叫人找来锦盒装了,送到许芸所住的小甜水巷子,并邀请她一起登高赏菊。

    圣人此次招皇商阵势做的挺足,许芸连日忙着在官府备案参选,另一边整理着许家近年来的行商账册及材料,以便不时之需。许芸对顾青竹印象十分不错,收到请帖时想了想就答应下来,顺便让送信的丫鬟又带回一盒子重阳糕作为回礼。

    梁氏很少主持家中事务,领着这么多孩子出门更是头一遭,她知道府上七姑娘向来是个有主意的,所以去听竹苑想和顾青竹商量下,都去哪些地方,路线要怎么走。

    院子中央的葡萄藤已经结起小粒的青葡萄,一串串的挂在上头,很是喜人,葡萄架下那片地方阴凉通风,顾青竹爱坐在下面喝茶,就吩咐人把椅子搬出来,招待梁氏在外头坐着说话。

    “四婶觉得独乐冈那片如何?”顾青竹瞬间想起沈昙原来要带她去的地方,人不会太多,山也不陡峭,有气力了再去趟仁王寺,累的话可以在那里赏赏菊花便回来:“地方虽说稍微远了点儿,但不必和别人挤着,官道走个把时辰就到了。”

    梁氏低眉思忖片刻,轻轻拍了腿,喜不自胜道:“就这么办,若要去深山老林里面跑,单我一人照看明元、明卓他们还真是提心吊胆。”

    “我也是听朋友说的,待我再仔细问了他,将该准备的东西拟出个单子给您。”顾青竹笑着给她倒了杯茶,在用竹夹子捏进去两颗糖块:“另外,我还请了泸州许家的许姨过去,原先在那边受到她不少照拂,一直说来汴梁就好好招待,却总也没个机会。”

    梁氏一听许芸跟着去,心里的石头才真落了地,许家家主行商多年,什么地方没跑过,她跟着也好有个照应,随即说道:“人多好,人多踏实,那我回去便置备起来,吃的用的你不用操心,我来办。”

    ******

    重阳这日,蝉鸣声消退许多,城外绿水青山相交映,竟有了点儿秋高气爽的滋味。独乐冈前头是茫茫的草坡,背后挨着连绵起伏的山岭,坡与岭之间还有条溪流,溪水哗哗的冲过河底的石子,蜿蜒流向远方。

    顾府几辆马车早早到了,许芸在城外和她们汇合,行至这里尚不到一个时辰,顾青竹下车先后往头上扣了顶帷帽,整理了衣裳和众人沿着小径往山脚下走。

    顾明宗带着明元、明卓走的最快,梁氏有许芸做伴,顾青竹则和顾青荷挨着走在末尾。

    作者有话要说:  感冒吃药没截住,昨儿发烧去急诊打点滴,到家本想着睡一会儿起来码字,结果一睡就直截到了后半夜才醒(捂脸),发完这章继续去医院,不过今年精神好些,晚上回来应该可以再写点。

    另:情节铺垫的差不多拉,第二次婚约在即。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回

    一路山色烂漫; 顾青竹时而挂念着沈昙,眼前美景在她眼里也就大打折扣,化做那过眼的云烟; 顾青荷在旁边喊了两声愣是没听到,直到她伸手拉了顾青竹一下,方才反映过来:“堂姐叫我了?”

    顾青荷一时分不清楚她是故意装的; 还是真跑了神; 扯扯嘴角笑了声:“喊你半天了,在瞧什么那么专心的。”

    年后顾青荷临回平江府那会儿,两人见面话都不大说; 便是坐在一个桌用饭; 她也是目不斜视的; 按顾青竹的想法; 道不同不相为谋,虽然有着堂姐妹的关系; 曾经互相处的都不痛快; 也不用非扮出副姐妹情深的样子,点到即可便妥了。

    “那边似乎有花圃。”顾青竹顺手指着前方山脚那处茅屋道:“黄白一团团的; 应是种的菊花; 待会儿到了可以去瞧瞧。”

    顾青荷自然看得出她是在找托辞,不过还是附和说道:“青竹妹妹不说我还真没发现,正好这边有的话,咱们也不用去仁王寺里赏菊听经了。”

    顾青荷之所以想和她们出来,是因着王家派来张罗亲事的管家总是有意无意的提及顾府; 还侧面打听着她们母女这次回京城,为何不在顾家住下,反而直接去了宜男桥巷子。

    其实按理说这话问的不对,家中再是沾着亲戚,也没有常住人家府中的道理,她们如果单纯来汴梁探亲还罢了,这明摆着为结亲,日后老家还有许多亲眷要来,既然有自家宅子,怎的还要寄人篱下呢?

    王家的想法再明显不过,想和顾府攀上交情,毕竟顾氏千金和平江顾府的闺秀,还差着段距离,王蒙母亲硬着头皮同意这婚事,便是冲着日后自家儿子在官途上能得顾老爷子的荫庇,哪怕好处不多呢,聊胜于无。

    顾青荷从来都是个善于为自己谋划的人,既知道这点,当然要紧贴着顾家,不过也没必要若从前那般可怜巴巴的讨好,只要外人瞧着她在府中还不错,王家就少不了要供着她。

    “一会儿可以和四婶说说。”顾青竹也懒得多跑地方,这边山明水秀是个不可多得消遣去处,游人也比其他熙攘的景点分散的多。

    顾青荷点点头,待和梁氏她们离得远了点,突的欲言又止道:“前两日,我在外头听说了些赵三公子的传闻,不知你可听了?”

    顾青竹脚步顿了下,不知她这番又有何用意,难不成一回不长记性,还要逞口舌之能?于是稍稍转过脸笑看着她道:“知道点儿。”

    顾青荷瞧不惯她那气定神闲的表情,好似吃定了赵家公子已是囊中物似地,心里想的话还未说出口,却听有人遥遥唤了顾青竹的名讳。

    山脚茅屋两三座,用竹子围出圈儿篱笆,里面野菊盛开,还微微散着股子香气,不单有花,各类蔬果也能寻的见影子,茅屋外有几张石头桌椅,上面搭着草棚,一众京中贵胄子女悠闲而坐,出声叫顾青竹的,正是唐大人家小女唐蔓,在程家百日宴时,和顾青竹一起赢过赵怀信那位姑娘。

    单他们这些人也罢了,令人抚额的是,顾青竹居然在里头看见赵怀信的身影。

    明卓他们还要继续登山,梁氏和许芸也不便和一群小辈凑在一起,所以互问了两句就错身而过了,倒是唐蔓追过来揽住顾青竹的胳膊,说什么也不想让她走:“顾家姐姐就留下来吧,他们要和咱们赛诗,这不明着欺负人吗?我就信姐姐你,千万别走,好容易盼来个救星呢。”

    这一声咱们,将顾青竹也划在了里头,她抬眼略微一看,就认出两三位才参加过秋闱的国子监学生,这个阵容要赛起诗来,的确是没白搭了欺负人的名声。

    可顾青竹对于诗词一道不甚精通,别说赵怀信在这她不乐意留下,即使不在,多她一个也是陪坐,起不了半点儿作用,是以笑着点了前面的许芸,轻声解释道:“今日我做东领着贵客过来的,实在是脱不开身,还请唐家妹妹见谅。”

    许芸在京城是生面孔,唐蔓垫着脚尖望了半天,浑身似泄了气般失望道:“那。。。那就一会儿也不成么?”

    顾青竹抿嘴摇了摇头,唐蔓难过的叹了口气,转脸一看顾青荷,眼睛一亮道:“不知这位姐姐怎么称呼?可方便与我们一起吟诗赏菊。”

    独乐冈附近山势平缓,这条山道更是爬不了几步就能到顶上的观景台,来回只有一条路,顾青荷想了想,不愿错过多结识些人的天赐良机,便留了下来,待顾青竹他们下山时,还在茅屋这里汇合。

    如此,顾青竹心情愉悦的入了山,但这愉悦劲儿没过多久,赵怀信从后面缓缓跟了上来,好像压在着她的步子走,不快不慢正巧离的有三丈远,连颂安都蹙起眉头,小声说道:“姑娘,不然咱们停下来让赵公子先过去?”

    顾青竹面露迟疑,不过最后仍然点了头,往山道旁边的林中走了两步,原是行个礼的简单事儿,想不到赵怀信却不管不顾的停下来,当着她的面儿要把颂安差遣到他处。

    赵怀信穿着盘扣长衫,脸上挂了淡淡的笑意,见颂安没有要走的意思,将目光落在顾青竹身上,道:“在下有事与七姑娘相商,还望让你这丫鬟暂时屏退。”

    她心下大概猜得到赵怀信所为何事,可眼前在这山道,时不时有人经过,外面正传着流言蜚语的两人驻足谈话,怎么想都过于引人侧目。

    顾青竹思考半晌,如果这次能和他说清楚,倒也值得冒下风险,故而轻声对颂安吩咐道:“你追上去和四婶、许姨她们知会声,我稍微晚会儿子到。”

    待四周无人,赵怀信先迈开脚步:“我们边走边聊?”

    “好。”顾青竹始终与他保持一段距离,耳边鸟儿鸣声不断,可由于心不静的缘故,也体会不出山更幽的意境来。

    赵怀信打听到顾家女眷重阳要来独乐冈,想与顾青竹见上一面,特意推掉其他事宜过来的,无论和苏眉的流言她是否在意,该解释的仍需解释,但目前,想在顾青竹脸上分辨出介怀的神色,还差的十万八千里。

    “秋试完当天晚上,田桡邀我去良辰馆吃酒。”赵怀信斜睨着她,放低声音道:“当夜喝的全是烈酒,我们一行便在那儿留宿了,也怪我粗心,大约是早晨回府时被有心之人看见,捏造出与苏眉的传言。

    顾青竹点点头,抿唇笑了笑:“原来如此。”

    赵怀信可没料到她用四个字便打发了,眉梢微微扬起:“七姑娘是不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